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的身影是我的风景】
炊烟袅袅,焦香微酿。烟气朦胧中那一抹矮小的驼背身影,确实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奶奶是乡间普通的老媪。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嘴里总爱哼几句乡间小调,他也没什朋友,唯一最熟悉的“伙伴”,莫过于那厨房一隅的老灶。
我伫立于门口仔细大量着,家中是传统的老灶,矮矮的一方,由几堆红砖堆砌而成,没有浮华的雕饰,只是粗略了花了几条鱼,应了“年年有余”的字样,颇有“青青匍葡,绿叶纷飞”的美感……
老灶是奶奶生活的胡琴,她咿咿呀呀的拉着,拉到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拉到孩子们的影子在日光下慢慢成长……爸爸曾回忆儿孩时说:“那时候家里穷得很,有时吃了一顿米饭就是了不起的事了,你奶奶在每次煮完米饭时都会顺带做出不少锅巴,这样锅巴就是我们兄妹几个童年的回忆了。”说完微微闭了眼,似是回味那锅巴的余香……
我思索着要不要让奶奶也做写让我尝尝,奶奶转头看向我,嘴角漾开了笑容,慈爱的问道:“行啊?”“好”。我应道又脆脆的补了句:“在做些锅巴。”奶奶迁就的身影微微一怔。之后便又麻利的淘米了。
将洗净的米放在一旁沥水,奶奶将双手放在蓝映花的围裙上擦了擦,便坐在灶前生火。微弱的火苗在秸秆的燃烧下越发红火。通红的灶膛,映得奶奶的面容格外红润,斑白的头发也格外耀眼。等水微开,将沥干的米倒入锅中,成就一番味蕾的悸动。
奶奶时不时拉动着木质风箱,霎时间,秸秆燃烧的“嘎吱”声,拉动风箱的“呼呼”声,锅里翻涌的“咕咚”声,奏出一曲只属于奶奶与老灶的交响曲,
此时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清香。夹杂着锅巴的焦香,一丝丝沁入心脾,回味无穷……
吃过饭后,奶奶将剩余米饭盛入碗中,再将铁铲沿着锅边,用力,一退一拉,将这与锅边相连的锅巴分离开来。一退一拉,动作循环,我似乎与这一动作中看到一颗经久而成的匠心。
乡间老媪,粗茶淡饭,老灶与锅巴,都是奶奶的独家。看到那厨房老灶旁忙碌的身影,世间再美风景也不及。
奶奶,你的身影便是我心中最美是一道风景。
【篇二:我学会了勇敢】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妈妈每天骑车送我上学,总能碰见路上有一只流浪狗对着人群大叫,每当这时,我都紧紧抱住妈妈的腰,不敢松手。
今天,妈妈有事,很早就上班了,我得自己上学。
我下楼买了早餐,边走边吃。不一会儿,我恍恍惚惚地看见远处有一只狗,死死瞪着我,我马上停了下来,不走了。我与它僵持了八分钟后,一看表7:35。豁出去了,放手一搏吧!我慢慢走了过去。只见它嘴张得大大的,露出了锋利的尖牙。我顿时吓坏了,准备往回跑。那只狗可能看出我胆怯了,也向我跑来。我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向回跑怕迟到,向前跑怕被狗咬。没办法,学习重如天,要先到学校。
我提起小心脏大步向前走去,那狗气势汹汹地向我奔来,真是“狗如霹雳弦惊”。我一边“哇哇”地叫,一边向前冲,那狗跑了几步,朝我迎面扑来,我下意识用手一挡,没想到手里拿着书包,竟然一下子打到狗脸上,把它打出来半米远。此时适合远距离攻击,用什么呢?对了,就用茶杯吧。我对着狗说:“看好你哟!”说着,我竖起了中指。那只狗眼里充满血丝,血里燃烧着复仇的熊熊大火。张开血盆大口,向我张牙舞爪地扑来,我拽着茶杯的绳子向前抡去。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那狗被打了一次,有了经验,它头一歪便避过了茶杯的攻击。危险近在咫尺,我下意识地抬脚向狗一踢,没想到歪打正着,踢中了它的脸。可能是我的鞋有点硬,一颗带血的狗牙也被踢掉了,那只狗顿时发出猫咪般的,矫情的叫声,灰溜溜地跑了。
原来,狗并不可怕!
