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爱读书】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来说,一天不读书就像一天没吃饭一样,饥饿无比。这不,我又在补充“营养”了。
傍晚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冲进书房,拿起一本《水浒传》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到武松打虎时,我热血沸腾;读到时迁被捕时我扼腕长叹;读到吴用智取卢员外时,我拍案叫绝……
读着读着,我完全沉浸在书中故事里,这时一声刺耳的叫喊声把我从书中拉回现实:“吃饭了!”这是妈妈的声音,这声音就像尖锐的利剑,刺痛了我的耳膜。我恋恋不舍地嘀咕着:“这才几点呀,怎么就吃饭了呢?”我猛地抓起闹钟一看,“哇,居然五点半了!”我如梦初醒。
走出书房,妈妈就站在我面前,我一脸疑惑地问妈妈:“妈妈,你什么时候下班回家的?”“我还要问你呢,你在书房里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又拍桌子,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诧异地反问我。我只能不好意思地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妈妈。妈妈听后,一阵哈哈大笑,说:“你可真是个小书虫啊!”
到了今天,我读过的书已经多得难以计数。在书中,我曾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而高兴;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之死而惋惜;为福尔摩斯的智慧而敬佩……用一句话说,书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快乐,让人悲伤,让人郁郁寡欢,让人神清气爽。
我爱读书,我爱沉浸在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里!
【篇二: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可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与恶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水浒传有许许多多的精彩片段:鲁达拳打镇关西、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被逼上梁山等等。好汉们在梁山上也遇到了许多事情,在这些片段中,我最喜欢的是宋江三打祝家庄和宋江李逵等人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说了杨雄、石秀和时迁在祝家庄的酒馆吃饭,恰逢店里的肉卖完了,于是,时迁把店里的报晓公鸡偷吃了,店老板很生气就把时迁抓走了,杨雄和石秀找宋江求救,宋江听了立即就带领一群梁山的弟兄去救时迁,祝家庄的人个个身手矫健,宋江的计划屡屡失败,但这并没有让宋江放弃救时迁的想法,最终宋江还是用他过人的智慧就出了时迁,还说服了祝家庄的几位有勇有谋的好汉加入了梁山。
宋江李逵相识的故事就更加有意思了。宋江写了一首批判贪官的诗激怒了官员被关进了牢城,这却是宋江早已计划好的事情,他正好要用这个计策找戴宗,宋江带着一封吴用的介绍信给戴宗,因此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戴宗把人称黑旋风李逵介绍给宋江认识,几人兴趣相投,便一起去浔阳江看风景,李逵想给宋江尝尝浔阳江的鱼,但渔民已经把刚打上来的鱼送到集市去了,心急的李逵为了快点让宋江吃到新鲜的鱼,惹到了渔民的头领,松江一打听头儿竟是浪里白条张顺,宋江连忙上去答话,张顺这才了解到此人是大名鼎鼎的宋江,误会解除后四人喝酒谈天,结义成了好兄弟。
水浒传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英雄事迹中的一段佳话,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山好汉,还在滁州城南的蓼儿洼修建了庙宇,祈求他们保护天下百姓呢!
【篇三:同学的外号】
暑假里,电视台里播放了同学们最爱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开学了,学校里掀起了“外号风波”。同学们用电视中那些英雄好汉的名字取外号,还有的用“损人”外号。
首先,我要讲损人外号。
刘潇然就像斗罗大陆里的“邪火草鸟”马红俊,他胖胖的,所以我们都叫他刘火鸡。他还有一个雅称“小牛肉”,后来还叫他“大牛肉”。
何彥杰,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应该会想到“妇炎洁”。我还常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瓶妇炎洁。”
接下来,也该说说那些“英雄外号”。
先说我吧,我可是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因为我常常在身上画些奇形怪状的花纹,所以叫我花和尚,那是错不了的。
徐哲个子小,身体灵活,鬼点子多。可惜他的名声不好,只能叫他“时迁”了;不过他乐于助人,是个好“时迁”。
最聪明的那可就数“智多星”吴用——高翔羽。我们做一道题的时间,他可以做五道;当他做完一道题时,我们才开始动笔。他真是当之无愧的“智多星”。
钏儒康是我们班的“浪子"。每天下课我们连他的人影都看不到,他下课第一句就是:“谁要跟我去浪迹天涯!”
有趣的外号让校园生活更丰富,有趣的外号使我们的课余时间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