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相关作文

【篇一:没想到】

语文考试开场。

一拿到试卷,我便直奔作文而来。考试前,我试想过无数种常见的作文题目、类型,也算是全力应付了一番那样摩拳擦掌,只为今日与君一战生死,便自信满满,气势高昂。

哪知今日与君一见,尚未动武便甘拜下风。

“没想到”

这确实令我意想不到。本意是一身戎马热血沸腾的厮杀,哪料会是如此轻装上阵的风度翩翩,这场面一是令我有些难堪,顿有种被忽悠和嘲笑的意味,便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才好。

这题目出的确是古怪,巧妙得像是陷阱,等着你往下跳,定有高人一等的军师指点,万不能中了计。我便冷静了下来。细细思考该如何出手。我似乎没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也没有这样高超的伙伴与我过招。战斗似乎陷入了僵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都深知这对于我来说没有半点好处。吾仍是轻摇羽扇,笑而不语,如此一来我便肯定这是大计。想想还是依照原先所想猛烈出击,虽不能杀个落花流水,至少也保住性命,若有天命还可拼个鱼死网破。

想来我却不是如此心甘情愿沦落至凡人之辈,我本清高,一身功夫无法释放,难道就这样算了?真的为现实低头以全生命?我轻叹,你若想打一回太极,又何苦我自作多情、热血不已?

突然,吾的身影淡了,这试卷的作文题又无比清晰地展于眼前,于是我猛然醒悟,何不如你所愿,我俩就来一场看似柔美、实叫侠骨满心的太极?

念去去,便提笔。下笔如有神,流水般的文章写下,坦然处之,傲视满屋俯首。那一方丢盔卸甲,非但不落荒而逃,反而稳步站定,不惧君如仙人气质,用我这一腔激情,直面君,笑谈间丝丝杀机,想必君也有丝丝震惊,怕否?

谅你个淡然轻笑气度非凡,也没想到我会如此回击!

【篇二:争论】

今天,一年一度的“森林家族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小牛仔仔、小松鼠蹦蹦和小兔白白正准备争夺长跑的冠亚季军。

审判员是森林里德高望重的的“山羊村长”以及侠骨柔肠的“白公鹅大叔”和铁公无私的“猫头鹰警长”。他们手拿计时器,神情专注地站在终点线的一边。

这场比赛的起点定在森林里那棵“千年老树”——白桦树下,终点则定在离白桦树1000米的地方,比赛距离为8888米。“仔仔”、“蹦蹦”和“白白”已做好充分的准备站在了起跑线。

突然,“嘣”的一声枪响!

他们像离弦的线冲出了起跑线,拼命地奔跑着,各自都在暗地给自己加油鼓劲,都想把冠军的奖杯抱回家。

三分钟过去了,“蹦蹦”明显落后于“仔仔”和“白白”,但它并没有泄气,仍然坚持着,向前奔跑着。

“小牛仔仔”和“小兔白白”两个的实力差不多。“仔仔”步伐大些,“白白”步履敏捷些。有时,“仔仔”领先一点儿,但很快“白白”就追上了并超越了。这时,“仔仔”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勇气,又追上了。

跑着跑着,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眼前,一只长颈鹿横在了他们的面前(看起来是摔倒的样子),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兔白白”机警,一下子从它的胯下钻过去了。“小牛仔仔”本也可以从它身边绕过去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来到小鹿的身边,把他扶起来,然后才继续他的比赛。

结果出来了,但让大家大吃一惊的是:“仔仔”和“白白”同时到达终点线。“山羊村长”、“白公鹅大叔”和“猫头鹰警长”一下子为难起来:冠军只有一个,这应该属于谁呢?

侠骨柔肠的“白公鹅大叔”说:“这个奖杯应该给既有实力又有爱心的小牛仔仔。”

“不行,比赛应该是公平的,既然打平手,那就再比一次。”铁面无私的“猫头鹰警长”接着说。

一直保持沉默的德高望重的“山羊村长”开口了,“你们两个都说得很有道理,但是……”。

这时,只听“小牛仔仔”不慌不忙地说:“大家就别再争论了,既然打平了,那冠军我们就一起分享吧!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啊!”