从这以后,那只狗再也没有出现过,大概是被我的勇敢吓得回家找妈妈了吧!
【篇三: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席慕蓉曾言:“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望着那竹篮里片片金黄的锅巴,感觉到奶奶也是神秘的,因为她有一双舞星弄月的手。
炊烟袅袅,焦香微酿。往事的记忆已成了这一刻的香醇烈口。
奶奶是乡间普通的老媪。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嘴里总爱哼几句乡间小调,她也没什朋友,唯一最熟悉的“伙伴”,莫过于那厨房一隅的老灶。
我伫立于门口仔细大量着,家中是传统的老灶,矮矮的一方,由几堆红砖堆砌而成,没有浮华的雕饰,只是粗略了花了几条鱼,应了“年年有余”的字样,颇有“青青匍葡,绿叶纷飞”的美感……
老灶是奶奶生活的胡琴,她咿咿呀呀的拉着,拉到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拉到孩子们的影子在日光下慢慢成长。
爸爸曾回忆儿孩时说:“那时候家里穷得很,有时吃了一顿米饭就是了不起的事了,你奶奶在每次煮完米饭时都会顺带做出不少锅巴,这样锅巴就是我们兄妹几个童年的回忆了。”说完微微闭了眼,似是回味那锅巴的余香……
我思索着要不要让奶奶也做写让我尝尝,奶奶转头看向我,嘴角漾开了笑容,慈爱的问道:“行啊?”“好”。我应道又脆脆的补了句:“在做些锅巴。”奶奶迁就的身影微微一怔。之后便又麻利的淘米了。
将洗净的米放在一旁沥水,奶奶将双手放在蓝映花的围裙上擦了擦,便坐在灶前生火。微弱的火苗在秸秆的燃烧下越发红火。通红的灶膛,映得奶奶的面容格外红润,斑白的头发也格外耀眼。等水微开,将沥干的米倒入锅中,成就一番味蕾的悸动。
奶奶时不时拉动着木质风箱,霎时间,秸秆燃烧的“嘎吱”声,拉动风箱的“呼呼”声,锅里翻涌的“咕咚”声,奏出一曲只属于奶奶与老灶的交响曲。
此时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清香。夹杂着锅巴的焦香,一丝丝沁入心脾,回味无穷……
吃过饭后,奶奶将剩余米饭盛入碗中,再将铁铲沿着锅边,用力,一退一拉,将这与锅边相连的锅巴分离开来。一退一拉,动作循环,我似乎与这一动作中看到一颗经久而成的匠心。
乡间老媪,粗茶淡饭,老灶与锅巴,都是奶奶的独家。那一双手,那一门锅巴手艺便是奶奶的隐秘。
【篇四:家乡的草锅】
小时候,我经常会回到老家去,总是觉得老家的饭香些,总是缠着爸妈带我回老家吃那草锅饭。
草锅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地锅,一种是高灶锅。地锅,锅下面就是锅灶,烧过的灰直接落在灶里,烧锅时要注意把柴禾用火叉蓬起,以便于通风燃火。比起地锅,高灶锅复杂些,它分为两层,中间有炉条,上面烧草,下面盛灰,有时还可在旁边加一个风箱,拉起风箱来,火就烧得更旺了。
草锅很干净。每个草锅都有一个大大的烟囱伸出屋顶,这样,就不用再担心烟尘多少。锅台上贴起了瓷砖,稍微有一些油滴就会被擦去,天天都是锃亮锃亮的。
