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爱晚亭】
我喜欢北京的万里长城和故宫,也喜欢武汉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但我更喜欢我家乡的爱晚亭。
爱晚亭坐落在岳麓山的山脚。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就坐在爱晚亭里,一边欣赏着岳麓山的迷人秋景,一边就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少年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也经常会到爱晚亭来学习读书。
爱晚亭有红的砖,绿的瓦,亭角龙尾巴似的翘起来,它四根粗壮的柱子上有很多赞美爱晚亭的优美诗句。坐在石栏上,扶着朱红色的大柱子,闭上眼睛,沐浴着温暖的春风。嗅一嗅那里的文化气息,感受一下大诗人写诗的气氛,摸一摸那一砖一瓦,切身融入了景色中去,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坐在爱晚亭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一会和杜牧以诗会友,饮酒唱歌,一会和伟人们高谈阔谈未来和理想。
爱晚亭旁边还有迷人的景色,现在是春天,桃花姑娘微笑地向我们打招呼,好像在说:“春天来了”,小鸟也特地从南方赶来凑热闹。
我喜欢爱晚亭,喜欢它美丽的景色,更喜欢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爱晚亭玩!
【篇二:什么即景作文500字】
【篇一:炊烟即景】
彭睿辰
提起炊烟,对我们城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只有在乡村才能偶尔见到炊烟。可是,对我来说,我却十分了解家乡的炊烟,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字:美不胜收。
我的老家在益阳农村,所以我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自然也就格外了解乡村。
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像天边的晨曦,清灵疏朗。熬一锅小米粥,就着一个鸡蛋,一碟咸菜。吃罢,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序幕。
午间的炊烟是匆忙的,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暗示着乡村人们的忙秋忙夏,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比喻是再好不过了。
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的细致,夕阳斜照西山,缕缕炊烟与夕阳交织,美得不知如何形容,庄家人有个习惯,越闲越吃,所以晚上的食物都会丰盛些,乡村人尤其懂得炖肉,小火慢炖,肉烂汤浓,远远都能闻到飘来的香气,因此傍晚的炊烟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来临。孩子们此时便聚到一起,捉萤火虫,摘黄瓜,捉蟋蟀,乡村的一天便结束了。
炊烟是乡村独具特色的景象,在城中的小孩是见不到这种美景的。
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的花,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故乡的炊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二:岳麓即景—枫迹】
姚淳耀
早就听说岳麓山秋日的层林尽染,今日如愿登上了岳麓山。
可刚进大门,我就大失所望。这分明是一颗颗绿绿的树,单调,没有一丝美感。唯一的希望便在远方的雾中,而这些绿树都微微向那希望之雾倾斜,使得那一团缭缭绕绕的白色愈加神秘。
我再走近几步,那红色竟真的在雾中,微微的现出,使我的心直跳。我加快了步子,那红与黄一点点、一寸寸地显出。忽而,我停下了脚步,那红的、黄的两团晕已经清楚的挂在了树梢。那一片一片的叶,在树上结成一片,而每一片却又那么清晰!这红的、黄的那么鲜艳,后面的绿树群与群山把它衬得那么突出,却又丝毫不突兀。
接下来又是一片绿,直到我拐过一道弯,出现了爱晚亭。
爱晚亭,一个绿檐红柱的亭子,矗立在中央。两旁那红中绿、绿中黄的树,一小簇一小簇的,伸入爱晚亭前,像那持扇的小女仆。而再前错落有致的红的黄的绿的树,分明就是朝拜的百官,而中间一条平静的河中,漂浮着均匀的铺满红叶,平整的就是那皇帝出入走的地毯,而旁边与后面依靠的青山是翠绿的屏风,正中间那壮丽的爱晚亭正是端坐中央的皇帝。
我看着看着回过神来,不是皇帝,是爱晚亭。我再看一眼这美丽的景象,只恨我没有足够优美的文字表达它。
下了山,我冥思苦想,也没有哪个词能概括这秋日的岳麓山。
【篇三:池塘即景】
杨沛熹
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一进小区大门便可以看见门前的几个长方形池塘,一字形排在门口。两旁种满了棕榈树,主干道上的车来车往,也是这个池塘增添了几分生气,春意盎然。
在这个不大不小的池塘里,到处都是鱼儿欢快的叫声;到处都是供氧机里的水从天而降的声音;到处都是小鱼们嬉戏打闹的声音。小鱼成群结队地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从这头游向那头,一会儿又从那头游到这头。它们摇摆尾巴,抖动身子,耸耸头,就这样无忧无虑地游啊游啊……它们有的在石缝间穿梭,有的在喷泉下睡觉,还有的池塘边抢夺食物。鱼儿们整天都生活在这个池塘里,好不闲逸。突然,一只全身乌黑,长着两颗又大又鼓的眼珠的金鱼从岸边游了过来,纵观它全身上下,不愧是中国的国粹。
池塘两边还有两排棕榈树,它们像几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似的保卫者小区的安宁,保护着小区的一草一木。从它们那粗糙的、凹凸不平的树干来看,就认得出来它们身上满是伤痕,代表着它们立下的赫赫战功。在它们脚下的这些小花小草,都在它们的保护下存活了,雨天叶子为它们遮风挡雨,晴天叶子为它们遮阳防晒。
