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火红灯笼做起来】
萧山日报小记者团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次,元宵将至,我们小记者来到水晶老师手工课堂,亲手制作元宵灯笼。
在萧山日报社一楼的课堂上,水晶老师拿出一个梅花灯笼和一个大公鸡灯笼做示范,给我们耐心的讲解了手工灯笼制作的过程,并且还让我们自由发挥,做出各种各样的灯笼。我先用支架把扁扁的灯笼撑起来,一下子,灯笼就像猪八戒的肚皮一样鼓得圆圆的。今年是鸡年,做个大公鸡灯笼吧。我拿起一张彩纸剪了起来,可是,过了好长时间,连个鸡翅膀都没剪好,我很懈气,原来做灯笼这么难啊。经过思考,发挥想象,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灯笼从我的脑海里钻了出来。我重新拿起剪刀,咔擦咔擦,小兔子的耳朵,双腿都被剪了出来,贴上双面胶,粘到红灯笼上,再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哇!一只胖胖的红兔子灯笼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终于把灯笼做好了。
经过这次灯笼制作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出一件漂亮的作品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
【篇二:快乐烧烤】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星期天小荷作文组织的烧烤。同学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去找食材,有的在商量怎样烧烤,还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
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分好了六个人一小组,我和郑抒颖东瞧瞧,西看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台崭新的烧烤架,准备点火烧烤。
郑妈妈指挥我去拿来了两块酒精,又让田佩夕到领食材区领了好多食物,有:骨肉相连、鸡翅膀、鸡柳、羊肉串、茄子、土豆、玉米……看得我垂涎欲滴,可那是生的,不能吃!郑妈妈用夹子到木炭箱里夹了一块“老大”出来了,用打火机把酒精点燃放进烤炉里,脆弱的小火苗终于诞生了。可是这脆弱的小火苗能坚持多久呢,我们把木炭用脚踩得粉身碎骨再放进烤炉里,“啊!火终于点燃了!”从同学们口中传来了欢呼声。
当然,食材们也是“厄运难逃”呀!我拿起一根烤签,串上一条“茄土相连”,放在上面一边刷油,一边烤。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茄土相连”已经穿上了黑色外套。我想都快糊了,应该熟了,于是一口咬上去。“呸!呸!”没熟。于是我又烤了一会儿,他不仅穿上了黑衣服,还戴上了黑帽子。我想:再不熟,我就不信了!于是我吃了一口,“啊!太美味了!”我不停地往嘴里送……
我看见烧烤架上有一块“骨肉相连”已经烤好了,于是拿起来刚想吃,有一位同学跑过来不小心把我的“骨肉相连”碰到地上了,我的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
这次烧烤,同学们个个的小脸蛋上都笑开了花……
【篇三:我不再挑食】
晚上,天黑了,到了晚餐时间,妈妈把一盘一盘菜拿到桌上。桌上有青菜、猪肉和苦笋。
我很快地拿起筷子,朝猪肉夹去,放到自己的碗里。我不喜欢绿绿的青菜,也不喜欢苦涩的苦笋。
我一直夹猪肉的时候,爸爸教育我不能挑食,说挑食是不对的。
我没有听,只吃猪肉,还说要买零食。爸爸就不挑食就给你买,我摇摇头,还是吃着猪肉。在我眼里,就只有猪肉好吃。
有一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宝宝在吃饭,桌子上摆着茄子、鸡翅膀和青菜。小宝宝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佳肴,他每一样都吃,很快就吃完了。
我看完这个片,才明白以前是不对的,而爸爸说得对,我的确不应该挑食。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以后我天天都要这样,做个好宝宝。
【篇四:童年的星空】
童年,是一片美好的星空,有的星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闪烁,渐渐灰暗了,有的却越来越亮,今天,我摘了一颗最亮的星星,讲给你们听。
那是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和黄允松一家去湛江特呈岛度假村度假,在那里,我们玩得十分开心。由于我们房间门前就有温泉,所以我们吃完晚饭就去泡温泉了。
在回房间的路上,我们发现有烧烤,于是,我们买了一大袋烧烤食材,准备边泡温泉边吃烧烤。
我们换好泳衣,我像个国家队的跳水运动员似的,“扑通”一声,我就“变”成了一条可爱的“小鱼。”谁在弄烧烤?闻到了烧烤的香味,我忍不住“饿魔”的控制,连忙拿起一串鸡翅膀就吃了起来,我吃完后,用纸巾擦干净嘴巴,说:“我们玩打水仗吧!”大家异口同声支持,于是我们女生一队,男生一队。男生队泼了我们一脸水,我说:“哎!竟敢偷装?看来该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了!”我们用水枪吸满水,用力向他们射去,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瞧!心仪她可狡猾了,开始装哭,她哥哥一走来,我们将他重重包围住,围攻他,使他投降。我也想冲一下水枪,于是,我朝黄允松冲去,果然,他开“火”了,我终于被“射杀”了一次。三十分钟就这样在我们的指尖溜走了。最终,我们女生队大获全胜,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跪地求饶,我们才欢呼雀跃。“赢咯!”大家又玩了六十分钟,我们才想起还有烧烤呢!玩累了,玩饿了,我们又将美味的烧烤吃了个清光。我吃相最斯文,可又最狼狈,我成了个“大花猫”,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我哭笑不得,只好演了一次“花猫游泳记”,大家更是捧腹大笑。”
这颗星星,我会好好保存的,而且,我还会让更多,更亮的星星来到我的这片星空里的!
