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以忘却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在儿时的春季传入心扉,年幼的我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直到多年后,诗中的含义才如爬山虎般充斥着整颗心。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家乡的梅岭正如王安石的诗中所说,在初春时节,处于梅林之中,香气扑面而来,将人包裹在暗香编织的天地中。远远望去,如火般的鲜红将整座山装点得异常醒目。清风拂过,花瓣如同九天下凡的仙女,翩翩起舞,悄悄飘落在石路上、土地间、脚边、头顶上,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在漫天飞花中忘却烦恼,仿佛远离尘世,回归到了最真实的自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寒气逼人的冰霜中,它们开得愈是秀气,愈是有姿有态。好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一个堂爷爷在十几岁时就背井离乡,去了外头打拼。在时光的磨砺下他终于闯出了一番事业,但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失了踪影。离开家乡几十年了,越到年老时愈发地思念。多年后他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时,迎接他的我们清楚地看到他那微红的眼眶与颤抖的双手。
爷爷回来后,拒绝了我们给他的接风宴,而是在儿时留过足迹的小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每到一处,他便指着说他儿时在此发生的趣事,每当说起时,他脸上的笑容如朝阳般夺目绚烂,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顽皮的孩童时代。
爷爷临走前,去了心心念念的梅岭一趟。在层层叠叠的梅林中,他念出了那首《乡愁》,幼小的我虽不懂其中的含义,却清晰地感觉到了萦绕在爷爷周围淡淡的忧伤。在漫天飞花中,爷爷告诉我,他很想家,很想家人。
爷爷踏上火车前带走了老家的一抷黄土,一枝美丽的梅花,许多张照片,还有一颗心系家乡的游子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在小学时便熟记于心,但无法明确体会。去年我和父母出门游玩一个月,在离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在旅店的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心中想着家中熟悉的睡床,似乎有些体会到了李白诗中的忧伤。第二天出门游玩时,偶然看到一处花圃中的梅花,那梅花孤零零在那片鲜花中,远远没有家乡的梅花令人沉醉其中,其他的景致也让人失了兴致,当我置身梅林中,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月亮还是故乡的圆,梅花还是家乡的香。我们最终提前回家了。
梅岭景色迷人,其中还有许多故事,美丽秀气的它成了家乡的一处标志。不论是美丽的景色、纯朴的人们,还是淡淡的梅花香,带给远方游子的总是那难以忘却的乡愁。
【篇二:二十年后回故乡】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一念这首诗,就禁不住思念起家乡来,渴望回到故乡。如今,我真的要回来了,一提到要回故乡,我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家。
车在家乡村头停下了。我一下车,迫不及待地跑上了小桥,看看桥下小河,还是那样潺潺地流淌着,好像不知疲倦,再看看鱼儿们,还是那样欢乐地游着。这,多么美好!
从桥上下来,走在村子里,气氛很是欢乐,以前的乡间小路,现在成了美观的公路,路边很是繁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路的尽头,看到了繁花似锦的田野。太美好了!
走到一座小楼前——到家了。我轻轻的推开大门,来接我的是父母。我异常兴奋,和爸妈紧紧地抱在一起,虽然父母被岁月夺去了黑发,可更显慈祥。
不一会儿,亲朋好友们陆续到达我家,大家开心地聊了起来,很快,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子……
故乡啊,我回来了!
【篇三:致春雨般的母亲】
亲爱的妈妈:
近来可好?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手又多了几个薄茧吧?头发又长出了一点雪白了吧?眼角边又添几丝沟壑吧?
