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唱乡溪】
老家有一条潺潺小溪,乡人都叫它“唱乡溪”。
或许是名字怪异罢了,小溪与他水是无异的。它隐藏在浓绿的稻田里,藏在家家户户的麦垛旁,青砖后,潺潺流着。
她的水是清澈的,藻萍交错着,被卵石硬压在水底,茸茸的一片,像初生的新草。溪上的岸堤,或许是长年润湿着,长出了棵大槐树。妇女们便组着队伍,抱着衣物,在槐树的荫蔽下,用洗衣棒打着水。也不知道谁起了头,集体就开始唱了。溪水叮咚的,交杂着高高低低的乡歌,萦绕在家家户户旁,交杂在喧闹中。
夏天,男孩女孩就玩出花样了。女孩儿摘了槐花,做成手串,清脆的笑着,闻着。男孩儿则在水中嬉戏,不时捉几只沿岸丛中的小虫,去吓那些女孩。这时,河儿交融着虫鸣,迎着风,送去男女孩的笑声,久久回响……
它叮咚着,抚平硌人的卵石,沾湿花儿的衣裙。它随着风,携来风声雨声,初雪融化声,久久荡漾在人们心中。或许,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小河,但它伴着乡音,唱到每个人的心中,久久不绝。
【篇二: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在我的脑海中,来来往往着形形色色的人,有我喜欢的,也有我讨厌的,其中有一个人,是我最敬佩的。那个人,每天都在我的身边,那就是——我的老爸。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也不是很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以前我总感觉别人的老爸高大威猛,我的老爸真不咋地,一直到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我对老爸刮目相看。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寒风刺骨,正好是周末,趁着阳光好,老爸带着我到一个常去的公园玩耍。公园挨着一条大河,河边没有栏杆,有些只有几块矮矮的石头围着,大部分地方是水泥砌的狭窄的岸堤。时常有人在河边钓鱼、洗衣服。我和老爸在健身区“练功”,我正玩得起劲,一转头,发现老爸不见了!
我急切地望来望去,希望找到爸爸的身影,却看到不远处的河岸边围着一群人。我急忙跑了过去,好几个爷爷奶奶都在朝着河里指指点点,好像在说:“喔哟,捞到了……”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河里有一个穿着厚衣服的大人,一手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大的孩子,另外一只手用力划动,向岸边缓慢地靠近。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人,觉得好熟悉。等到他到了岸边,大家赶紧帮忙把孩子一起抱了上去,交给了边上焦急慌乱的一个妇女。那妇女一看孩子只是受到了惊吓,没什么要紧,赶忙连声道谢,她肯定是孩子的母亲。当那个人转过身来,我忍不住叫出声来:“爸爸!”一瞬间,我心中百感交集,有疑惑,有高兴,还有心疼……那么冷的天,老爸会冻坏么?大河这么宽,肯定有不少暗流漩涡,万一老爸遇到危险怎么办?老爸看到了我,只是微微一笑,招呼我说:“走了,玩不成了,赶紧回去换衣服。”而我却红了眼眶……
原来,那个小朋友的妈妈在河边洗衣服,他在附近玩,一个不小心就摔进河里,因为穿着羽绒服,就飘向了河中间,爸爸看到了就直接跳入河中去救人了。我为有这样的老爸而感到无比骄傲。
爸爸用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是见义勇为,使我一生受益,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篇三:从墙角到河边】
每当我心中有什么不快,我总会离开寂寞的墙角,擦干泪水,跑到那大河的岸堤上,独自一人喊出内心想说的话语。之后,心中比在墙角哭泣时好多了。而我发现这岸堤时,还是几年前。
一年中的深秋,我在跑道上奔跑着:还有几天就要比赛了,再练几次,就回家。我加快了脚步,围着操场跑了许久,汗水渗透了校服,脚掌停下来就开始发麻软化,头发上的发带也有些松动了。我正大口喘气,几个男生站在我的不远处,偷偷笑着,然后指着我,故作笑得前仰后合:“哈哈,你看,那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呀?”“应该是个疯了的女生,哦不,是男生,哈哈哈……”我没理他们,已经放学很久了,我拎着书包走到楼梯口的墙角,蹲在那,哭泣声越发明显:我真有那么像男生吗?为什么大家都嘲笑我?是不是我真的长得不像女生,声音不细,举止太野?十万个为什么在我心中反复出现,我眼眶中的是炽热已经多得逼不回去,裤子的一角已经被泪湿透,心中越发不适,堵塞,郁闷,甚至使我认为自己难以呼吸。
