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节】
春节,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代表新一年的节日,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可算是一年里最最冷的一天了,在这一天里,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米,豆,干果等熬制而成的,这简直就是农产品博览会。
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用醋泡着,封起来,过年蘸着饺子吃,特香!到年底,把蒜取出来,蒜泡的色如翡翠,让人垂延欲滴。色味双美,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就有了新年的味道,孩子们放鞭炮,吃糖瓜。不亦乐乎。
而大人们,则忙上加忙。
接着是大扫除,然后到除夕,是新年最热闹的一天啦,放鞭炮,吃年夜饭,鸡,鱼,年糕,饺子,青菜,预备充足。人们穿着新衣服,门外贴上春联,和倒着的福字,俗称:福倒(到)了。
接着要守岁,大家都要熬一宿,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评价着,说笑着。
大年初一就不那么热闹了,街上很冷清,残留着放过的鞭炮纸。人们走街串巷的拜年,孩子们欢天喜地的领压岁钱。
一直熬到了正月十五,才热闹起来,大家吃团圆饭,圆圆的汤圆,甜甜的馅,饱和着团圆的寓意。
大家高高兴兴的赶到一起团圆。旧年这才算结束!
过年真好啊!
【篇二:过年】
一声声鞭炮辞别了旧岁,一阵阵钟声迎来了新年。新年,中国人特有的节日,也就是春节,那是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最高兴、开心的几天,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怀念、最记挂的日子。远在他乡的游子,这天若回不到家与家人团聚,心情会变得格外忧伤。
每个人的记忆里以及现在的生活中,对春节的印象总是格外深刻,一个个神话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当然,还有那顿年夜饭。一进腊月二十三,年便算开始了,各种或隆重或普通的传统也会跟着一块来。祈求一年幸福平安的糖瓜,各种的年货,红红火火的灯笼,寓意深远的春联,门上那个巨大的福字,每一个都看似普通,但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古老的年文化,也代表着一个个中国文化。
年是大快朵颐的时候,平常见不到,吃不着的山珍海味,过年时都会依次登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似乎变得不再稀奇,但一回想起来,总觉得在过年吃的味道最美,最好。饺子,就成了这样的代表。它的存在,就是让人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血脉与自己那熟悉的味道。
年更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不管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回家的人们,到了家。一切辛苦都忘了,这时,有什么也好,没什么也罢,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温暖的,充满着由内而外的满足。
形色匆匆的脚步,在过年这一天总愿意,也应该停下。停在鞭炮声声除旧岁的除夕夜里,停在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边,停在每一位亲人身边,一代接一代,永不变化。
【篇三:年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最隆重的节,是合家团聚喜迎新年的日子。
每到春节,无论你在哪里,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包饺子……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最传统的春节习俗了!
不过现在过年为了保护环境,不能放炮了。虽然少了一点热闹,但是其他的民俗一点都不能少。今年过年,我们搬了新家,生了弟弟,妈妈说这对联的大事就交给我了!她从年货市场买了红纸,我有笔和墨。材料准备好后我问妈妈怎么写,妈妈说最直白的祝愿就好了,我想了想,大笔一挥:添人进口笑哈哈,乔迁新居美滋滋。横批:越来越好。妈妈说很棒!等到三十下午,我和爸爸拿着透明胶贴到了大门上。
然后奶奶拿来了窗花和灯笼,灯笼居然还是零件要自己组装。我和妈妈绞尽脑汁才把灯笼组装起来,我自告奋勇,贴窗花挂灯笼的事就交给我吧!
一直忙碌到晚上,我贴好了窗花,挂好了灯笼,爷爷奶奶摆了满满一桌子菜,这时饺子也好了。爸爸妈妈拿酒拿饮料,抱出来弟弟,我们一起吃饺子过大年啦!
这,就是我们家的年俗!
【篇四:逛庙会】
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了龙潭湖公园逛庙会。远远望去庙会门口好多人在排队,等走近了才发现,其实并不是特别多,只因为检票进门的和排队购票的混在了一起,所以看起来售票处人才多了!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大门,一进去就隐隐约约听到了摊主的叫卖声和嘈杂的人声,前面铁板鱿鱼和羊肉串的香味掺杂在一起向我飞来,我也忍不住买了一串羊肉串。啊,真香啊!
