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相关作文

【篇一:作文大全优秀作文】

幼时,我并不是一个很活跃的孩子,只爱看书或一个人在僻静的地方坐着。其他孩子们都孤立我,拿我开玩笑。然而,这令我更无助、更沉默。

在这沉默中,我恍惚地在六年间往返于自己的心房和那扇意味着交往的,被无数条漆黑锁链紧紧缠绕住的大门。我曾无数次试图打开它,但那锁链却像是紧紧生长在门上一般:我竟无法将它打开,走进大家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天地。孤独的我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似乎渐渐失去了什么,心中总是感觉有一块空落落的。我很慌张,这么久以来我一直想找到那东西填补上它,但只是徒劳无获。

有人说,我是天生的缺陷;有人说,只是目前的空虚而已。

我上了小学。

初踏小学的我,仅因为儿时很少与人交流而与其他激动地叽叽喳喳或感到不安而哭哭啼啼的孩子们显得格格不入。“也许,我只能这样了吧?”我想。

本以为小学也会一直不被人在意,不被人重视甚至唾弃的我竟然迎来了一道光。

这道光便是任老师。她很温柔,与你交谈时那有着长长眼睫毛、焦糖色的眼睛深深凝望着你,似乎可以将你的心思望尽。发梢微卷的一头黑色秀发没有用发带扎起,而是随意地搭在肩上,散在背上:并不凌乱。“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端,这将是我在小学时候与人交往的第一个机会吧?”我微微低下头,心思杂乱,“但我以后又该如何与同学们交流?”

任老师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纠结,牵起我的手走向木质讲台。“安静,同学们,”她用虽然不大但足以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温柔嗓音道,“这是你们第一次进入小学。在这里,你们将会开启知识的大门,开始学习全新的东西,认识全新的同伴和老师。小学时光有六年之长,我们也会一直陪伴你六年。我们这六年,是从每个小同学的自我介绍开始的。现在,我们一个一个地来做几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热烈的掌声和一束束期待的目光一起投向我,我竟无任何紧张之感:也许是任老师那萦绕在耳边的鼓励的话语,越虚是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也许是…

如今,当年自我介绍的词句我早已忘记,但我清楚地记得那心中的空缺被东西填补上了的感觉。现在我终于懂得了:那是自信。

【篇二:成功总在苦难之后】

我们总是苦恼或抱怨生活中成功太难,苦难太多,总是一味的渴望成功的到来,然而却盲目地忽视苦难的存在,任由苦难在我们的面前阻碍我们的前行,就是不会采取有效的行动将其克服,将其击到。殊不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难以收获成功。要想获得成功,一定不能将在生活遇到的苦难置之不理。

如果我们对苦难置之不理,那么,苦难将会成为我们通往成功的一座无法翻越的障碍大山。苦难能大山够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心生畏意,能够禁锢我们的双脚,让我们难以放开脚步去前行。它会如千斤顶般,重重地压着胆小、畏惧的前行者的肩膀,使胆怯的我们无法抬头,无法前进,更无法到达成功的花园,也谈不上无法收获鲜花与喜悦。

然而,如果我们面对苦难的到来主动出击去迎战又会怎么样呢?以学习上的成功为例:假设学习就是我们的人生,学习成绩好就是我们想要收获的成功,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是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苦难。那么,这样道理就一下简单起来了。如果我们主动的去克服遇到的学习难题,我们就能填补一个知识空缺,正如在人生路上填补了一个水洼,能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此时,苦难会逐渐蜕变为成功的奠基石,会成为你我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因此,当我们对成功如此渴望时,面对苦难的到来,千万不要对其不理不睬,不要抱怨其的到来,相反,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它。采取行动将其克服,让其成为我们成功的催化剂,而不是障碍。无疑,这才是生活给予我们苦难的原来意愿,也是我们面对苦难的正确方式。

让我们克服一切苦难,让成功在苦难的土壤下生根发芽,结出香甜的果实吧。成功的人就应该会把苦难当做成功的原材料,就应该会化腐朽为神奇。成功就在苦难之后,让我们一起努力奋发吧!

