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限制给予了更大的自由】
今天,徐老师给我们讲了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有一些人拥有进入某些范围的自由,也有一些人永远与这种进入的自由无缘,但拥有这种进入自由的人却失去了更大的自由,而没有这种进入自由的人却因此而拥有了更大自由,而且同时也拥有了限制自由的自由。
徐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个实验:通过瓶口,能自由进入一个瓶子的物体和瓶盖,前者拥有进入的自由,但当它们进入之后,其自由却因此而仅艰于瓶子的大小;后者,虽然没有进入瓶子的自由,但它却因此而拥有了瓶外的无艰空间,并且,只要它愿意,它还拥有了艰定自由的自由:那些穿过瓶口进入瓶子的物体,将因之接受其进出自由的艰制。
有一天上午,写作业时,我对妈妈说,休息一下吧,可是妈妈却说,你把今天下午的任务一起完成了,下午不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吗?直到今天之前,我还觉的妈妈当时是不让我休息呢,直到徐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之后,我才晃然大悟。父母不让我们玩电脑和手机,并不是限制我们的自由,而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让我们长大后有更好的前途,更多更好的事业,而不是像那些瓶子里的东西一样,受别人的控制。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渔夫出海捕鱼归来,在自己颇多的渔获中发现了一条依然活着的、漂亮的小鱼,于是就找来一个鱼缸把它养了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鱼越长越大,鱼缸已经无法容得下它了,于是渔夫又给它换了一个更大的鱼缸,可是小鱼长得实在是太快了,新换的鱼缸也很快就显得局促了。渔夫看着鱼缸中闷闷不乐的、已经长得很大的“小鱼”,若有所思,把它放归了大海。重获自由的“小鱼”,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中本可以感到幸福与快乐的,可是,它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它总是在自已的内心里默默地问自已:“这个鱼缸这么大,我什么时候才能碰到鱼缸壁呢?
当一个人过多地拥有了某些进入的自由之后,却把自已困死在了狭隘的自由之中,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心灵;当一个人从来没有某些进入自由之时,却悄无息地拥有了,包括限制自由的自由在内,最广阔的自由——真正的自由。
【篇二:自由与自律】
人们渴望自由,喜欢那种随性风流,无忧无虑的日子,不想被规则拘束。自律,这看上去不就是自己管好自己嘛,有何难处,但我却明白真正律有多困难,这背后将放弃多少玩耍,克制多少自己的欲望,又该经过几番内心挣扎。
举谢老师说过的一个例子:我想写随笔,但同时我很想玩。这时,聪明且会思考的人一般选择随笔,先完成了随笔,剩下时间搭配就自由了许多,反而,如果先进行了玩耍,似乎写随笔的时间就遥遥无期,酣畅淋漓玩耍后又要写随笔,似乎就加上了一层约束。
小学毕业时,老师告诉我们她经常给我们说得六个字: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管好很难,就更无需去管理别人。所以,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风吹草动就不足以动摇一颗自律的心,一颗认真学习的心。学会了自律,就把自由推进了一大步。应该做到的,是在玩与学之间划清界线,是在动与静中选择后者,是在苦与乐中先执行困苦,是在累与闲中拒绝安谧……做到没人监督却依然按时完成,做到合理安排时间遵守规则,做到面临诱感依能够安分守己,做到控制快乐和欲望选择努力。
自律并不简单,当一个人可以真正的学会自律,那他自由的天空一定会越来越辽阔,自律和自由配对,成为一个自律于己的人,走在唠叨前面,身上扛着向自律进发的态度,一步一步做位发光的人,自由的存在就是随着自律的人,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自由。自律的人往往不用担心时间艰制,不用忧愁行动不便,不用害怕努力没有回报。
成为自律的人,时机与运气只是一时,学会控制,踏实走好每一步,让自由的最高境界成为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