一个锅灶上有大小两口锅。大锅往往用来烧菜炒菜,小锅呢,往往用来煮饭。用草锅做出的饭菜也确实好吃。我最喜欢吃草锅做的鸡肉锅贴饼。其做法很有讲究。先要烧鸡肉,待鸡肉熟了,满锅喷喷香的时候,把擀好切成块的饼沾些水,贴在锅上。然后,把锅盖盖上,笼布罩上,继续烧锅。注意,不可烧时间过长,一两分钟即可。烧好后,稍稍停顿一会儿,就可揭开锅铲饼。这时,饼的下方油汪汪的,饼的上方脆酥酥的。伸口向下方咬一口,啧啧,那鸡汁泡出的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贴饼好吃锅难烧。记得在老家时,我看见哥哥在烧草锅,就也要去试试。哥哥禁不住我的软磨硬缠,就答应了。我拿着火钳,往里添草,一会儿火大了,一会儿火又小了,稍一愣神,火又灭了,真把我急得大汗淋漓。柴禾在锅灶里也有讲究,不能过分朝里烧,如若不然,锅里侧的饼糊了,锅外侧的饼还生呢。还有,做不同的饭菜所用柴草也有讲究。烀牛肉用时长,要用木材;烧菜火要烈,最好用豆干;烙饼须文火,最好用干草。
草锅能做出煤炉电气锅所不能做出的食品,比如说锅巴。在老家,吃完饭四娘总是把剩下的米饭铲出来,然后再点上文火在锅底慢慢地烧。起先锅里有“咔、咔、咔”的声音,慢慢的等到这种声音逐渐减少了,之后再等上几分钟,揭开锅盖,不用锅铲,用手轻轻一提,一个黄亮亮的锅形的锅巴就起来了。然后我们就一起掰开吃,这时,小院子里满是“咔吧,咔吧”吃锅巴的声音。
有时,我们还把花生放进锅灰的余火里焖。这时,你要在一旁静心地听。当你听到“啪嗒”一声,就证明花生烧好了,可以出“锅”了。这时,你就要把埋在锅灰里的花生一一扒出来,稍微晾凉再剥开吃。这时的花生米,清香油亮脆酥,好吃极了。
草锅,给了我美味,给了我知识,更让我这个出生于教师家庭,长在学校大院的孩子一点一点地接上了生活的地气。
【篇五:家乡的草锅】
小时候,我经常会回到老家去,总是觉得老家的饭香些,总是缠着爸妈带我回老家吃那草锅饭。
草锅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地锅,一种是高灶锅。地锅,锅下面就是锅灶,烧过的灰直接落在灶里,烧锅时要注意把柴禾用火叉蓬起,以便于通风燃火。比起地锅,高灶锅复杂些,它分为两层,中间有炉条,上面烧草,下面盛灰,有时还可在旁边加一个风箱,拉起风箱来,火就烧得更旺了。
草锅很干净。每个草锅都有一个大大的烟囱伸出屋顶,这样,就从不再担心烟尘多少。锅台上贴了瓷砖,稍微有一些油滴就会被擦去,天天都是锃亮锃亮的。
一个锅灶上有大小两张锅。大锅往往用来烧菜炒菜,小锅往往用来煮饭。用草锅做出的饭菜确实好吃。我最喜欢吃草锅做的鸡肉锅贴饼。其做法很有讲究:先要烧鸡肉,待鸡肉熟了,满锅喷喷香的时候,把擀好切成块的饼沾些水贴在锅上。然后,把锅盖盖上,笼布罩上,继续烧锅。注意,不可烧时间过长,一两分钟即可。烧好后,稍稍停顿一会儿,就可揭开锅铲饼。这时,饼的下方油汪汪的,饼的上方脆酥酥的。伸口向下方咬一口,啧啧,那鸡汁泡出的味道,别提有多美了。
贴饼好吃锅难烧。记得在老家时,我看见哥哥在烧草锅,就想要试试。哥哥禁不住我的软磨硬缠,答应了。我拿着火钳,往里添草,一会儿火大了,一会儿火小了,稍一愣神,火灭了,真把我急得大汗淋淋。柴禾在锅灶里有讲究,不能过分朝里烧,如若不然,锅里侧的饼糊了,锅外侧的饼还生呢。还有,做不同的饭菜所用柴草也有讲究。烀牛肉用时长,要用木材;烧菜火要烈,最好用豆干;烙饼须文火,最好用干草。
草锅能做出煤炉、电锅所不能做出的食品,比如说锅巴。在老家,吃完饭,四娘总是把剩下的米饭铲出来,然后再点上文火在锅底慢慢地烧。起先锅里有“咔咔咔”的声音,慢慢的,等到这种声音逐渐减少了,之后再等上几分钟,揭开锅盖,不用锅铲,用手轻轻一提,一个黄亮亮的锅形的锅巴就起来了。然后,我们就一起掰开吃,这时,小院子里满是“咔吧,咔吧”吃锅巴的声音。
有时,我们还把花生放进锅灰里焖。这时,你要在一旁静心地听。当你听到“啪嗒”一声,就证明花生烧好了,可以出“锅”了。这时,你就要把埋在锅灰里的花生一一扒出来,稍微冷凉剥开吃。这时的花生米,清香,油亮,脆酥,好吃极了。
草锅,给了我美味,给了我知识,更让我这个出生教师家庭、长在学校大院的孩子一点一点地接上了生活的地气。
【篇六:那份情温暖了我】