【篇五:母爱伴我成长】
提起妈妈,我不禁想起阎维文《母亲》中的一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纸伞有人给你打……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每当这一首歌传入我耳中时,我就想起自己可亲可敬的母亲。
每当家里煮好香喷喷的鸡翅膀时,妈妈总是一个劲地把鸡翅膀往我碗里夹,我总是问她:“鸡翅膀不好吃吗?你为什么不吃呢?”她总是这样回答:“有人比我更喜欢吃,我要留给他吃。”妈妈这善意的谎言总是让我感到——母亲的可敬。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妈妈也很喜欢吃。
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都和妈妈睡。如今,回想起和妈妈一起睡的日子,我都觉得非常幸福。每当天气寒冷的时候,睡觉时我总是爱把我那冰冷的小脚,伸到妈妈那温暖的身上,她就会用手握住我的小脚丫,把她的温暖传递给我。每当天热的时候,她会给我挂好蚊帐,并坐在旁边看书,直到等我睡着了,她才去睡觉。直至现在,有时我三更半夜醒来,迷迷糊糊中发现妈妈不在我身边,我一定会马上起来找妈妈,找到后再爬到妈妈身边去睡。亲爱的妈妈,你总是那么细心地爱护、关心着我,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温暖啊!
妈妈是一位人们教师,她工作非常繁忙,也非常辛苦。但是,再辛苦妈妈从来没有忘记要关心我。无数个晚上妈妈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来不及喝口水,来不及休息,就忙着检查我的作业。遇到我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目,妈妈就会教我,直到我会为止。有的时候,我还嫌妈妈麻烦、啰嗦,甚至还对着她发脾气。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多么对不起妈妈。这是妈妈对我的爱,是妈妈陪伴我走过一个有一个学期,陪我一起成长。
妈妈这样细心地呵护我,教我说话,教我走路,让我感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明白做人的道理。母亲节即将到了,此时此刻,我只想对我亲爱的妈妈说:“妈妈,母亲节快乐!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妈妈,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因为有您的陪伴,让我的人生充满快乐与温暖。
【篇六:土窑烤薯】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玩。爸爸说,阳光灿烂的冬日,适合砌土窑烤番薯。
我们来到门前的田野,找到一块松过土的农田。我们用铲子整理出两尺见方平地。我和表哥搬了几十块又干又大的土块儿,堆成一个大灶,像一个大大的包子,还留了一个圆圆的门洞做灶口。我们往灶里塞上干杂草,点着火,再放竹片、树枝和干木板。火烧得旺旺的,土块慢慢变黑。烧了半个小时后,土块变得红通通的,木材全部烧成了红木炭。我们把外婆拿来的一篮番薯木薯一根一根整齐扔到火炭上。爸爸拿起铲子,啪的一声拍下去,整个土窑瞬间塌陷。
爸爸说番薯煨熟大概要等30分钟。我趁着这个间隙,拿锄头在地上挖番薯,没想到挖出了几个葛薯。葛薯白白的,样子特像大蒜,只是下面拖着一条细细的根。
这时,爸爸说:“番薯可能熟了,挖番薯吧!”爸爸小心翼翼地把土刨开,用木棍把番薯、木薯一条条地翻出来,太烫了,要放在篮子里晾一会儿。妈妈拿起一条番薯,它外表看起来灰头土脸,剥开一看,外焦里嫩,黄澄澄的,热气腾腾,看得我垂涎三尺。我尝了一口,又香又甜,嫩滑无比。三舅妈剥了一条白中带紫的番薯,她说又香又粉。妈妈又剥了一条木薯,雪白粉香的,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爸爸说放寒假回来我们又烤火腿肠、牛肉、猪肉、鸡翅膀、蘑菇……想到这些美味,我口水直流三万尺!
【篇七:成长中的故事】
成长是印在沙滩的脚印,当你回头去看的时候,总会因为他们的不同,而感到惊喜。
奶奶的家在农村,这里风景如画:春天,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荷花开满了池塘;秋天,金黄色的稻子连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冬天,这里非常静寂,到处银装素裹。我经常去奶奶家玩,每次奶奶都要为我抓一只鸡,给我补一补身子。每次奶奶说完,我似乎都闻到了红烧鸡的香味。
这一天,我自告奋勇地要帮奶奶抓鸡,奶奶却笑着说:“这抓鸡可不容易。”我想:不就是抓一只鸡吗?有这么难吗?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于是,我拍着胸,一脸得意地说:“这个重大的任务,就交给你帅气的孙子吧!”我跑到鸡窝外,看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鸡,我便锁定目标冲了进去。我一边捏着鼻子,一边伸手抓它。那只肥嘟嘟的母鸡却狡猾地从我进来的缝隙跑出去了。我立刻追到门口,发现了它的踪迹,便穷追不舍。它“喔喔”地叫着,一会儿扑到稻草堆上,一会儿从我头顶上飞过,一会儿跳到拖拉机上……我努力地追随着它的脚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捉到它,却被它捉弄了一番。几个回合过后,我早已气喘吁吁。怎么办?不能鸡没捉成,反被鸡戏弄呀!于是,我想了一会儿,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妙计终于想出来了。我抓了一把米,洒到地上,便立刻躲到拖拉机后。毕竟抵不过美食的诱惑,它慢慢地靠近,观察安全了,便津津有味地吃米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扑了上去,一把抓住鸡翅膀,它无论怎样挣扎,也插翅难飞啰……
原来,想吃到美味,就要付出劳动。捉鸡告诉我的可不止这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