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个给我温暖的人】
时光转瞬即逝,潺潺河水唰唰作响;绵绵细雨丝丝落下。人生有无数个四季,我不知道我现在正处于第几个。但我知道,那个严冬能够带给我温暖的人,盛夏能够带给我清凉的人,一直默默地守护在我的身边,为我加油。
那个人,叫做爸爸。
人们常说,爸爸的怀抱就是避风港,是最温暖的家。但是,小时候的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的眼里,爸爸很凶,很少对我笑,并且还打我。有时我常常会想: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那么热情,而我的爸爸却像北极的冰山一样冷漠?直到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那场车祸,让我找到了答案,它不仅改变了爸爸的一生,也影响了我的一生。那天晚上,寒风凛冽,我看着爸爸被推进了手术室,那三个闪着红光的大字显得格外刺眼,寂静的走廊里,妈妈不停地抽涕着,爷爷奶奶的眼眶红红的,唯独我,没有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他的冷淡而感到疏远还是寂静的氛围让我恐惧?也许,小时候的我并不懂这些。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离开医院的,但我发现出院后的爸爸变了,爸爸逐渐胖了起来,他的身影不再像曾经那样消瘦,爸爸逐渐温柔了起来,他的口气不再像以往那般对我呵斥。我很开心,开心那场车祸改变了爸爸,开心出院后的爸爸变成了我满怀憧憬的样子,却熟不知那个男人在背后隐忍的种种苦痛。
后来有一天,爸爸对我说:“女儿,爸爸是爱你的,之所以对你冷漠,是想让你像风中的野草一样独立成长,可是当我在面对死神的时候,却很害怕,害怕永远的离开你。”当时的我并不懂这话的意思,但是我看到了他的眼里隐隐的闪着泪光并且听到了他说他是爱我的,我明白了,明白了爸爸的爱不同于妈妈:明白了爸爸的爱如同空气般悄无声息;明白了爸爸坚持一切的信念。
原来,父爱是这样的温暖,是这样的勇敢。如同瀑布撞击礁石那般骨气,如同笔尖与试卷的窸窣声中谱写的自信,坚定。
那个给我温暖的人,是爸爸。
【篇二:观察小蚂蚁】
秋天像一杯神奇的水,摇一摇,晃一晃,闻一闻,时光老人把它洒向大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
下午,我们去秋天的湘江边散步。突然我觉得脚有点痒,我弯下腰看见一只蚂蚁在我的脚上爬来爬去。我急忙抖抖脚,把它摔下来。我蹲下来,仔细一看,这只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它披着一身黑亮的盔甲,头上有一对触角,像两根丝线在微风中摇摆,它的六条灵活的小腿支撑着它苗条的身体。
小蚂蚁的头顶飘着一朵“小白云”,这朵“小白云”可以让它们全家饱餐一顿。好奇心驱使我顺手拣起路边的小叶子,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把它扫回来,蚂蚁摔得“六脚朝天”。它蹬了蹬腿,翻了个身,找到“小白云”,继续往前走。我又把叶子放在它的前面,像一堵又宽又长的墙。一开始,它想绕过这堵墙,但是,它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大概觉得这堵墙太长了。我以为它会知难而退,掉头往回走,哪知它奋力地用前腿抓住“墙壁”,后腿紧跟随后,身体匍匐前进。终于,它爬到了那堵“墙”的最上端,像滑滑梯一样往下滑,在地面上安全“登陆”。
“嘿,你这个小东西竟然敢挑战我?”我灵机一动,拿着树叶使出“笼头盖顶”之招往它头上盖。“嘿!这次你逃不出我的手心了!”我趴在地上,把耳朵凑在树叶上,我听到了微弱的窸窣声,“咦,声音怎么消失了?”我猛地把叶子拿开,却不见了蚂蚁的踪影,原来,它已经带着“小白云”溜之大吉喽。
蚂蚁还真是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铠甲勇士”啊!
