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月】
打开窗户,三月仿佛是春天嵌在窗外的一幅可触可感可闻的画。
是谁——不小心倒下了颜色,形成了蓝蓝的天空,仿佛是光滑的丝绸,不留一点儿痕迹。看那随风飘动的白云,软软的,像棉花,像绵羊,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仿佛是湖上的浮萍,忘记了牵挂。还有那懒洋洋的太阳,没有炙热与火辣,只有暖暖的,充满了幸福的气息。
三月,仲春的伊始,唧唧啾啾的鸟儿躲在郁郁青青的树上、草地里,似乎与谁在捉迷藏。当然,鸟群中也不乏“音乐家”——三三两两的鸟站在电线杆上,幸福的谱写三月的赞歌,让人不禁想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的诗句。和风悄然掠过,夹杂着一阵阵香味儿。三月,这样那样的花都绽开了,简直是一个花海,也为三月添上几分醉人。
天气是个多变的娃娃面,一会儿下雨,转眼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刚下过雨,叶子被洗涮得似乎是新生的婴儿,嫩得让人充满活力。被打落的花瓣铺了一地,仿佛要为大地重换红装。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切,如此的幸福,如此的清灵,如此的温情。
坐在雨后的树下,摊开一本诗集,细细品味幽幽的叶香味,细细沐浴暖暖的太阳,偶尔拾起悄然落下的花瓣,细细回味黛玉葬花的诗意,细细《朝花夕拾》的寓意,哦,能置身此情此景,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喝彩一声“我很幸福”吗?——人生能此,夫复何求?
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草味,花味,泥土味,雨味,还有幸福的味儿,一点一点地融入了天地,似乎把我也融进了三月浓浓的春意。
三月,充满了柔柔的绿意。
三月,充满了丝丝的新意。
三月,充满了深深幸福的情意。
【篇二:生活因活着而精彩】
活着,才能拥有机会;活着,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活着,才能创造精彩的生活,活着真好!
活着,是最大的出息。在艰苦面前,许多人都选择了放弃生命,在众多的被救轻生者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穷”而不想活了,面对这些灭亡只能说:“你们太没出息了!”是的,现代节奏的生活确实令人头疼,但死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啊!只有活着,才能够拥有机会,去把握机会,去创造精彩的人生!我想杜甫他老人家要是活到现在,至少也能租个二房一厅,再也不必为那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破茅屋发愁了吧!
活着,是一种幸福。在父母面前偶尔撒撒娇,在朋友面前倾诉自己的烦恼,在老师面前受受夸奖,这些都是一种幸福!拥有父母的爱,朋友的爱,老师的爱,夫复何求?活着的时候,就应该旧请地享受爱,奉献爱!
活着是一笔财富。自古,先帝们就说,那么动听的故事,引人入胜。但他们最终他们还是死去了,现在的我们还活着!纵使秦始皇有再多财宝兵马,确仍不可活至今时,可想生命的珍贵了!看来,我也算是半个百万富翁了!
活着,真好!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清晨,真好!伴着雀鸣睡到自然醒,望着餐桌上丰盛的早餐,口水不争气地流着,使劲往嘴里塞上几片夹心面包,痛快地喝上一大口牛奶,不遨任何旅伴,去拜访山中的草木,往脸上泼上几波溪水,任风风干额上的水珠,夜晚依偎在妈妈怀里,呆望着天空,任夕阳余辉染红了周围的白云,看这电线上几只燕子扑腾着翅膀直窜云霄,看着习习晚风吹得桃树沙沙作响,落英缤纷,我感叹:活着,真好!
因为活着,生活才会如此精彩!
