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相关作文

【篇一:别开生面的课堂】

课堂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既包括每天在校园里学到知识的课堂,也包括在各项活动中得到的锻炼和从中获取的体验,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

本学期,英语老师说要举办英语技能展示活动,我作为课代表,毫不犹豫的担起这份职责,帮助同学们挑选素材,并为素材配音。其中配音可是最伤脑筋的一项任务了。

从确定方向,挑选素材,同学们商议得热火朝天。每个参赛者都信心十足的样子,为对方增添了不少的底气。终于确定下来了配音的片段,排练过程中,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各种问题,叫人不觉有些措手不及。片段刚刚开始播放,所有人如临大敌般紧紧盯着字幕,仿佛生怕错过秘密情报一般。播了一会儿,问题就出现了:角色的分布不均,语句过于跳跃,重叠的部分不能处理好。顿时,配音组的同学们慌了阵脚,一个个都败下阵来。我们在这时都泄了气,老师也十分委婉地提出了更换较简单片段的想法,大家都有些动摇了。

我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即将搁浅,有些不甘心。一方面要顾及整体的演出效果,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每个角色之间的衔接。如果不能将这些处理好,也只能抱憾重新选择了。这时一个同学提出,减缓播放的速度,可以使文段更清晰明了,留给我们反应的时间也会适当增长。斟酌损益一番之后我们决定一试,果然,加了这样一针“强心剂”后,士气高涨,大家又开始投入到练习中。多次练习后,演出虽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比较满意。

这次英语技能展示活动,是对我成长中的一次历练,我也因此收获了许多。正因为有这样别开生面的课堂,我们才能不断成长,更加完善自我。

【篇二:往后一小步】

看过雕塑创作过程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创作者每完成一小部分后,总会向后退一些,先端详作品一阵子,再上前细细修改,自顾自皱眉,自顾自微笑,看起来很是忘我。

为什么他们审视作品时总要后退一些呢?或许是找一个恰当的角度,好观察整体与局部是否协调美观;又或许他们在意的不仅有画中情,还有与之映衬的画外景。

这种往后一小步以观整体的做法,不仅限于艺术创造,生活中亦是如此。当年苏东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奇景所困,他只是机智地往后退了一步,稍离此景,综观全山,便豁然领悟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如今,每当我们深陷于困境而认识不全时,还是该向东坡先生学习一下:向后走一步,跨出那个“局”。当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问题,便能深切地了解到问题的所在。其实,只要我们看清楚了,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虽然艺术细胞稍显欠缺的我不懂那些什么“画中情”或“画外景”,但生活经验告诉我: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要想看得广,就得向后退。就像为一排人拍照,你要往后走才能把所有人都带进镜头。我觉得成长也是这样,人往往要回顾历史,站在更远的过去看现在,对事物的判断才能足够清晰、透彻。诚然,对于眼前的一切问题,我们无法提前到未来寻求对策,但下决定前我们还有能力去思考、权衡,暂且往后一小步,让想法朝未来延伸一小步,想到并提早避开可能发生的问题。先哲说“三思而后行”,确实很适合我等小傻瓜拿来约束自己的冲动性子,免得在冲动之下把事情搞砸。

往后一小步,可举头望洒满星辉的夜空,也可低头细思一下步行动的利弊。愿这小而有限的眼眶,能为我装下那一路相送的尘世繁花。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整体是什么?整体是由无数个碎片组成的。碎片化是什么?假如你在做一道奥数题,在你即将解出来时,“笃,笃,笃”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你的思路,拿回快递的你,回到书桌前继续解题。当你被打断后又不得不去做另一件事后,做完再去做前一件事的时候,前面的事就被碎片化了。相反,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时,即没有被人打断,也没有被别的事而分心,顺利地做完一件事,这件事就没有被碎片化。

生活中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又是什么?