【篇三:给自己点个赞】

在遇到困难后,突破困难后难免给自己点一个赞;在解决难题后,也难免给自己点个赞;在考试考好的时候,也会忍不住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什么?点个赞,点个乐,点个喜……都是我们的心情,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当突破困难后我们会有喜悦、高兴的心情,或想给自己点个赞。在解决难题后,我们又不免给自己点个赞。

你们可能想到了,没错,我想对自己点的正是赞。在突破困难时点个赞,在解决难题后给自己点个赞,在考试考好的时候给自己点个赞。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免有些低沉、失落,可是突破困难为自己点个先赞,这是我那时的心情。

在小的时候,爸妈总是不在家中,不然就是很晚回来,使我渐渐变得沉默,总是没有安全感,心中空落落的,似乎缺了一块儿似的,时间越来越长,心中的空缺似乎越来越大,怎样也填补不了,可是,在我上初中时,心中的空缺似乎慢慢地融合,越来越小,我突破了,突破了那一次困难,也突破了自己心中的那一层恐惧,在突破的那一瞬间,我不免加自己献一个大拇指,点一个赞。

在人生的道路中有许多可以点赞的时刻,只要自己努力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你愿意去发掘,去发现,你会发现你可以有多少给自己的赞,自己可以拥有多少个赞,有多少可以点赞的瞬间,有多少拥有赞的幸福感受。

【篇四: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

一间旧书斋,一缕淡墨香,一位发色青灰的老者泼墨挥毫,一幅狭长的画卷上虾子二三,一笔不着的水气淋漓,一段意蕴无穷的留白,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老先生藏一滴真水的香,留一段恰到好处的空白,虚实相间,让人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空出一方澄澈的天空。一位好画师善于留白,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美感,用心灵的悟性填补空白,融入自身含蓄的解读。我心目中的留白便是利用表面的空虚给事物本质以更富张力的升华,以达到内心和外物的和谐统一。

阿根廷哲学家博尔赫斯说过:“玫瑰即玫瑰,花香无意义。”意思是玫瑰因为它的本质而美丽,花香只是它附加的特性,本身不具有美感。这显然是将玫瑰的本质与其附加性质割裂开来,过分夸大了事物本质的意义所产生出的唯心主义观点。可惜这位哲人被上帝蒙上了双眼,毕生陷入事物表里认知的泥淖里苦苦挣扎,在唯心与唯物主义间摇摆不定,没有领略过留白之美。因此,我认为留白的真正意义在于给人们指明了美学研究的方向:唯有跳脱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认知体系,将事物本质与其附加性质高度融合,才能充分感受万物之美。

留白之美在文学领域得以深刻地诠释,如文学巨匠鲁迅的小说《祝福》:在祥林嫂被掠走以后,鲁四老爷气愤地骂道:“可恶,然而……”谁“可恶”?“然而”什么?文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遐想空间与百般解读,寥寥几笔,一位封建思想捍卫者的冷酷与无情跃然纸上,读来足以让人义愤填膺。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以空白绵延出无穷的意境。为何“小扣柴扉久不开”?不免让人对于柴扉之内的人产生遐想。门虽设而常关,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体现,眼看着红杏出墙,心念着墙内百花,余味无穷,引人入胜。

在生活中,留白是一门艺术。庄子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给友情留白,让距离产生美,让情感填补空白的罅隙以突显出友情的本质。《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打动了林黛玉的芳心,“任凭百花开得绚烂,我心早有所属”这便是爱情里的留白,以留白的智慧换取长久幸福,以坚贞不渝的信念体会爱情的真谛。

留白的美学价值让我想到国学大师王国维,其“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其“无我之境”便是:“以物观物,不明物我”。在我看来,留白之美便是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相平结合,充分感受事物之美。这样一来,玫瑰因为它是玫瑰而美丽,更因为它馥郁的香气使它美得更立体;齐白石的虾不仅因为其活灵活现而美,更因为恰如其分的留白使整个生境得以栩栩如生地体现。

佛话留白,拈花一笑,放空之物外,收获内心的盈美。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如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给生活留点空白,能简则简,只留一片风骨,就好。

【篇五:那句有温度的话】

风雨中,那句话指引方向,为我撑开避风的巨伞。

逆境中,那句话激我奋进,为我搭起成功的桥梁。

人生中,那句话带有温度,为我填补空缺的心灵。

还记得那个记忆中的冬日,我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围是一片雪白,可我的心却不似冬日一般平静,倒恰似一片广阔无垠的海面白浪翻滚。

