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相关作文

【篇一:“飞卫”的六一儿童节】

看到标题,你应该会有疑问:什么?难道你还知道飞卫小时候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NO!NO!NO!这你就错了。“飞卫”为什么只能只他本人呢、在这个故事里,“飞卫”指的是我,里面还有一个人物,他是我堂弟,在这个故事里,我把他成为“纪昌”。

2019年的6月1日,“飞卫”正躺在床上,盖着被子,惬意地玩手机。突然,门一下子被撞开了。这吓得“飞卫”魂飞魄散。门虽然被撞开了,撞门的人却没有出现。“飞卫”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妈妈没有这么粗鲁,爸爸也不会这么没素质,就算他们真的是撞开门的人,他们也不会不出现呀。难道……“飞卫”的脑子里不由得冒出一个字——“鬼”!

就在“飞卫”想啊的一声喊出来的时候,那“鬼”现身了。原来是“飞卫”的徒弟“纪昌”!没等“飞卫”开口责骂,“纪昌”就说话了:“‘飞卫’哥哥,我看你外面有篮球,你陪我打一下,好吗?”“飞卫”一听“打篮球”三个字,赶紧下了床,穿上鞋子带着“纪昌”去了一个可以打篮球的地方。

到了那个地方,“飞卫”对“纪昌”总有疑惑:这乳臭未干的孩子真的能打?

比赛开始,“飞卫”让“纪昌”先发球。结果,“纪昌”还没走几步,“飞卫”就冲到他面前来了个黑虎掏球。“纪昌”根本没有防卫意识,他的球被“飞卫”轻轻松松掏过来。很快,这场比赛就结束了。“飞卫”三比零大获全胜。

“你认为你的篮球打得好吗?”“飞卫”质问“纪昌”。

“纪昌”摇摇头:“我的投篮技术不是很好。”什么?“纪昌”何止投篮技术不好啊,防守和强求也很不好!为了不让“纪昌”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飞卫”只好回答:“确实。要不要我来教你!”

“我才不要呢!”“纪昌”不假思索地拒绝。

不要就不要,我还不想教呢。“飞卫”回到家,躺在床上有玩起了手机。

【篇二:遇上碎片化生活】

如今,“碎片化”已成为网络热词。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甚至碎片化的生活无处不在。当然,碎片化也是有利有弊。

或许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碎片化了。在做作业时,偷看一会儿书,却被爸妈发现,每天如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阅读。想必每位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虽然书本被分开阅读,但也有好处。因为在阅读之后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之前读过的内容。却在读完后,不知道书中写了什么,意思也没有理解。而深入碎片化阅读的内部,得到的结论就是看一看标题就认为读了全部,或读了一段就认为了解所有。看一本书,读了书本后的概括,认为自己已熟读甄本书,而事实并非如此,书中的知识远超过概括。

一时间内会认为自己非常节约时间并且学习了全部,久而久之,便发现当初并没有节约时间,反倒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在读报纸时,很多学生应该只会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那些政治类的事情以及国际类新闻应该只是读个标题罢了。而后,却以皮毛的知识以及对标题的猜测得出结论,并告诉别人错误的信息。而那些真正喜欢看报的人会通过查阅资料确定信息并通过以前记在脑中的报道来学习,吸收文中的信息。

再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一定会背单词吧,但作业又很多。我们就会拿着书本在下课期间背。一个下课背一个单词,这对那些记忆力超群的人有好处。但是对那些正常人(包括我)来说,其实过一节课上个课间背的单词就忘了,导致一整天只背一个单词,有可能还背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说一个作业做完才能停下来的原因了。

当我们真正爱学习的时候,我们才会确确实实地,郑重其事地拿起书本,再沉重的鞭打,也无法抵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当我们面对中考,高考是,才会想起自己化学元素表没有背,政治提纲没有复习,中高考词汇还有很多不认识。直到这时,才意识到平时日积月累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了碎片化学习的利益。

总之,“碎片化”是一个双面的工具。我们需要运用利处去帮助我们学习,这与老式的学习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

【篇三:我的星期六】

别人都过黑色星期五,我却过黑色星期六。

才八点钟,奶奶就喊我起床。我假装没听见,她说:“还不起来,九点多了,等下就要去上奥数课了。”我慌慌张张地穿衣服、刷牙、洗脸,来到大厅,看了看手表,说:“什么九点多了,八点半都没有。”奶奶她们不理我,我只好回房间看书。