顿时,掌声雷鸣……

【篇三:那一天,我与李白相遇】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一生侠骨柔情,狂放不羁,逍遥自在,不少轶事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那一天,我与李白相遇在《李太白文集》中,相谈甚欢……

侠骨柔情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何等豪迈!李白本欲做一名剑客,结交天下豪杰,后误入仕途。辞官归去后,他便醉心于游历天下,寻仙访道,以此终了。他不吝钱财,每每买酒一掷千金。朋友有难,亦是“贵义轻黄金”,仗义疏财。与好友交遊分别后,还念念不忘,作《忆旧遊》诗寄给朋友:“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如此柔情豪杰,怎能不为后人所称道呢?

狂放不羁

进京之后,李白深得唐玄宗的欢心。一次,唐玄宗想听李白所做的词了,就派人宣李白进宫。而此时李白正在街上喝得烂醉,好不容易才被拖入宫中。唐玄宗叫人用冷水给他洗脸,使他清醒。李白醒后,挥笔而就两首《清平调》。玄宗看了之后,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李白一见皇帝高兴,便又跑到街上喝酒去了。还有一次,李白与玄宗在宫中喝得酩酊大醉,李白竟让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高力士给他脱靴子。玄宗笑眯眯地看着,高力士只得忍气吞声地做了。后来李白失宠,与高力士也有干系。李白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日益低下,便愤然离去,云游天下了。每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好不快哉!“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出了李白的狂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将李白任性而为的率真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逍遥自在

李白灰心仕途后,便潜心于寻仙访道,游山玩水,不理会世俗羁绊,以一颗无拘无束的心看待这个世界,仿佛是一片浮云,四海为家。“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寂寞心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透露出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千山为友,交万水之朋,邀明月喝酒,佩剑行天下,这就是那个侠骨柔情、狂放不羁的李白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李白,我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与他相遇在书中,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汇于今……

【篇四:侠骨柔情武侠梦】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风靡于海内外的中华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播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枚标志性符号。

我与中华武术的渊源,还得从幼时谈起。

自小看的电影就不少,其中又尤爱功夫武术类的电影。年幼的我还尚且无法领略到什么高深的奥义,只觉那一招一式间很是英姿飒爽——年轻的小和尚刻苦练功,直率坚毅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俏丽的小姑娘扎着马步,吐出“女子也豪情”的壮语;白衣飘飘的大侠师从逍遥,以乌纱覆面,身骑宝马闯荡天涯。

母亲从前一直说我温婉不足,英气有余,便想着如何历练历练我,又因着我一味痴缠,便睁只眼闭只眼地让我跟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学习两招。我柔韧性还不错,基础功尚可,但毕竟年幼,心浮气躁,很快就力不从心了。纵使心智不成熟,也知“一代大侠”非一朝一夕间可练成,这么一想,就咬咬牙继续坚持了下来。我想,如今那种“知难”却不轻易“退”的性格就是从那时培养的吧。

后来师傅搬走,我的“练武生涯”就此停泊,心中的武术梦却是从未远去。这些年来,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百感交集中总掺着几分自豪。也许当年喜欢武术并不是十足十地因为电影吧。身为炎黄子孙,血液里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平、勇敢、自强的天性。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不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以一时困难而自弃,这只有武术能在一招一式中最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所以冥冥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它。

佛洛雷斯曾对武术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武术在“教育文化”中高居首位,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地,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越是大侠就越是有一腔报国的热血,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也有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的壮烈。上马安邦下马定国的这份洒脱,或许仅仅是为了对得起自己习武者的名号吧。

曾在书上读到过,说是在中国古代的东西中,形而上的古代哲学一般都占有很大比重。书法如此,音乐如此,医学如此,武术也如此。往往融会贯通,不可分割。而武术是其中最复杂的、不断融合、发展的有机体。由此可见,如果有朝一日中华武术去掉了“中华”二字,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也就意味着它失去了最原始的魂,那么武术便不能称其为“武术”了。

即使身处热兵器时代,中华武术却永不过时,它在我们心灵深处掀起了激情与崇拜,这种情感能够深入骨髓,化为血液,流动在传统文化的全身。于是就成为了鲜明的烙印,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大浪淘沙,时间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之路上熠熠生辉,于斑驳的老墙上绽放出泫然的美丽。

宠辱不惊,静观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武术的奥义如此,中华的精神也是同样如此吧。

深山绿林,旌旗酒家,鲜衣怒马,浪子豪侠。梦境中的江湖就是这样,充满朝气的孩童怀抱着为国效力的梦,发奋练习着功夫。一代代少年继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将其光大。