老师的一句“自己去找找原因”仍回荡在耳畔,如同一只寄生虫正逐渐蚕食我的心田。

回到家,天已经被涂上了一层墨汁,似乎正应了我此刻忧郁的心情。妈妈看见我悲伤的脸色,又联想到昨天的考试,好像想到了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进了房间,我关上门,拿出试卷,仔细看着,试卷上一片鲜红的叉,除此之外,就是那个格外刺眼的“82”,它们如同一把利剑,连同老师尖锐的话语慢慢地深深地戳进我的内心。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对我说:“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下次再坚持努力,你一定能成功”,说着,留下一本书,它的封面被用纸包好了,还点缀着些淡绿色的圆圈。打开折起的一页,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一旁还有妈妈小巧而精致的字迹——“只要坚持,总会成功”。它像寒冷冬日里那温暖的碳火填补了我心灵的空缺,让我的心得以放松和温暖。

是啊,爱迪生发明电灯丝时失败了上万次,可他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反而乐观的认为是成功的找到了上万种不能行的材料,他是多么坚持而有毅力。反观现在的我,只因一次的失败就一蹶不振,没有努力,也不坚持,怎能获得成功?

站起来,看向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我释然了。只要坚持,成功总会来到我这一边。那句话所带有的温度,将被我永远珍藏,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篇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有过繁荣也有过屈辱,繁荣令人欣喜而屈辱却令人发奋。

周恩来便是这样的代表,只是因为幼年的好奇,他进入了租界;只是因为偶然,他看到了被人欺凌的妇女。一粒种子就这么悄然无声的落入了他心灵的最深处,最终繁盛茁壮。或许那时的人们当看到妇女被欺凌时多是能走多远走多远,不希望自己被波及,又或许,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就像习惯了中华不振一样。但这一幕却在幼年的周恩来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烙印。当同龄的孩子还想着读书为了挣钱,为了吃饭,为了明理,为了做官的时候,周恩来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全国,放到了未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短短九个字却是从一个十二三的孩子口中说出,这多么令人振奋,又多么让那些所谓的大人蒙羞。章太炎,梁启超,康有为均是时代的先导,他们给予周恩来的不仅是书面的文字,更是内在的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早就给了我们提示。可少年当如何自强?读书!此读书不仅是把书上的内容过一遍,更是要讲书中所传达的精神根植心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自古便流传下来的老话,读书的意义不言自明。可如今的现状却让人堪忧,当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书本抱起了手机,他们损失的又哪里只是与知识的亲密接触?那更是与先贤的交谈,是对自己心灵的深刻剖析。手机无非只是填补了时间的空缺,而书却能填补人心灵的空虚,这也正是人们说书是精神食粮的原因。我们若把玩手机的时间用来读书的话,我估计我们国家人均阅读量也会大幅提升的。读书,可以打开我们的世界,读书也可以洗涤我们的灵魂,读书也可以让我们变得强大。

为少年自强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七:原来,我也很自信】

幼时,我并不是一个很活跃的孩子,只爱看书或一个人在僻静的地方坐着。其他孩子们都孤立我,拿我开玩笑。然而,这令我更无助、更沉默。

在这沉默中,我恍惚地在六年间往返于自己的心房和那扇意味着交往的,被无数条漆黑锁链紧紧缠绕住的大门。我曾无数次试图打开它,但那锁链却像是紧紧生长在门上一般:我竟无法将它打开,走进大家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天地。孤独的我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似乎渐渐失去了什么,心中总是感觉有一块空落落的。我很慌张,这么久以来我一直想找到那东西填补上它,但只是徒劳无获。

有人说,我是天生的缺陷;有人说,只是目前的空虚而已。

我上了小学。

初踏小学的我,仅因为儿时很少与人交流而与其他激动地叽叽喳喳或感到不安而哭哭啼啼的孩子们显得格格不入。“也许,我只能这样了吧?”我想。

本以为小学也会一直不被人在意,不被人重视甚至唾弃的我竟然迎来了一道光。

这道光便是任老师。她很温柔,与你交谈时那有着长长眼睫毛、焦糖色的眼睛深深凝望着你,似乎可以将你的心思望尽。发梢微卷的一头黑色秀发没有用发带扎起,而是随意地搭在肩上,散在背上:并不凌乱。“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端,这将是我在小学时候与人交往的第一个机会吧?”我微微低下头,心思杂乱,“但我以后又该如何与同学们交流?”

