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一次科学实验】
科学是人类的成长之门,是它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知识;是它带领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它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记得有一次,天气很冷。老妈把暖水袋放到了我的被窝里让我取暖。但是,一向睡觉不安分的我,一不小心把暖水袋给一脚踢了出去。只听“嘭”的一声摔到了地上变成了“肉饼”。
于是我抱起了暖水袋向老妈抱怨道:“这么倒霉?这才一个晚上就坏了,真是劣质产品!”
老妈听了我说的话后,仔细想了想说:“我能把这暖水壶复原。”
听了老妈的话后,我马上转忧为喜,转身就问妈妈恢复暖水袋的方法……。我半信半疑地按照妈妈说的话,打了一盆沸水,然后把暖水壶放到了沸水里。奇迹就在这时发生了,只见原本干瘪的水袋这时竟慢慢地膨胀了起来。
“哇,好神奇啊!”我一脸崇拜的看着妈妈,只见妈妈笑着说:‘这是热膨冷缩’这就是某些物体遇到热的会膨胀而遇到冷的会收缩。暖水袋就是这种情况,一遇到热水就会膨胀。”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茅塞顿开。原来如此,真是太有趣了。
其实,科学的发现并不是深奥的知识。在生活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实践,就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二:母亲谢谢您】
母亲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
我记着有一次,您把我送进幼儿园里,我在学校里住了半天,然后肚子就开始疼了,您知道后就骑着车子很快的来到了学校,把我带到医院里看了看,也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吃凉的东西然后才肚子疼的,您带着我回到家里,把暖水袋里面装满了热水,然后放到我肚子上,吃饭的时候,您先尝一尝如果不热的话你就会在给我温热,您把我的饭盛好以后,您才给自己盛饭,等我喝完了您就让我坐在床上不要动,您去刷碗,等我好了以后,您不是让我直接去上学,而是让我在家里面再过几天,如果全好了,肚子不再疼了,您才把我送到幼儿园里面。
我记得小时候您经常带着我出去玩,天气渐渐地变冷了,您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怕我冻感冒了,您就亲手给我织了一件毛衣,然后还给我织了一个小包,每次您带我出去的时候就会把小包里面装上瓜子,让我背着一边走一边吃,当我想吃什么饭的时候,您就会买回来菜,给我做饭,您对我是那么好,而那时候我还不满足,我还向你发脾气,但是您那时候根本没有怪我,而是像以前那样继续给我做我想吃的饭,每天带着我出去玩,当天越来越冷您还会给我织冬天用的东西。
当我生病的时候您在身边照顾着我——母亲
当我冲着您哭的时候您在身边哄我——母亲
母亲谢谢您这几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篇三:再寒冷的冬季也有暖意】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屋外风呼呼的吹着,吹起掉落在地上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当你走在大街上,有寒风吹在脸上,让你无处可逃。不过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却得到了一个暖心。
在冬天里,我一般只会待在家里不出门,因为一出门就会有寒风凛冽,不管你穿的是有多厚,多保暖。有一次要买早饭,我出去了,当我站在公交站等车时,看见了一个推着三轮车卖杂货的老婆婆。
还记得那时天才灰蒙蒙亮,我隐隐约约看见她推三轮车很吃力,迎着寒风一步一步的前行,她离我越来越近,我能清楚的看到她的两耳,她的脸颊,她的抓着车头柄的五指已冻的通红。头发再冷风中被吹的凌乱。我忽然之间发现,从她一直向这边走的过程中,她的嘴角始终微微弯起,挂着一个淡淡的的笑容,我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还有着这样一个心态,我的心被触动了。