天边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我安然入睡。你脚下踏雪无痕,我心中侠骨柔情,我快步上前,执你之手,然后你带我们去奔向熠熠生辉的未来。

【篇五: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是被家长们视为“儿童不宜”的《射雕英雄传》。可能有人会奇怪,《射雕英雄传》不是武打小说吗,你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呢?不,你错了!《射雕英雄传》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使用它了。你可以把它往好处用,也可以把它往坏处用。而且,金庸先生把他笔下的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善恶全部都刻画得一清二楚,让我们明辨是非。

《射雕英雄传》是一本讲侠骨柔情的书。那么,什么是“侠骨”呢?是仗义。例如:穆念慈被杨康欺侮时,郭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杨康打得昏天黑地。这便是侠。又例如:在黄蓉落难时,郭靖帮她付清酒钱。这也是侠。原来侠就是不求回报地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但是,这只能算“小侠”,真正的“大侠”是为国为民,也只有为国为民,才能算“大侠”。

至于“柔情”,我也不太懂。不过我想,等我将来长大了,我自然会明白的。

为什么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既有英勇无畏的一面,又有侠胆柔情的一面呢?那是因为金庸先生自己的经历就潜藏着侠骨柔情的故事:学生时代的金庸,就表现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他在浙江省立联合高中的初中部就读时,深得校长张印通的赏识。但金庸的性格桀骜不驯,常常秉笔直书,针砭校规,张校长迫于压力,不得不开除金庸。但张校长又给他写了封引荐信,让他去衢州中学。风雨中,仿佛出现了一道彩虹。金庸不禁百感交集:为了维护校风校纪,张校长铁面无私,将他开除;另一方面,内心又无比柔软,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正因为张校长的侠骨柔情,让金庸成为一个著名作家。几十年后,金庸先生深情回忆道:张校长的锋利与柔软,给他的武侠小说带来了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射雕英雄传》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武打小说,而是一部教我们怎么做一个“大侠”的书。我又有何理由不喜欢它呢?!

我喜欢《射雕英雄传》!

【篇六:一个“侠骨柔情”的同学】

她是一个看似瘦弱,却颇有“女侠范”的同学。

四年级期末到了,全区要进行调考,有些同学在备用考场——科学教室考试,需要搬桌椅去备用考场,同学们踊跃地帮要到备用考场考试的同学搬桌椅。

我搬起一把椅子,奔向科学教室。因为跑的速度太快,没有发现前面是几级台阶,一脚踩空,差点摔下台阶。

是一阵风掠过吗?哦不,那是余佳欣,平时看起来瘦弱的她一手拎一把椅子,如蜻蜓点水一般,迈着轻盈的步子,跑向科学教室。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余女侠!我们甘拜下风!”余佳欣只是笑笑,又开始飞奔。

可“女侠”也有柔情的一面。余佳欣有一只小狗,名叫小黑。她向我们介绍小黑时,眼里满是柔情:“它的皮毛黑得发紫,小尾巴毛绒绒的,像一小团蒲公英。知道吗?我之所以跑那么快,是因为小黑。”

“以前,我跑步并不快,小黑好像知道。于是我们出去转悠的时候,小黑就在前面跑得飞快,而我只好气喘吁吁地跟着,我天天跟着小黑跑,不知不觉中,我跑步的速度就快起来了。”余佳欣的脸上写满了她和小黑在一起的美好的回忆。

她在运动会的两百米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只可惜,小黑没能和她一起分享运动会的成绩。她坐在终点,头望着蓝天,托着腮,自言自语:“小黑,谢谢你!我相信你在九泉之下会含笑看着我的。”说着说着,她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

平日里的“女侠”,竟泣不成声:“分开时那天,我竟丝毫没有察觉噩耗要来临。小黑像以前一样送我到校门口就摇着蒲公英似的毛茸尾巴走远了,谁知这一别竟是诀别。小黑在回去的路上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掳去了生命。”

“小黑,我再也不能抱着你,再也不能和你一起跑步了……”泪水又一次地奔涌而来,夺眶而出……

她,余佳欣,在帮助同学时显出一派“女侠”风范,但她也有柔情的一面。我欣赏她的“侠骨柔情”。

【篇七:军训的歌】

军训生活——记忆中一曲华美的乐章!

