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黄黄的皮肤,总是笑呵呵的,样子十分慈祥。

外婆还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学生”呢!为什么呀?原来是因为外婆今年报了一个“扫盲班”。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外婆,这学起来可认真了,不仅在学校很努力,回到家以后也很认真,还经常请教我的表弟俞飞扬。记得有一次,外婆要写一个“坐”字,飞扬弟弟教了她很多遍都记不住,急得外婆直抓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怎么办啊?怎么办?我真是笨死了……”眉头紧锁,满脸愁容。这时,在一旁的我灵机一动,给外婆画了一幅画:,并且解释到:“这个“坐”字可以想成两个小人坐在土上。”外婆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快学会了这个字。这可把她乐坏了,看她开心的样子,真像一个真正的小学生呀!外婆也幻想着有一天能像我们一样看书看报呢!

听我这么一说,你一定以为外婆是一个十分时髦的学习型的老太太,那你可就错了,她还是一个十足迷信的老太太呢!

记得去年暑假,我在外婆家住的那段时间,每天吃好午饭都不见外婆的踪影,我心里很纳闷:“外婆去哪儿了呢?”无意间经过外婆的房间时,我听见里面有声音,我轻轻地推开了一条缝,只见外婆手里拿着佛经,嘴巴里念念有词,正跟着录音机里学念佛呢。念得很投入,全然没发现我已来到了她的身边。“外婆,你念啥呢?”她被我这突然袭击吓了一大跳。“哎呀,我的小祖宗,你来得正好,外婆记不住,你帮我在印好的佛经下面写上土话吧。”那一天,可把我累了个半死。外婆还经常拉着隔壁的王大妈和张大妈一起来念,遇到不会的就请教她们,外婆家里,简直就是她们的念佛俱乐部呀。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既爱学习又痴迷念佛的老太太。

【篇二:那次,我流泪了】

泪,分为很多种,有幸福的泪,有伤心的泪,有悔恨的泪……它表达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它,胜过任何话语。

有一次,我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朋友流下了无价之宝——泪。那是感动的泪。

这学期,我结识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好朋友——小瑜。她双目炯炯有神,将她的聪明才智衬托得淋漓尽致。她整天笑如春风,好像没有烦恼。如此完美无暇的女孩,却有先天性遗传的病,她每隔一个月就要到广州治疗。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第二天小瑜就要去广州治疗了。小瑜邀请我去她家玩,我如约而至。她热情似火地迎接我。初次到她家,她不是和我谈天说地,也不是带我到处参观,而是火急火燎地说:“我的作业还有好多没做呢。”我一听,既生气又惊讶,不跟我玩也就算了,可是也要带我看看你的房间吧!我在心里像念佛经似的,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生气啊!我强压怒火,对小瑜说:“你可以到广州再做啊!”小瑜斩钉截铁地说:“我到广州要打针,做不了什么作业,现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听小瑜这么说,我似乎想象到了她在广州是怎么熬受病痛的折磨,但从不会向我们诉苦,她是多么坚强啊!一个人默默忍受痛苦,却还不忘学习。想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眼泪不由自主地顺着嘴角滑落。小瑜见状,有点手足无措了,连忙安抚我说:“不要哭啊!哭红了脸就不好看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渐渐地停止了哭泣。

我怎么可能不被小瑜感动呢?这感动的泪是无法抑制的,它胜过任何金银珠宝。

【篇三:亮】

秋日,暮色浅浅。

我去探望独居的外婆,见我到来,外婆欣喜满怀,紧紧握着我的手,她手腕上的念珠透着温润的光泽,亮亮的。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挂着这串念珠。看着这被岁月摩挲发亮的念珠,我便想起那个冬夜。那个很冷,很黑的冬夜,风听起来像低声呜咽,仿佛在诉说一个说不清的痛处——外公去世了。

外婆静默无言,两眼瞪着空濛濛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虽没把伤痛表露在外,可她坚持日夜为外公数着念珠,念着佛经,愿他在天之灵能够安好。外婆固执地不愿与儿女同住,默默守着那间相伴之人走掉的老房子,体态渐渐孱弱,步履渐渐蹒跚。她的屋内愈来愈静,只听见墙上时钟滴答之声和她轻轻的念佛之音。

我望着外婆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抚摸,好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她手上的光亮渐渐褪去,可那串念珠却越磨越亮,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悲伤。便说到:“外婆,我们出去散散心吧!”

