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相关作文

【篇一:人性不灭,道德不死】

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和围棋。相比围棋的严谨精密,书法显然更加恣意畅快。十年后的今天,脑子里的棋谱已经零零散散得不成章了,但提起笔,字还是写得规规矩矩不失灵气,足以让外行人看够热闹的。

也是十年后的今天,阿法狗打败了柯洁,却没有事物能挑战千年前的书圣。因为围棋需要计算,参赛者较量的是心态和计算能力。机器人的计算能力显然高于人脑,也没有对胜负的执着,不会被现场的紧张氛围影响,是以战胜了人类。而书法需要灵感,灵感源自思考,机器人没有像人类那样对生活,对情感,对社会追究的能力,所以或许有机器临摹《兰亭序》,却没有机器创作《兰亭序》。

我可以在肯定机器计算能力的同时否定其思考能力,就如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那样。但我难以在肯定人脑计算能力的同时肯定其思考能力,正如库克“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库克的话说明了机械化的事物难以将其“人性化”,而本应该人性化地明码标价,机械化地比较,取大舍小,就像机器那样计算严谨。

曾与同学探讨“残酷现实与道德理想”,这高大的命题后只是一个简单又困难的抉择:在残酷现实中,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在这个话题下,坏人是“机械化”的,将友情,亲情,爱情物质化,放到利益的天平上,然后取舍,他们罔顾后果,追求当下的利益,往往也能获得最大利益。好人是“人性化”的,抱着“道德至上”的崇高理想,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与同情心,却往往在残酷现实中自身难保。

由此可见,做“机械化”的坏人更加容易更加快活,所以“人性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真真切切地“活在当下”,伐木造田,涸泽而渔。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人性的贪婪造成的,但人性中应该也有好的一面,例如“良知”约束人们行恶。但机械化的坏人们摒弃了良知与道德,才能做到“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人与计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性与道德。人对身边事物是有感知的,做了正确的事会自我肯定,做了错误的事会自责内疚,前提在于对正确与错误有所判断。计算机对与正邪善恶没有判断,程序怎么写它就怎么做,机械化的坏人对正邪善恶也没有判断,怎么放大利益他就怎么做。

科幻小说中,被赋予了人类思考能力的计算机最终统治人类,奴役人类。但如今机械化的坏人岂不已被利益奴役?越来越多的职业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或许终有一天社会国家都能依靠人工智能运作。那么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因为人性与道德。那些流传千古的先贤们的著述文字,不都关于人性与道德?所以只有人性不死,道德不灭,人才能将自己与计算机区别开来,从而立身与世,从而探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也只有人性与道德能够长存与世。

【篇二:思想上的“规矩”】

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度热门的话题。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能享有越来越丰富,充实的智能化。人类开始渴求越来越简约、方便的生活方式。因此,科技的发展仍在继续,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在进程当中。计算机开始越来越人性化,思想化,而人类的生活却越来越极简化,思考的方式越发的规矩,死板,以至于淡漠了人本身丰富的情感。

死板化的思想形同毒瘤。《维摩经》中禅宗初祖曾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生子弟千万,可真正领悟我道义的却仅有寥寥几人。那剩下的万千,却都形同木头,只会接纳而不懂得变通,祸害民间,我实在愧对。”可见,那些人云亦云,思想被束缚的人,如同社会恶气,影响着他人。而现今的教育也同样如此,如若我们在学习中,同样只注重于电脑的查阅,而不自己感悟,当真就是失去了个人的价值观,一代的花苞为盛开就即将凋零。

我们所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思想,以及目光开阔的关注点。我想,如若人脑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人脑也将会将自己的生活,兴趣划分为几个模块。自动搜索的仅仅只是寻求刺激却又毫无营养的模块,形同计算机中储存下载过多的垃圾,而不去感悟新知识,新生活。就像近期这个月极为讽刺的一句话:“保家卫国无人晓,戏子家室天下知。”各种网络键盘侠层出不穷,围观群众不断的附和,机械化地刷着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娱乐言论,让人着实汗颜。人如同活在计算机当中,失去了同情心与感谢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存在的只有思想上的狭隘,阔达之心,到哪去寻?达摩曾说过:“七八多人,坐在一平小院落,仍能各聊天地,开阔心境,而不被狭小的空间所缚。”现今人们缺少的也正是这种品质,人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因一件小事就发怒发恨,思维狭隘,如同计算机死机那般无理却又同样让人无能为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话一直流传至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认为,在思想上,人们需要的不是一种束缚,一种死板的规矩。在《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中,大人的思想受社会各种,宛若套上了枷锁,无味虚伪的令人害怕。也只有小女孩爱莎不一样,她的童话不来源于网络,不来源于同龄任何人的口中,她有自己的秘密王国,有自己的风采。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像她一样,具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无限的想象力?这样,是否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些冰冷的电子荧幕,多一些人情味呢?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想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向计算机一样思考。”这不仅是苹果公司总裁一人的担忧,更应该是我们所有人类对此的担忧。

人工智能化现与其带来的思想上的僵硬死板化宛如一支双生花,齐头并长。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正是去呼吁大家去摘取那第二个花苞,并且折断那些多余繁绕的枝条,挣开紧缚住思想的“规矩”,做自己思想上的主人!

