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相关作文

【篇一:美丽的明德小学】

明德小学座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那里鸟语花香,景色怡人是个求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校园里有谈古论今的文化墙、风景如画的后花园、丰富多彩多博学廊、雄伟壮观的教学楼。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化墙,墙上雕刻着仓颉造字、李白对酒当歌、驰名中外的四大发明、郑和七下西洋、毛主席的光辉历程、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我们……那一幕幕历史像电影般在我脑海中重现,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尽情的瀚游,更知道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往里走就是多姿多彩的后花园,园中有一座精巧的润心亭,亭子四面刻满了中国四大名著,那些人物刻得栩栩如生。生机勃勃的春天,小草探岀了脑袋,桃花羞红了脸,柳树染绿了头发。热闹非凡的夏天,知了在演奏乐曲,柳树和樟树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捉迷藏。变化多端的秋天,火红的石榴树上,一个个笑得咧开了嘴的石榴压弯了石榴树的细腰,金色的桔子也不甘示弱,满树的桔子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火红的枫叶把大地铺成了金色的海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银装素裹的冬天,冬姑娘给后花园穿上了新装,给大树戴上了雪白的帽子……

再往里走就是丰富多彩的博学廊,廊上雕刻着名人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时时刻刻提醒我,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跑道两旁雕刻着孔子、鲁迅、沈从文、陶行知、居里夫人、爱因斯垣、马克思……真让我目不瑕接,这些名人吋刻激励我让我不断进步。

最后,就是我们那雄伟壮观的教学楼,上课时,教室里是同学琅琅的读书声;下课后,操场上是师生们开心的笑声;课间操,操场上是我们整齐的脚步声。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明德小学,我非常爱我的学校,你呢?

【篇二:修身明德,创文化中国】

一条长江静静地流淌过这片黄土地,流了五千年。傍水而生的一群可爱的华夏子孙被她滋养了五千年。中华民族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伫立,五千年不倒。中华文化是其最强大的支柱。

中华文化包含了智慧的祖先总结出的思想文化遗产,他教导华夏儿女何为“信礼仁义”她告诉华夏儿女要团结凝聚,她在华夏儿女受伤时,予之慈母般的抚慰,他向社会源源不断的传递正能量。它如一盏引航之灯,在漆黑的海上,给人最真实的温暖,最无畏的力量。

所有的中国人心中应该都清楚它曾经的灿烂与辉煌。五千年前,当西方人茹毛饮血之时,孔子已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创办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渐渐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慢慢用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逐步学会“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容。

而今日,我们仿佛忘记了老祖宗的训言,淡漠了那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让他在灯火阑珊处黯然神伤。小悦悦被碾压三次,路人视若无睹,司机冷漠无情。事后没有一句安慰、反想用钱摆平。中国人的口袋渐渐鼓了,可道德却被这些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一次次的践踏,。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是什么早就了一个如此冷漠的社会,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淡然、漠视生命。利益、金钱?可我们有无想过:有了钱的我们是否失去了最本真的善良;最简单的幸福;最平凡的温暖。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国人都是如此,也有很大一部分善良的中国人。可那些践踏道德的人会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耻辱,会是我们洗不去的污点、抹不去的伤疤。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我们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唤醒心底的善良。就像道德模范郭明义。他不伟大,可以说很平凡,可他一次次的善举,带给世间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他的热血点燃无数人奉献社会的激情。爱可以传递爱,善良能繁衍善良。让善良的种子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生根发芽,悄然滋长。我们不能保证天天为别人做好事,但我们需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提高中国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孩子开始,少年强则国强。当今学习更注重的是科学文化的教育,有多少青少年的素养不过关。就像“复旦大学投毒案”。进入复旦大学这种高等学府,将来有多好的前途,多卞的道路啊!可他文化水平高也弥补不了道德的缺失,一念之间是成功与毁灭的距离。他用之后那救死扶伤、握紧手术刀的手,杀了同寝室曾朝夕相处的同学。他用自己的手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毁灭了两个家庭。道德的缺失是“硬伤”!有一个好的文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德行。道德教育万万不可缺失。

善,人之本源;德,人之本心。积善成德,我们才能自强,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上,我们要进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让它们世代相传。让中华文化永垂不朽!

