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回头却不是从前】
姐姐每一次的离开,对我来说,既是不舍得,却又为姐姐为了追逐梦想而支持着。
我回忆起来几年前姐姐在家的暑假,有些甚至都忘记。思念亲情无法割舍,多年的姐妹情,深深地定在时间关系。那一天,我念叨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其实我也很不清楚,又故意的问妈妈想不想姐姐。“不想,想她干啥,”妈妈总是这一句话,我非常无奈。
后来,妈妈又和姐姐视频聊天,而姐姐的回答,让我激动不已。她这一次回来是有点事情,然而,姐姐下面的话,令我有些失望,她第二天就走。由于天气的炎热,妈妈想让姐姐过几天凉快以后再回来。前一天念叨,第二天就有好消息,姐姐呆的时间又短。我也附和着妈妈说的话,姐姐说:“什么时候也不凉快。”妈妈不耐烦的说:“行,回来吧!”
姐姐回来以后,弟弟也是高兴不得了,一回来就找姐姐。姐姐要走那天下午,她和同学去外吃饭,妈妈让我对爸爸和弟弟说,姐姐回校,已经走了。爸爸竟然信以为真,而弟弟也是一开始不相信。
下午,姐姐和同学来到家里,弟弟很惊讶。姐姐走的时候,硬要去路口送。
短短的两天时间,也总比不回来强一点,那一天,我怕时间的无情很快流走。所以,一直要和姐姐在一起。
姐姐没有回来的时候,是没有身影在。姐姐回来又离开,回忆起来更是很沉重。
也只有我懂。
【篇二:敢于质疑,使我成长】
在当今社会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教授,老师,领导……他们说的话世人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肯定他们说的是对的,是正确的,是没有误的,是……但是我想说这些都经过证实吗?这些都有证据吗?这……
其实以前我也和世人一样不经过大脑只会跟着一起附和,但是直到……
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在上数学课。老师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同学们也在下面努力的接收着老师传授的知识。讲完课后,老师便叫我们做一道“算术题”,我在下面认真的算着。后来老师又抽了两名同学上讲台去做。我信誓旦旦的肯定自己的和同学的是一样的答案。但是一个人越肯定的东西越是出乎意料,我的答案和同学都不一样,我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打了两个大大的红勾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看黑板上的答案有看看自己的答案。我又埋头在纸上又算了一遍,还是我原来的答案。我一边想老师是权威怎么可能错呢?但是一边又想……
我想了一会儿,心里还是觉得不甘。我拿着自己的答案与黑板上的答案相对。“这步是对的,这也是对的,这……哦,原来这里错了”我说着,脸上便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虽然知道这答案不对,但我又不敢指出。我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指出。于是,我举起了我的小手。老师看见了,抽我起来,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解析及方法。老师看了看,便拍手叫好“你们之中终于有人发现了,哈哈还以为你们……”
经过这件事后,我从一个只会随着别人附和的人,变成了一个会自己思考,会自己质疑的人了。敢于质疑,使我成长!
【篇三:夏天来了】
春姑娘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夏姐姐轻轻地抚摸着含苞的荷花,荷花红着脸绽放了。
一阵暖风吹来,“好舒服啊!”小绮闭着眼睛笑着说,“是啊。”爷爷一边扇着扇子一边说。小绮在草地上奔跑,“爷爷,看花儿们都在对我笑呢!”小绮对爷爷说,“是啊,因为小绮很乖呢,花儿很高兴呀!”爷爷眯起了眼睛说着,小知了貌似也附和着的叫着。
小绮跑到了河边,看到了许多的荷花,“爷爷,看荷花开了,好漂亮呀!”“对呀,因为夏天来了!”