差不多过了十几分钟,我抑制回内心的怒气与郁闷,擦干泪水,慢慢走出校门,想尽快点回到房间中,却又提不起速度……
黄昏,我的路途还有一半,待我走到一条大河的岸堤上,我不自觉得望了一眼那条匀速流动的河水。出乎我意料,黄昏之下的河水好像显得更亮,更清澈。这个时间,太阳慢慢退下天空的舞台,而明月,将独占这个天空,昏黄而不炎热的阳光与微黄的皎洁月光共同投射在河水之上,河水的样貌,分外迷人,在绿茶铺地的大地与轻柔凉爽的秋风,如被油渗透纸般昏黄的天空相伴下,我眼前一亮,调换了我脚步的方向,我跑向那岸堤,草的清香淡淡的,我站在河边,望着宽敞的大河和它迷人的河水,双手握在嘴前,任风吹着长发,脸颊微红,微币双眸,我大喊出来:“我就那么像男生,我野!我开朗!我不扭扭捏捏!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女生一定要像你们眼中那样,我不会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就是这样!”“呼——”我喘了口气,感觉内心想说出的话全喊了出来,一切郁闷都吐露出来,向那条大河喊了出来,吐露出来,“哈哈!”我觉得心中不再堵塞,十分痛快,舒畅,这感觉,这心情比在墙角偷偷哭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从墙角的寂寞,郁闷,伤心,偷偷哭泣到在河边的快乐,痛快,舒畅,大声发泄。我的心情和感觉有巨大的变化。我还是会在河边对着那大河喊出不快与真心,因为:发泄比偷偷哭泣更快乐!
【篇四:看潮】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题记
钱塘江的潮,一个熟悉了多少年的名词,自小学学了《钱塘江的潮》开始,我便深深地迷恋上了钱塘江那似银线渐渐而来的“玉城雪岭”。幼小的心灵从此便被它吞天沃日的气势所震撼、气极雄豪的状况所折服。曾经多少次在梦里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江畔观潮,江畔的我在欢呼,在呐喊,为汹涌而来的潮水在岸堤上激起晶莹的浪花所淋湿时,才发现那只是梦。
今天,我恰在杭州,便也顾不得什么了。我定得要去与那让我辗转反侧、夜不能眠的钱塘潮相见,曾多少个日夜,今天终于是来了,于是便趁得午间的雷雨后,顺着路人的指引,只身前往钱塘江,与她相会。我知道,钱塘江是个多情的少女,不管仲夏还是寒冬,都挡不住她的步伐,她每天都会过来,与每一个她的爱慕者、敬仰者柔情地攀谈,从来不曾遗漏一天。而今天的我,自己也感觉特多情,竟慢不下半拍脚步,连跑带跳的就径直而去了。当我来到江边时,在绵延数里的江堤栏杆上早已趴满了人,尽管到了两点多,但她却迟迟未来,焦急的人在高谈阔论中等待着,能听清的最多的是海宁潮与交叉潮,海宁潮与交叉潮我是知道的。
海宁潮,举世闻名,曾有诗人面对它发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也,鲲鹏上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兵,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的感慨。每当海宁潮来时,数米高的江水涌入喇叭型的杭州湾,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形成一线横江的奇观,潮头过处,惊涛拍岸,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而当从江口涌上的潮水,被江心的沙渚给分割时,便形成了交叉潮。两股分割开的潮头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同时交叉点又像雪崩似的迅速朝着北边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团巨大的水花,跃落在塘顶上,吓着观潮的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只是,令我万分遗憾的是现在不是八月,我看不了海宁潮,也赏不到江心横瀑布的交叉潮,但多情的钱塘潮总是“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给每一个爱慕者极大安慰。而我呢,竟然顾不得堤上的人山人海,巴不得将满江的潮水都给装下拿回家去细细观赏,但她却是无私的,她要将自己献给整个人类,我为自己狭隘的心思而面红耳赤。