我和外婆走在江堤上,风一阵一阵凉凉地吹来,星星一颗一颗淡淡地亮着,皎洁的月儿悬在头顶,洒下柔柔的光。一群孩子追逐打闹着,奔跑时撞到了外婆,却急忙跑走了,外婆颤巍巍地尽力保持平衡。我正想去追上那群顽童说教,可却被外婆拉住:“我们信佛之人,应对他人宽容以待,何况还是一群孩子。”月光下,她腕上的念珠散发着淡淡的光亮。

深夜,起夜。我看到外婆房间还亮着灯。推开虚掩的门——外婆竟在念经!她似乎没有注意到我,手数着念珠,闭目双神,嘴里不停地念着佛经。月光洒向落地窗,外婆的念珠闪闪发亮。我静静地合上门,不愿打扰。

天微微亮,外婆轻轻走到我身边,唤我起身吃早点。她的眼眶周围,有着浓浓的黑眼圈。我些许埋怨地说:“昨晚您念经念到那么晚,今天又早起为我做早餐,这对您身体不好。”她无声而慈祥地看着我,轻轻说:“昨天是文殊菩萨的生日,要为你和弟弟祈福啊。”我的心一颤,外婆的眼睛里透着光,亮亮的,暖暖的。

近午,赶着回去,便与外婆告别。她不舍地目送我,朝我挥手,手腕上的那串念珠,跟着颤动。

那串陪她度过悲伤岁月的念珠,那串叫她懂得慈爱信仰的念珠,那串寄托着她对家人祝福的念珠,在阳光下,很亮很亮。

【篇四:冤枉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经历过后是什么反应。我要说的这件事就是——被冤枉。

现在的你们肯定都是书虫,不然怎么会在这里看我写的东西呢?而我小时候却是“看书似佛经,昏昏欲睡”的人。

一次,因父母口中所说的“长知识”,我极不情愿的捧上一本书“细细品味”,不久,“佛经”便打着木鱼,唱着“催眠曲”,只见我眼皮慢慢的松懈,慢慢的我抵抗不住了,用我坚强的意志打败了……自己。都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都随风,“安然入睡”。当然,父母便明白了我对书的“仇恨”。

放暑假,小妹便来到我家里。当时,仅有五六岁大的小妹正在因姨妈不给她买什么“芭比娃娃”而生气。这位折腾人的“小祖宗”可谓是满腔怒火,又发脾气又大哭。“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根本不听劝。之后,她又要去我卧室玩,她越想越气,最后竟拿起一本“佛经”,给撕碎了。我这时也心疼起那本书来了,这可是父母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买到一本书。这时姨妈进来了,二话不说拉起小妹就怒气冲冲的走了。我手里还拿着这本书的碎片,父母进来了,先是呆住,后是大骂:“你这个败家玩意,你不爱看就不看呗,谁也没打你,你把它撕了干吗?”我这一肚子怒火,又不是我撕的,干嘛冲我吼。刚要说不是我撕的,可转念一想,说了他们也不信。便自己默默流泪,永远冤枉眼神看着张牙舞爪的父母。

等到父母消火后,我也“认错”后,我还是不能平息心中的火,只能在晚上默默地哭,我……哎!

第二天,姨妈带着一些礼物和那个“小祖宗”来到我家,姨妈进门就满脸赔笑着说:“对不起啊,这孩子把书给撕了,是她不懂事,我也没教育好她,别介意啊!”说完,姨妈趁机就溜了。一个得意洋洋,满面春光;另两个垂头丧气,不知所措。

之后,爸爸妈妈就疯狂购书,理由就是:“你还是喜欢读书的,对吧!”没办法,我只有开始“取经之路”,慢慢地就爱看书了。

【篇五:五彩缤纷的教科书】

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给人生带来五彩缤纷?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是它们——教科书。”教科书是我知识的来源,是它们给予我智慧,是它们教会我成长起来。

难以理解的语文。有时候看见它,也许会觉得很不耐烦,但是它能够提升我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还有它感情丰富的诗文,可以使我在文学的海洋锻炼把驼的能力。

佛经般的英语。说到英语真是让人头痛,那些单词就像是念不完的佛经整天在你耳边打转,就连睡觉它也不会放过你,有时,它又不由自主的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不过对我们很有帮助,它可以帮助我们通往往全世界哦!

咒语般的数学。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大堆的阿拉伯字,让你算得头晕眼眩。有时待太久,看到这些数学,它还会移动呢,不仅移动,而且还会变魔术呢,从一个变成二,甚至更多。它的作用是:可以在生活中带给我们很多的方便。

难以表达的政治。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要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必须要和文意相符,而且它整本书都是满满的文字,让你没有耐心再往下看。它的作用是:可以提高你的心理素质和做人的品质。

难缠的地理,世界和各地的地址都掌握在它手心里,想要知道,就翻开它吧。不过这可不是好学的,世界各地的地址让你容易混乱,分不清那个地方是属于哪个地带的。它的作用可非常之大,没有它的指引,外出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让人振奋不已的历史。历史是描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历的,比如: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发明或是谁使我们现在和生活变得这么美好……精彩故事。它们的作用是很明显:那就是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从而更好的把握好现在。

生物,生物记载着细菌由什么来,氧气又是怎么来,细菌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生物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做才会使大自然的空气更新鲜。

除了这些,还有一本《新华字典》,它在生活上默默的关照着我们,在文字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不仅它,还有以上它们,就像我们的无名老师,给予我们智慧。