夏姐姐笑了。
【篇四:坐在树上看风景】
小时候习惯只用眼睛看事。邻居家那个总喜欢捏自己脸的姐姐,虽然总会时不时给糖吃,但记着的大都是对其“粗鲁”行为的厌烦。再比如说那个玩具店的老头,每次光顾他总是会笑着和气地聊几句,即使那是每个来他店里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的,却还是认为老头挺好的,和爷爷一样。这样的想法都是基于简单的了解与片面的评判。
长大了更多的是受其他人的影响。当别人都听着同样的歌曲,会回去也听一次;当别人都讨论同样的漫画,会回去也买一本;当别人都做出同样的结论,会理所当然地认同……就这样附和着他们,混进集体中,不想因为自己的不随大众而显得格格不入,于是伪装成其中一员。
再大些,虽然还不知道会变得如何,看看周边的大人,虽然没有了小孩子的稚气,但是看眼前的世界,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亦或是戴上有色眼镜。多了一份冷淡,多了一丝怀疑。
《怦然心动》里的男女主角,亦是如此。女孩盲目地喜欢着男孩,即使她对爱的理解仅仅是因为对方明亮的眼睛以及亮丽的外表,男孩知道自己喜欢上了女孩,却因为朋友对女孩的误会和偏见,一起附和着朋友对女孩的诋毁。这不正是我们都犯过的错误吗,讨厌那些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哪怕起本质并不差。一味的追求美好的事物,即便自己可能一点也不了解。
当小女孩最终发现自己对男孩的喜欢不过是建立在外表上时,男孩也能真诚对女孩表达心意,而不再担心其他人的看法时,这些都是长大的标志和迹象。结局当然是HappyEnding,女孩子接受了男孩的歉意,一起种下梧桐树……
电影的内容清新、明亮,但是很多人经历了孩童、少年这两个阶段后,却并不能像男女主角一样,改掉那些“片面”、“附和”、“偏执”。于是都变成了普通的成年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确保对自己有利无害之后才会进行,曾今执着的梦想又有多少人可以继续坚持。只剩下麻木的心排斥、抗拒着寒酸、贫穷的事物。更像是把自己禁锢在小小的笼子里,隔着冰冷的铁栏,嘲笑着贴着“异类”标签的人,其实真正的异类是自己……
坚持自己内心最初的想法,亦或是做到全面、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就如同应该坐在树的顶端,而不是和其他人一起站在树下抬头仰望,然后什么也没看到,默然离去。因为:
你永远不能站在树下,而企图也能看到树上的风景。
【篇五:独一无二的我】
一个糊涂的我,一个认真的我,一个安静的我,一个勇敢的我……每一个“我”都各不相同,它们在一起,构成了我那绚丽缤纷的人生。
开学这么久,我依然会走错“家”门。那次晚自习下课,送完作业的我走回了教室,教室里人不少,可似乎一张张脸都是陌生的,但由于本身没把班上的人认全,我也不疑有他。蓦地,我看到我的座位——第二排中间的位置上,竟然有人坐在那,我的同桌竟也换了人。这时我才惊觉有些不对。仔细看看,不知什么时候,教室中静了许多,好多人都在看着我,接着便有人弱弱地道:“同学,你是不是走错了?”一片附和随后响起。“呵呵呵,没错,我走错教室了,走错教室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笑笑,僵硬地转身,落荒而逃。身后隐约传来片笑声。这就是,我一个糊涂马虎的我。
我爱看书,一捧上就不想放下来,那个周五,本是定好了要完成的任务,可做做一半想看书放松放松,可谁料这一看就把心看了进去。书中的内容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每看完一个篇章,心里就想着,再看一章,再看一章,看完马上做作业。不知不觉便看了一整本,时间也快过去将近两个小时了,可作业却还只完成了一半,让我不由得怪起好书害人,发誓下次绝不再这样。可下次呢?呵,又是一个情不自禁。这也是我,一个安静爱看书的我。
我很胆小,而又很勇敢;我很顽皮,而又很懂事;有时我多愁善感,有时我又不拘一格……
这都是我,虽然有好有坏,喜与不喜,但正是这样,我才与别人不同,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篇六:假如我是沙和尚】
《西游记》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是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或是心地善良的唐三藏?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或是慈悲为怀的观世音?
我想,喜欢沙和尚的人应该寥寥无几吧……每次打败妖怪的总是孙悟空或是某位法力高强的神仙,每次遇到难题也是别人想出办法而沙和尚只会附和。
“师父说得对呀!”“大师兄说得对呀!”“二师兄说得对呀!”
在别人眼中,他也许只是一个平庸的脚夫。
假如我是沙和尚,我该怎么做?
假如我是沙和尚,我依然会毫无怨言地挑起所有的行李。大师兄身手好要去探路,二师兄嘴巴甜要去化斋;我稳稳地挑着担子,他们就有时间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即便挑担子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但能够让师父师兄不被琐事困扰;我感到很值得。
假如我是沙和尚,遇到妖怪我依然会手持禅杖守在师父身边。虽然每次打败妖怪的总是大师兄,虽然有时我甚至会和师父一起被妖怪抓走;但我还是会坚守在师父身旁。有我护住师父不让小妖侵害,大师兄就可以放心跟大魔头大战三百回合;我感到很值得。
假如我是沙和尚,碰到难题我还是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哪怕最后提出的建议并不成熟,哪怕更多时候我只是出声附和;那些也是我努力思考的宝贵成果。我的附和坚定了师兄们下决定的信心,他们作出了决定我会坚定地执行,我会为解决难题献出所有的力量;我感到很值得。
大师兄是我的偶像,也是很多人的偶像。
我知道不是人人都能像大师兄一样斩妖除魔建功立业,更多的人是像我一样默默奉献。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坚守我的执着。因为我知道我的每一份努力都对集体有益,并因此感到快乐。
“大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我握紧手中的禅杖,心里一点也不慌。
我相信我们团队的力量,我们终将无人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