时间过了一会儿,公交车还是没有来,我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冷了,温暖在慢慢的消失。我只好在站台上来来回回的走动,双手之间相互的进行摩擦是自己暖和。这样的一些动作全都被那个老婆婆看的清清楚楚,我微一抬眼就看见她极速的走过来。当她来到站台旁并把车停好,问我:“小姑娘你是不是很冷啊?”我看了看她连忙回答道:“嗯,确实有点冷。”她也看了看我,就转身在自己的三轮车里拿了一个暖水袋递给我,我的本能是推迟,不接受,可当我看到她那关切的眼神,我不能去拒绝。暖手袋已经在我的手上了,我觉得很是暖和。她看着我微微一笑,就给我说拜拜了。我流泪了,她自己再这样的天气里不用,却交给了我。这个温暖来的太突然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离那时已经过了一年了,可当我每每看到那个暖手袋,就会想起那个老婆婆,我希望能够再次遇见她,让我能给她一点回报。现在的我明白,冬季不仅仅能带给我们寒冷,而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温暖。
【篇四:妈妈的唠叨】
妈妈,您含辛如苦地抚育我已整整十二年了!您每天陪在我身边,解答我许多不懂的问题,就是为了让我长大成材!在此时,我要发自内心地道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您很爱唠叨,总是时不时地叮嘱我:上课认真听,早晨多穿点儿衣服,临出门前带口罩,过马路时要看信号灯,认真写作业……这些话,您总不厌其烦地对我说,而我不理解您的苦心,心里总是在想:烦不烦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唠叨,其实我早就知道了,还用您天天没玩没了地说!好烦人那!现在想想,这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对您说,“对不起,妈妈,我错了!”您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爱我,而我以前从来感觉不到您对我深深的爱,总认为您不爱我,直到一件事后,我的看法变了……
那次您出门去山东,要半个月的时间,只有外婆在家。临行前,您不厌其烦地几次嘱咐我要听话,要乖乖的。我总说,“知道了!母亲大人!”但您知道吗?自从您不在家的第二天起,我就感觉每天好像少了些什么,总觉得生活有些索然无味,做事也有些束手无策。后来,我才发现原来缺少的竟然是让我以前心烦意乱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一句句,一字字,带给了我许多的帮助。有时让我快乐,有时让我厌烦。但是现在,我认为这些“唠叨”不再是废话,不再是白开水,不再是未被处理的垃圾,而是寒冷冬天里的一个暖水袋,是春节别人寄的贺年片,或是大年三十的压岁钱,是炎热夏季中的一台空调,带给我凉爽。
现在,我认为,我需要这些唠叨,需要妈妈对我说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字,因为这每一个字里都有您对我无尽的浓浓的爱。您的爱,在我心中已经不只是一句“我爱您”!而是,您对我说的每一个字,对我做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这都是您对我的无限爱意,所以在此,我也要对您说一句:“妈妈,我爱您!您辛苦了。”
【篇五:那一次,我读懂了坚强】
坚强,是一个暖水袋;坚强,是一把金色的钥匙;坚强,是一个……
记得那一天,是一个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日子。“铃铃铃……”上课啦!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现在,请大家排好队去书法室。”一个调皮的同学大声说:“干什么去呀?是不是去上书法课呀!”一些同学跟着他起哄,说:“是呀!这节课难道不是语文课吗?怎么变成书法课了呀!”老师严肃地说:“安静!我们不是去上书法课,而是去打预防针!”“啊?打预防针?”我的心像一块石头重重的砸了下去。从小到大,我最害怕的就是打针了,一碰到打针就想退缩,最后靠爸妈的软硬兼施才能解决,从来没有想着自己去面对。
我慢悠悠地走到了书法室门口。只听见里面的护士小姐说:“谁第一个来?”同学们没人吭声。护士小姐又说:“谁是最勇敢的?”还是没人吭声。一会,班上的“淘气鬼”小强大声地说:“我来!”说罢,他挽起袖口,雄纠纠地走了进去。我们都不敢往里面看,也不知道小强怎么样了,心里直为他犯嘀咕。
小强终于出来了,“胆小鬼小姐”小楚低声问小强:“痛不痛啊?”小强听了,马上捂住肩膀,痛苦状地说:“哎呀!好痛啊!”小楚听了,“哇”的一声,便哭了起来。
队伍慢慢地移动着,大大的针筒刺向臂膀,一股鲜血喷出,这个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呈现。终于,到我了,我迟迟不肯进去。护士小姐说:“快进来!”我踌躇不前,后面的同学连声催促。没办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还没有拉起袖子,泪水已顺着我的脸流了下来。我闭着眼睛,喃喃自语:“轻点儿!轻点儿!”“刺进了,刺一样扎进血管了。”我用力忍着。“好了,下一个。”护士小姐的声音响起。我睁开眼睛,打完了吗?怎么,我觉得一点儿都不痛,就只是蚊子咬般一样。
我轻轻扬起嘴角,因为在那一刻,我真正读懂了坚强,只要坚强,才能战胜任何困难!