任老师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纠结,牵起我的手走向木质讲台。“安静,同学们,”她用虽然不大但足以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温柔嗓音道,“这是你们第一次进入小学。在这里,你们将会开启知识的大门,开始学习全新的东西,认识全新的同伴和老师。小学时光有六年之长,我们也会一直陪伴你六年。我们这六年,是从每个小同学的自我介绍开始的。现在,我们一个一个地来做几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热烈的掌声和一束束期待的目光一起投向我,我竟无任何紧张之感:也许是任老师那萦绕在耳边的鼓励的话语,越虚是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也许是…

如今,当年自我介绍的词句我早已忘记,但我清楚地记得那心中的空缺被东西填补上了的感觉。现在我终于懂得了:那是自信。

【篇八:假如妈妈生二胎】

“二胎”对我本是陌生的词汇,但近来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所以尽管我们是一心学习的初一学生,也不可能充耳不闻。原以为这事与我无关,但妈妈的一句“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要不要”的话,还是直接触动了我的神经。也许妈妈只是一句玩笑,但我不能不深思如何面对。

假如妈妈生二胎,我有欣慰之处。因为这对我们家来说是添人进口,是喜事。而且未来的弟弟或妹妹,会填补我上大学走后的空白,让爸爸妈妈不会因为我不在家而感到寂寞,也会让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再有个开心果。要知道,自从我来到这个世上,我就是他们的星星和月亮,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一旦上大学走了,他们会如何面对呢?所以真的有了弟弟或妹妹,他们仍然会有笑脸,会有开心。

假如妈妈生二胎,我也有开心之处,因为我会有了伙伴。说心里话,我来到世上十几年,尽管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陪伴,但我也很孤独,因为我无法以同辈人的心态去交流。一旦有了弟弟或妹妹,即使我上了大学,家也是我更大的吸引。放假回家,我会看到弟弟或妹妹扑到我的怀抱,然后缠着我,寸步不离,那将多么开心。

假如妈妈生个二胎,我也有担心。我担心爸爸妈妈为此再耗费十几年的心血。十几年来,爸爸妈妈为了我操尽了心,费尽了力。小的时候我不知道,但听奶奶讲,在我幼儿的时候妈妈没睡过一宿好觉,夜晚只要我有一点动静,她就会爬起来照看。爸爸也没吃消停过一顿好饭,他要和妈妈轮换着看我。幼儿时期他们是这样,我逐渐长大他们还是照常为我忙活。从我上学开始,爸爸妈妈天天接我送我,每天悉心地为我调理三餐。而每个晚上,他们都是轮流陪我学习,常常是陪到十一二点钟。我嘴上不说,心里很疼他们。我看到,爸爸妈妈虽然年龄不是很大,但本来乌黑的头发上也悄然添上了白发,本来都很清秀的脸上也都倏然爬上了皱纹。

假如妈妈生二胎,我也有忧虑。我懂得,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家庭生活一直紧紧巴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虽有退休金,但都不多,几十年积攒了点钱,都为我们买房子拿了出来。他们现有的收入,除了自己养老外,还要考虑过河钱,真的填补不了我们多少。我的父母平时从不错花一分钱。我上学是家里最大也是最慷慨的支出,无论交什么钱,父母都从来不打折扣,而他们自己却很少添一件新衣服,很少放开量吃一顿他们爱吃的东西。我上大学,还需要很多钱。几年下来,父母会是穷于应付,如果再有一个弟弟或妹妹,那家里会变得非常贫穷,还可能负债累累。

假如妈妈生二胎,我也有更远的担忧。现在我父母都人到中年了,再生个孩子,再熬若许年,待这个孩子到我这个年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不在了,父母也都年近古稀了。那么,这个弟弟或妹妹正是用钱的时候,上学,找工作,成家买房子。那将是我的负担。而那时我也有了家庭,而且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再添上这个“中”的,那可穷于应付了。如果我未来的老婆也生了二胎,那我们就是在能挣,也是地地道道的贫困户了。

假如,假如……

一旦假如成为现实……

【篇九:别总害怕碎片化】

提到碎片化,很多人总是一脸忧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网络,对手机批判。我也很无奈啊,网络,手机是为人所用的,该受指摘的不是它们,而是把它们用坏了的人类。人类的自控能力如此之差,以至于许多人干脆直接不分好坏,一概弃之。