池塘边还种了一些菊花,它们嫩嫩的、黄黄的。每当到了秋天就盛开得如火一般,热烈又纯洁。微风吹过,遍地的菊花翩翩飞舞,好看极了。
我们的小区四季如此,年复一年,每天都会有新生活、新生命在萌发。这就是我们小区的池塘。
【篇三:春游岳麓山】
岳麓山座落在湘江之滨,从山顶到山脚,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翠绿的像水在流动,又似一块落在大城市间的翡翠,绿得发亮。
淋浴着春日里的暖阳,我爬上岳麓山,置身于树林间。仿佛自己就是这里一片幽静的“丛林之王”。
树林很幽静,除了太阳在树叶缝中洒下零零星光般的阳光外,树枝间里时不时的有一个小巧玲珑的身影,一晃而过;地上也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排排的走着。
爬岳麓山是一个十分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两边的大树摇身一变,成了绿油油的大棚,而山顶上吹来的习习凉风,成了一座天然的电风扇,吹着凉爽的风,疲劳和压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飘走了,顿时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一下让人们又有动力,忘记了爬山的辛苦。
下山之后,就是爱晚亭了,这个景点可谓是“长沙人都知道”的地方,每天几乎都是人流不息。爱晚亭的名气可就大了,不单单只是因为牌匾是由毛泽东主席的亲自题词,还与琵琶亭,兰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秋天的爱晚亭犹如仙境般美丽,四周红叶似火、众星拱月般环抱着爱晚亭。亭角飞翘,琉璃碧瓦,和这似炎的枫叶,混在一起,可谓是“一片红中一点绿”,坐入亭中,仿佛进入了一种神奇的境界,好似自己是一个仙风道人,闲游在神仙府的小亭间,又似自己是一个帝王,在大观园里散步。
爱晚亭旁,还有一条小溪,潺潺的流着,无疑是在这锦缎上,添上了几朵小花。“中国四大亭之一”的称号,果然不是白给的。
岳麓山就像一块百看不厌的珍宝,无论你什么时候来,都能领略它不一样的美。
【篇四:我爱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每当我驻立在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塑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他把橘子洲头写得那么美,美得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过来领略这里的美景,让我这个长沙人倍感骄傲。
与橘子洲只有一江之隔的便是那著名的岳麓山了。山上的千年古树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山脚下就是爱晚亭了,要是你秋季来观赏爱晚亭,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古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为每到秋高气爽的季节,爱晚亭周围的那片枫树林,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长沙除了美景,还有美食,甜的、辣的、酸的……长沙人最喜欢吃得美食就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臭豆腐了。大家都知道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可是吃起来却特别香,在长沙一些有名的臭豆腐店里,常常要排很久的队才能买到。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古以来,长沙名人辈出,比如欧阳询、黄兴等,还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的毛主席,这些历史名人见证了长沙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既然说到长沙的历史文化便不得不提岳麓书院,它座落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是中国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看到岳麓书院,心中又不禁想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当年湖湘学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今朝我们也要筑梦未来,共创美好。
这就是美丽的长沙,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爱它,我为它自豪。
【篇五:难忘那老长沙的味道】
空中飘来一阵熟悉的臭里夹杂着香的气息,走近一看,是它无疑了——臭豆腐,发黑的外皮被烘烤得香脆诱人,里头包裹的是柔嫩可口的豆腐,淋上特制的汤汁,那香味十里之外也能闻到,咬一口外酥里嫩,汤汁从里溢出,瞬间散满了嘴中,我细细品尝着这美味佳肴……
暑假刚开始,我与家人一同到长沙游玩,嘴里吃着热腾腾的臭豆腐,手里提着新鲜出炉的烤串,与大人一同前往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书院门口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买了票,费九牛二虎之力挤了进去。一踏进书院门槛,迎面而来的是书香之气,我仿佛看到千年前的岳麓书院,白衣学子三五成群,有讨论学术的,有静坐在一起读书的,还有在石板上刻字的,为书院多添一份书卷气。