【篇六:有你真好】
在我心里,亲情是最持久的一段情感。家永远是我的避风港,在这个小小的,温暖的港湾里,有我最爱的人。有你,真好。
幼时的春天,您总拉着我的小手,带我在公园里遛弯。小小的我好奇的看着一群,您会慈祥的摸摸我的头,告诉我:“这是花,这是树,这是小鸟……”鸟语花香,人来人往,那双粗糙温暖的大手一直牵着我,没有放开。有您真好。
儿时的夏天,燥热的天气让我无法平静心情,难以入睡。您总是拿着把大蒲扇,坐在我床边,一只手轻轻拍着我的后背,一只手微微扇着扇子。我眯起眼睛,看到您的额头上的汗珠。看到您这么大年纪,这么晚还在位了我,您的孙女操劳,心里泛起了一阵感动。有您真好。
小学时的秋天,我练完跑步,托着疲惫的身躯瘫在椅子上。您连忙帮我端来消火的酸梅汤,还连忙说道:“孙女儿,累了吧,快喝点儿爷爷新做的!”我尝了一口,酸而甘甜的味道在我口腔中蔓延开来,我的疲惫也渐渐消除。“好学”的您还问我:“今天又学什么古诗了,教爷爷几首。”我拿出书,一字一句的教您,您扶着老花镜,摇头晃脑的读诗的样子,可爱的像个小孩。《静夜思》《清明》《悯农》的诗句回荡在我们心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好好吃饭,别浪费食物,来之不易啊!”您读完古诗领悟的颇深,还会顺便告诫我几句“至理名言”呢,有您真好。
冬天,您会为我提前充好暖水袋,帮我掖好被子,整理房间。看到气喘吁吁的您,我想上去帮忙,您却摆摆手:“没事,你去睡吧,为了让我的乖孙女儿睡得舒服,这算啥!”我躺在缓和的被窝里,看着您的背影,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流到了脸颊。有您真好。
我只希望80多岁的爷爷能够健康长寿,一家人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看着生日蛋糕前,一直板着脸的您笑得那么灿烂,蜡烛朦朦胧胧的火光映照在您的脸上,有您,我很幸福!
爷爷,有您真好。
【篇七:同学的关爱】
“沐之沐之,我和你比比手吧!”我将我那略微胖乎乎的手掌与对面整整大出我一个指节的手掌紧紧贴合,她那修长且骨节分明的手指配上修剪圆润的指甲,显得整个人都文静恬美。
这双手翻阅过多少书籍,又写出多少佳作?听她说自己曾练过扬琴,想必那些欢快的音符便全是这双灵巧的手创造的吧!
其实,沐之的手不但修长灵巧,还是善于帮助人的。
也许是那天早上喝了凉风,也许是那天中午吃坏了肚子,中午回到班里后,我的肚子就不住的疼。我在座位上蜷成一团,沐之就不断地抚摸着我的背,希望能减轻我的疼痛。她舒缓地抚摸就像首摇篮曲,轻柔地让人溺在其中。
我突然疼得有些厉害,去了卫生间。一个人蹲在角落,靠着冰冷的墙壁。忽然,沐之从门缝中递来一个装满温水的保温瓶。她的手紧紧握着。像是拿了什么珍宝似的,直到我接过后才缓缓松开。我好象没那么冷了。
稍有缓解后,沐之带我去了医务室,校医简单地询问几句后给了我一个暖水袋,让我接些热水捂一捂,沐之主动接了过来,打开后对准水龙头。缓缓拧开了开水的旋钮。一时间冒出层层白气,滚烫的液滴四溅,我看见,她的手隐约颤抖了一下,那双手被烫着了。她只看了看,便继续接水。浓浓的白气中,那双美丽的手被包围在中间,慢慢地接好,轻轻地递到我面前,还不忘包一层手绢。我心中先是被触动了一下,之后便浸在这股暖流之中。
这次写作文,沐之问:“安若,你说我写我姥姥的手怎么样?她的手又勤劳又灵巧!”我心想:“沐之,你帮助了我,这双手便充满了关爱,它足以胜过世界上任何美丽的手!”
“沐之,谢谢你!”
【篇八:写自己熟悉的人】
语文老师让大家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大人,我马上想到了我的爸爸。
我爸爸虽然已经三十几岁了,但给我感觉他的心灵好像还停留在五六岁一样。他总爱和我弟抢玩具玩,抢完后总是说:“嘿,我只是拿来看看而已的。”嘴里虽然这样说,可是拿过去以后却玩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刚好看见爸爸在玩我弟的玩具,还玩得十分投入。我悄悄地一步一步走近爸爸身边,拍了下他的肩膀说:“爸,你居然也玩弟弟的玩具呀?”爸爸一愣,连忙放下玩具,傲然站起身来一本正经地应道:“我……我才没有呢!”我眯起眼来,笑着追问:“真的没有?”“就是没有嘛……我,我只是随便看看……”爸爸心虚地走掉了。我忍不住捧腹大笑:“哈哈,原来爸爸也像小孩子呀!”