下午,陪伴我的还是作业。好不容易写完了语文和数学,老妈又说:“别想着出去玩,还有一个作业,英语背诵大攻坚。”我刚想说休息一会,但还是忍住没有说,真是有苦说不出啊!翻开英语书时,我就蒙了。前面的两个部分虽然很少,但是是最复杂的两个部分。读了差不多二三个小时,才勉强可以背出来一单元。我刚背完妈妈就说:“还行,读两遍之后再来背一次。”我笑着出来,哭着进去。

晚上九点刚上完篮球课,妈妈打电话过来说:“赶快回家写作文。”我听到“写作文”三个字就崩溃了。上、下午做了那么多作业,现在还要写作文。我苦苦央求着明天写,可是老妈不吃这一招,利用美食诱惑我写。回到家,我便开始了写作文之旅,我开始想作文的标题。想了半天,我有了一个灵感,就写今天,命名为《黑色星期六》。

今天,过得可真惨啊!

【篇四:碎片化阅读,罪莫大焉】

随着当今信息传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碎片化渐渐成了人们阅读的主流形式。碎片化,是指将完整的东西分解成诸多的散块。表面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内在,实属罪莫大焉。

碎片化的兴起本质上是迎合了现今人们浮躁的心态和过快的生活节奏,其打着“个性化”的口号,将海量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大标题,贴在各大网站、报纸上,博人眼球。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确实有它的好处。将几个标题一扫,天下奇闻莫不收入囊中。或许,这就是当今碎片化盛行的原因吧。

但是,碎片化阅读的弊端比比皆是。首先便是内容的全碎片化使其缺少实质内容。例如这周末上海上港主场5-1大胜上海申花,对于大部分网友这标题便足矣填满他们的“求知欲”。但对于真正想要了解比赛详情的人们,即使点开这个链接,最多也只有一些进球集锦或是数据统计,可以说在碎片化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都是这样,真正的实质内涵少的可怜。新闻如此,当今一些网络文学也染上了“碎片病”。万余字的文章,全是由短句组成,读来读去,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讲不清楚,更别谈情节与美感了。

其次,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势必导致了人们时间的碎片化,而其进一步会导致的,便是时间利用效率的降低。碎片化阅读的初衷是让人们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可渐渐的,随着几乎所有内容都被碎片化,人们在极短的时间便能将文章匮乏的实质读完却发现没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深度。自然而然,他便会寻找其他内容,可读来读去,都只有这几个“告知”式的大标题。这样一块完整的宝贵时间便被一点点碎化而“浪费”了。

此外,碎片化阅读最可怕的地方,便是人们对碎片化阅读越来越习惯,而失去了原本阅读著作和有美感的作品的能力。碎片化阅读不仅迎合了人们内心的浮躁,更是滋长了这种浮躁的不良之风,导致人们一看到“长篇大论”,无论内容的好坏,都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倘若这样下去,那些中华经典或是西方的哲学思想都会为人们所抛弃。恐怕就不会再有人理解《诗经》中“自牧归荑”的美感,也不会有人为尼采《娱乐至死》中的精彩思辨而感慨。

空洞与虚无,内心浮躁的滋养与欣赏能力的削弱,碎片化阅读实属罪莫大焉。唯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让经典延续,让思想升华。

【篇五:纸片的舞蹈】

看到标题“碎片化”我其实有一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就着这个标题写一些什么的。但是当我看见后面两行写着“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的时候,我将这两个标题联系在一起,突然一件令我印象及其深刻的事情来到了我的脑海中,即将跳跃出来,且我感觉文字已经在我手指尖流淌了。

我今天想要讲的是,“碎片化的学习”。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学习就是要静下心来,一心一意的坐在写字台前提起笔,摊开作业本的。但是于我则不然。

我是一个转学生,在六年级下半学期我才决定要考世外的转学考。转学考之前的那三个月,我的压力很大。在以前的学校,我的成绩是很不错的,但是世外……我利用一切的时间,一切的资源,不断背英语,刷题。我会在早上上学的路上戴上耳机听英语;我会在中午早早吃完饭背我的笔记;我会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做完作业然后刷数学题;我会在晚上睡觉前还拿出词汇表背单词。

