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灰色相关作文

【篇一:我家的“动物园”】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脑袋,我家的小动物们就开始吵吵闹闹了。客厅的鹦鹉养精蓄锐了一个夜晚,现在最先开始:“咕咕,咕咕,”似乎在说:“起床啦!起床啦!”阳台上的垂耳兔像是听到了鹦鹉的说话声,懒懒地从窝里爬了出来。旁边的陆龟紧接着从龟壳里慢吞吞地伸出了小脑袋。我轻轻地走到它们身边,开心地跟它们说早安,然后在它们的碗里装满水和食物——这就是我家的“动物园”。

陆龟是我最先养的,在我家待的时间最长,也最听话。它的壳很大很硬,我需要用两只手使劲地捧住它才能将它抱起来。不过它很奇怪,每次把它放出来活动,不会乱爬也不会随地大小便,只会慢悠悠地爬向厕所。然后我把它从厕所抱出来,它就会用小小的后爪蹬我的手,好像在说:“快把我放下来!快把我放下来!”。我不得不把它放下来,结果它又朝厕所前进,真让我哭笑不得。它吃东西的时候小心翼翼,总是先伸出小舌头,探一探食物究竟好不好吃,然后才会张开嘴巴吃进去。

第二位来我家的动物是两只鹦鹉。其中一只鹦鹉的羽毛是灰白色的,另一只是红灰色的,都特别漂亮、可爱。它们的嘴巴尖尖的,每次在笼中向上攀登的时候,它们的嘴巴就像锋利的爪子,牢牢咬住笼子,生怕自己掉下去。

刚刚才进我家的是一只纯白的垂耳兔,脊背上有一道红色的花纹,眼睛又大又圆,水汪汪的,像是能滴出水来,特别惹人喜爱。之所以叫垂耳兔,是因为它的耳朵总是软软地垂下来,看起来有气无力的样子。它特别胆小,每次都缩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当一群人围着它的时候,它会瑟瑟发抖,小心脏就会砰砰地跳个不停,有时候还会紧张得把大便拉出来。

我家其实还有三种动物——鳄龟、小金鱼和刺猬,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陆龟、鹦鹉和垂耳兔。我家就像一个动物园,海里的、陆地上的、空中的都有,我觉得我就像海陆空的司令一样,掌管着家里每一个小动物。

【篇二:清明】

【清明】

刘鑫/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又来到了春天,清明又来了。

清明的习俗当然是众人皆之的知的,吃清明糕,扫墓而是磨灭不了的传统,而知道清明糕怎么做的人,那应该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首先,跟其他米制品一样,先反放大米在石磨上面磨5到10分钟,但清明糕是用艾草做的,它真正的名字叫青团,是浙江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青涩,制作过程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或蓬蓉里,不甜也吃不腻,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青草味,现在的配方有了一些改变,有的用麦浆草,青艾汁,也有用蔬菜汁做的。也有用于祭祀用的,也有被人当作春天踏青的小吃。

扫墓,一般先是买几朵塑料的花,和一些蜡烛和一大堆祭祀的东西,只是随意一数,就是两大袋,先是把墓前的杂草。污垢还有一些树干打扫干净,而我们小孩子就可以在墓的边缘走来走去,第二步就是点蜡烛,点在用石头做的小庙里,然后把废柴烧起来,然后就可以把其余的金银烧了,然后还可以把带过去的东西分给大家分享,俗称:“墓饼”。

扫墓好了之后,还可以坐下来慢慢地品尝着青团,细细的品味着清明之味,而且这个节气还有一首杜牧写的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杨昕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奠节日之一。清明这天,天空灰蒙蒙的,整座城市笼罩着一层薄纱,淡淡凄凉,丝丝忆念。豌豆味的空气中是湿漉漉的,夹带着对逝者的哀思。

晨曦,游荡在河的左岸,绕过长满清明草的田野。衣袖拂过枯旧的栅栏,带走那残留的希望。清风凌乱了发丝,心中泛起点点涟漪。远处的山,被晨雾渲染的缥缈无痕,弥漫着一丝神秘的气息。早起的小孩没有半点忧伤,而是欢快的手拉着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转圈圈,他们可能觉得,人是上帝送给世界的礼物,上帝只不过是在收回礼物而已。

正午,晨雾和雨丝已经退去,灼热的阳光烫烤着,终于给闷热的大地抹上了一种朦胧的色彩。路上稀疏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形,眼里满是悲伤的情绪,望着远方的道路。来到墓前,一片片枯叶松松散散地堆着,脚下传来声声清脆的破碎声。轻轻地放下手中捧着的鲜花,拔了周围的野草,将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端端正正地插上三柱香,撕开粗糙的纸钱,连带着杂乱的叶片变得火辣辣,耳边不时有白灰飞过,又轻轻地落在泥泞的山路上。几个大人围在燃着的纸堆旁,叠放着的纸钱被火一点点吞噬,它没有任何反抗,没有挣扎,化为灰烬慢慢逝去。死去的人是否收到,没有人会知道。

渐渐的,天空成了红灰色,几朵四处飘荡的云,在红灰色上掩盖下若隐若现,毫无生气,从眼前慢慢消失。远处的房屋,仿佛被一只巨大的手,狠狠推入了黑色的海洋,坠落得悄无声息。一丝清凉,天际的微光慢慢消去。入夜微凉,银河中月悄悄挂上了,星慢慢现身了,我凝视着它们,它们就像黑暗中跳动的焰火,低垂天际,摇摇欲坠,眼睛一睁一闭,昏昏欲睡。

脚一踢,手一伸,揉着惺忪的眼睛,站在玻璃窗边,我看见了一个新世界。

【篇三:通天之路】

到达“天路”的时候,是一个夏日的正午,但这里气温只有十几度,天空十分净明,一切都美得宛如童话。

这里是“通天之路”的张家口草原天路,绵延一百多公里,全程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与商业活动,无边的草原与丘陵,几乎没有开发,只有一条公路在其中穿过。

山脊将草原分成两面:一面向阳,浓绿的草地没有尽头。牛羊懒洋洋地啃着嫩草,一有人靠近,便眯着眼睛看上一眼,甩甩尾巴,悠然走过。

山的另一面,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仿佛是亘古不变的一片荒野,四周环绕的草原将它埋没了,留下这半阴不晴的一块地儿,成了一个深深的“坑”。坑底有一片红灰色的建筑——那是一个小村庄。

云影变幻,村庄的四周是无际的草、土、散碎的阳光。一瞬间,仿佛自己身处西藏的雪山之上,一片苍茫的土地,一种悠然的生活。

我在阴与阳的分界线上站立许久,然后转身离开。

夜幕降临,我坐在车顶,看着月亮。草原很安静,很黑暗,深邃而安宁,让人心安。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醒来,尽管披上了一件厚衣服,但还是透骨地冷。我找到了一个小丘,坐下等待太阳升起。渐渐地,远处天边开始泛红,像是染上了一层粉霜。

“大概快了!”我想。挑了个最舒服的地方坐好,拿出相机准备拍照。早晨的风把手吹得生疼,可太阳却是令人无法琢磨——只是给了人一丝希望,却迟迟不肯露面。

突然,它来了!像是迟来的老友,匆匆而至。天边变为灿烂的红,投来一丝温暖。

当天空完全变成了亮白色,我站起来,转身上马。身下的骏马迈开四蹄,迎着阳光奔去,我的双腿微微用力,想让马儿跑得更快些,因为我知道,我要去追逐那想要的生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