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相关作文

【篇一:感动因为有你】

世上有一种爱是让被爱的人离开,去更好地追寻,这种爱就是母爱。

这十五年我从无到有,从小小孩到大小孩,从乖乖女到叛逆女孩,我一步步的走来,走过的地方留下的脚印里都有着作为人母的辛劳。

假如我是一条鱼,那么您就是那条河。如果失去了您,我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假如我是一只风筝,那么您就是牵绊着风筝的那条线。如果失去了您,我就失去了高飞的力量,假如我是一棵树,那么您就是那片供我生存的土地。如果失去了您,我就失去了生活必需的养料。当我是绵羊时,您抱着我;当我是刺猬时,您也抱着我,我一定把你扎疼了吧!可是您始终还是抱着我。

我出生时并不顺利,医生想了各种办法终于把我拖到人间,你疲惫的眼神顿时被点燃了,因为您想张大耳朵听我哭几声,而我却默默无声。后来,在该笑的时候,我笑了,在该哭的时候,我哭了。在该学会走路的时候,我也会了。这时的您多么想听到我开口说话,当我含含糊糊地叫一声“妈妈”时,你却忘了应我一声,而双泪垂下。

小时候,我分不清太阳和月亮,当我酣然入睡时,太阳早已升起,这时爸爸就会对你说:“不能让他睡晚上会吵死的。”而此时的你却全然不顾,只盯着我有吮吸着手指可爱入睡的模样发笑,当月亮升起时,我就会精神大好。有时爸爸要上班,要早点睡觉,而我却在那大吵大闹。于是爸就会往我屁股上拍两下,你马上把我抢了过去,抱在怀里并和爸爸吵了一架,而那时的我已学会在你的怀里撒娇。

我上学了,别人有的我都有了,你求人让我进好学校,你省吃俭用为我买钢琴,但是我知道,别的母亲有的,你没有。

到了初中,我开始有意的去顶撞你,作业不好好做,爱漂亮,爱上网,你上班后,听到老师的电话饭也顾不上吃就去找我。一个网吧一个网吧的找,当你看到我坐在网吧里时,你并没有发火,而是平静地说:“你今晚到网吧里玩够,妈陪你,但以后不许再玩了。”那时的我早已玩不下去了,忐忑不安地跟着你回了家,但你却因为生气竟忘了吃饭,你肝肠如火,却对我温柔如花。

这十五年来,我习惯了你的爱,习惯地跟在你身边,但是我迟早要离开你,离开你的怀抱,我知道,当我理解了你的爱,懂得了感动,你对我的爱才对我有更大的意义。

因为有你,才有感动,带着感动,我就会知道路在哪里!

【篇二:最美时候的遇见】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人生如戏,来来回回。你在这场戏里扮演着这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着那个你。或悲、或喜、或流泪、或欢笑。你记住也好,忘了也罢,你总会遇见一些人,她或是如莲花般的开落,或是如十里春风。

谁说的红颜是祸水?苏轼的一生,若是没有几位佳人相伴,怕是也无留给后世的风流倜傥与百年风骚。他的第一位妻子王弗,知书达理,端庄美丽。二人结发为夫妻,立誓恩爱两不离。在那个情窦初开的时候遇见彼此,便信以为是永远。可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十一年后王弗离云,留下苏轼一人悲痛万分。

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知催多少人泪下,纵是结局并不好,但我想,感谢这位女子教会了他如何去爱,如何去放下,如何去思念。

第二位妻子王闰之。这位简简单单,生性温柔的女子,陪苏轼走过最坎坷的路,亦是最重要的二十五年。乌台诗案、黄州贬谪数不尽的宦海沉浮。可她就是这般情痴,与苏轼不离不弃、甘苦与共,还为他生儿育女。可她又是这般无情,又一个离苏轼而去,让苏轼再一次深味肝肠寸断。

“唯有同穴”,便是给她的祭文。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两个可以走得很远。这位女子对她二十五年的陪伴,岂是朝朝暮暮的恩情。

最后一位——王朝云。困顿之时,许多的侍妾纷纷离去,唯有朝云愿红袖添香,留在她身边。他们在惠州西湖留下许多唯美的故事。西湖边,苏轼作词,朝云弹唱。西湖美景,佳人在侧,再加四目相对有余悸,真是无墨亦成画。也许世间真的有宿命,总之我认为苏轼是相信的,这位比他小整整二十六岁的绝代红颜,竟让苏轼白发人送黑发人。