啊,当年那个满身稚气的女娃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那棵弱不经风的小苗已长成快与大树并肩的小松了。我的一切都随时间的消逝而悄然改变,你的关心却一如既往。
童年时,在我的眼中你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你总是事先准备好我所需的一切。在我的肚子咕咕响时你就端出了香喷喷的饭菜,在我受伤时你就拿出了消毒水和棉签,在我寒冷时你就为我披上厚厚的棉衣。你也总是宽容我的一切。在我犯错后你会默默替我收拾残局,在我考砸后你会温柔地为我讲解每道错题,在我无助时你会给我一个倚靠的脊背。你用你源源不断的蔚蓝,填满了我的内心,你无微不至的怀抱,抚平我的焦虑。
我是袅袅飞花,你是潇潇春雨,你用你的轻柔滋润我的芳香。
长大后,在我眼里你是高大巍峨的山岭。我在你所包围的世界让我独立,我在你的领空自由翱翔,我在你的地域尽情地奔跑,我在你的溪流快活地游戏,但我却渐渐不满于置于你的世界,而更想去游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山外天地,我开始逃避你,反击你,我想挣脱这个令人桎梏的樊笼,你却沉默地接受我一次次反驳,我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你却在我不知情的过程中为我抵挡世外的风沙,为我创造这个成长的平台。
我是袅袅飞花,你是潇潇春雨,你用你的无声呵护我的成长。
现在,在我眼里你是指引方向的明灯,尽管我年少轻狂,却因有你的灯光而不会迷茫。我尝试着去迈出一步,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你,总是在我的身后的不远处,抬首目送我的每一次征途。这一路,因为有你的陪伴,我为梦想的追逐更加坚定。
我是袅袅飞花,你是潇潇春雨,你用你的润物无声,为我编织更美好的未来。
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但你却总会在我的背后默默地守望,未来我无法知晓,但因为有你,我不再畏惧,这一路的风风雨雨。谢谢你,妈妈!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你的女儿:XX
【篇四:仰望父亲】
望着父亲,他的面孔永远都是那么慈祥;望着父亲,他的胸膛永远都是那么的安全;望着父亲,他似乎永远都是那么的高大……不知从何时起,仰望父亲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晚自习后,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我不禁念道秦观的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天空灰蒙蒙的,零零星星的下着雨,看着这种天气,不经让人觉得压抑,校门口,许多家长在伸着头,努力的寻找自己的孩子。我也伸着头寻找着我的父亲。
我挤过人群,找了一会儿,但始终没有发现父亲。我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了。
忽然,不远处有人向我招手,我迅速地奔向父亲并抱住了他:“今天怎么让我找这么久啊!”“还不是去买了你最爱吃的粥了吗?所以迟了点。”父亲说。
“怎么没带雨具啊,天还下雨呢?”我有点失望的说。
“今天出门有点迟了,走得太急。没事,爸爸帮你挡着!”说着父亲便用他的外套遮住我的头,挽着我向家走去……
有时,我会想:父亲每天都起早摸黑的接送我上下学,还挤时间送我去补习班,这一切都为了我学习,我只有好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才对得起父亲。
那天,我问父亲:“爸,你累不累啊?每天为了我这么辛苦!”
爸爸搂着我回答:“为了你,一切都是值得的!你好了,爸爸工作起来就不觉得累。”
我望着父亲并不高大、强壮的身躯,陷入了沉思……
【篇五:梦】
梦,苦涩而甜蜜。采一缕阳光,渲染整个世界。梦,寻觅最初的美好。
——题记
夜晚的星空,宁静、安逸,仰望星空,手指尖,留下最美的彩虹。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梦的力量,犹如一丝火苗,照亮了我的胸膛。
幽幽江面、一叶孤舟。人在梦后留恋,我在梦中陶醉。每一个梦,都是在我老去后最美的回忆。
也许,我们会孤单;也许,我们会难过。但是在梦中,一起都是美好的,所有的难过和伤心,都会化作一缕清风,缓缓飘散。
梦,千变万化,就像生活,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发生的是好是坏,我们只有去坦荡面对。
梦醒,眷恋,回忆。梦的伤痛,刻骨铭心。有时醒来,已是泪流满面,却不知在梦中,发生了多少痛舍和不堪。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记忆会慢慢 慢慢消失。梦的回忆将会成为我们最终的甜蜜,直到老去。