碎片化阅读是因为时间和琐事所导致阅读的分段。碎片化阅读的坏处是让我们的阅读知识变得难以积累,通俗地来说就是让我们的文学知识也变得碎片化。而碎片化的阅读也有好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碎片时间中去阅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有人认为碎片化让我们无法更深地进入阅读,有人认为这样阅读让我们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流,因此而导致文学的深入阅读者减少,使一些人只是肤浅地简单阅读。有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碎片化阅读减少了他们阅读时的压力,也让每一次进入脑海中的文字变少,让他们可以细细地,更快地去理解文章知识。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其它的碎片化生活,例如:

当我想在上课铃响之前做完功课,但天不随人愿,有一些同学,想让我和她们玩,一旦我拒绝了她们的要求,他们就像小恶魔一样紧紧地抓着我的一只手臂,时不时地好像在发泄似地拉一下,让我无法写出好看正常的字。我只好先陪她们玩一会儿,过了好长时间我才能继续写作业。等上课铃响后,我的作业又要拖到下一节课,才能完成。

有时候,你也会叹一口气:“碎片化你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

【篇四:零散的整体】

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世界观,将不同的世界观统一起来的是哲学。世界观是朴素、零散的,而哲学则讲这些化为一个整体。无置可否,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零散的现代社会,去拥有一个作为整体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一种关系,容纳了人物、事件、时间、空间……这种共存是双重的。

零散和整体既是相悖的,正如油与水互不相溶。零散的时间分配是迫于世界周遭环境,由于生活的忙碌,我们很难保持在一个地方利用一段连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作为结果,很多事情难以不被打断。而对于有些事情(我们不难想象这些事情是存在的)本应有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内连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些打断往往带来在安心的后果。试想男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例如高空作业人员、交通管制、甚至是普通的司机对于他们来说,分神几乎意味着死亡的威胁。这的确可以印证碎片化的生活对我们带来的影响。

而如果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零散和整体又可以是互补的、相生的。众所周知,整体是由零散所构成的。如果把原子核看做一个整体,那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讲师组成整体的零散。这么看来,整体也是零散的。当我们把整体的时间和零散的时间拼在一起,才能构成我们的全部生命。因此整体和零散也是并列的。

人类从原始生活起就以改造自然为目标。他们对自然的贡献远大于自然界所有物种造成影响的总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改变也影响了为事的方式。尤其是将许多原本不可分割的事物拆解为更小的碎片。不论是卢瑟福行星模型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原子论还是施莱登的细胞学说改变了人们对生物机理的理解,都是新思想对于陈旧理论的破除、完善和纠正。人们提出的新思想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也是由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提升。将不可再分的整体化为零散的碎片,是人类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同时由于机器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进步,机器正逐渐取代人类从事各行各业,人们的确生活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但机器有能力胜任整体的事情。

零散和整体的关系是复杂的,对立与和谐的关系共存。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中,我们无疑是在一个零散的整体中寻找零散与整体之间的瓜葛。

【篇五:碎片修炼守则】

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紧张的生活节奏逐渐使我们的生活碎片化。人们利用排队等候的时间用手机刷着新闻,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阅读小说,又或是利用上厕所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购物……这些无疑都是节约时间的不二选择。

但是,不同的人管理碎片化时间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地铁上,我大多会低着头,刷刷QQ、玩玩游戏。抬眼看看周围的人们,他们似乎也在和我做着相同的事情。但在澳洲旅游时,我惊讶的发现澳大利亚居民还会带着传统的口袋书在公共汽车上阅读,他们那种积极的管理碎片化时间的态度让我的心灵为止一震!我们是不是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管理我们的碎片化的生活呢?

记得电影《怦然心动》中女主角说过这样一句话:“局部之和大于整体。”是的,其实不要小看那些碎片时间,假使我们阅读一本著作,每天读十页、理解十页,那么日积月累,我们就能将该著作理解透彻。亦或是对待“背单词”这样的枯燥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每天学习一小部分,那么就能从量变到质变,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只要我们善于管理碎片化的时间,那么就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效益,不断积累并获得进步!

碎片化的意义对与认识一个人也是如此!可能这个人乍一眼看去平淡无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慢慢发现他身上的特点,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整体的形象。所以碎片化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事物的本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把双刃剑,有时过于支离破碎也会带来不利之处。

当我们以碎片化的方式看待一件事情时,我们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它的客观判断,以至于产生消极的影响。学习也是如此,碎片化的学习有时会让我们一知半解,当我们以为全部学会时,其实只学会了一小部分,这会误导我们的认识和学习。

因此,在这节奏紧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我们要学会挤压、管理碎片化的时间,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篇六:碎片化的时间?完整体的梦想】