【篇三:你这个人呀】
你这个人呀,时而冷静沉着,时而犯傻卖萌,糊里糊涂就这样遇见了你,有时候恨得咬牙切齿,气不得再不联系,有时候想起一起经历的那些回忆,就想紧紧抱在怀里,舍不得弄丢。
你这个人呀,真是奇怪,那么高挑的个子,身材也不在话下,可是却总是找不到男朋友,大概是眼光太高了吧。其实,作为闺蜜,一边希望你赶紧找个人嫁了,可用不用再自己承受那么多生活里的不堪和委屈,可是另一边,也不想你委屈自己,什么都可以将就,但是爱情不可以。
你这个人呀,真是可爱,曾经年少气盛的时候,彼此又都是得理不让人的主儿,谁也不愿意先退一步,可是怎么,时光就把你留到最后了呢?我想,以后不会再把你弄丢了。
昨天晚上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告诉你,我在毕业的一个信息表的某一栏里写了你的名字,大哥明明很煽情的节奏,你给了来了句,是不是家长签字,当时真想一双拖鞋扔过去,让你再也嫁不出去,可是开过玩笑你又转头深情起来,我知道,一辈子跟你走,哈哈,我还没说,万一把你卖了呢。可是就是这种信任啊,彼此不用说太多,也知道对对方想要什么,人生能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我最近总想着晚上去操场上跑步,可是又拗不过自己的懒劲儿,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了初中那会儿,快要中考了,人其他同学都在很认真的准备体育考试项目,咱俩却每次在体育课上想着法儿的逃避,尤其每次要跑800米的时候,最抵抗的项目,没有之一。可是后来在封建强权的逼迫下,我们还是得乖乖的跟着练,不过这些后来想起,都已经变成了很有趣的回忆。
【篇四:对“为你好”说不】
“这是为你好。”从小到大,这句话似乎从未离开过;在一声声“为你好”中,我们的枝桠不断被剪去,长成一棵光秃秃的“栋梁之材”。也许,我们是时候该对“为你好”说“不”了。
有时,轻轻的“为你好”三个字,像一双有力的大手,将我们从自己的人生轨道中拖离,强行塞入一个既定的轨道中。小时候,“你别和××玩了,他学习不好,是个坏小孩。这是为你好”;长大了,“你不许看杂书,影响学习。这是为你好。”再后来,“你别学那些没前途的专业,报会计学,这是为你好。”……
自己的生活,当由自己做决定。被“为你好”束缚住了手脚,自然不会撞上石头或者跌倒,但也不会有所到达。对“为你好”说不,去体验最真实的生活,即便磕得头破血流,那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张爱玲年少成名时,她的母亲几次劝她放弃写作,去过普通百姓的生活。“我是过来人,你要相信我是为了你好。”——张爱玲倔强地摇了摇头,拿起笔来继续写作。虽然日后人们对她的作品毁誉参半,但我相信那是她不曾悔过的选择。天赋在此,爱好在此,心系在此,夫复何求?勇敢地对“为你好”说不,张爱玲才能尽情地挥洒她的写作才华,将自己的人生活得淋漓尽致。
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曾动情地写道:“有些路啊,只能你一个人走。”作为母亲,她没有对孩子强加“为你好”的命令式劝说,而是给孩子空间,让他独立地尝试、体验。因为她明白,某些人生智慧和感悟,只有在自己亲历过后才能领会;“为你好”最终往往是对孩子不好。
然而,对于长辈的劝说,我们并不是一味拒绝。对“为你好”说不,拒绝的只是那些包办式的限制我们成长的强制命令。当“为你好”的电锯砍来时,我们要勇敢的说“不”,保留那些美丽而灵动的枝桠,让生命之树长成它原本的形状。
对“为你好”说不吧!留住生活的那一份酸甜苦辣俱存的独特体验,留住你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和灵魂,细品这原汁原味的百味人生。
【篇五:永远的苏武】
风雪中,我看见你的牛羊瑟瑟发抖。
薄雾里,你瘦弱的身躯,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你,还好吗?这么多年,你受的委屈,我都看在眼里。“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鬼”,你不为权钱所动,从容赴死,身陷大漠,一去十九载!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九载?何况,你身单影只,陪伴你的,只有你的羊群,只有你的不离不弃的旄节啊!
伴长风而起,随寒霜而眠。饥寒交迫中,你吞咽草皮,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命,铮铮傲骨,震撼了单于,羞煞了那些随你而去却投降匈奴的碌碌小人。
单于想重用你,怎奈你婉言谢绝,至死不渝,忠于大汉。于是,你被放逐到北海。单于愚蠢地以为,时间会击碎你的信念,北海的风雪尘沙会磨去你的棱角。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忠诚,昭日月,垂千古,风吹不摇,地崩不裂。
当年,你英姿勃发,带领军队,手持节,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戈壁。如今,你后悔了吗?面对大漠,你的内心是不是荒草萋萋?面对一群难懂你心的羊羔,你是否觉得心痛?十九年的风霜,十九年的雨雪,你竟坚持了下来。无数个日夜里,我都在想,这样的坚守,你究竟为了什么?