【篇三:夜之声】
寝室里,一群女孩子正热闹地干着各自的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忽然,灯一下子熄了,外面传来一声声尖叫,正在刷牙的我吓得差点把牙膏吞下去。我匆匆漱完口,摸着黑爬上了那张摇摇晃晃的床。尽管此时四周一片漆黑,可我们还是抑制不住兴奋,讲个不停。
正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分享所见所闻时,敲门声响了,同时传入耳中的是生活老师微微愤怒的声音:“几点钟了,还讲!”四下马上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远去,有人发出了鄙夷的嘘声。相邻不远的几个寝室响起了同样的敲门声,还有她责备的话语。
我躺在床上,凝神倾听,她的脚步在走廊里游荡,我想,现在应该十一点多了吧,她还未睡去。无论哪个寝室发出一点窸窣声,只要敲门声一响,就会马上沉寂下来。
我翻了个身,床吱吱呀呀地摇摆着,似乎为那夜游的脚步声伴奏着一曲小调。
窗外江上的轮船鸣响了汽笛,掩盖了夜里一切不安分的声音。长长的鸣响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我再次想用耳朵寻找她的足迹,却发现一切就好像消失了,什么都没有。凉风使我昏昏欲睡,我闭上眼,准备赴周公的约,可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又把我拉了回来。
寝室的门被敲开,继而是床的摇摆声,凳子碰撞声,还有几个人的争吵声,混合在一起,像谁在万物沉睡的夜色中突然开了一枪,惊醒了一切。这混乱延续了不到一分钟,就听见重重的关门声,或许是门不大好关,这巨大的声响连续了几次,最后一声仿佛憋着一肚子火气的人,狠狠地发泄,解了气。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然后是小心翼翼的咒骂声。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了,终于又像一汪宁静的水,于是,我也睡去。
翌日,晨。我出了门,朋友刚好从楼上下来,便向我抱怨,昨天她的寝室被扣了分,抱怨这位生活老师是如何的不近人情,我只听着,不作任何评价。
经过三楼时,我看了一眼坐在办公室里的她,正在静静地看报纸,墙上的黑板上写着昨夜里某寝室纪律差之类的,该寝室的同学便狠狠地将她瞪了一眼,她也许是没看见,仍然安之若素。
一时间,我忽然觉得有些可笑,我们所愤恨的,在她看来,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所有的不满,只是我们稚气未脱的抱怨。而她所执行的,正是她的职责所在。我在心里轻笑了一下,又携着朋友下楼去。
这一天的夜里,又响起了她的重重的脚步声。
【篇四: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最敬佩我的爸爸,他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工作负责,深得老板的器重。
我爸爸是跑业务的业务员,不管刮风还是下雨,烈日还是落雪,每天都需要跑来跑去的,可辛苦了。
有一次,也就是晚上九点吧,我正舒舒服服地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我新买的漂亮花裙子时,门外一阵窸窣声,我探出脑袋往外一瞧,是爸爸回家了,只见爸爸走进家门,带着一身疲惫瘫坐在沙发上。听见外面的动静,我迫不及待地冲出房间想与爸爸拥抱一下,希望能借此缓解他的疲劳。想到这,我飞奔出房间,眼前的一幕让我不免有些吃惊,怎么才一个白天,爸爸就被劳累覆盖,耷拉着脸,皱着眉头,极不舒服地躺在沙发上。之前听爸爸说是可以休息的呀!我难过极了,哭着扑倒爸爸的怀里,说:“爸爸,今天你心情不好吗?神色怎么这么差?”
爸爸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回答到:“宝贝,爸爸挺好的,我累了,时间也不早了你先睡吧。”说着把我从他怀里推开,我躲进被窝,听见爸爸妈妈的对话:“今天工作顺利吗?”“顺利,就是活多,太累了,明天你让雨菲别等我了,明天我要11:00回来,别让她影响睡眠。”“知道了,明天活很多吗?”爸爸淡淡地说了一句:“恩,是的。”顿时,我鼻子一酸,躲在被窝里大声痛哭起来,没想到这反而惊扰了正在休息的爸爸。爸爸听了,不顾一天的劳累,冲进来就问:“怎么了?”“爸爸,我就是担心你这身体,以前你不也因为腰不好,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吗?”“没事,睡吧!”