究竟是苏轼多情,还是这三位女子多情?春还会在,人却远去天涯。匆匆离开世间,最好的安慰莫过于不用去感受生死离别之苦。

感谢命中注定让我们遇见的人,即便他只是过客。

【篇三:读懂坚毅】

当金的铁蹄无情地踏上你的家园,当两个人的花前月下变为一个人的形只影单,当书画珍宝接连丢失,你的婉约才被我读懂。那是一种别样的坚毅,看似柔软,实则硬气。

你亦曾有过赌书泼茶,羡煞旁人的日子。你曾误入藕花深处,曾遇意中人而将青梅浅嗅,曾有过如诗的爱情……而世事无常,在你新婚几年后,朝廷将你的父亲罢了官,几日后,你的父亲与世长辞。此后一段时日,朝廷又将你的夫君明诚遣去任太守。金军入关,你担心他的安危,却又不得抗旨,毅然带着你夫妇二人心爱的书画珍宝,四处流浪。殊不知,这一别竟是永别。

“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他离别后不久,你们的书画珍宝已丢失净尽,不知所踪。只要两个人都心系彼此,两人都还安在,总有一天云开月明,你想。

金军的铁蹄很快抵达了他的城,他畏惧,不战而逃,他的城,失守。你责怪他,纵然一死,也须无愧家国。两三个月后,他病重,郁郁而终。徽宗、钦宗胆小怕事,打算对金称臣,你怒从心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悲愤交加。这是怎样的一种痛?丧夫之哀,弃城之恨,君懦之怒,弃珍之惜,无一不令你,一个柔弱婉约的女子肝肠寸断。

然而你身居闺中,却仍然想着如何报国,救国,恨自己身为女儿身,不可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不可为救国尽一份力,不可抛头露面与诸君商议国之大事,憾矣!此乃千千万万之男儿所不及之事。可惜宋徽宗一代君王,竟不如你一介女流之坚毅、刚强。悲哉!

你入耄耋之时,偶然闻得一老者教小女背你的诗,告之当学你,你颇感欣慰,恐亦深知自身之所学尚可流芳千古。

曾自认坚毅乃不顾死生,为家国倾其所有,及识汝,方知何为毅。毅甚而无须轰轰烈烈,忽生忽死,宠辱不惊,无畏风雨,悍然前行,亦可也。生如易安,足矣。

【篇四:且寻春踪】

于是,每一个有春天的地方都是我的远方。

——题记

南方的春吧,宛如个待嫁的姑娘,羞涩得很。三月,初春。她特意在细致的面容上挽一面纱,让人不易察觉。犹抱琵琶半遮面,倒是多了些小家碧玉的味道。

寻找春天的脚步,也就此重叠罢。

清晨的露水氤氲着微凉,一轮水淋淋的红日爬上东方,在三月时节开始有了些潮湿的乖戾。大地也拥有了春姑娘的半个怀抱。毕竟是南方,寻不着“泉水叮咚、冰破万象”的光景,但春天的三寸金莲却因此显得轻盈妩媚。即将归北的燕子千转不穷,嫩绿菜田中的青蛙百叫无绝,他们把初春的气息全数搅拌在风情万种的阳光中。裹着万丈光芒的阳光,噼里啪啦地掉落在黑色枝桠上,继而深深扎进去。细着心看,才得以惊讶着那枝桠已缀上了湿润润的新绿。那一片片春天是嫩嫩的呀,看得寻春者心里痒痒。若是逆着光观察,还可看见新芽表面那稀稀疏疏的绒毛,可爱得人心顿时柔软起来。

树下已是漫不经心地铺了层不知名的杂草,绿油油得逼人的眼。虽说远看是“铺”,可近观却是一根根浅绿都精神抖擞地直挺着,潇潇洒洒地向高处伸展筋骨。若是运气好,还可寻着初开的娇花,三五成群,羞答答地藏在灌木丛深处。有的花仍眠,瓣瓣柔软酣睡着;有的花却笑得泼泼洒洒,醉美的色彩洇染了一方梦乡。我不知道花蕊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想往,亦不知道花柱中央诉说着什么样的情愫;我所知道的是,她们穷极一生的绽放只为了追逐对于春天的憧憬。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阵春风一阵柔。春雨时而温婉可人时而粗旷滂沱。冬老翁的模样就在春雨中潦草了棱角,每一阵雨都在认真地落,每一滴雨都在填充着春天专属的艳丽。当最后一滴雨含蓄了窗外,春天的线条也就清晰可辨了。而春风则是呓语呢喃,乖张地亲吻着人们的脸庞与心神,然后上勾着嘴角说道——“嘿,寻春啦!”

