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活仍有无限可能与选择性】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他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他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工智能,体现的是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但若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将会是怎样的呢?——-失去价值观与同情心,罔顾后果。当一个人的大脑变得等同于机器般冰冷,这个人的本身也将失去了自我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库克会说出这种担忧呢?为什么他会担心人类逐渐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呢?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太多人思想固化,思维僵化,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每天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而这其中,也不乏学生。似乎现在有太多的人都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应该是父母的独属品,他们理应为他/她规划好人生轨迹,让他们笔直前行,理由是“怕你们走弯路”。有多少孩子是希望这样的呢?他们就像是台电脑,打出生起就被人拼命地编入程序,刚开始或许会有反抗,会出“Bug”,但“程序员”们会很快用尽各种方法把“Bug”消除,继续着他们的编程。时间久了,系统终于稳定了,数据因为过于重而庞大了,最终便被锢住了。在家里,是父母的紧锢;在学校,是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往前死命冲的压力。慢慢地,孩子会适应,会麻木,到了最后,一些心理素质差一些的人,难免就成了“书呆子”,除了按照编程向前,别无所长。而这些按照编程一路向前的学生,是否真的能够撑得起社会的未来?
人是需要自我的,而人生也并不应该只有一条道路可走。在我看来,就算是四处旅行收入不定的摄影家也好过办公室里做烂屁股敲打文件的白领。当人类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个世界早晚也会变成一台轰鸣运转的机器,人与机器将毫无区别,社会也将不再会有任何的进步。所以,在思想上,我们需要的是创新。
创新,是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改善、延伸、升级。具有创造力的人,他一定懂得如何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们懂得思考,懂得如何去做对全人类更有益的事情,而这些,是那些指挥按照编程一步步走下去的电脑永远都无法学会的。要知道,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并不只有一条路可走,思维上的僵化是最可怕的东西。人类创造出了计算机,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再变成一台机器,计算机是有固定编程的机器,它只能往事先设定好的方向前行,但人类不一样,像计算机一样刻板思考的人,是最可悲的。
如果今天的教育能够多一些创新性的、非理论知识或课本内容的课程,让学生不必整日浸泡在题海里,让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想法、方式去处理一些事,教会他们去相信自己,学会自己去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想,即使会“走一些弯路”,也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最终获得成功,但生活不是计算机,它仍有无限可能。
【篇二:我是谁】
在进步飞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二字,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人们更加体会到这个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计算机的优势与便捷。于是,我们深陷于此,在还未曾解答那个终极问题“我是谁?“前,就已经迷失了自我。
为什么人类可以创造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比人类的运算能力强上百倍的科技产品?因为人类会思考,会创新,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而计算机再强大,也必须由人类先对其编程、下达指令。可是现在,情况好像不太对劲。学生们利用网络搜题,快速找到了难题的解答。但他们丧失了自己探索正确答案的过程,自主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学生们变成了只会抄写的麻木的工具,就如同计算机一般,只会执行命令,甚至比不上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能力。类似这样没有自主思考过程的人推动着社会上盲从现象愈演愈烈。人们习惯于不经大脑思考和自主求证过程,就随意转载、评论、听信、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骇人传闻,早些年超市购盐的狂潮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我们好像一台冰冷的机器,凡题目只知道用一条思路去解,凡事只知道沿前人脚印去做。