溅落的雨丝迷蒙了双眼,碎成一地的光影,淅淅沥沥地响,搅得人心烦意乱。还没漱洗完毕,妈妈就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早餐:“快点吃吧!吃完了赶紧去上奥数课。”“不吃了不吃了。快来不及了!”我烦躁地挥挥手,正欲背起书包往外冲,妈妈却一把拽住我的衣领,语气硬得如石一般:“不行!必须吃!不然会饿出胃病的,以后……”“够了。”我打断她的长篇大论,不耐烦地说:“吃就吃!”
吃完早餐,再望望表——8:05,已经迟了5分钟了。我把碗一摔,气不打一处来:“叫你让我吃早餐!迟到了吧?吃什么破早餐!”只得“啪!”的一声脆响,妈妈的巴掌清脆地扇在我脸上,我惊跳起来,妈妈竟然为了这点小事出手打了我!
把包往背上一甩,我冷冷地望望妈妈,拽开门来,重重砸下,身后一声结结实实地关门声,心里顿觉解气,向奥数班跑去。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稀里哗啦摔在地上,发出有力的、沉闷的声音,我气急败坏地跑在路上,浑身湿透了,怒火也给浇下了些,但心里仍存着些许不甘。
刚冲进奥数班教室,老师就把我拖了去:“臭小子,你妈妈找你找的快疯了,打了十几个电话了!你去哪里了?”话音未落,身后门便被撞开了,竟然是妈妈!她手拿雨伞,头发被浇得全湿了,乱的像稻草一般,脸上不知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气喘的像拉风箱,呼哧呼哧的。她用力把我拉到面前,抚了抚头发,疲惫的脸刹那间舒展了,“你全湿了……找到了就好……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不对,妈妈不该打你……。”。听完妈妈的话,我眼泪夺眶而出,心中的怨气也烟消云散:“妈妈,我也错了,不该对你发脾气,我以后会听话的……。
那天,那份情温暖了我,在雨天,那母爱是如此真切?
【篇七:我的表弟】
话说,十二年前,我姑姑生下了一个男孩。男孩眼大,嘴小,挥舞着双手,张牙舞爪。我才一岁,便时常与他打闹着。他——便是我古灵精怪的表弟。
唉!说起这个表弟真是头都大。记得很久之前,他就会指着我:“就是他,就是他,打我。”说着大哭起来。我被他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马上就引起人民的注意,一阵阵斥责传入耳:“人家这么小就打他,你好意思吗?你知不知道……”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个个春秋过去,他那长相又没长进多少,仍如出生一般:眼大、嘴小、鼻梁高。我尽量不招惹他,看见他就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但他,没事找事的功夫也越来越牛,找我毛病就像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因此我不仅被我姐欺负,还被他欺负,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有一天,我同学约我去游泳,我就大声说道:“啦啦啦,明天去游泳啦!有些人去不了,哈哈哈!”只见他白眼一翻:“切!谁稀罕呀?”呵!明显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接着他又说:“看,天上没有一颗星,明天准会下雨,那样你就是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了,!”我抬头一看,一下就慌了,真是一颗星也没呀!