突然间,雷鸣般的警报划破长空,等待多时的潮水滚滚而来,不到几分钟的时间,江水迅速涨了两米多高,视觉尽头的雪线汹涌而来,极具“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的气概横扫“千军万马”,与岸堤激起的朵朵浪花相映衬,溅湿岸上观看者的衣襟,吓得观看的人儿纷纷后退,只有我,不动半步,接受她多情的拥吻,张开双手,紧紧相拥,我知道淋湿我胸襟的是她不舍的热泪,但她严厉的母亲在呼唤,容不得她半刻的缠绵,只得匆匆而去。尽管站在堤上的我扯破喉咙,挥断双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消失在视线的尽头,而我的泪珠随着她的消失而滴落,落得那么情不自禁,落得那样爱意绵绵,落得我久久不愿离去,直到人群散尽。突然间被口袋的手机给震醒,才知道踏上回家的路,慢慢地,一边沉思一边往回走。
尽管,回到了家,但钱塘的梦还在继续,醒来了又继续沉睡,沉睡在“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金胜花”的人家,与潮水相伴。
【篇五:励志的满分作文】
我还没有从梦中完全醒来,他就有了鼾声。我就这么坐着,回忆梦:自己被日本鬼子追杀,钻进沣河湾里的芦苇荡。大片大片的芦苇高过人头。我用双手分开苇子,拼命的躲藏。他们骑着战马,开着战车,持握着枪械,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如履平地,不时从呼呼的风声中传来枪声。
这样的梦,梦醒了心有余悸,迷糊不清,自然累的难受。我接一盆冷水,把毛巾放进去反复的浇脸,头,额头和眼部,累和瞌睡的难受感觉并没有减轻。把提神的花露水喷在毛巾上,把毛巾顶在头上,依然不能改变,好痛苦无奈。
从窗口看出去,已经看见天空那点忧郁的深邃的蓝色,被警戒网割成小小的方块。映入同一个景框的还有那一座高层楼房,灰色的,马赛克,如积木游戏中的方块垒起来一样。它在我们这个角度看,高耸入云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渐渐清晰。
早上就开始下雨,我的铺位在风扇的直下方,天气太热当然好,而后半夜就冷得受不了,风速没有办法调节,就感觉冷的抓狂。这几天感冒发高烧,风吹的膝关节痛,头皮痹痛。晚上睡觉前用马甲包了头,希望这种风不要把头继续伤害下去,,膝关节和腿也都在睡前护好,早上起来就会好很多。
这几天思家这种情愫太重,挥之不去,可能是第一次远离家读学,加上高中确实压力巨大,眼前这看不到岸的海一样的漂泊,坚信忍耐就是一定能到自己的岸堤。
每一天平静的日出日落,为看不到边际线而如一头愤怒的狮兽。野生动物学家维斯.索罗拉说,生活每件事的发生都为人们提供是一个选择爱,克服畏惧的机会,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选择了爱的结果。而在这里,爱和体贴让人变得小心翼翼,不容易承担。有时居然反思恩多怨比多。不敢慷自己之慨,更不能慷别人之慨。把心情调整成涓涓细流,顺着时间的溪谷轻缓的流淌,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是悲哀的,现在的已经确定了目标。
想起昨天看邓亚萍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之后,用恒心,耐心克服一切困难的文章,觉得汗颜。为目标努力和奋斗是一个高尚的行为。每天用心体味生活中的细节,细细评味,悉心整理,再远的路都可以走的舒坦,况且每一岁,都能欣赏到景色各异的东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悲也一天。而喜和愉快也是一天,满怀希望,着眼更远,也就满是希望,走起来踏实。
【篇六:那年的记忆是童话】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着,她轻轻地抚摸着我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她轻轻地摇晃着树枝,发出“沙沙”得音律,她把我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儿时的世界……
听,远处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歌声,循着声音望去,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手中不停地挥舞着红红绿绿的小花儿在尽情的歌唱,不时地站起来跳几步,因为在她眼里这就是最美的舞步。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能歌善舞的明星——这就是我儿时最初的梦想。