风雨漂泊,半世年华,当时挫折谁人知,梦里总把眼泪擦,梦伴随着我们,走了太久太久。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给了我们痛苦,给了我们欢乐一起都在梦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直到消散。
黑夜,我独自卧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红酒绿,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渺小的存在。唯一陪伴着我们的,只有我们那同样渺小的梦
我们的存在也许不为人知,但我们创造的价值,能够造福全人类。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们生活在梦中,因为有梦,黑暗才被照亮;因为有梦,世界才会存在希望。
蓦然回首,梦,就在不远处。
【篇六:自在飞花轻似梦作文800字】
【篇一:自在飞花轻似梦作文800字】
忽的记起从前读过的一句宋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思绪飘渺远去,梦里留了一片芳时将尽的光景。他迎着股股斜风,纤长的手指攥紧了一把泛黄的油纸伞,低声吟哦间,笑看这霏霏细雨,飞花碎玉。
正是这份无欲无求的心境,才能成就一代风流才子秦观。那一刻,我猛然开悟,原来世间万物莫不如此,惟有坚持自我不屈不挠,方能在这婆娑世界中寻得一缕自在。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当流言蜚语接踵而至,有多少人能够守住自己心中的那把标尺?当美国的呢子布料刚刚流入中国时,大街小巷都晕成了一片卡其色;当人们如抱团的蜂群拥挤过斑马线,谁还去理会红绿灯上的数字变换?原来从古至今,迷失在这喧嚣的大时代下的人,从来都不是少数。
树本无灵性。抽枝长叶,坠下硕果累累,它只是在完成一棵树的一生罢了。歌它赞它“只计奉献,不求索取”,抑或贬它损它“一枝独立,哗众取宠”。它都静静地伫在那儿,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极尽芳华,最终归于平静。其实循着那一寸一寸粗糙的树皮寻觅,一棵树的生命不正是在心无杂念中度过的吗?任尔伤春悲秋,叹这一场花事,又或举酒临风,诉尽满怀忧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只需坚持自己,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而已。
古人云“笼鸡有食刀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想来着实不错。若为一时果腹而放弃了自我,任人宰割,又何来快意江湖、仗剑天涯?前者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却在这大环境下变成了懦夫,后者虽饥饱无定却仍坚持着自己的信仰,相较之下,谁又更潇洒?
古有陶渊明东篱采菊、心远地偏的坚持,不愿与达官显贵同流合污,不正如一枝白莲出水,不沾污秽分毫吗?又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一块无字碑攒下多少解不开的谜团,其实睇清世间定理之后,她所做的不正是一份坚持自我,是非功过由他人评说的洒脱吗?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想来惟有欲望如飞花般轻盈,心无旁骛,才能探寻到那一片梦境吧。坚持自我,拒绝随波逐流与欲望的争夺,自得其乐,岂不快哉?
【篇二:自在飞花轻似梦作文800字】
当数不尽的飞花在空中缱绻不休,当花的最后一片花瓣不眷恋花心的温柔,我开始停下我追随世俗的脚步,倾一壶香茗,静静思考人生。
酝酿了整个夏秋冬,只为了盼来花的春天。当一朵花绽放的时候,可是捎去了春的讯息?当一朵花绽放的时候,可曾引来群群蜂蝶?当一朵花绽放的时候,可使黄莺为其高歌?可使人们为其流连?
在花的季节里,花是骄傲的。一朵朵娇艳的花,充满着自信的颜色,是一个个天使的降落,是笼罩在我们身上的一道道七彩的光环。桃花绽放的芳香,芬芳的是“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浓浓情意;菊花开放的淡然,淡入的是“采菊东篱下”的惬意。
然而一切欣喜终将归于平淡,花败,亦是花的宿命。在尽情地绽放后,岁月的皱纹悄悄爬上花的额角,抖动着的风儿,吹散了花瓣离别的思绪。但花从未有悲伤,因为凋谢是宿命,而宿命不过是缔结了新生命的轮回。人类因为仕途的艰险、生活的苦难,而将心中的积怨和悲伤幻化成落花的情感,那么这算不算是对花的一种亵渎?