【篇三:未来的桌子】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不是还会课桌的功能少而烦恼?只能用来放东西。而且东西又不能放太多,有些学习资料要找的话又很麻烦。

现在由未来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智能课桌,可以帮你们解决这个烦恼。这个不是我设计的,是由科技公司设计的,科技感十足。这个课桌有非常多的功能。它可以消除你的烦恼,满足你的愿望。我们起来体验一下吧。

新的课桌在桌子正中央放着一块显示屏。防水,防电,当你把书放进课桌里面时,它会自动感应你放的是什么资料?当你下次要找因为资料太多而烦恼时,你就可以在那块显示屏上面输入你需要找的资料,它就会自动帮你查找。这可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比如说你语文课没听好,他会告诉你,你现在学到哪里,并告诉你一些知识重点一些内容的。他有其他功能。只要在显示屏上面找到查字典这个程序就可以使用啦。比如说你遇到了不知道的文字,你就可以在那上面进行扫描,然后就可以知道那个文字的意思含义了。看看这个桌子是不是非常人性化呀!

我觉得这个桌子如果投入使用的话肯定是非常受欢迎,大家说呢?

【篇四:理性与人性并行】

这是最好的时代,“信息时代”,科技高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人才呈“井喷之势”,不断涌现;这是最坏的时代,随着人们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扩大,忧虑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工智能。有无数科幻小说、电影讲述人们对被支配的恐惧与被掌控的不安,然而,这真的是科技发展展现出的最严重的问题吗?并非如此。

人类的进步推动科技发展,其宏图伟愿则是:由人类使社会进步,主导社会走向,从而使科技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却鲜有人察觉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倒错现象”,即,人类“机械化”,科技“人性化”。人们开始追求绝对理性,乃至于弃绝“软弱”的人性,却又要求科技逼似人类,从而为人类提供“贴心照料”。

究其原因,则是人类过度追求超前,一心要奔向更远的未来,却没有停下看看,自己遗漏了什么,是人性。人性在这不脚踏实地的“跃进”中一点点流失。人类进步了,却没能使“人性”与“神性”、情商与智商同时进步。

“神性”,即人们渴望掌控、渴望创造的情结。只是,当对“神性”与智商、理性的狂热追求无限膨胀时,人就真的能达成那个美好的愿望了吗?不尽然。

人工智能是人的产物,出于人之手。当人自身都面临“人性缺失”,又怎能要求人的造物具备人性?因此,不仅仅是科技“人性化”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连科技通过“成为人”来支配人的时日也尚不可待。

也有人认为,未来科技危机的根源也可能是科技具有“绝对理性”与强大能力从而危及人类,所以人也应追求不受干扰的“绝对理性”。那么情感与人性呢?它们不必要吗?恰恰相反,它们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进化,从而脱离野兽的行列,这是因为兽类完全受本能与情感支配,而人类具有理性和思考能力,但我们不能因为理性是进步的助力就滑向理性的极端。机器则完全由数据支配,它象征了“绝对理性”,然而兽与机器都非人,真正的人,正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其体内存在“人性”与“神性”的碰撞,才可称之为“人”。

若人类真的视数据高于实际,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当人们罔顾社会现实,丧失同情心与同理心,就会为达到目标不计后果,这将不再是一场“‘理’的胜利”,而是社会的倒退,人类不必担心人工智能的威胁,因为人将藉由“绝对的理性”毁灭自身。须知,真正的进步,不是耽于人性、停滞不前,也不是为了理性放弃人性,而是让理性与人性并行。理性与人性本不该分庭抗礼,真正的进步,是在两者之间前行。

【篇五:有形的创新】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各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开发,丙企业更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而乙企业更着眼于系统的人性化设计,更注重用户的体验。相对于乙企业来说,甲乙企业的创新,只是理念的创新,并未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大众满意的标准。

创新,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要能取舍,而不能只是局限于表面,这样只会使创新成为一种口号、一种理念,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有形的创新。智能手机在现今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生活中几乎每个人人手一部,所以智能手机只有不断创新,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而人性化的设计正是手机企业能在手机行业中独占鳌头的根本路径。