今天,妈妈买了三个暖水袋,一个长相似猴子的给我弟,一个既像狗也像羊的给我爸,最后一个看不出什么来的当然是给我啦……爸爸一拿过自己那个暖水袋就冲着我说:“怡静,快把我的小羊拿去充一下电,天这么冷,我要暖暖手哦。”我答道:“哦,好的……不过这是小狗,不是小羊!”爸爸一听立刻反驳道:“都跟你说这是小羊啦,哪来的小狗啊?!”我不服气地说:“明明是小狗!”爸爸再次强调:“是小羊!”“小狗!”“小羊!”“小狗!”“小羊!”“小狗!”……五分钟后,暖水袋迟迟没有充上电,而爸爸却和我越争越起劲了,惹得妈妈和弟弟在一旁直笑。
这就是我的爸爸,风趣幽默又怀有童心,我喜欢时常找他聊天,他让我们一家人开心!
【篇九:从来没有这样感动】
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我们感到快乐;有些事使我们感到反感、惊讶;有些事使我们感到苦恼、懊悔。而这件事,却让我如此感动。
小时候是充满母爱的世界,小时候的我们总是体弱多病,父母的焦急、担心,至今仍历历在目。冬天总是小孩的天敌,发烧和感冒等,样样突袭。我也不例外,一不小心就发高烧了。母亲探探我发烫的额头,焦急的脸上多增了几条皱纹。爸爸出门在外,对着发高烧的我,妈妈不知所措,只见妈妈低头思考了一会,然后抱着熟睡的妹妹来到邻居家,让邻居帮忙看着。接下来就背着我向医院走去。路上的寒风让我连连颤抖,疲倦的双眼就是打不开来。母亲背着弱小的我,迎着寒风,马不停蹄的向医院“冲”去。这时母亲的背像一个暖水袋,让我在寒风中也能感到一丝温暖。这条路并不怎么远,可我却感觉走了好久好久。
终于到达医院了,母亲带着我向医务室跑去,看到迎面而来的医生连忙走去。“我女儿发高烧了,赶快帮她看看”,母亲无力地说着。医生探探我的头说:“这么烫,恐怕要打吊针。”妈妈连连点头,可我一听要打吊针就不乐意了,哭着、闹着要离开。妈妈急忙安慰道:“嘉欢,你是最勇敢的,勇敢的人是不会怕打针的”。虽然我有千万个不愿意,但看着母亲疲倦的双眼,无法拒绝。终于打完针了,烧也渐渐退了,母亲那疲倦的脸上才露出一丝微笑。我定睛一看,妈妈穿的是拖鞋,那冻僵的双脚,不断地抖着。我还小,不知道什么叫爱,什么叫感动,只感到心头一震,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母爱是如此高尚,如此伟大,让那弱小的我,如此感动。
【篇十:温暖的东日】
朋友,还记得2005年的那场大雪吗?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它也贴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搭起了心与心的桥梁。很多人都从那场大雪中获益匪浅,我也在那场大雪中获得了一份特别的温暖。
记得那天的雪特别大,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上玉树琼枝、银装素裹。风爷爷更不甘寂寞地来凑热闹,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狂风夹杂着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我步履艰难地向前挪动着。
“咝啦”一声,怎么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右脚上的鞋被树枝刮破了一个差不多3厘米长的口子,唉,真是祸不单行啊!好在离家不远了,就凑合着穿吧。可是呼呼的风都从那个口子灌进了鞋里,那早已没过脚踝的雪也从那个口子里钻进了鞋里。我早已冰冷的脚更是冻得生疼,不一会连袜子都湿了。我不得不走几步就跺跺脚,走几步,跺跺脚。
隐隐约约我看到漫天飞舞的大雪中有一个修鞋摊,旁边有一个人影正弯着腰,在收拾着东西,好象是修鞋的师傅。这时,我也顾不得脚冷了,迈开步子向前跑去。当我跑过去时,他已经要走了。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爷爷,我的鞋破了,能给我缝一缝吗?”他看了看我说:“好吧”他缓缓地放下了工具箱,从里面拿出了工具,并给了我一双拖鞋,一把椅子。我坐在椅子上,冻得瑟瑟发抖,爷爷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暖水袋,递到我手里,说:“快拿着,别冻坏了。”
我怀里抱着暖水袋,在椅子上静静地坐着。我这时才有机会仔细观察这位修鞋师父。他六七十岁,头发已经花白,带着一副老花镜,眼睛深深地陷进了眼窝里。那双手已经龟裂了,被冻得通红,有些僵硬了。他的技法非常熟练,但由于太冷,不得不过一会就停下来,搓搓手取暖,或对着手哈一口气,暖和一下手再接着缝。那双手很大、很粗糙,裂着很多干沟,不知修了多少双鞋,经历了多少沧桑……
不一会,我的鞋就修好了,我问多少钱,他伸出五个手指:“什么,五块?”他笑着说道:“五角。”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付钱后,我不好意思地头也不会地往家走,半路,我不禁转身向后看,修鞋师傅在风雪中弯着身子收拾着工具,在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
这时,我的脚虽然还是冷的,但我的心灵却得到了一份特别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