人生如戏,花开花落是人生必要上演的一部戏。
花儿们默默地静静地用自己的方式在大生命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花的绽放,仅仅从于自然,而未想博得如此之多的赞美;花的衰败,亦仅仅从于自然,却未想承载如此之多的哀怨。
花开是一世的等待,花败是来世的续缘。
花开,是梦的开始,那里是生命的起跑点;花败,是梦的终结,孕育了一个丰盈的人生。
花是花而非花,花开花落如潮起潮落,随时移,随世易,何必为之嗟叹唏嘘,为之欣喜若狂。
飞花如梦,人生如梦。当我们看淡了不寻常,看轻了金钱与荣誉,看遍了人生最美的姿态,再且看庭前花开花落,它们或许曾经灿烂,或许一直平庸,或许前一秒风光无限,后一秒便化作春泥,但这便是保留了个性完整的生命,平淡便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哲学。
【篇七:二十年后的家乡】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每当读到这句诗时,我就会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于是,次日早晨我坐上超高速火车,用了半小时就到了我的家乡——介休。我刚一下火车,就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哇,家乡好美呀!”人们都住进了摩天大楼和豪华精美的别墅里,草地上绿树成荫,小溪波光粼粼,原来的黄泥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汽车全部改为电力发动。公园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了各种游乐设施和锻炼器材……
我紧来到家里,哇!家里异常整洁,还有家庭机器人,想要干什么,动动脑子,他就会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服务。我又到我的母校去看了看。学生上学时,要经过人脸签到。上课时,全部改为电脑学习。并且人们也变得礼貌,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不吐痰,介休也因此被称为是最干净,整洁,宜居的模范城市。
我睁开眼睛,妈妈就站在我身边。哦,我做了个梦,多好的梦呀!我把这个梦绘声绘色的告诉了妈妈。
【篇八:落在诗中的雨】
雨是自然现象,但可寄托情怀。文人骚客或写雨状景,或借雨述怀,乃是唐诗宋词中的独特景致。雨飘入唐诗宋词,又穿过唐诗宋词,温润着亘古不变的情怀。
诗中有喜雨。自古文人墨客喜好雨,雨滋润万物、生机勃勃,是绵绵的喜悦、雅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乡二月,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鹭、花、鱼、人,都笼罩在柔和的斜风细雨中,诗人的闲情逸致也落在其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毛毛细雨中,鱼儿欢欣游动,微风轻拂,燕子清盈掠过,雨中的灵动,情趣盎然,流露着无尽的悠然。“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离别之时,朝雨乍停,洗净天地万物,清朗之景使告别不再悲伤,而满怀着企盼与希望。
诗中有愁雨。雨又是伤感的意象,伤春、悲秋、离别时,雨飘然而下,夹杂着文人的惆怅。“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迷蒙烟雨,黯淡月色,听萧萧雨声、红叶飘零,无言的相思寂寥油然而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飞花满天,袅袅娜娜;细雨如丝,惆怅迷离。一景一情,柔婉曲折,渗进淡淡哀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凄风寒雨,花开花落,隐含着感叹生命苦短无常,唯有在凄雨中借酒浇愁,使人忧思,使人动情。
诗中有苦雨。雨随着时代飘落,也述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悲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吹雨打,国家命运飘摇不定,辗转、难眠。苦雨激励了斗志,见证了一颗炽热的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命运坎坷,亡国孤臣如浮萍漂泊不定,无所依附,萧瑟的雨中是诗人的愤激、哀恸。“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四海战乱未息,一场雨赋予大地无限春色,诗人为及时雨而喜悦,为苦雨而担忧,为百姓而哀叹祈祷。
雨是有情物,寄托着文人的悲欢爱恨。与其是写雨,不如说拟怀,写的是内心的天地,充塞的爱恨情愁。今天,我们读唐诗宋词,重新走进落在诗中的雨中,或沐浴在喜雨里,或惆怅在愁雨下,或凋零在苦雨中,体验的是与天地万物往来的至情和大美。
【篇九:有一朵花开满记忆】
穿越庄周的翩翩梦蝶,踏过孔子的东流之水,逝者如斯。