在学府深处我看见了岳麓书院的学规,让我吃惊的是它并不全是规定学习的事项,还包括要孝敬父母,诚实做人等内容,我很想知道是哪位伟人定制的学规,令我敬佩不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大家熟悉的诗句,没错,当我听到“爱晚亭”三个字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首名诗,爱晚亭,顾名思义是一个亭子,可这里的爱晚亭是一串连绵起伏的亭子。高矮不一的六角亭,墨绿的顶,用瓦遮住,红的支柱,摸上去粗糙而做工精细。旁边是高大的枫树,盛夏未红的枫叶是那么绿,绿得生机勃勃,绿得春意盎然,我不禁联想秋天时它一定是火一般的红,红得狂热而明亮。我多想长久呆在这些亭子里,细数一片一片的枫叶。但只能渐行渐远,依依惜别。
老长沙,你有独特的味道,让我一口也不舍得浪费,你有文字的书香,让我深有感触,你的道路如迷,你的气场盛大,你的一切美与活力都让我着迷。
如今回味起来,我好像又回到了那儿,吃着臭豆腐领略着你的美食、风景、气息……
【篇六:我们班的画画大王】
说起谁的画画得好,肯定少不了刘婧瑶。
美术课,老师要求我们用白描的方法画建筑物“爱晚亭”。虽然不涂色,可细密的线条依旧让我眼花缭乱,对我来说,这张画并不能轻松完成。
“啊,怎么老画不好啊!”我一边弹走橡皮屑,一边抓狂。“这筑基有什么用啊,除了给人添麻烦,再没其他的用处了。”
下课之后,我去看刘婧瑶画得怎么样。哇塞,比我强一百倍,我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唉,又没选上。”我看着后面黑板报,刘婧瑶的画选上去了,她画的我认为是黑板报里画得最好的。
我仔细地端详着黑板上的黑板报,发现上面的画都是画了很久才画成的。画上面最多的就是铅笔印。虽然颜色擦干净了,但可能因为下笔太重了,烙下一杠杠印子。
我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画来:不认真修改,有时候甚至不拿铅笔打稿子,直接像有十分把握一样就勾线了,所以没那么好看。
刘婧瑶每次都是能画到最好就画到最好。凡事都要练,她一定练了很久才练得这么好。
我要学习刘婧瑶这种精神,学习不断修改,不断改进,不怕吃苦的工匠精神!
【篇七:家乡的岳麓山】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著名的山——岳麓山,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湘江西岸。岳麓山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迷人,风景秀丽。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的岳麓山。
秋天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岳麓山。我们一边沿着小路大步地走着,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只见满山的枫叶红得像一把火,一阵微风吹过,树叶落下来,像一对对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的枫叶,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红地毯。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来往的游客都在静静地观赏着。穿过高大的枫树,我们就来到了爱晚亭。
爱晚亭也是岳麓山上一道著名的风景,也是曾经的革命活动胜地。毛主席还亲自在爱晚亭题过词。周围的枫树就像一排排威武的战士一样守护着爱晚亭。
我们有时拾阶而上,有时顺着陡峭的山坡前行,不知不觉就爬到了山顶上。我们站在山顶上,微风徐徐吹来,真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站在山顶上俯瞰山下的风景:长长的湘江像一条玉带,湘江大桥横跨在湘江上,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毛主席的雕像高高地矗立在橘子洲头,是多么的雄伟……
夕阳西下,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岳麓山,但岳麓山的美景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我爱家乡的岳麓山,更爱它那迷人的景色。
【篇八:岳麓山】
岳麓山,五A级景区,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著名景区有岳麓书院、爱晚亭、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
上了山,拐了个弯,我们便来到了爱晚亭。爱晚亭是我国四大名厅之一。夏天的爱晚亭,郁郁苍苍的绿叶映衬红色和金色,相映生辉……
再看看树,100年的椤木石楠、130年的枫香、120年的香樟、还有110年的朴树,都是些“老爷爷”了看着它们苍劲有力的枝干,就好像看见了它们发芽时的模样。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当我看到岳麓书院时,我说:“真美!”岳麓书院是很美;书院旁有个小池塘,池塘清澈见底。书院十分古朴……总之,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走过一段小路,我们来到了清风泉。一块石头上写着,此古井位于清风峡,涓涓细流,破石而出,清冽甘甜,与白鹤泉齐名,人称“麓山第二方润”。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提联赞曰:“峡里青枫,云中白鹤。山间明月,岭上清风。”可惜我看清风泉的时候,清风泉里没有水……
走过几段路,我们来到了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所。好像是个洞,黑乎乎的,洞口有一扇门,上面还挂着一把锁,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物品。
最后就是二南石刻了,这是一个亭子,里面有一块正方形的石头,四面都刻了字,其中最醒目的几个字是“放鹤、二南诗刻……”
最后,我想对岳麓山说:“我爱你,岳麓山!你是长沙的骄傲,你是湖南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