有形的创新是能满足大众,更有人性化的创新,只拘泥于原有的设计,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当然,在智能手机普遍应用于每个人的社会里,对智能手机的机身、硬件等进行改造创新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每一个手机企业都对手机的机身、芯片等进行硬件的创新,就算再薄的机身,再清晰的摄像头也未能吸引大众。而营销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更新,其结果也如此,企业最终获得的只是营利的利润,其创新方式也未能满足大众。然而能做到既吸引大众,又能获取利益的,是能进行人性化的创新,符合大众,注重质量和服务并兼,最终在手机行业中独占鳌头。

在这个经济共享的社会,共享单车的设计者胡玮玮正是能在设计中兼质量和服务并重的一人,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有形的创新。

创新,是企业为能在其行业中异军突起而进行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的目的应该是更能符合大众,更富有人性。如果只是把创新当成一种口号、理念,不懂得在其原先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做到符合大众满意的标准,那么这种创新只是无形的,其创新的过程最终得到的只能是微弱的。

【篇六:美丽的中侨名城】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既美丽,又人性化的“五星级小区”,那就是——中侨名城。

现在水南桥远望,中侨名城,一栋栋楼房像一个个士兵一样站立在那儿。有的望着我们建瓯的母亲河——建溪河,有的看着建瓯的风景名胜——云际山栈道,还有的在那儿眺望着对岸的江滨公园,它依山傍水,美丽极了!

我走到中桥名城的小区大门,只见大门前装着智能的锁,打开这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指纹开锁,如果你是小区业主,它还会发出“滴滴”的开门声;第二种是人脸识别,你只要把脸对准摄像头,摄像头就会来判定你是不是小区的业主,如果你是小区业主,就会发出“滴滴”的开锁声;第三种非小区业主,只能让小区业主带你进入或者拨打小区业主房号,锁电话就会自动连接到业主的家,业主同意后才可以进去。

走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泉,这些喷泉形态各异,有的像水母,有的像花朵,还有的像橡皮擦……中侨名城的四周是一栋栋楼房,这些楼房菱角分明,楼房外围涂满了乳白色的油漆。在外面看着这些楼房就会给人产生一种柔和的感觉。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大树,这些大树高大挺拔像军人一样矗立在那。而且树每天都给人们源源不断提供氧气,可真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啊!

小区的中央不仅还有运动场、有母婴室。运动场有供中青年锻炼的——全长500米的跑道,跑道中间是篮球场和专供老人儿童锻炼场,以及母婴室。母婴室则是让那些妇女们休息,给小孩子喂奶换尿布的地方。这种人性化的地方很多很多,此外中桥名城的所有地方都装修了一些室外客厅,让那些老人散步走累的时候,可以休息泡茶或者和一些熟人在这聊天。可以说中桥名城把人性化做得无比完美。

中桥名城——它的美、它的人性化,都让我流连忘返!

【篇七:人性化大于标准化】

现今我们对于完美、准确、便利生活的追求促使着科技的发展,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看似极其便利,毫无瑕疵的科技发展成果正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逐渐导致着人性的缺失。

由于构成多元社会的我们个人存在个体差异,必然使我们的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的多元反映了对事物不同的认知,这主导着我们的选择造成了行为差异,最终形成了多元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古往今来,多元的价值观曾使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留传至今,雄起百家争鸣之风。成为了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回顾历史长河,我们不禁对多元价值观下的社会心中生起尊崇,又充满了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可见,正是因为我们判断事物的标准不同,使多元的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发展道路上主导着时代,也构成了我们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时代发展。反观当下,我们正需要多元价值观下组成的多元社会,而不是标准化的,具有统一规模的人工智能取代人们多元的价值思想。

时代在发展,我们更应回归人性,回归人性的本质。孟子倡导人应有羞恶人心,恻隐之心。所谓羞恶之心就是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在不同行为下应对自己自我反省,学会抉择取舍我们的行为。羞恶之心使我们在错误中认清自我,不断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同样恻隐之心更是人性的体现,是对于他人不同处境和遭遇的同情与关怀。同情心是人与人构建社会的必要纽带,互帮互助可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余华作家撰写的《活着》一书通过讲述福贵主人公在当时代背景下的家庭遭遇,反映了人在命运下的无助与软弱。每每掩卷,当福贵遭遇命运的不公平对待时,我会与他一同落泪,潸然泪下;当他面对命运的垂怜之时,我又会为他欣喜若狂。跟随余华笔下的福贵的人生经历,产生对其的认同与侧隐。也让我感悟到了“写了上千年上万年的文学,其实都是在写一篇文章——生离死别”。活着是苦痛也是希望。通过阅读,我增强了对文学的认同感,对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同情和理解。也许作为旁观者,我们不能为之做些什么,也许我们只能潸然泪下产生同情恻隐之心,但这些正是人性的最好体现。这样的人性,这样的同情可不断由小及大,从家庭映射到社会,成为人性的核心,从而增强整个民族凝聚力。