我的爸爸,很辛苦,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经常会隐瞒一些事情,他这种在工作上坚持不懈,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值得很多人敬佩,她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篇五:春】
春,万物复苏,河川破冰,候鸟归来。
如果说冬天是银装素裹,精致玲珑的美,那春天就是绿意满目,繁花似锦的美。
感慨着,一边在铺满春日的小径上散步,闲云野鹤一般,没有拘束地享受着春的美好。哪怕闲言碎语,说说道道“矫情”。现在,此时此刻,世界仿佛只有我,共春。
连自己也没发现啊,时光那样快,春夏秋冬,多少个四季轮回,自己已经这么大了。
静静与随处可见的绿对望着。每当一个人时,就会觉得十分孤寂,十分想抒发情感——尽管你在生活中是非常强势的人。一个人的时候,你的世界只有你自己。你总不会对自己撒谎吧,这时的你,是最真实的。特别是在春日里,连草木生长的窸窣声,都特别美好。
蝴蝶翻飞,潮起潮落,鱼群拨水,熊蛇出洞,春雷翻滚,雨落溪近,笋芽探尖。可以说,春天是气候最繁复的季节。可能,就像人一样,可以拥有复杂的情感,可以明明上一秒还乖得可以,下一秒就哭得梨花带雨。也可以乱发脾气。
花,普遍来讲,都是在春天开的,或有几种不肯落俗的,定要在其它季节开。那些花都有人用许多文笔去赞美它,歌颂它。春天的花儿,却很少有人指名地赞扬它,大多用“繁花似锦”一笔带过,却觉得,春天的花儿太普通太平常。我便觉得不公平,什么植物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生长方式,有的就是耐寒耐热,有的天生娇弱喜春,怨不得它们。就算很普通平凡,也需要尊严。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季为首。上天赐予了她最丰富的感情。可以供人浮想联翩,更也许,把她放在首位,是为了提示人们时光岁月的变换。反正,自有她的道理。
我甚至忘了自己身处何处,停不下手中的笔,只是靠着思维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像开无轨电车。
春夏秋冬,一年一轮回,永不停歇。
【篇六:落叶赞】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句。是啊,叶子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它的一生都在无私地奉献:春天,给世界带来绿色;夏天,为人们遮蔽炎炎的烈日;到了秋天,它终于做出了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便闭上了眼睛,安心地入睡了;冬天,它在地下默默地为树木输送养分做准备;到了下一年的春天,又长出了它的下一代的无私奉献者。
我格外钟爱秋叶,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
又有一两片叶子落了下来,我闭上眼睛,仔细地听着,只有似蝉轻微鸣叫的窸窣声,我想象着,想象看不远处森林的尽头里,有一个圆塔顶的大庄园,还时不时落时落下一两片金黄色的叶子,庄园的轮廓很模糊,只能看见一地的叶子,像给大地铺上一层金棉被,还有几片金黄的叶子在我面前缓缓飘下,那般温柔、那般安静、那般轻盈,仿佛在守护一个易碎的梦。
它们从茂盛到衰老,从绿色变成黄色,都奉献出了许多许多。但是这并没有结束,当它们即将魂归大地的时候,它会用尽它所有的力量来把自己的所有养分都输送给大树,来哺育下一代的新树叶,我想,这就是它最后的奉献了吧!
叶落如歌,它一点点地走完自已的旅程,但它最终还是要化为泥土,我也会记住那瞬间的永恒。
【篇七:一场噩梦】
“吼——”天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点星光,飒飒的寒风,把周围的树叶吹得沙沙响,环顾四周,什么也看不见,让人毛骨悚然。
突然,几片叶子飘落到我头上,树上一定有什么,不觉向后退了几步,碰到一个细长的,冰冷的物体,我猛地一转身,看见是一棵树,才松了一口气,却没有放下一丝警惕。背后,寒气袭人,让我更加惶恐不安,已经开始浑身冒冷汗,仰头向树顶望去,什么也没有看到,这让我更加紧张。
我转过身,闭上眼睛,自我安慰起来:没关系没关系,不就一片树林吗,这么大的人了,怕什么,再说了,什么也看不见,也只是天气问题,胆子大点儿……
可是,没多长时间,不远处的地方又传来一阵窸窣声,还伴随着它喉咙深处的呜呜声,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感受到危险的降临,可以赶到那个物体正向我逼近,我一步一步向后退去。
“呜——”它叫着,它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我下意识跌坐在草地上,它离我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我看到了它大张着的血盆大口,看到了它口中闪着寒光的獠牙,看到他狰狞的面孔,健硕的身形,满身细长的斑纹,还有那细长的尾巴。我注视它放着绿光的眼睛,它也在朝我靠近。空气似乎凝固了,周围什么也看不见,一切都好像逼迫着我,我更加不敢喘一口大气。
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是一只老虎,一只猛虎正向我扑来……它大吼一声,扑到我的面前,我与它只隔着二三十厘米的距离,我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冷汗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啊——”我再也忍不住叫了出来……
睁开双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原来是噩梦一场……