军训的前奏是紧张而热烈的。所有的新生经过了一个暑假的洗礼变得异常兴奋,殷切地向往中也带着些许紧张而流露出丝丝地怯意;军训前的我们是个充满朝气的矛盾体,既幻想未来有趣的学前体验,又怕即将到来的是苦难;虽如此,却也抵不住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切都是新的,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所有的事物都让我们感到新鲜而又陌生。我们带着青春的气息,在广阔的操场上潜移默化地磨合着,在微微的晨光下绽放着纯真的微笑!

到了正式训练时,那势头就像一曲高昂奔放的号子。纹丝不动地身姿是我们的毅力,矫健有力的步伐是我们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是我们的态度;可是,成功的背后总免不了辛酸,没有人天生就是“牛人”,光环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汗水和血泪,吃得苦才能品出甜!

军训的本质是磨练我们的意志。教官说我们这一代没吃过苦,所以不知道什么叫幸福,的确如此,就像没有绿叶的衬托一样,鲜花将不会是鲜花。

雨后的阳光才是最灿烂的!在那豆大的雨珠下,我们全班同学仍以军姿站着,再也没有人动了,任清凉的雨水落到头顶钻进衣领,也不再有嘻笑了。教官却是陪着我们淋雨的,淋着淋着心底那股燥热就平息了,沉淀下来的是淡然、严肃,是真正地心情的平静!这时才明白教官的用心——让我们清醒,因为真正地事业是要我们本着认真地态度去对待的。笑,可以!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严肃并着活泼,就像我们可以自由地为生活添加调味剂却不可以埋没了它的原汁原味。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军训生活乘着鼓声的翅膀一溜烟地接近了尾声,我们还没来得及回望走过的酸甜苦辣就得和军训告别,于是一曲失落的旋律荡漾在心中。曾几何时,我们还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有临风听暮蝉的安闲,而现在,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浮不定,而是多了一份稳重踏实,我们微笑着向教官挥别,侠骨柔情离我们很远,风花雪月与我们无关,我们成熟坚强,走过军训的我们有的是卧薪尝胆的信念,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魄力,而前方亦有教官欣慰的笑……

那一曲悠扬的歌啊,在经过风流的磨砺后终于归于平静,记忆深处里我们迎着晨曦的微光以刚见的步伐努力地迈向前方……

【篇八: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那个灰色的九月,我迎来难得的一点金光——她叫雨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那个九月,没有柳絮飘飞,只有她惊艳了时光,温柔了课堂。

她的头发总像柳树般垂着,声音也如烟柳般轻柔,却是字字珠玑。一字一句地给我们念着她最爱的古诗词。一日一首,逐渐成了别样的课堂——“爱上古诗词”。

我对李白的爱,本源自一个电子产品,里面的他,白衣飘飘,一把长剑,刻着“青莲剑仙”,方寸挥舞间啸着“将进酒,杯莫停。”她总不能理解我的爱,却放心地把所有课上的李白交给我,看着我对着那张胡子长,头发少的大脸一声不吭,她还能乐得出声笑。

后来,年少的李白仗剑去国,独自一个灵魂去往未知的远方,他望着行舟下滚滚而来的故乡之水,像是欢送,又像是挽留。而我望着他,望进那一行黑漆漆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几近欲哭。她却望着我,轻轻浅浅地用红笔打一个圈,圈在“仍”字上,笔落星河——“仍,就爱你。”无言海涌。

往后余生,他威名远扬,被人称作“诗仙”,连“诗圣”也渴望与他相称,频频送信,我却没有找到过他的回信。兴许只有这样的傲气,才当得起盛唐风华,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三分绣作剑气,七分化作豪肠,九州一色,到底还是李白的霜。

可是我永远相信,无论他多么受人崇拜,心里依然是那个小小少年,会看着故乡流水思绪万千。

可是我也永远相信,无论他这一生有过多少失败彷徨,他也永远爱着自己,会永远背上剑,仗剑走天涯,高喊一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心中永远留有李白,以及那位名唤雨尘的语文老师。在一个烟柳纷飞的初春,我看着她微笑的脸庞,她的嗓音依然温软,我忽然写下:

我想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想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也想教书育人,让所有人对古典有自己的色彩;更想潇洒快意,却又侠骨柔情。李白作我的侠骨,雨尘作我的柔情。

也许最终我仍是一个平凡人士,但那又怎样,中国民族自古便有“则其善者而从之”的敦敦教导,更有流传千古的文化底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