碎片的时间,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并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不能静下心来。如果沉浸在一件事情当中,其他任何的事情都不将影响到你。

无时无刻我都在进行“准备转学考”这件大事,我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我的成绩提高上去。为了随时都可以拿到要背的东西,我有一本小本子。

小本子大概巴掌大小,揣在校裤里正好。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我每一次补习班笔记和错题的内容,以及昨天晚上背不出的单词。上学路上,吃饭时间,体育课上,美术课上,讲座上,回家的地铁上,我手里那一本小本子永远处于打开的状态,嘴里的默默念诵也没有停止。

碎片的时间,用一张张纸,渐渐拼合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随身记”的方法,令我的成绩再次拔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我感觉,在一页一页纸张之间,在一天一天时光之间,在一次一次地铁之间,我的生命正悄然发生改变,我的命运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碎片的时间,加起来是一段虽然辛苦但是令我现在想起来还是热血沸腾的故事。

所有要背的内容,我都工工整整的写在本子上,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一块碎片的时间,我明白,我要将它们连到一起。

时间流逝的很快,转眼我已经站在考场门口了。

我手里紧紧攥着我的本子,手指尖在一页页纸张中间飞舞。

三个月碎片的时间,片段在我脑海中飞扬,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一个个小片段,随时随地从不离身的小本子,以及脑子里装的叠加起来满满的英语单词。

一张纸,极容易撕碎;一支笔,极容易拗断;一个单词,极容易记牢。

当一张纸渐渐累积,当一支笔渐渐叠加,当一个单词渐渐增多。

一千张纸,叠起来很难撕碎;一千根支笔,捆起来很难拗断;一千个单词,加起来很难记牢。

“碎片化”,这个词的魔力在于哪里?它将一千张纸铺平;它将一千支笔撒开;它将一千个单词分化。

我认为,“碎片化”代表了一种分而化之的计策,代表积少成多,用小段时间成就大的成功,代表那坚持不懈,每一天做一点,一千天的话,没准就累积下很多,就可以成功呢!

手里的纸张慢慢被翻过,表上的秒针走了一圈又一圈,而我终于翻完。

我忽然明白,所谓“碎片化的学习”,就是一点一点去学,不只在一朝一暮,而是要每天进步一点,坚持每天的进步,我相信,一千天以后,将会出现一个不一样的我。

“碎片化学习”,是单词的盛宴,几何的合奏,纸片的舞蹈。

【篇六:做手抄报】

这几天是学校的读书节活动,这不,老师布置了一个奇怪的作业:做一份手抄报。我十分担心,心想:这可怎么办?我对这个可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啊!

一放学,我就问同学怎么做好看,经过“东讨西要”,终于有点会了。

一到家,我扔下书包,匆匆拿好材料,开始动手了!

首先,我拿起一枝铅笔在纸上比划了几下,确认后,就开工了。我拿起一只黑色的记号笔在纸上画起来,一不小心,画斜了,我急忙之下,涂出了一个洞,而一块黑点在不住的扩散!我看不下去了,拿起笔写了两个大字——作废。

我又抽了一张纸,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出了什么差错。我又用铅笔画了两下,放心后,慢慢画了起来,当我写好标题,准备构图时,又因为笨手笨脚地踩到皮球差点摔倒,还好,我抓住桌子,没有摔倒,但墨水打翻了。之间五分钟的心血化为乌有,我的打击很大,可是,厄运并没有打垮我,我又回到桌边,继续做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构好图,上好色,又确定没有“危险”时,到计算机旁,写了起来,又过了30分钟,我又做好了一份手抄报!

最后,尽管没选上,但,我高兴,我自豪,因为这使我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

【篇七:听讲座】

下午,我们刚来到教室,老师便宣布了一个消息:一会我们要去五楼报到厅听讲座。我们听后心里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听讲座。这次的讲座标题是“孩子们,你们想当宇航员吗?”