春天就这样见缝插针地充斥着周遭的美妙,当寻春者的脚印与春姑娘的步伐结结实实地叠合在一起,春也就被寻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丝丝气息都在不约而同地轻诉——每一场花开,都饱含着种子的肝肠;每一幕光景,都是故事徘徊的起点。

寻春,寻春。有关希望与信念,无关风月与执拗……

【篇五:珍惜生命中的每次目送——《目送》读后感】

一想到“目送”这个词,我的脑海里便会出现一幅凄婉的画面:窄道、落叶、凉风、一双含泪的眼、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当然这本书并不只是这样,封底的一段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默,如烛光冷照山壁。

当我我得到这本书,我准备一天到晚捧着书马不停蹄的读、飞速的浏览。我知道如果这样读书会是囫囵吞枣,体会不了其中的味道。可是当我沉浸在其中时,我又忍不住放慢脚步,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因为它实在太吸引人了。就像有人说的,这是一本人生之书,其中蕴含的宝藏理应是被深深挖掘。我总是不忍错过一字一句,因为不论错过哪里,都是读者莫大的损失。

龙应台的文字,自有一种力量,让你忍不住去接近,去品读,它在荒凉与无奈中倾诉,在噪杂与混乱中低语。她写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她的故事,会让我不禁莞尔,也会让我潸然泪下。她的情感,缓缓地,静静地,就涌入我的心田。《目送》包含了很多的故事,但是整本书是连贯的,写进了一个人一生的感悟。每当我翻开书页,便会沉浸在书中不可自拔。

是啊,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目送,期间的情感或是充满期许、或是依依不舍、或是肝肠寸断。记忆中的那些片断,都是时光长河中的一粒小傻子,我们只能呆立在岸边,目送着它们随着河水奔流而去,向着大海的方向,自己却无力挽留。或许那个方向,也是我们最终去到的地方吧。目送,是对故人的目送,对情感的目送,对时光的目送,以及最后,对自己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曾被多少人口口相传。其实不论父子母女一场,这世间所有的情与物,不都是这样的吗?

合上书时,我总是在思考。我也是慢慢地、慢慢地了解,慢慢地、慢慢地体会。我们在目送中失去那么多,可是又在目送中得到那么多。我会珍惜生命中的每次目送,直至人生时光的尽头。

就像封底的一句话所说的: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篇六:告别冬天】

北方的冬天,是凝聚在片片雪里。

我们期盼下雪似乎是从一开始就热衷的。在晴冷的清晨看大片小片的雪花慢慢从空中坠下。落雪是天空给大地的赞歌,歌颂我们逝去的欢欣与憧憬;落雪是天空寄给大地的思念,就好像我们缅怀的过往……我喜欢就这样,看大地成了一片白色,然后在长久的岁月里酝酿成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最后一场大雪的融化,引起了我们的伤感和留恋。原来告别冬天,同样是一件牵动肝肠的事。这种意犹未尽的情感里透露着我们太多的期待。因为冬天也孕育着我们太多的希望。

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为新一次的轮回积累。尽管大雪过后的寒冷会让许多生物无法生存,但这就是自然运行的法则。然而这样一场大雪却覆盖着一株株承载人类无限希望的绿苗,这正是这一片黄土之上农民们期待的瑞雪丰年。

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让新陈代谢的速度放缓,却依旧能够激发人类身体里潜在的能量。运动员们在冬天里展开冬训,期待在来年的竞技中收获甜美的果实;莘莘学子掀起冬学的热潮,希望可以让自己迈向象牙之塔的路变得平坦。

这个季节本该是静默等待的季节,但自然和人类却没有停下脚步。几千年来,我们都已适应了这样的法则,在这片土地上平静地生存着。

大雪融化,坚冰破碎,阳光正好。冬天运行到了最后一节,就像是转盘缓慢减速,停到了明媚处。人们告别冬天的同时,所有积攒的希望又在温暖中成长壮大。

窗外,春光正好,不如赶快出发。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