或许,你投降了,就不必再受这孤独之苦,就可以再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其实,我都知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便是你坚守的动力源泉,你如高山雪莲那般,执著而圣洁地守望你的大汉,你的君王。
北海的天空,因你而湛蓝。小白羊温顺地依偎着你,偶尔嬉戏奔跑,看似安详平静,背后的凄楚,只有你自己懂得。朔风凛冽,一间漏风的草屋,一盏在寒风中摇曳的灯火,还有那湾斜挂胡杨之巅的冷月,与你作伴,抚慰你的孤独和寂寞。
有这些朋友,夫复何求!
此时,迎春的风已吹至南国,你那里,冰雪融化了吗?
【篇六:学习是一种享受】
闻鸡起舞,人们看到的是志士的奋发辛勤;而我则看到祖荻和刘琨舞剑时的潇洒,它们,乐在其中。
三年寒窗,别人眼中的枯燥劳累,而于我,却是一种享受。
听我这样说,你可能会不理解,整天埋头于书本,背书,做题,会有什么享受?而且,古人“画饼充饥”,“头悬梁,锥刺股”,不都是为了学习委屈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的吗?何谈享受?
可你有没有听过另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人所追求的书中都有了,得“书”如此,夫复何求?
我无法回到古代,却能通过书籍畅游在历朝历代,有谁比我幸福呢?我听孔孟讲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指挥千军万马豪壮雄迈……我生性热爱自由,常幻想自己独自旅行,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的脚印,不过,现在的我不可能达成这个愿望。可通过地理,让我领略了地中海的碧海沙滩,阳光柔纱般泻下,铺天盖地的将我包围在她的温暖中。还有挪威的峡湾与极光,荷兰的风车和郁金香……
总之,学习带给我太多的乐趣和享受,每一次意料之外的发现都带给我莫大的惊喜。我一边学习,一边享受,在青春的片途中绘出自己的风景。
说学习不累是假的,每天早晨睡眼朦胧的到教室学习,便开始了一天的匆忙,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只为一道解不了的数学题,纠结的自己近乎抓狂,于是就和自己赌气,不去吃饭,直到解出为止。这种学习,很苦,近乎自虐。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好笑,可他们也不会明白在问题弄清楚时我们心中的兴奋,那比吃一顿丰盛的午餐高兴得多。堵在胸口的那团闷气长长的舒出,精神气爽,是一种苦尽甘来的享受。这时候肚子该饿了,于是马上飞奔到餐厅,一路跑一路恨恨的下决心下次一定先吃饭再解题,可真到下一次,哪些“决心”又都抛到天外了。这就是学习的魅力,畅游其中,废寝忘食,也乐在其中。
学习,对于我们是必须的。既然注定要做一件事,为什么要让它变成困住自己的笼子呢?转变心态,不要做笼中的困兽,打开心门勇敢去做并享受她。
不要再抱怨,试着接受,用一种喜悦平和的心情享受学习。
【篇七:与书为友】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人们读的不是书,而是人生。我爱读书,更爱品味书里的人生,所以我与书为友。
与书为友,因为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充满了睿智,解读着人生。我曾和雨果一起共同感受法国巴黎的《悲惨世界》,体会到了冉阿让对世界充满的爱与温暖,他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保尔。柯察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让我懂得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他让我明白每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存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永不停歇的奋斗以及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我还和鲁滨孙一起漂流,共同经历奇遇冒险,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最后和他一起分享驶向成功彼岸的喜悦……
与书为友,因为它富有诗意的字眼,浸润着灵性,散发着墨香。它是唐诗的大气磅礴,是宋词的豪迈婉约,是元曲的洒脱率真。我陶醉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汹涌澎湃,向往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狂放;赞叹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逸尘情怀,欣赏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我看到了辛弃疾“沙场秋点兵”的威武雄壮,感受到了他“气吞万里如虎”的非凡气势,我同情李清照“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坎坷遭遇,伤感于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凄凉;更加敬佩于毛主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志豪情。
与书为友,因为书解读着历史,承载着文明,让我与大唐结下了不解之缘。丝绸之路上玄奘西行的执着身影伴随着苍凉悲壮的驼铃声,长安街上长相迥异的胡人是各种不同风景的混搭,壮丽的宫阙、巍峨的城墙,八方来使崇敬的表情,彰显着大唐的威严。
闲适的午后,庸懒地坐于窗前,鼻端是田野独有的泥土清香,手捧一本心仪的书,抚摸着那一个个灵动的文字,和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如此惬意,我有什么理由不爱书呢?
与书为友,夫复何求!有书相伴,人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