给我们讲座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经过我们王校长的一番介绍后,知道了这位老人是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张厚英老先生。

一开始,张厚英老先生问我们:“同学们,请问你们想不想当宇航员呢?”这时,台下瞬间热闹成了一片。张厚英老先生又问我们:“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当宇航员有哪些条件吗?当宇航员要有很好的体质,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要有耐心,要勇敢。每一位宇航员都要经过上千次训练,才能航天。”

到后来,张厚英老先生让我们看了一些关于宇航员太空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让我们瞬间对宇航员这个职业感到了兴趣。张厚英老先生说:“今天晚上七点一分,天舟一号将要发射,和天舟二号进行对接。”除了这个,张厚英老先生说,我国在2020年在太空建造空间站。

我现在要立下决心将来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篇八:黑板上的记忆】

“沙沙沙”,老师手中的粉笔还在不停地飞舞着,在黑板上留下一排排娟秀的字体,更留下一段段无法忘怀的记忆……

灰色记忆

“唉!”“啊?”对于教室里这种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此时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今天晚上可不要挨留,又有谁去管那些可怜的人呢?“周子……嗯……”老师那一声清脆的女音,把我从同情中拉了会来。不等老师说完,我便站了起来,我知道她读不准最后一个字的!老师微微点了一下头,示意我将下一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趁着老师低头寻找下一目标的时间,我急忙瞟了一眼同桌的卷子,谢天谢地,我俩的答案一样!顿时,我信心大增,一个箭步冲上来讲台,一把抓起粉笔,迅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可是,当我回到座位上时,同桌却很同情地看着我!不好!我顿时打了一个激灵,只见老师正微笑着看着我!我凝神一看,糟了,我情急之下写错了一个字!我顿时加入了捶胸顿足的行列中!

就这样,黑板上烙下了一道灰色的记忆。

白色记忆

“叮铃铃……”下课铃声终于响起,将大家从噩梦般的课堂中解救出来!顿时,室内温度从0度直线上升到100度,完全不顾英语老师的存在。“安静!”一句愤怒的女高音夹杂着粉笔断裂的声音,瞬间将沸腾的我们拽回了零下n度。只见老师瞪着那双比铜铃还大的眼睛,胸腔的巨大起伏可以看出她无比的愤怒。老师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老师最后快步走出了教室,这个可见也没有人说一句话。只有黑板上那个由愤怒制造出来的白点格外刺眼,仿佛在证明我们做了一件错事。

于是,黑板上烙下了一道无法磨没的白色记忆。

金色记忆

“老师,我!”“我来!”每当回想起王老师的数学课,耳边总会响起同学们激动兴奋的声音。一到老师请同学们到黑板上讲题的时候,不少同学就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被点到的同学就会很高兴的跳起老,其他同学均是唉声叹气,连连摇头。老师呢,则会一步步检查,对了,就会画一个大大的独具特色的对号;错了,就会在上方写下负分。于是每到上数学课,我也会和同学们一同举手,在数学的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符号。

可惜的是,数学老师辞职了,黑板上这道金色的记忆只能永远留在过去了。

不知不觉间,黑板已经陪我走过了近十个春秋!黑板包含了太多的情感,隐藏了太多的记忆,见证了学生时代的苦辣酸甜。

教师点评:用小标题的好处是新颖醒目,文章结构层次更加分明,但坏处是小标题的内容不能描写的精妙细致。“灰色记忆”部分,最要突出的是你上黑板做题的潇洒和出错后状态的对比;“白色记忆”部分应该突出英语老师的话语,因为“白色”可以让人有恐怖的联想;“金色记忆”部分应该写数学课上生动活泼的情境。

【篇九:电脑有话说】

作为一台电脑,我有些话想要“吐槽”。

从我有记忆起,就一直在书房待着,看着主人一家的日常。早晨一醒来,就会面对男主人略显疲惫的脸——一定又熬夜工作了。他将我开机之后,只会做一件事情:看新闻。不过天天如此,我也就习惯了。只是男主人一看就停不下来,嘴上一边感叹着新闻的标题过于夸张、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手上又点开了先一篇报道。只是我不明白,如今的报道新闻层出不穷,为什么人们往往愿意去看一些明明知道是夸张说法的“假标题”呢?编辑总是用到一些“震惊!”、“世界之最”、“你一定不知道”这种吸引眼球,细思却毫无道理的标题——就好比说以前的一个例子吧。