稍大些,我喜欢坐在河边的草地上,拿着心爱的画笔,描绘着“被风吹过的春天”。我会盯着岸堤上水蛇般身材的杨柳枝在阳光的呵护下,微风的煽动下,深情款款地舞蹈;我会用自己爱观察的眼睛瞪着在水中休息的小鱼儿,直到它难为情地逃走了,我才会收回我看的出神的眼睛,继续去寻找失踪的小鱼。
渐渐地,我开始如窗外的油菜花那样疯狂地成长。然而油菜花会乖乖地站在那儿等待夕阳的问候,而我却按捺不住了,我会像脱了缰的马儿不愿回家,不愿回到没有自由的笼子里。直到听到家人绵长的叫唤声,我才不情愿地回到家中,玩累了的我会一觉睡到大天亮。
记忆中,我一直到中考失利时才真正长大。那一次的打击真的是痛彻心扉,家人那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让我感到自己的幼稚。当报考学校时,我的迷茫家人看在眼里,鼓励我说“是块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当当……”挂钟敲响了,我的记忆也随之被拉回到了现实中。回想起已逝去的十九年当真是虚度的,其实不然,发现在这些年里我收获了许多,学到了许多。回首往事,感觉那好像是一段段生动的童话故事。
记忆,是人们心灵中重要和可贵的芯片,记忆能使我们回首往事;也能使我们重现以前所错过的东西,警示我们下不为例;还能使我们品味曾经获得的乐趣和欢乐,感受曾经的懊悔与愤怒。记忆像是格林兄弟赠送给每一个人的礼物———一段耐人回味的童话。
【篇七:成长】
日历又翻过了一页,突然间感觉时间过得好快。翻过去的照片,看过往的留言,眼前的时光仿佛又回转到从前,手边的闹钟却“嘀嗒嘀嗒”地提醒着我:已经17岁了。
成长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在某个瞬间,突然想通了过去感到迷惑的一切,突然意识到对于未来,自己所要担负的一切。于是,不知不觉,时间的潮水拍打心灵的岸堤,便有了那样一种压迫感与责任感。
透过时光的缝隙,我回忆着过去的自己。蓝天下,手持风筝,是那样得顽皮;高高的梧桐树下,尽情地游戏;书桌前,那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的身影……只可惜白云已抹去了天空的记忆,昔日茂盛的梧桐也只剩下树桩而已。还好,梦想没变,激励着我始终向前。
十七前的光阴像是一滴从笔尖滴入水中的墨,慢慢地扩散,看似不经意,可全部的水却因此有了痕迹。
成长的过程是一条路,一路上给过你影响的人,给过你影响的事让你的路变得精彩而与众不同。在路的岔口,有人选择向右,有人选择向左,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决定了一路上的风景。
蜡烛一根根地增加,已经是高三了,2010年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桌上的书本越堆越高,原来这就是高三,无奈却又别无选择。成长的路上,为了我们的梦想,总有一些要去舍弃与告别,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囊才会装下接下来的惊喜与感动。
我们渴望着成熟,早点融入这奇妙的世界,可在大人们眼里,我们的脸上却刻着“幼稚”一词,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可以早点长成能够抵抗风雨的大树,但当风雨来袭,他们又不放心让我们独自面对风雨。
“90”后是社会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称呼,有期待与赞许,也有误解与批评,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我们成长着并收获着。如果说成长是辛酸快乐并存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磨炼我们的方式。
我们并不惧怕批评,因为这是成长路上必经的挫折;我们不理会质疑,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凭能力证明一切;我们更不会沉溺于赞美,因为我们在成长,在一点点意识到肩头的重担。我们终将会走入社会,成为明天的建设者。
当岁月的风将童年载着梦想的纸飞机吹向某个远方,当翻过一本本漫画书的末页,当霍格沃茨的红色蒸汽机车渐行渐远……太阳落下又升起,我在成长,我们在成长,那些无数个美好的明天正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开启!