我又看到了一面一面的墙,我很好奇,便跑了过去。接着,我看到了一个一个的民俗墙,上面有“二十五,磨豆腐”“二十七,宰公鸡”等字样。突然,我看到了一则有趣的民俗:“在迎回灶王爷前,被称为‘无忌日’,人们要扫尽灰尘和蜘蛛网,收拾好房屋,才能在腊月二十五日那天迎回灶王爷。”我有点不明白就问妈妈:“您知道为什么‘只扫进灰尘和蜘蛛网’吗?妈妈说因为人们都认为灰尘和蜘蛛网是灶王爷的‘坏事记录本’,所以要在他回来之前扫尽这些,就像在腊月二十三日时用糖瓜黏住灶王爷的嘴一样。所以灶王爷是‘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安康’”,我在一边频频点头。
后来,我又了解了老北京糖葫芦和糖画。
今天真是个充实的一天,因为我不仅逛了热闹的庙会,还懂得了有趣的民俗。
【篇五:小年大扫除】
今天是小年,小年不仅要吃糖瓜,还要大扫除呢。我和老妈正在忙的不亦乐乎呢。
早晨,吃过饭,老妈要大扫除,我也想来大扫除,于是发出请求,老妈同意了。擦窗子的活由老妈干,我就替老妈拿工具。”帮我拿梯子来“”把盆盛满水“一道道”圣旨“下来,我不得不照做。我嫌圣旨来得太频繁,就打起了退堂鼓,但又想起曾经的豪言壮语,又干了起来。终于,整屋的窗子都干净了。我又奉命去擦桌子。我拿来一块抹布,洗干净,就向学习桌进发了。我把橡皮沫、碎纸屑擦到垃圾桶里,再把脏地方擦干净,就大功告成了。我把抹布洗净,再进攻其他家具,所谓一回生两回熟,我鼓足干劲,不一会儿就把家里所有家具全攻占了,累得我满头大汗。
我和老妈把家里擦得窗明几净,地板更是能发出光来。劳动,累并快乐着!
【篇六:我家的春节】
“劈了啪啦……劈了啪啦……”这一听就是鞭炮的响声,我家年前的第一挂炮,就是在小年的晚上放的。从小年到过年这几天,人们都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来迎接新年。在这些天里,人们也会在相应的时间里,干相应的事。这一切,应该都来自那一句一直流传下来的歌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后面的在我们家,我倒是没有看见,不过二十三和二十四,家人们干的活儿,可是和歌谣上一模一样的。
在二十三的那一天下午,我刚刚午睡醒来,就听见妈妈在外屋喊:“吃糖瓜来喽!二十三,糖瓜粘。”我听到后,也慢慢地走了出去,不明白妈妈刚才说的是什么,就怀着一颗好奇的心问妈妈,为什么二十三一定要吃糖瓜。妈妈听了后,耐心地回答我说:“这是一句歌谣,是老一辈的传下来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要吃糖瓜来祭灶。”我似懂非懂的明白了,这时,我忽然想起来以前搜索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一篇有关于灶王爷和糖瓜的资料。是因为人们把糖瓜给灶王爷,是希望他可以保护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人们的生活和和美美。想到这里,我为自己以前的留心兴奋了一下,便拿起一个糖瓜吃了起来。好甜呀!又甜又粘牙!
到了二十四的时候,全家都忙碌了起来。妈妈和姥姥早早就起了,妈妈登梯爬高擦玻璃,用抹布擦桌子,用鸡毛掸子擦柜子。我当时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收拾房子,准备过年,但是后来,姥姥告诉我说:“今天是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年年都是这一天扫,因为那首歌谣就那么一直传下来的,我们也都是照着做的。”
后面的这几天,家里面在炖肉,熬鱼,包饺子,知道三十那天,大家都很忙!这样,我才知道,原来从小年到春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呢,真有意思!这便是我家的春节,开开心心的春节!
【篇七:春节优秀作文】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的歌谣。
临近春节,人们忙于采购物品,有鸡、鸭、鱼、肉、糖果等。还要添置新衣服,准备新年穿。
除夕的傍晚,我和阿文在贴对联,我问阿文:“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相传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的时候来伤害村民,一位老人来告诉诉村民,‘年’怕红色、火光、响声,所以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阿文回答道。吃过年夜饭,我们就坐在沙发边聊天,边看春节晚会,
春节这一天,人们穿上新衣服,走出家门,拜长辈,走亲戚,其乐融融。
【篇八: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真想知道你们过年是怎么守夜的,我今年过年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了,除夕夜是躺在温泉酒店的床上看着春晚度过的,多无聊啊!除非有搞笑的部分哈哈笑两声!可是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小时候过年明明是很热闹的啊!
后来我看到这样一首儿歌:
过年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猪肉,
二十七,添新衣,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大年三十熬一宿,正月初一扭一扭。
看过之后我明白了。以前过年家里都很忙,要做的东西很多,比如做糖瓜、做豆腐、打扫房子……现在不忙了,很少可干的事。以前过年都要走访亲人、拜年,大家庭团聚在一起,而我们现在远离老家,就是小家小家过,所以也不热闹了。而且城市里也很少放烟花鞭炮!习俗也少了,以前腊八的时候要制作腊八蒜、喝腊八粥,现在也只有过年吃饺子了。
原来变化有那么多,我真想回到爸爸妈妈小时候!你们是否也这样想过呢?
祝大家
新年学习进步!
海王桑榆
201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