“癌症小伙娶人偶新娘,速来围观婚纱照”当时这个新闻可是火了好一阵子,好几家著名的新闻社在自家新闻软件中也登出了这个标题,甚至还有网友去人肉搜索这个青年。结果最后当事人不得不出来澄清自己“并没有得癌症,结婚照其实是艺术照而已”——然而那些转发这则新闻,嘴上说着励志的网友又有多少是明白事情真相的呢?现在这种局面不过是因人类容易被浮夸荒诞的事物所吸引造成的。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过碎片化了。

不论是看一则新闻,还是在处理一件事情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追根溯源,分析看透它的本质呢?你是在虚妄蒙蔽双眼,人云亦云随声应和的众人之中;还是将它理解的透彻再去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智者?这样只看表面现象,和“朝三暮四”中的狙猴有什么区别呢?

到了下午,女主人会来看综艺节目,其实我对此并没有太多意见——因繁忙匆促的社会节奏而支离破碎的生活,总是需要放松的。不过现在这么多的综艺或是真人秀,在我这个机器看来也只能当作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不需要“带脑子”去看、去笑的东西。

和新闻一样,它们只是为了收视率而创作的,说得好听点叫做“博君一笑”。为了让观众开心,现场制造出一种很随意,快节奏的气氛——但嘉宾与主持人却是有剧本的。难道不感觉矛盾么,明明是轻松的综艺秀,却怎么也放不下偶像包袱,只能做作的按照台本“演”下去,将真正的自己封闭在内心之中。有时甚至将一些比较敏感的八卦话题拿出来讲,竟还是在博收视率。

再来看看喜剧类方面,他们的初衷更为简单——大家笑了就好。于是乎,已经陈年的老戏改了改便上了台面,让一些不专业的嘉宾给观众带来不专业的表演,炒的就是人气。而那些“段子”,或许真的是很有意思,但有一些细细思考发觉有些低俗的语句,一些莫名其妙的无厘头元素,是不是过于商业、机械化了?观众也只是为了笑点、让自己放松来看,我们就不去纠结那些为了不同目的而突然插入的莫名事物了——笑了就好,算是双赢吧。

现在的科技无比发达,我这台电脑就是如今时代的新兴产物,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主人们都很幸福吧……但这也注定了生活的多元素复杂化发展,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是不是会让人们的生活“不真实”了点儿?是不是过于“碎片化”了点儿?

【篇十:生活拼图】

当今社会,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愈发依赖。因为电子产品的介入,我们原本整体化的生活正在逐渐被分割成细小的碎片。时间的利用,信息的接受,彼此间的社交,过去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破,碎片从各个方向向我们飞来,造就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时间变得碎片化,这要归功于网络的方便快捷。以往,人们总是花大量时间来专心完成一件事,一天的时间,往往只做了几件事。而现在,在网络的帮助下人们见缝插针,利用琐碎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碎片化的时间看似百利无害,却使我们逐渐失去了过程中的乐趣以及事成以后的喜悦。就比如购物。以前人们常常结伴去逛商场,花费半天时间挑选心仪的商品,虽然需要不少时间,但事后回想起琳琅满目的商品,服装店里新衣散发的香气,自己满载而归时的愉悦与满足,时间便非虚度。而现在动动手指,点几下鼠标,便完成了购买,可快捷的同时我们失去了购买的快感,所做的只是比较商品的价格,面对的只是一块屏幕。碎片化的时间使我们失去了旅途的风景,失去了获得的快乐。虽说大势所趋,时间变得碎片化也实属难免,但偶尔离开网络,完整地、全身心地做一件事,也能为我们从繁杂琐碎的事务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信息变得碎片化。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人们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事务,休息时间少,因而总是十分浮躁。而报纸传媒为了符合人们的口味,把要报导的事概括成为碎片化的词组或短句作为标题,以供人们迅速阅读。而人们对于大多数报导也只是扫一眼标题,对于具体内容,事实真相却是一无所知,浏览完信息以后,记忆中除了几个词组短句以外空空荡荡,表面看来快速地汲取了信息,实则是浪费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静下心来,完整地阅读具体内容,去感悟事件中的道理,去发现其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一片,一片,科技的发展撕扯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这一片狼藉,是选择去接受还是去将它完善拼接取决于我们。一片,一片,当生活的拼图成为完整的一副,我们便会真正地感受到它的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