于是,思维僵化停滞的我们开始变得淡漠,变得冰冷,失去了人性中温暖的面貌。我们只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事物和利益,对于旁人的安危视若无睹。曾经有网友用视频记录了中国人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拐卖儿童的现象作何反应,结果却令人感到悲哀:无论是一对夫妻还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或是两个同行的女子,全都充耳不闻,视若无睹·,丈夫甚至对想要上前呼救制止的妻子说:“不要多管闲事,离远点。“人心冷漠至此地步!而在大氛围下,有善心的人也会选择缄口不言。
科技的发展,确实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可我们若过度依赖科技,难逃被其同化的命运。从一个人思维的僵化,到一整个民族思想的停滞;从一个人的冷漠,到一整个社会的冷血,这个恶性循环必须立刻被打破。下一次在解题时,先尽力尝试自己探索正确答案,哪怕看了标准答案,也要再想想别的路径和方法;在看到一些传闻时不要盲目轻信,而是要竭尽所能求证求实,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判别正误,不要人云亦云;在看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或是急需帮助的人时,不要因为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而是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积极伸出援手,或是寻求更多的人的帮助。以一个个体,感染许多个体,于是最后改变整个群体。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我是我,我的大脑中不只是0和1,而是自己的思想与价值观;我的心里不只是我,更要装得下所有人。如果哪天迷失在了大潮之中,就请问问自己:我是谁。
【篇三:今天真开心】
今年国庆本来应该乐八天,可我只乐了一天呐,挺惨的!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全是老师作业惹的祸!但庆幸的是,有了堂兄弟的陪伴,国庆我还是过得挺开心的。
本来生活无滋无味,但他们三个一来,我就开心得不得了。中午,我们四个凑在一起,虽然因为玩电脑起了点争执,但总体还是令人愉快的:我终于可以不用面对那枯燥无味的作业了,可以放肆地玩耍啦!
在极度的兴奋中,我突然冒出一句无厘头的话:“别吵了!谁先玩还不一样啊,我妈在睡午觉哦!”片刻之后,我们都大笑起来。为了不打扰老妈午休,我们忍得十分难受,嘴张得老大老大,想笑又不敢笑,眼眯成一条缝,只能趴在地上捶地板,脸都僵化了,那种感觉真是酸爽。
晚饭后,我们排排坐在屋门口,清凉的晚风吹来,舒服极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会儿说今天好笑的事,一会儿讨论有了点券(游戏中充了钱获得的珍贵钱币)会去买什么坦克,一会儿又畅想未来机器人……
有小伙伴一起玩,一起聊天,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开心不言而喻。真心希望这样开心的日子多一点,再多一点。
【篇四:我的初中语文老师】
在我所有的老师中,程老师对我的影响颇深。至今,我依然记得她第一次进班级的样子,她平时说话的习惯和她的飘飘长发。
那时的我胆小自卑。小学时,我一直不被老师重视。因此,那时我把自己比喻成马,而程老师则是我的伯乐。她上课的时候,总会讲些小故事,喜欢用眼神和同学交流。她从不打人,就算批评也不从带脏字。程老师经常夸我,让我很开心。因为这种开心轻松的感觉,我爱上了语文课。
有人说:“爱得越深,痛得越深。”
初三的第一节语文课,我照旧坐在教室里等待程老师。但,门口出现的是另一位语文老师。她瘦小,精练,和温柔的程老师截然不同。我愣住了,不知道以后的语文课怎么办。当新的语文老师上课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程老师的身影,总会浮现她的飘飘长发和那会心的笑容。我没想到,原来一个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深的印象。回到家的时候,我哭了。
于是,接下来的每堂语文课,我都在感伤中度过,手捧程老师上课时记的笔记,听着新的老师上课,心中像五味瓶打翻。不过,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确实很悲观。
由于对程老师的想念,我经常与新老师对着干。因此,新的语文老师貌似也不喜欢我,我和她的关系由僵化到更僵化了。
曾想写封信给程老师,但花一晚上写了满满一张,最终也没送出去。
直到临近中考,我对新的老师才有了习惯的感觉,心态才慢慢转变过来。
现在想来,那时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人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物,千万不要沉溺于过去的美好中,不然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篇五:父亲的背】