【篇八:温馨岁月】
时间的船儿静静飘荡在岁月的河中,飘过春夏秋冬,飘过一个个快乐烦忧交杂的日子……
不经意间,我已褪去懵懂与幼稚,怀揣希望与勇气,向着青春进军。然而,在安详的午后,亦或在静谧的黄昏,我仍忍不住回想起那金色的童年,那些流淌在逝去岁月的温馨……
一湾春水·一颗心
想起在那初春之时,摆脱了厚重的棉衣,伴着温暖的春风,在冰雪消融的小河边玩耍的情景。时而坐在岸堤,旁若无人地看黑色的小蝌蚪,幻想着自己也在它们之中,享受自由的趣味;时而约上三五个伙伴,一起向河里扔鹅卵石,听着“扑通”的水声,看着溅起的水花和微微泛起的涟漪,心里好不惬意;时而拔出一个竹笋似的芦苇芯,剥下最外层的一片嫩叶,卷成哨子,吹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变成一个音乐家;时而牵着妈妈的手,在河畔散步,用稚嫩的童音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湾碧水,滋养了一颗童心。
一棵橘树·一片情
幼时外婆家的门前,一棵橘树直直地立在那儿,橘树的旁边,站着慈祥的外婆。当橘树开出第一朵洁白的散发着清香的花时,我就拉着外婆的衣角,嚷着要吃橘子。外婆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傻孩子,还早着呢!”每天,我都要跑到橘树旁边,看它一天天地开花,直到满树雪白,又看着花儿一天天落下,结出一个个青涩的果子。那时的我,已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摘了一个小青果吃,一咬,酸涩得嘴发麻,眼泪不禁掉了下来。这时,外婆便搂着我,逗我笑,并且告诉我:“要等橘子长到你的小拳头大了,最好橘皮变黄了,才好吃呢!”
青色的果子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变黄,我喜上眉梢。待到满树挂着一个个橘黄的小灯笼时,外婆便装满了一竹篮,留给我吃。一棵碧绿的橘树,传递着外婆对我的一片情。
如今,那些在河边的时光,因为年岁的增长已不复再有;那棵橘树,也因房屋变迁而被砍伐;外婆的笑容与身影,也因学业而无暇顾及……但是,那景那情那人,都已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一抹温馨。
【篇九:古运河·童年·母亲情】
一条河,一座城市,两个人,一个童年。——题记
古运河,这个承载着无数扬州人情感的名字,也包融着我童年无限的回忆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
小时候,刚从老家来到扬州,租住在古运河附近。我对扬州感到很陌生,这里没有慈爱的外公外婆,没有熟悉的小伙伴,只有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我的心就如同天一样,总是灰蒙蒙地。这时,妈妈牵着我的小手来到古运河畔游玩。正逢春暖花开之时,万物复苏四周一片繁茂的景象:小草冒出了嫩嫩芽,大树长出了新枝,许多不知名的花儿竞相盛开。我的心情一下子雀跃起来,我跑到大理石的护栏边,欣赏阳光照射下起起伏伏波光鳞鳞的古运河湖面,倾听波浪与石岸的呢喃细语。湖面上,不时驶来的船只,有的豪华,有的简陋,从我眼前经过,又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天际。有时还会有几只水鸟低低的从空中飞过,划过湖面,泛起一道道涟漪。我和妈妈来到树荫下休息,这时,旁边传来了一阵嬉笑声。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运河边的空地上嬉笑打闹,忽然一个小男孩脚下一个踉跄,慌忙中半抱半吊住旁边的一棵大树,引来又一阵哄笑,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笑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与古运河见面,一次改变了我对这个城市印象的见面。