没有它们,我的知识就不知从何处来,就是它们给我的人生带来五彩缤纷的,所以我感谢它们。

【篇六:跟着外婆过小暑】

一到小暑六月六,外婆就忙开了。

早晨,我在闷热中醒来,看见外婆在几个大樟木箱子里捣鼓,等我起床,我发现沙发已成了一座花花绿绿的小山。外婆把几个三脚晾衣架也搬出来了,然后又拿了绳子,我知道外婆又要去楼下的树桠间牵线搭桥,外婆疯狂的晒晒晒的日子到来了。外婆说这不单单是为了除去前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带来的潮气,还是习俗,农历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家家户户晒红绿”。这天晾晒后的衣物不起霉、不生虫。而且还有典故呢,《西游记》里唐僧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的佛经,在回国途中不幸掉进大海,老天爷感念唐僧师徒的精神,就特意赐了个大晴天,给他们晒佛经,这一天就是六月六,因为好天气是老天爷所赐,所以这一天也叫天贶节。如果这一天去寺院,还能看到和尚晒袈裟,晒法器,晒经书的盛况呢。

哈哈,我也要晒晒晒,我跟在外婆屁股后头转,花花绿绿的小山慢慢现出了庐山真面目:外婆结婚穿的红缎袄,外婆囤了好多年的缎子被面,各种各样的毛呢布料,还有花花绿绿的绒线。外婆还小心翼翼地翻出了她的寿衣寿鞋,把它们晒到了外阳台上,我一看就觉得有些怕怕,外婆摸摸我的头,笑着说:“傻孩子,这是“晒寿”,年年都要晒,越晒越长寿呢!”

太阳快落山了,外婆又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她要把所有的晾晒衣物都在太阳落山前重新装到她的那几个大樟木箱子里收藏起来,然后开始这一天的第二件大事:洗浴。

外婆说:六月六,黄狗猫汰浴。男女老少都要全身清洗,养有猫狗的人家,还要给猫狗洗浴,这样猫狗就不会长虱子,小孩就会像猫狗一样容易养容易长,无痛无病活泼健康。

小暑六月六,真是个吉利的日子,外婆忙里忙外就想在这六六顺溜的日子多干些事呢?你看,晚上她又捣烂了满堂红花和明矾,要给我的小指甲上色呢!

【篇七:我最敬佩的人】

我的外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妇人,但她却是我最敬佩的人。

外婆身上有许多优点。例如:她做的饭“天下第一好吃”;她手脚麻利,总是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拾掇得井井有条;她为人热情随和,只要一出门,就有好多邻居跟她打招呼;她还很有耐心和爱心,是养护绿植的能手……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很爱读书。

每天清晨,外婆总是起得很早,给我们一大家子做完早饭之后,她便拿起一本厚厚的佛经,诵读大约半小时再去忙其他的事。而且,她不是每天就读这么一小会儿,而是一有时间或者闲下来就会读书。有一个周六上午,因为没调闹钟,我迷迷糊糊睡到10点钟才醒来,朦胧中只听见外婆在隔壁房间一直读着书,她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想想自己正是读书的年龄却睡到“太阳晒屁股”,而外婆那么大年纪了却仍十分自律、好学上进。我不禁汗颜,赶紧扒拉几口早饭,撂下饭碗读书去。

外婆的爱读书还体现在她的“勤学好问”。外婆大半辈子呆在老家说惯了方言,她的普通话说得并不好,但她一遇到不会的读音就马上问我或我妈妈,问完后立刻用笔标注在书上,然后自己默读强记。外婆虽然比我们年长许多,但她并不倚老卖老,她总是大方承认她不懂的地方并虚心向“小辈们”请教,就像荀子的那句治学名言“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说的一样。

看,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能不令人佩服吗?

【篇八: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如同四季一样,有春的芬芳美丽,有夏的热闹非凡,有秋的宁静安逸,有冬的悲伤失落。

自我有意识起,我便在老家的房子住下,那时的奶奶,总是拿佛珠子,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嘴好像从来没有停过,一直在念佛经。而爷爷总是在外面忙着,一直到放假时才回来。

我很喜欢爷爷奶奶,很喜欢那片土地,那片没有污染过的天空,深蓝透彻。

每到星期天下午,爷爷便带我去逛街,跟我说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爷爷的脸上透露着欢喜,那张大嘴巴说个不停,如果我们累了的话,爷爷就会买香喷喷的热干面吃,那热干面的味道是那么的好吃。

转眼间,我六岁了,准备去深圳上小学了,即将离开我热爱的土地了,爷爷奶奶也变得木讷了很多,爷爷带我出去玩时表情也没有那么自然了,显出了内心的沉重。全家人都闷闷不乐的,没有了之前的激情,只有窗外的几声雷鸣。

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我坐上了去深圳的列车,离开了这片我热爱的土地!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