【篇三:我的校园】

明德启南中学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赤红的方砖,雪白的瓷壁,宝蓝色的屋顶,构成了我们美丽的教学楼。一张张课桌椅崭新而又整洁,一间间教室宽敞而又明亮。

一大早,校园里便书声琅琅,伴随着小鸟的欢声笑语,演奏出一首优美的启南之歌。课间时,同学们都各得其所:打球的打球,跳绳的跳绳,教室里还有许多同学在看书、练字、画画……

美丽的明德启南中学,是我们的“美丽校园”。

【篇四:我的姨父,我的良师】

张亮认为辅导一个孩子完成初中学业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刚刚把他的儿子送入高中,这又迎来一个!

张亮是一个教信息技术的中年男教师,因为近视,常年戴着一副眼镜,不胖也不瘦,算得上是中等身材,不高。在二十岁左右,与他的夫人定下终身,在之后便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小王子——张薪志,从事教育行业已经几十年了,许多孩子可能因为他的点拨走上了信息技术的行业,他特别喜欢孩子,这也是他从事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十岁左右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的他与他的夫人王海纯女士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决定将现处于长沙市的侄女孙慧敏转入他所任职的学校——明德启南中学,抽出他的休息时间去拯救一个无知‘少女’。孙慧敏初一上学期就读于长沙市稻田中学,因为交友不慎从一个善良温柔阳光的女孩渐渐坠落,变成了一个赖皮、叛逆、用钱大手大脚,经常出去玩到十一二点才回家的女生,开始满口脏话,一发脾气就动手打人或者摔东西,顶撞父母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是玩手机、吃东西、讲话,就是睡觉,没有正经听过一节课,还公然煽动全班同学写诅咒信。

张亮曾经特别疼爱他的这个小侄女,于是联系校方,将这个孩子转入明德启南中学,放到他眼皮子底下。一开始,他是将孙慧敏放在学校寄宿,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孙慧敏竟是这样一个女孩。在学校做了一个多月的好学生,坚持不下去了,晚上在寝室说话,打扰其他同学睡觉,懒惰,不做卫生,以至于停宿两周。张亮便把她接进自己家,每天督促她完成作业,平常他9点多就可以睡觉的,但他知道孙慧敏数学成绩不好,便一道题一道题辅导,灯光照在他略显苍老的脸上,皱纹映入眼帘,几根白发夹杂在黑发中特别显眼,要一遍两遍讲解,她才知道。平常他是9点来学校都没有关系,因为孙慧敏的班主任要求特别严格,所以每天他不得不陪着孙慧敏6点50多就去学校。

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家庭、爱工作、爱一切孩子的人。

他既是我的姨父,也是我的良师。张亮是他,孙慧敏是我。

【篇五:“修身明德,博学笃行”——中华学子朝圣行有感】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修身明德,博学笃行,圣人孔子,名垂不朽。“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2017年11月25日,我有幸游学曲阜圣地三孔,感受儒学之圣。

初入孔庙,便深感那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漫步,似乎领略到了一位先贤的大智大慧,仿佛看到了一个青松般的身影,千秋凛然,他传承的是华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是泱泱中华的立身之本。他的仁义礼智信,他的忠孝廉耻勇,永远不会被历史抹去。一个新的人文起点由他开启,在漫长的历史中,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古今而不灭。

来到巍巍雄浑的大成殿,进行了庄严的拜师仪式:一拜孔子照亮了历史文化的长河;二拜孔子创立儒学;三拜儒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孔子虽然已逝,但逝去的只是他的肉体,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怀着尊崇之心,在深秋之季,游历孔庙,看到那傲然挺立的柏树,就像看到了孔子。

金声玉振坊喻示着孔子思想十全十美,集古圣贤之大成,以达绝顶。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子如祀天,表达对孔子崇高的敬意。太和元气坊的太和指六合,日,月,阴阳汇合之气,表达孔子思想宏大、崇高的精神特质。正如颜回所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进入孔林,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在心中荡漾。孔子的灵魂便沉睡于这庄严肃穆的孔林。

驻身其中,思绪万千。250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中华民族的圣人,他博学笃行,修身明德,经历种种坎坷,创立儒学,终成大器。他创立的儒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演说中曾讲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今社会,尽管我们每个人呼吸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但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处事方法,无不烙上儒学思想的烙印,儒学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内在的文化基因驻留在我们的生命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今天,我们生活富裕了,但孔夫子的话语依然回响在耳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追求快乐,简单,简朴,他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胳膊,当枕头用,快乐就在其中了。”他对颜回的赞赏是:一箪食,一瓢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追求快乐,率真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我眼中的孔子,真真切切是个伟大的圣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孔子的理想与追求。我们也应当如此。学习儒学精髓,肩负起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为社会,国家,尽个人的一份力量。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传承优秀儒学文化,为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