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溱湖·渔趣】
数九寒冬,白雪皑皑,雪花飞舞。
这天,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内却人头攒动,时而还传来阵阵叫好声。原来第二届溱湖冬季捕鱼节已悄然而至。
我的家乡——古镇溱潼,是镶嵌在里下河水乡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水草丰茂,物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古镇南部的溱湖有6000多亩水面,湖里自然生长着鲢鱼、青鱼、花鱼等各种鱼类。
听说今年冬捕节请来了山东的专业捕鱼师傅,提前半个月下了网。捕鱼当天,捕鱼师傅齐心协力在水上奋战了近三个小时,才将网圈到湖边。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起网!”领头的师傅一声令下,鱼儿在渔网中竞相跳跃,溅起串串漂亮的水花。随着渔网的收紧,无数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争先恐后地跳起舞来。它们跳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个个都铆足劲窜出水面,想从渔网里挣脱出去。它们的鳞片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的,令人眼花缭乱。岸上的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快看,鱼王!”人群中一阵欢呼。只见渔网中一条大鱼东游西窜,众人合力,才将它弄上岸。原来这是一条淡水之王——鳡鱼,我们这儿称“铜头鱼”。这条鱼体长1。78米,足足有92斤重,竟然比我还高还要重,真是名副其实的“鱼王”!
美丽的溱湖,快乐的冬捕节,让我终生难忘!
【篇二:难忘的回忆】
儿时的那些事是多么有趣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事也会随之消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想到儿时的事,我不禁喜上心头。
想起我小学的暑假都是在姥爷家过的,那时的时光是多么的快乐。在我的努力下,一个小时就写完了作业,然后,姥爷左手拎着两个燕子风筝,右手提着装有一个豆腐块儿的袋子,我拿着鱼网,姥爷带我去劳动公园,先去健身器材那玩,玩儿够了,就去捞鱼。我和姥爷来到池边,用他那自制的大网伸进了泥水里,然后,猛地一提,提上一大袋子泥巴,接着把网往地上一倒,就会有许多的小鱼,小虾在泥里跳来跳去,有时,还会钻出一条泥鳅鱼,然后,我迅速的把它们捉住装进瓶子里,那时的我无忧无虑,甭提多快乐了!
捞完鱼,姥爷就把网放在树边,拿起两个风筝,他一个,我一个。他总是能把燕子风筝放的非常高,我站在地上看天空中仿佛是看到了一个小黑点在摇动。而我却放不起来,姥爷就手把手的教我。
那时的我总能和姥爷出来玩,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姥爷的脸,布满了皱纹,年龄也逐渐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行动也慢了,慢慢地在天上飞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豆腐块,而那只可以遨游天际的燕子呢?却在家里门后生满了灰尘,和那个网放在一起,那大网的把手儿也已经朽了,网圈上的铁也已经生了锈。
但是,有一天,那只燕子又重新地飞到了天空,可放飞的人,不再是姥爷了,而是我,用豆腐块儿的是我的妹妹。我和妹妹带着姥爷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姥爷看着我们,看着我们的风筝,仰望天空,我想他一定在想,让我们也像这风筝一样越飞越高。
现在,虽然姥爷已经不怎么出门儿了,但是,他总是从窗户往外看,看看那美丽的天空,而我也会时常陷入儿时的回忆之中。
【篇三:一次愉快的尝试】
周末的一天,我与爸爸妈妈去外婆家,那里小村庄风景优美,尤其是屋后那条缓缓流淌的清澈小河,带给我很多的乐趣。
我们的到来,令外公喜出望外,他决定亲自下河捕鱼,让外婆为我们做一顿“鱼宴”。
我也心血来潮,央求外公带我一起去捕鱼,但他坚决地摇头,不无担忧地说:“你别看河水浅,可容易滑倒哩。”我撒娇着说:“我已一米五身高了,足够应付。”这样软磨硬泡了好一会儿,外公才勉强答应。
我和外公一起穿好防水服后就下河了,河水真是冰凉刺骨,我刚一迈腿,脚就陷进烂河泥了,幸好有外公有力的大手扶着我,要不然我就要“狗啃泥”了。
外公往我怀里塞了一张捕鱼的拉网,示意我先别动。我疑惑地看着外公,心想:既然已经下河,就该抓紧时间捕鱼啊!只见外公用长长的渔网把堤岸和河心都圈起来,我豁然开朗,原来这样就能降低捕鱼难度了!
网圈好后,外公分配任务,他负责撵鱼,我负责抓鱼。只见外公像旱鸭子掉进水里一样扑腾起好大好多水花,顿时我就感觉到有很多鱼儿乱冲乱撞我,我站都站不稳了,哪里还容易抓到它们?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我已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我的成果只有两条小猫鱼。我沮丧极了,提着捞网上了岸,嘴里大声抱怨着:“这鱼儿真狡猾!”
外公也早已汗如雨下,可他仍然干劲十足,他安慰我说:“世上无难事,鱼儿并不狡猾,而是你的经验还不够。”
就这样外公又重新分工,由他来捕鱼,而我来协助他赶鱼,我抄起一根棍子,像哪吒一样闹起“海”来,这下顺利多了,外公很快就抓了满满一桶鱼。
见我还不尽兴,外公又带我去掏龙虾洞,虽然我的手指被自卫的龙虾夹了好多次,但我不怕疼痛,仍然斗志昂扬,短短一小时,我们居然掏了好几十只龙虾!意外的是,我们还抓到了一条大长鱼。
中午外婆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鱼宴,我也吃得非常尽兴。这次捕鱼经历,既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悟出了生活真谛:只有艰辛付出,才能收获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