妈妈告诉我,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的名城,而古运河可以说是扬州的“根”,士运河哺育了扬州,丰富了扬州,发展了扬州,它汇聚了扬州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我听得似懂非懂,却也从此渐渐地爱上了扬州,爱上了古运河。
以后,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和妈妈一起去一次古运河,去感受古运河带给我的温暖,去体验妈妈带给我的温馨。春天,我和妈妈踏着春风,在百花之间穿梭玩耍,玩累了就坐下来,聊聊天,闻花香,赏柳树,寻觅河上的船;夏天,我们在繁茂的柳树下乘凉,看着始终奔流不息的古运河,听着风拂杨柳温柔的声音,感受着夏天的热闹,妈妈还会用柳枝编成圈戴在我头上,边说太可爱了边帮我拍下各种表情;秋天,运河边的天空格外干净爽朗,这是一个金灿灿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忙碌的季节,此时的古运河平添了几分充实。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我和妈妈玩累了,便会讨论这个船将开往哪儿,那个船肚子里能容纳多少人;冬天,运河边凉风萧索,显得冷清空旷。妈妈束紧我的棉衣帽,领着我在岸堤上跑步,清脆的脚步声,我们的谈笑喘气声,飘散在冷洌的空气中,暖洋洋的……
而我,最爱的还是古运河的夜景。当夜幕降临,岸堤柔和的灯光照射在水面上,五彩斑驳,波光鳞鳞,像是有很多小鱼儿在翻滚跳舞,静的夜和动的湖面似把人带入了一种魔境,充满了想象力的空间。妈妈牵着我的手,在温柔安全的护翼下我的思想已飞到那个科幻神奇的世界遨游了。
其实,我最留恋的,还是在游古运河时与妈妈一起聊天的时光。在大部分时候,游古运河我和妈妈都会聊天,而且聊的范围很广,无所不谈。看到大树,我们会互相比赛谁说的树名多;看到自由飞翔的小小鸟,妈妈会编故事给我听;我们会想象如果我们就是他们会有怎样的生活;看到蜜蜂采蜜时,我们又会说一些寓言故事……总之到了最后,我们或是开怀大笑排解忧愁,或是深刻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又或是交换了各方面的知识。这些东西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给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帮助。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大雁从头顶飞过,我问妈妈:“妈妈,这些鸟去干吗?”妈妈回答我说:“它们去南方过冬呀。你看,它们排的多整齐,这都要靠严谨的纪律,你也要学习大雁这种精神,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呀!”我懂事地点了点头。
后来,我离开了那儿,好多年了,一直没时间回古运河看看。现在,我终于有了机会和妈妈一起再回到这个令人眷恋的地方。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古运河畔依旧是芳草萋萋,柳树成荫,古运河依旧是波光鳞鳞、奔流不息。我和妈妈依旧是谈笑风生,悠闲自在,一点都没有变啊!古运河边建起了一幢幢新楼高楼,古运河上行过的船只更豪华、更先进了,我变得更懂事了,还是变了呀!在不变中不停地变化,变表不变本,无论是扬州的建设,古运河的优化,或是做人生活,不都应该这样吗?保护那颗永远纯洁、天真、可爱的心,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见识,才是成长的要点。
古运河,含着童年,含着妈妈,含着我,这条不衰的河流将永远在我的心中流淌,它承载着我的梦想从此岸驶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