【篇八: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时间的车轮毫不停息地向前滚动着。不知不觉,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改变着。快节奏的世界渐渐操纵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阅读变得“碎片化”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话可谓人人皆知。不仅如此,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都曾称颂读书的妙处无穷。在一个清凉的晨间,你沐浴着和煦的阳光,静静品一口茶,缓缓翻一页书;你为文中的情节而愤慨,为主人公的善良而落泪;当太阳西沉,你轻轻合上书本,心里定会充满快乐的滋味……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为了事业、为了家庭,总会将大半天时间都花在奔波于职场之上。下班后,好不容易有一点清闲时间,他们拿起一本买了许久都没有仔细翻阅过的书,刚刚翻开,就发现手机开始响了起来。接完一个又一个恼人的电话,微信、微博、QQ又有新消息。仿佛是寻求心理安慰,也仿佛是对拒绝读书找到了一个好借口,他们匆忙扔掉了手里的书转头捡起旁边的手机……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人们心情好就看上几页,心情不好就对它不再过问。读书的乐趣,他们恐怕是永远无法尝到了。
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似乎也变得“碎片化”了。
古人的交流方式很简单,”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间坦诚相待、互相帮助是君子的准则,但是他们的友情却更加坚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年来都被视为美谈。
按理说,手机、互联网的出现应该是大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它们使我们的社交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如此。家人之间似乎早已习惯了饭桌上的冷场,故友之间的友情似乎只能维系在短信中的一句问候上。地铁车厢内、公交车内随处可见“低头族们”,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寒暄或是翻书的窸窣声,我们听到的更多是嘈杂的摇滚音乐、新开播的电视剧。
生活不断变化,我们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没有力量让整个世界慢下来。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枝条开始抽出新芽或者是今天的星星格外耀眼?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天经过家门前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
或许今天又是匆忙的一天,但是不妨请你慢下脚步、抬过头来,是不是有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忘做了、是不是错过了一个美好的瞬间。
【篇九:散步】
高跟鞋的叩击声,跑鞋摩擦的窸窣声,皮鞋落地特有的沉闷声响,汽车绝尘而去的身影,窜得飞快的自行车,摩托车轰轰地启动,无一不是生活的种种。我们的周遭固执地被着一些所环绕着。我们似乎永远单刀直入,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的节点,好圈出挣来的一方天地。
人生道路上就应该勇往直前,该朝既定的目标奔去,直至迎来成功。大人们不断用这些励志的话鼓舞着每个人,并以此作为忙碌生活的动力。如果抵达了成功后,又该怎样做呢?满足于现状并停留于此显然不符合“勇往直前”的初衷,那么再次奔向下一个目标,是否意味着一生都将马不停蹄地追逐,活在“即将成功”和“成功”之中。
这未免太乏味。何不放慢脚步,欣赏沿途风景,以最放松、优雅的姿态,品味生活点点滴滴,不执著于速度,不为尽头的所谓“成功”。无论速度快慢,总会抵达尽头。用多出来的那部分时间,放慢脚步去体会人情冷暖,去感受春去秋来,去品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相较于匆匆地赶路,好上太多。
李荣浩在《笑忘书》里唱道:“没找到答案,那我也不要散步”。我不这么认为。不管找未找到,答案永远在最后揭晓,散步又有何不可呢?活着,就是一场大型体验。过分执着着结果,总会抛却眼前珍贵的感受。不如散步在悠远绵长的人生道上,一步一步自成一幅画卷。
点评:一个理科非常棒的小姑凉,写这类充满哲思的小文章还是非常出色的。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
【篇十:森林奇遇记】
晚上做完作业后,我就躺在床上休息,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忽然就成为了大森林中的一棵树,穿着碧绿的衣裳,大家管叫我松树。这里黑乎乎的,几乎没有什么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清晨的鸟儿将我叫醒,它们在我的身体上跳来跳去。我发现我自己和周围的树没什么两样,都已经被露水浸湿了,调皮的鸟儿们还将露水抖了下来。有些露水还将继续滋润着我们,有些则会流到小河沟里去,蒸发成水汽。我的“邻居”被几只小鸟看上了,它们衔来了一些柔软干燥的草和树枝,忙忙碌碌的,开始在那里筑巢安家。
夕阳西下,鸟儿们陆续从远处飞回了自己的巢,这时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不知道他有没有回到家,吃没吃热乎乎的饭菜,他指不定得急成什么样子,我要回去!可是,我现在仍然是一棵树,该怎么办呀!我想我那不大却温暖的家,想我那慈爱的爸爸妈妈,想我那……
我就默不作声地立在那里,木然地承受着这一切,除了风儿的沙沙、鸟儿的鸣叫、松鼠的窸窣声,这里几乎都是静寂的。一天,几个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手里拿着电锯,嘴里吃着零食,他们四处走了一圈,很快就将几颗大松树锯倒了。大松树轰然倒下,附近的许多树木跟着遭殃,这里一片惨状。我真的想去制止他们,不过我不能,我只能在心里默默流泪。
在夜晚的林中,我发现了几只猫头鹰,他们在蹦跳着,似乎在捕食什么,“邻居”家的鸟儿早已安然入睡,周围的伙伴们也都一动不动的。我却全然没有睡意,只好仰望着天上的星星,在那里有一个北斗七星,“勺子”指引着方向,我家应该在右下方那边。
我这是怎么了,我要回家,我禁不住嚎啕大哭。咦,我怎么在床上呢?原来,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