我焦急地踱来踱去,直到很晚了,我还在床上翻来覆去。看看表弟,早就进入梦乡。哎,任由天命吧!
我在半夜里醒了过来,突然想到哆啦a梦中的一个片段,把信条绑在竹竿上,在信条上写字,并请求月光女神,就会实现愿望。说干就干,我找来一根竹竿,将信条挂在竹竿上,写上:明天别下雨。我祈祷道:有用吧!有用吧!
我把竹竿放在阳台,却猛然发现已有一根竹竿在,上面写着:明天别下雨,哥哥他要去游泳……
月色朦胧,月光透过窗户,打在信条上,我眼中的世界早已模糊,由清晰到模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嗒!”一滴泪水,划过脸庞,落在了地上……
【篇八:难忘的研学旅行】
今天是学校研学旅行的日子,面对着一点一点跳出来的太阳,我们乘着巴士,向着目的地出发。
首先,第一站是金银制品加工厂,在这里,我们观看了影片,还看见了许多叔叔阿姨用仪器来做金子,最后还参观了许多成品。
第二站是红亭驿民俗文化村。在体能乐园里,由于大家刚刚饱餐了一顿,巴士上的疲劳已经一扫而光。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等着我们的“袋鼠教官”发指令。游戏开始了!先是过“独木桥”。天呐!这明明就是老师上课时讲的泸定桥嘛!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我和史书琦她们几个先上去。上去的第一感觉是——好晃呀!虽然桥很晃,但是我们几个慢慢地掌握了平衡感之后平平安安地过去了。接下来的几个组,除了个别同学以外,也都顺利通过。不过接下来到了一个对于我来说是个比较难过的关了,那就是我们要攀网了。对于女生来说,这是件让人害怕的一件事,尤其是我这种有恐高的女生,望着高高的网,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可是看着别人都爬上去了,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爬了起来。爬着爬着,越来越晕,越来越害怕。但在我内心深处有一股劲,使我一直向上爬。终于到顶了,我不敢向下看,我怕往下看我又会晕又会害怕,可怎么下去呀?想想平常老师说过,遇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勇敢的向前冲,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我鼓起勇气,睁开紧闭的双眼,完了,一看到离地面那么高,刚刚那股劲儿就像雾一样人间蒸发了,不见了。我的牙齿开始打架了,腿也在发抖。不过在此时,我又听到了同学们一连串的加油声,我放开死死抓在网上的手,闭起眼,张开双手,像玩滑梯一样溜了下来。啊!我太高兴了,因为我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我的胆小。接着我们去感受磨辣椒面,喝到了美味的豆浆,还听到了“风箱”音乐,真是有说不尽的快乐。
第三站,就是红色教育文化基地了。我们先是参观了一些近代的照片,电话等物品,然后又去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充实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这次研学旅行收获真不少,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克服了困难,真是一次有意义旅行。
【篇九:未来的汽车】
在未来世界里,我有一辆神奇的劳斯莱斯,今天,我就准备开着它去香港旅游了!
我的这辆外形线条很流畅,开起来的时候风阻很小,颜色是黑色的。最奇特的,就是它的动力——空气动力!汽车先把空气吸收到一个风箱里,风箱吹出来的气流足以推动驱动发动机的链条,这样汽车就可以动了!
走进车库,汽车有一个指纹识别器,我一按,门就自动弹开了,我一进去,门又自动关上了。只见驾驶座上的平板电脑显示:欢迎您驾驶!请输入本次您要去的目的地!我就输入了“香港”之后,平板电脑显示到:请您将车开出车库,我将用世界最快的GPS定位系统来寻找目的地。我刚开出车库,汽车就知道香港怎么走了。这时,挡风玻璃“刷地一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哦!要上路的时候,挡风玻璃会变成两大块,一是显示前方出现了的状况,二是显示汽车的情况。
开始上路了,就在这时,挡风玻璃显示自动驾驶程序已自动打开,这样,我就可以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书了!
