【篇一:多彩的活动】
“哈哈哈……”教室里传来了阵阵笑声,同学们在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原来班里正在进行“心有灵犀”的比赛呢!第一轮开始了,大家十分兴奋,在底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像刚刚出笼的鸟儿一般。对方组先上,对方组的选手紧张得不得了!他们摩擦着已出汗的拳头,仿佛想要大干一场呢!只见“风筝”一词出现在大屏幕上。表演的人挠了挠脑袋说:“就是我们经常在公园里玩的那个。”他一边说还一边抬起胳膊,仿佛手里有跟线似的,不停的扯动。看到如此形象的表演,他们组猜词的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风筝”。“耶!对了!”他们组欢呼起来。我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别得意的太早,好戏还在后头呢!
终于轮到我们组上场了,两位选手跃跃欲试又带着些紧张。其实台下的观众比选手还要紧张。因为我们组每个人都想赢,一直对他们说:“加油!一定要赢,不能输啊!”但他们紧张得牙齿都在“打架”了,哪有空理我们呢?开始啦!要猜的词语是羽毛球。我们组表演的同学说:“就是我们经常在操场上打的,就是这样。”说着,一只手向上举直,紧握拳头,仿佛手里拿着一只隐形的羽毛球球拍。然后向上一跳,手再用力的把“隐形球”向队友方向打去。猜词的同学不负众望,成功答出。
这次的活动课真是有趣极了!偷偷告诉你,默契的配合才是取得比赛胜利的法宝哦!
【篇二:分享】
分享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大,它使悲伤减小。
——题记
在那个炽热的八月,我和父母都还在老家居住。那天早晨,父母要与爷爷一起下地干农活,我也嚷嚷着要去,父母说不了我,只好警告我说:“去,可以,中途不能吵着回来了。”我兴奋地点了点头,到了那里,我便跑去玩了,可没一会儿,我便发现,这里除了植物什么都没有,呼喊父母,父母也没空理我。我有些想回家,但又不敢说,便坐在路边无聊地观察蚂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也一点点升高,早晨的清爽早已不知踪影。大地的温度在不断升高。于是我移到了一棵树下,却只是感不到太阳晒,周围还是一片火热。最后,我再也熬不住了,跑去找了母亲,闹着要回家,母亲却只是生气地说:“不行,你不是想来吗?现在待着吧。”我只好无奈地走了回去,坐在树下,捡起几片叶子,不停地扇。一会儿,爷爷走了过来,递给我五角钱说;“孩子,热了吧,去买个冰棍吧。”我抬起头,看着爷爷慈祥的脸问:“可以吗?”爷爷点了点头。于是我抓起钱便跑走了。一路上,我吃着冰棍,不再感到那么炎热了,我的温度降下来了。我仍坐在树下,向爷爷那里望去,看到他们三人时不时地站起来,用手巾擦汗。再看到我手中的半根冰棍。我便跑了过去,让他们每个人都要吃冰棍,看到他们吃完之后露出的笑容,我是那么地开心,心里像有股清泉流过,我也早已忘记那炎热的天气,整个人融入分享的快乐之中。
分享冰棍,让带来凉爽的意义放大,使我感到,那个炎热的中午不再炎热。
【篇三:珍贵的爱】
人生的成长之路中,总会有一份珍贵的爱,它伴着我们快乐成长,我也有一份珍贵的爱,这份爱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我的人生,它也像一杯温暖的咖啡,温暖我的心田。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刚满6岁,特别喜欢吃糖。
那天我又嚷嚷着要妈妈给我一颗糖,妈妈正在收拾房间,没空理我,就随手拿了一颗糖。可这时候,我那不争气的肚子痛了起来,我急忙跑向厕所,谁知地上有一滩水,害我摔了个“狗啃泥”。我“哇哇”哭了起来,妈妈听见我的哭声,赶紧跑过来,发现我的下巴竟然穿破了一个窟窿,妈妈把收拾房间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门也不关就抱着我跑了。
妈妈跑得飞快,仿佛后面的汽车都没有妈妈跑得快,躺在妈妈怀里的我,望着妈妈,虽然下巴是痛的,但心里也有了一丝甜蜜。到了医院,妈妈跑到病房,把我放到病床上。看到医生手上拿的针筒,心里的恐惧都化为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妈妈安慰我,说:“不要怕,做完手术之后,会有小精灵过来给你送糖哦。”我还真的信以为真,马上就进入了梦乡,我梦见了小精灵,他们每天都给我送糖,还用糖给我做房子,我还梦见了好多好多……
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家里的大床上,当我正要喊妈妈过来时,不知为何又闭上了嘴。可能是我不想打破这份宁静吧。我发现床头有一颗糖,我剥开糖,吃了下去,我的嘴里是甜滋滋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我发现,糖,就像母爱,能让你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到现在,我还喜欢吃糖。
【篇四:成功背后的付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次考试,刚考完,就有一批人来到了我们教室。班上闹哄哄的,根本没注意有人来了,只有她,安静地在看书。“来,那个穿绿色衣服的小女孩,过来一下。”那些人中的一个阿姨说,她就走了过去,“嗯,不错,就她吧!”那个阿姨说。说完,她们就带走了她,她就是我们的班长。
“你们看,表现好就被人家选去当演员了,你们以后要注意分寸,懂吗?”人家刚离开,老师便说道。
从那一天起,她便忙碌起来,下课都在背台词,根本没空理我们。“嘿,陈老师来了,同学们快来看!”“陈老师好。”每天都能听到她不停地说着这些台词,午间休息时,她总是一副姿势,手撑着头,眼睛微闭,锁紧眉头,嘴里不停地嘀咕着。她反复推敲台词,把语气说到最好。
也一次早晨,我对她说:“早上好。”她向地上看,又对我说:“陈老师好。”这孩子一定是犯傻了,整天就是台词、台词的,连我是谁都不清楚了,随后我又问:“选上了吗?”“选上了!陈老师。”听到这句话,我既开心又伤心。
她总缺着课去排练《筑梦月亮山》,可她成绩在年级总能排上名次。
她在东台不知表演了多少次,她还去南京参加表演比赛,不仅获了奖,这荣誉还登上了《东台日报》。因为这部戏,让她在学校有了些名声,好多老师都让她参加“小红花艺术团”的诗歌朗诵,她还在课外报名了表演班、演讲班。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她用她的汗水浇灌了她播下的希望,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朱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