一天的开始,从清晨的闹铃开始,明明是欢快的铃声,心中却是一点都愉快不起来,倒是有几分压抑的感觉。匆匆忙忙洗漱好,换上有着太阳味道的校服,别上校徽,胡乱塞几口早饭,背上沉甸甸的书包往学校赶。

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近几天总是阴雨连绵,踩过路上的小水洼,溅起的水珠打湿了裤脚。脑子里一遍遍过着正在构思的小说情节,答应了读者的题材,虽说写的都是短篇,但每篇都凝聚着我的心血。

赶在早读之前到校,却还是不免被班主任数落了几句。交完作业坐回位置,随手“梳理”几把快要飞上天去的短发,拿出书开始早读。铃声一响,便起身去收作业,统计着同学们交作业的情况。当然,在这期间,我这个班长还要分配一点精力管理班里那群不省事的“猴儿”。

忙碌的一天从现在正式开始。那么,现在和我一起深呼吸——迎接碎片化的一天吧。

快速调整好状态上课,边听边记,时光匆匆流走,一节课也就这样和我们挥手再见了。下课十分钟,大家也顾不上什么休息不休息了,补作业的补作业,临时抱佛脚背单词的背单词。我也是一刻也停不下来,拿着笔赶画稿,学校不可能带着工具过去,就只能用铅笔打底稿,回家了再加工。

中午也是两三下把午饭解决了,这也是小学养成的习惯了。迅速的做完习题,继续着没画完的原稿,必须争分夺秒,现如今,绘画人才越来越多,不抓紧着少得可怜的时间,你就注定被着碎片化的时代抛弃。

眨眨眼,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回到家,一点点把繁多的作业啃完,再画着今天的稿子,一笔一画描绘着世界的颜色,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是真正的放松,真正的快乐。

因为喜欢韩星,所以在网络上也会有着各种各样刺眼的讽刺之语,每天自然也是要抽出时间回复的。

一天的时间,短短的24小时,花几个小时学习,用几个小时画画、写小说,抽几分钟回应黑粉……碎片化的生活像是充斥着我的生活一般。但是,若要问我碎片化究竟是是好是坏,恐怕我也无法回答。我的老师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没有完全的绝对”。所以我也不能给碎片化的生活冠以“好”或“坏”这样的判定。

不去评论他人,就我而言,零碎的时间都用在画画之上,虽辛苦但乐此不疲。画画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学苦练,挑战不同画风,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也许我的生活是碎片化的,但不可否认,我的梦想却是个完整体。或许我年纪尚小。做事还是一腔热血,可是,这个时候不拼一把,以后又何来勇气去踏足其他事物呢?

或许,我们还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兜兜转转,但只有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负初心,才有可能走出迷宫,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篇七:碎片化时代的点与面】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之一,就是碎片化。

何为碎片化?词条中给予它的定义是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放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碎片化生活是主流,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网络分成一块一块的点与面。

以我一天的早晨为例,从早上6点起床,先是打开手机,接收天气预报、今日热点这样的短消息,紧接着回复一下好友的问候。

这短短的五分钟,我就接受了碎片化的天气信息、社交信息。

不同以往,信息不再以大段的,陇长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简洁短小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必然关系。

曾经,相隔两地的恋人,以书信交流,一写便是厚厚的一打纸,信息传递的不便,使他们把浓浓的思念,凝成了一个整体—一封信,再传递给对方。

而今,有了网络,即使是在大洋两岸,也可以随时随刻表达爱意,于是,整体的思念变成了碎片,一块一块地传递。

这是过去和现在最鲜明的差别之一,同时,也宣告了,碎片化是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什么?方便啊!

时代在给予我们碎片化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怎样在碎片化中保留那些恒久不变的面呢?

诚然,我们都知道碎片化为点,那么面是什么?

那些有价值,需以整体的形式去做的事,去见的人,去读的书,去学的物。

面是石头,点是沙子,石头为主体,沙子穿插于石头之中。

我们应该善于使用碎片化时间去做简短的事,把相对整体的时间留给需要用整体时间去做的各种事情。

碎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产物,是信息化给予我们的挑战,在这个新世界里,时间无始无终,只有一个个碎片化的当下,当我们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合理规划使用,将碎片连点成面,点为血肉,面为骨骼,生活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我们的生命也可以再次拥有蓬勃的活力和完整持久的思考力!