正当我书看得正入迷时,突然,车速慢了下来,我一看,哦!原来自动停下来,不论你怎么踩油门也动不了。
好不容易到了香港,当我准备停车时,我却傻眼了,停车场里竟然一个车位也没有!不过我还有一个绝招————-让汽车折叠!只要按一下车把上的一个按钮就好了,说做就做,不一会儿,我就轻轻松松地把一辆铅笔盒大小的汽车放进了行李箱了。
虽然这辆汽车还没有在世界上现身,但是,我要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争取让它快快现身!
【篇十:我爱那充满浓情的故乡】
我的家乡就在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书里故事发生的地方,那里距离城区约六十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回到那个安静的村落——白鹿村。
记事以来,我很少回来过白鹿村,印象中那里的房子都还是土坯房,看到的是破旧,感觉到的是萧条,道路也是土路,一下雨满是泥泞,无处下脚,村民也是刁蛮的,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叫骂声,这样的故里对我没有太多吸引,可这次清明返乡探亲却改变了我一往的印象……
在回乡的路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因为久未回乡,那里的亲戚们会不会因为陌生而排斥和见外,让我们无所适从?我把求解的目光投向了在城市教书几十年也都没回过乡下的姥姥,她仿佛读懂了我的心思,含着充满爱的眼神对我说,“孩子,那里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还有我们的亲人,哪有亲人见面不亲切的”,此时,我看到姥姥眼角的皱纹汇成了一把小扇,每一条都透露着久未还乡的激动。
车开到半山腰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我们路遇到了一片油菜花海,车门一打开,一股清新的花香铺面而来,当我沉浸在这一片花海不能自已时,就听见一腔浓郁的方言飘来“豆豆娃回来了!”,我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六十多岁的农村模样妇女急匆匆向我们跑来,她身材瘦小,头发花白,身上那件碎花衬衫都是城市里淘汰很久的款式,脚上的黑布鞋也已磨的发白,她一路小跑到我的身边,拉起我的手摩挲着,细细端详我的脸,“这就是咱的豆豆娃吧,几年没见都长这么高了,成大姑娘了”,我能感觉到她的手很粗糙,指根处有些许磨出的老茧……
姥姥见到她,急忙过去打招呼,交谈中我才知道这人是我的舅奶,她早早就来到这里迎接我们,她向我们介绍这里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如数家珍,站高远眺,这里和我从前的印象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向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只见舅奶向远处喊:“老耿,快回家,孩子们回来看你了……”,远处有个人影使劲的向我们挥了挥手。田地里,我看到一对对男女,一组组老少,都顶着日头在辛勤劳作着,我仿佛看到了那来年金黄的麦浪在层层翻滚,花海一片连着一片,多么令人向往的丰收景象啊!
进了家门,新返修的房子,洁白的墙壁、光亮的客厅、木制的地板、崭新的家具,尤其是房间里还有卫生间和洗澡房,这是我无法想象的,生活的条件和城市完全没有差别。“豆豆,来帮舅奶烧水”,“哎,来了”,当我走进厨房却傻了眼,“这是什么呀”,这农村人还真奇怪,烧水不用天然气、不用电磁炉,把一堆堆小木棍塞进灶膛,旁边还在抽拉着一个木制把手,我正好奇,舅奶满脸慈祥笑容的对我说:“城里娃没见过风箱吧,咱们农村现在其实都用电磁炉做饭了,就是想你没见过这老家什,专门搭起来让你看的,这风箱一推一拉就有风了,风把火吹旺就能做饭了,这烧的小秸秆是去年的葡萄藤,小是小但是耐烧,好用的很”,还没听舅奶介绍完,我就迫不及待的上手操作了,这左右配合,又拉风箱,有添柴火的,还真是个技术活,却是很有意思,让我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农家生活。
水烧开了,舅奶把一碗碗打好的荷包蛋递到了每个人的手上,亮白的蛋清,金色的蛋黄,吃到嘴里还有丝丝的甜味,一定是舅奶放了些许的白糖,在这暖暖的午后,这甜味在我心里一点点化开,直到沁满整个心田。
我爱这美景如画的家乡,更沉醉于这血浓于水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