——题记
我最喜欢一种花,它生长在故乡的田野上,而且只盛放在春日里。它保留着我在故乡的满满回忆与纯真。
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春日是温和动人的。时不时,春风拂来,它那透明博大的身躯细细地穿过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每一株杨柳、每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生命……
风来时怎样,去时仍怎样。她是我最要好的伙伴,我喜欢对她诉说我成长的烦恼与忧愁、今天中午妈妈给我做了什么可口饭菜以及我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
她不说话,只是呼呼地叫。好像我说着我的话,她总是应和着。
在无遮无挡、一马平川的乡野上,我肆意地同她玩耍。在风中,在她经过的地方,我不经意听到花草的轻语、春苗拥挤着摩擦发出的“沙沙”声,还有些不知名的呢喃细语。
我仍深深记得,那朵满载我故乡记忆的花是如何与我邂逅的。
那是个暮昏,晚归的大雁成群结队地啼叫。空中五彩斑斓,像时光流动的入口,花瓣洋洋洒洒地散落。火红的、粉黛的、金黄的,万般流转,还有尚未冷却的热气氤氲,温度适宜不过。
风还不甘心与我结束一天的嬉戏玩乐,她推动我,像有目的似的,把我带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土地上。周围很干净,恰好是一片很高的地方,除了寥寥几棵低矮的茶树,别无其他。我随意坐下,准备与伙伴观看日落。
咸蛋黄似的夕阳丝毫不吝啬地挥洒每一缕光芒,它们缠绕着、舞动着,将眼下的田野、房屋、流水镀成金黄色,又伴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一会儿,耳边痒痒的,总觉得有东西在骚动,我用手挠挠,摸到一片淡黄色的飞花。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花,比迎春花艳丽、比雏菊精巧,有些像万缕光辉塑造的花朵。在故乡生活这么久,我竟叫不出它的名字,又如此让我动心,我一定要保留下来,作为珍藏。
故乡的落日不像文章里描述的那样博大壮丽。它小小的,红得出奇,不像是要结束的样子,反而是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
慢慢地,它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世界随着它遁入黑暗。
我用手帕轻轻包着飞花,希望不要有褶皱,踩着轻快的步伐回了家。
刚开始上学,我就同父母离开故乡。在钢筋水泥的大楼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循规蹈矩地工作学习,仿佛是一个灰白色的世界,压抑死板。弥漫在空气里的,不再是新鲜空气,而是漫天浮动的灰尘。它们得意洋洋地嘲笑我华丽而如同囚牢般的生活。
突然想起那朵飞花,还好我保存在了日记本的扉页间,依旧动人。时常拿出来看看它,有一种睹物思乡的意味,望眼欲穿,却又不可即。
乡愁这种情绪如同洪水,哗啦哗啦把我冲垮,让我遍体鳞伤。
我盼望有一天,能再次回到故乡,看一眼斑驳的老房子,看一眼清澈的流水,看一眼最难忘的田野。
那时,我的心不再流浪。
那时,我的心终于回到原处。
【篇十: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老师的开篇词。“除非巍巍群山消逝,滔滔江水干涸,寒冬雷声翻滚,酷暑白雪纷飞,天地合为一体,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此事重点不在“乃敢与君绝”上面,而是用前面永不可能发生的事述出我与你的情感。
在第2季决赛上,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夺冠。在飞花令中,英语博士陈更失误,武亦姝才坐上王位。让他一战成名的那次飞花令主题字为“月”,武亦姝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诗句重复,虽然有时间限制,可武亦姝不仅临危不惧,还微笑着迅速脱口而出《诗经》中的《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句诗中包含4个月字。在决赛中,他又以9道题无失误的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以“酒”为题的飞花令中,他连说三句九字诗,并没有要求对手也回答三句,最终依然获得胜利。
赢了诗词大会,武亦姝瞬间成名了,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赞赏“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大会让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使我的诗词方面积累了更多,素养提升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