【篇八:语文之我见】

语文,一个奇妙的词语。它天天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大家是否思考过它背后的含义呢?恐怕很少。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将它当作一个整体。没错,它一眼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整体。但当你细细一想,就会发现语和文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

语,是人类交流的必要工具。而文,就是这种工具在时间长河中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符号。所以,虽然它们并不是一个整体,但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从何而来的呢?我想:也许是某种需求导致的,我且暂时把它称为“源”。

几百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开始群居。渐渐的,群居的一些必要需求被人类所发现,这时“源”就出现了。

这个“源”就是人类之间的沟通需求。在发现了这个需求后,人类慢慢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语”出现了。

“语”便是人类之间语言的交流。在出现了语言后,人类慢慢的发现,自己无法将过去记录下来。渐渐的记录的这个需求引导出了“文”。

不用说,这个“文”就是现在文字的雏形了。在经历了数十万载的锤炼,在经历了千万代人类的手写后,在经历了甲骨文到行书的演化后,文字,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在文的带动下,语也慢慢变得极富诗意。可以说:语生文,文助语。

语文,这一个奇妙的词。在这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语中,包含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又包含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血和努力。它在我身边随处可见却又如此广大如此之浩瀚。

【篇九:因为有爱】

因为有爱不管风,不管雨,都是生命的插曲。

——题记

河流因为有了雨露,才能汇成海洋,花丛因为有了蜂蝶,才能生机盎然,而我因为你的爱,才能快乐的成长。爱伴我一生。

父母之爱

父母的爱——给予力量,茁壮成长。父母哺育了我十四年,这十四年,父母给我许多教导,让我茁壮成长。我做错了事,父母不但不会批评我,而是引导我认清错误,并且教我怎样改正错误;我的成绩不稳定,有时会一落千丈,父母不会打我,骂我,而是一味地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不能吊儿郎当,还让我不要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只要我一生病,躺在病床上,父母就会一夜未眠地照顾我,直到我好了为止。因此就可以说成他们是我的守护神。父母的爱是伟大而又无私的,我绝不可以辜负他们的,必须好好学习,回报他们。

老师之爱

老师的爱——收获知识,启迪人生。老师不求回报的给我传授知识。我也应该勤学好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老师喜欢那些不懂就问的孩子。尽管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去问老师,老师都不会怨这个学生笨,而是对这个学生作细心的讲解,直到听懂为止;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会批评我,同时也教导我,会对我说:“你的成绩并不是你我所理想的,但你要记住,每一个人都会有失误,所以你不要灰心丧气,我相信,只要你勤奋,刻苦求学,一定会有理想的成绩。”老师就如同我的父母,在我失败的时候鼓励我。在我的一生中,老师是我最大的恩人。

集体之爱

集体的爱——获得温暖,充满自信。德国马克思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脆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并且让我明白集体是人数不等的一群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整体;也让我明白集体的荣誉必须要靠我们每个人来维护。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有权利维护集体的荣誉。

这些爱值得我们去珍惜;这些爱值得我们铭记在心;这些爱值得我们去维护。

因为有爱,这些爱才会更加精彩,这些爱才会发扬光大!

【篇十:经典伴我行】

古文,一种耐人寻味的文章。它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却百读不厌,每一次品味都有不同的感受。

《醉翁谈录》中有一篇,说的是,眉眼口鼻,皆有神也。一天,它们在争吵谁的本领大。

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辨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

这四位吵得不可开交,都说自己最有用了,谁都比不上。仔细一品,发现少了谁都不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班级的那一件事。

那天,有两位同学在互骂,进行了一场“口水战”。我们有的劝,有的想方设法地把她们拉开,可是都不行,反而扭打在了一起。直到老师来了才停了下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很小的事情:谁都看不过对方的不足,都觉得自己更厉害。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想的,一个班,一个集体,会怎么样呢?我觉得眉毛说的挺有道理:“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面皮安放哪里?”是啊,我们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份,好与坏都是一起,那又何苦争论呢?

个体终归离不开整体,个体只有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最优化的作用。我们班的30个人只要互相协作,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使班级更好。

这篇小古文,带给了我们如此深厚的感悟,怪不得可以流传至今呢!

文言文,现代汉语的源头。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从小浸润在古文中,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还可以熏染一些别样的风雅气度。

就这样,经典蕴含的哲思、睿智,不断地锻造着我的思想,让我茁壮成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