也许你会认为人性有残缺,也许你会觉得人的精神思想会有不完美,也许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完美而又准确无误的人工智能。可别忘记,天地本不全,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事万物都并不完美。我们要接受这样的残缺,认同这样的不完美,因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是作为人最宝贵的精神灵魂。无论何时,回归人性的本质,发现最真实的,最能打动你的,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回归当下社会,别让人性的残缺,泯灭了至善至美的一切;别让“完美”的人工智能,蒙蔽内心深处的声音。

【篇八:小学开学第一课讲话稿】

老师们,大家好!

度过了轻松、愉快的寒假生活,我们又满怀喜悦地重返校园,又见到了可亲、可敬、可爱的同志们,我们又将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学年。在这里,首先让我代表学校领导对大家回到学校,又将继续在一起战斗表示深深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过去的一年既是我们播洒汗水和心血的一年,又是我们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既是在忧心忡忡下度过(我们八百多师生赖以生活学习的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课堂教学改革在摸索中遇到茫然,什么是符合我校实际的最佳模式让人费解;教育均衡发展深入人心,但优质高中升学指标分配到校,对我校这样小规模、小班容量的学校不利,上对领导及家长,下对学生如何交代?),又是在稳稳当当中迈进(以上的问题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一得到落实,且结果令人满意、鼓舞人心)。在这里,对在过去一年中通过自己的艰辛付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正是这一切让我更坚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要我们团结合作,开拓创新,我们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老师们,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是一个“关键”年,因为他是“十二五”的开局年;是我校又一届新领导班子创新工作的第一年;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摸索基本形成思路开始实施的落实年;是我校新教学楼的落成年。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大,也很严峻,对我们教师的师德和人格挑战也很严峻。因为只有我们各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只有我们各位坚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稳定和有所发展。为此也可以说大家过了一个愉快、祥和但又紧张的现代化寒假,从我校教师博客交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是在不停的给我鼓励、给我信心。多位老师的感悟、观点都是很前沿的,大家在读书活动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更是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观念得到了更新,对以前工作的反思更加切合实际了,更有价值了。这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了个好头。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学习型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和千变万化的新情况,全体教职工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与时俱进,不继进取,锐意创新,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永立潮头,不断达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为了落实我校的发展目标,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把自己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努力做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本学期我们力争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团结拼搏,创建和谐校园。

1、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离开安全谈和谐是不可能的。

2、教学管理要刚柔并进,首先必须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教导处的团结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示范和导向。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在领导班子内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其次要求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分团委、总务处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还要坚持不断地完善自身,不合理的要校改,不规范的要校正,不科学的要校准,逐步形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好:不规范的逐步完善;做事上要求缓办的常思,急办的迅时,难办的设法。绝对不能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健康发展。

教学管理从刚性上谈,教导处要逐步精细化,一方面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另一方面,事事有规可依,时时有章可循。从小事抓起,以小见精神,诸如教师课桌摆放整齐、教室和办公室干净整齐、老师不能坐着上课、不能迟到早退等。从柔性上来说,能提倡的便不会硬性规定,能解决问题的也不会死搬硬套走形式,能帮老师分忧的便会义不容辞。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的统一,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要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

全体教职工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热情负责的态度,勤奋努力的精神,这样才可能得到同事的尊敬,而同事的尊敬又会将自己真正地融入到集体中。其次,要懂得利用机会,勇于接受挑战,对工作十分努力和投入,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变化,在勃勃朝气下每天都会取得进步和提高。这样,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工作有了起色,有了变化,有了业绩,这样不但自己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作为教职员工,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一个好老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得到你们的扶持,在学生开心和悲伤时有你们在身边分享和安抚,能够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进步带来的乐趣。我们要坚决杜绝这样的事发生,那就是,只把学生当成挣钱的对象而不顾学生是否有进步,当成发泄的工具而不考虑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知道这样的人从事教育是对整个教育的损害。

第二、坚定信仰,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担当责任!我很欣赏这一提法。我希望大家都一定要把沉甸甸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走出家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全家荣辱,走出校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学校的荣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你要时时记住,我们代表着附中的形象,代表着附中教师的水平,真正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视看得见的,而不重视看不见的。其实,很多看不见的又往往比看得见的重要得多。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