诚然,碎片化的确有着不好的一面。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在介绍他的学习经验时曾提出过一条——利用零碎时间看书。在等车时,排队时,工作空隙间,他都会拿出数学书细细钻研,日积月累,才换来了他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他的零碎时间并不会太多,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埋头研究数学。然而当今碎片时间越来越多,别说现在在车上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就算是陈景润同志,也未必能完全利用碎片时间。你能想象他点开一个公众号,看到加载条之后立马低下头研究数学,十秒钟之后又抬起头再极快速地阅读完整篇文章,再点开一个视频,再重复之前的动作吗?这显然是不能的。现在的科学家之所以不比之前的逊色,甚至还有超越他们的雄心,就是因为避免了许许多多碎片时间产生的机会。一根完整的木料总是比被切成小段之后再接起来的长,避免无意义地切割时间,才能保证时间的最大化。

这些主流观点都是对的,我非常赞同,但对于“碎片化”这个词来说还是太过偏颇了。什么是“碎片化”?碎片化就是分割,把时间分成一块一块。它有时是过于零散,不成体系的,就如上文所说;而另一些时候,它又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的确,是一声声消息提示音,一次次网页刷新后的海量信息干扰了我们平静的生活,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正是这些把我们生活碎片化了的东西,填补了我们生命里的空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所谓的“慢生活”,我不以为然。那样说的人也许并不知道“快”这一个字给中国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进步,创造了多少以前,甚至是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也创造不出的巨大价值。借助碎片化的力量,我们利用许多时间工作和学习,因为交流更加便利,而知识也更容易获得。虽然这些知识无疑也是碎片化的,但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一定是要建立在系统学习之上的,用碎片知识再填补一些系统上的漏洞,不也是很好的吗?

所以我说,生活中的碎片化是很中性的,大家不用一提到碎片化就横加指责。即使是网络和电子产品影响了有些人的正常生活,也不应该太过于批判。因为它带给了我们“高速”,得到信息的高速,交流的高速,这些速度是从前的人们求之不得的,如果我们对它的益处视而不见的话,就显得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篇十:碎片化——一种生活的方式与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时间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而时间也作为一项财富被人们最大限度的使用,碎片化的生活也应运而生。

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车上利用手机进行阅读,或是在排队时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甚至是在街道上行走时埋头聊天……这些场景我们都很熟悉,或周边人如此,或你也如此,而这也正是碎片化的生活的表现,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在目前看来,这样的行为再平常不过,但这在十年前甚至五、六年前都是不常见的,为什么?依我看来,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时间越发重视,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与科技在发展。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多数人过着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劳累但每天都过得很满足,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或许就是能在闲暇时对着天空发发呆,在河边钓钓鱼,和亲朋好友聊聊天,没有人刻意去追求更高的亩产量,只要能养活自己,这样似乎就够了,因此他们不需要去想和做太多,尽情挥霍闲暇时光就好。而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也随之发展起来,更多的人开始在打工的路上“越走越远”,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时改变,他们总有干不完的活,但也有些空闲时间,对此他们以社交活动的形式度过,而其中很多也是为了工作,他们逐渐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到了信息时代,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有机会在零碎的等待时间去做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这似乎是的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碎片化的生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社交,甚至碎片化的休息,一个一个的碎片填补了我们的残缺的同时,也将我们的人生“粉碎”了。

碎片化,倒不如说是做事只做一半,这种快餐式的文化使得我们有时候了解的信息和一些行为都变得错误。例如一些标题党,做着博取眼球的新闻,而内容却是与实际不符,但有时我们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反而获知了错误信息,这样看来是很荒谬的。

碎片化,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我们不能说是因为时代发展,从而产生了碎片化这一令人矛盾的生活方式,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若要问导致碎片化的缘由是什么,我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空虚感所导致的,为了弥补空缺,我们刻意去做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去填补。这种空缺并非时间上利用的不足,而是心灵上的缺憾。很多时候为了生计,我们所从事的并非我们所愿意的,而工作的压力又使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很无奈,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们又似乎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我们所拥有的只是碎片化的时间。相较于那些忙碌却也充实的农民,我们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但我们拥有的碎片化的时间,对于那些不完整的人生来说,碎片或许就够了,尽管这些碎片可能不太合适,甚至扎痛我们,但这也总比一片空洞来得好。

碎片化的生活或许不是完美,但对于不完美的人生来说,碎片,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