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日益僵化,平时很少交流沟通,即便有时说一会儿话,也只不过是过问一下我的学习而已,我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父女,倒不如说是生疏的亲人。至于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父亲近年来的工作繁忙吧。
小时候,父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背则是挺拔的,如一座高耸的大山。记得曾经几时,我趴在那背上不愿意下来,让父亲背着我出去玩。
也许是因为近年父亲的工作比较繁忙,没有空闲时间来陪伴我,从而导致了我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的吧。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父亲也变了,不再那么年轻了,父亲的背也不再如以前那般挺拔了。
放学了,因为老师的拖延,使我没能赶上车。太阳公公也躲了起来,月亮婆婆也不再明亮,天空被无尽的黑夜笼罩着,路灯亮了,有些昏黄的灯光为夜行之人照亮前方的道路。
我有些担忧,同时我也在想父亲是不是会来接我呢?应该会吧。我边走边想,终于在我期盼的眼睛里看到了父亲那高大的身影——父亲来接我了!这一次父亲没有骑车,父亲习惯地带着宠溺接过我的书包,我低着头走在父亲的后面,等我抬头看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背竟然这么陌生。这是父亲的背吗?父亲的背不应该挺拔如松吗?父亲的背不应该是宽厚有力吗?为什么眼前的背竟是这样瘦小,不再像记忆中的挺拔,也没有记忆中的高大、宽厚。再往上看,竟能看到几根白发,原来我的父亲竟在我不知情的岁月里逐渐变老,而我还依旧以为父亲是年轻的,还如同其他的同学那样不听话,让父亲为我操碎了心。从这一刻开始,我对自己说:“爸爸,我一定不再让你为我担忧了!”
天空随着乌云的消散,现出微弱的星星之光,若隐若现,我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不少,因为我知道父亲所做的一切以及他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这个家,因为他爱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
我要大声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篇六:一星如月的道德境界】
王国维先生曾在书中谈到:欲达到人生之大成,必先经历三个境界:自然境界、社会境界、道德境界,方可至圣。然而当我们处于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还不曾到达过“社会境界”,她们处于灵魂的最底层挣扎,又怎么能受到“道德境界”的升华呢?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担忧已逐渐发展为事实: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甚至更夸张。他们僵化、固定、人云亦云。某小伙因不给大爷让座,在公交车上被谩骂、殴打,这样的事情在如今比比皆是。然而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的结果呢?不错,正是因为他们僵化的思维使他们丧失了价值观,乃至人生观。“我们是老人,你必须给我们让座!”以往的社会善举在他们的“积极响应”下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道德绑架,社会冲突由此爆发。因此这种罔顾后果的人形成了恶劣的影响。“熊孩子”的背后是“熊父母”,“熊父母”的背后是这样的老人,这就导致了我国下一代社会更加槽糕,没有人能得到灵魂的洗涤,到达“道德境界”。
因此,在这个灵魂跟不上科技脚步的年代,我们要在心中给自己编个程序,叫做“灵魂一把尺”。
用这把尺丈量自己的灵魂,别人的灵魂。当浙江大妈善心施粥,却因一粒沙,遭到无数责骂时,我们不应该冷眼旁观,至少别做一个无聊的起哄者,泯灭自己的灵魂与同情心。当犬儒文化遍布祖国时,我们也不该抱着“圆润守己”的看热闹态度,不来仗义直言,冷眼旁观别人的悲惨遭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如今,我们正处于最直言不讳的年龄,最热血、最勇敢的年龄,别让枯沙掩盖了我们的火。正是如此,我们才从“自然境界”到达了“社会境界”,有了“欲上高楼听风雨”的勇气。
人工智能没有灵魂,不会思考。人类拥有灵魂,却要学会思考。保持一颗纯净如稚子的心沉浸下去,思考社会现象后的本质。不要随意借鉴别人的思考,保持自己独立的思维意识。这样虽不说做到“入红尘却看破红尘”,也能做到“入尘世不染尘埃”。或许,在这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根源的过程中,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达到“道德境界”。
在尘埃染透的俗世中,总有一点光帮你辨别方向,指引前进,那就是“道德境界”。它虽不像太阳光辉万丈,却如星、如月,让我们在困惑中前进,在黑暗中漫步。
它是我们灵魂的拐点——一星如月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