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相关作文

【篇一:人情与规则】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中国古人就提出了生而为人,须得以礼束之。在今天,那些“礼”就变成了我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循的规则了。但同时我们国人又很重视“礼尚往来”的人情关系,于是这人情与规则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撞出些火花出来了。

材料中的这件事正是人情与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的典例。

司机的做法虽然违背了守时的规则,但他做了之后,大家却都支持他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适时变通,照顾了学生的难处,又不过分影响乘客,显得很有分寸,富有人情味,大受众人的欢迎,也很暖了人心。是典型的正能量,体现了对普通人的关怀,自然大受人们的点赞。

这样的例子古代就有。商鞅,一个让秦迅速强大起来的政治家。他变通的是法治,讲的是治世之道。治国不法古,应当因地适时而变,他的变法体现了跨时代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而且在变法的内容上极具人情性。所谓人情性,就是关乎老百姓的民生,关乎大秦的国运。虽然遭到了秦国贵族阶级的反对,在他们那里似乎不见人情。但人情这种东西显然不可能没有偏向,对大多数百姓,对国家有益,商鞅个人遭受惨刑却成就了他历史上的英名。

法则可以突破,不必铁板一块,可以适时变通,这是古今证明了。但我们回到材料来,回到我们国情的现实来,像公交车司机这种突破约定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呢?那种随意改变规则的做法如果可以的话,那么遵守规则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呢?

显然,在今天以法治国的今天来讲,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而且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原则底线,那么就容易像梅菲斯特同浮士德骗取交易一样诱惑勾引上门,而且更糟糕的事是,人家至少是被知识所诱惑,而凡人大都则是因欲念驱使被私心所惑。如果只谈人情不谈法则,那么拉帮结派,贪污腐败,互相包庇,罪恶丛生,那这个国家还会有希望吗?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叔本华也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许多人主张克己禁欲,而不是沉湎于欲望之海然后难于自拔,以致带来不甘与痛苦,堕落与沉沦。

由此可见,人情与法则两者缺一不可,过分强调某一面都可能带来灾难,所以儒家才提出了中庸之道。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们需要人情关怀,但时代的发展,更需要法则的约束,原则的坚守,尤其在我们中国这一个人情大于天的国度里,更不容轻忽。

【篇二:开卷有益吗】

我的家里有许多书,我也非常喜欢看书,但是我们家里有两种声音一直困扰着我,一边是看太多书没用,另一种是小孩子要多看书,这两种声音一直让我很头疼。

爸爸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支持者。他说古人一生只读过几本书,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样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他要我看好的书,不要看没意义的书,看这样子的书不仅浪费时间,还看坏眼睛。他经常发现我看科普杂志、小说、英语课外书就很反对,有时还愤怒地把书丢掉、撕掉、烧掉,美其名曰:为我的学习减负。弄得我买了书或借了书都要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地藏起来看。

妈妈则认为“开卷有益”。她经常和我一起商量在网上买什么书,或是陪我去省少儿图书馆借阅书籍。她说只要我在看书,就会获得知识。任何书都有可取之处,比如看漫画书,它虽然让人在写作文时只注重对话描写,忽略心理、动作、表情、环境等方面的描写,但你可以通过它学习美术,主要看你怎么使用它。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不断吸取知识,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还是支持妈妈的观点一些。

【篇三:读《依法治国》有感】

【篇一:心中有法,健康成长——读《依法治国》有感】

天空是那么深邃明朗,是那么湛蓝清澈,窗外,几个小朋友正在公园中玩耍、嬉戏,看起来是那么的舒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每个公民都——依法守法。我趴在窗前,手中捧着《依法治国》,心中不禁一震。

其中有个故事令我感触颇深:“国旗老阿妈”次仁曲珍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村落每天的日子过的都很艰难,有时还要受恶徒的鞭打,正是人民解放军来到了这个小村落后,改变了这里的经济条件。从那以后,“国旗老阿妈”次仁曲珍为了表达对共产党,对祖国那一份真挚热情的爱便天天在自己家门前升旗、降旗。每天早上,旭日从东方缓缓升起,而这个小村落中,五星红旗也伴着这旭日缓缓升起;每天傍晚,五星红旗随着夕阳渐渐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阿妈一直坚持着,表达着她那真挚的爱。半个世纪以来,老阿妈先后换了十几面五星红旗。随着生活的逐渐红火,老阿妈自己也没意识到挂红旗的动作愈加虔诚。2009年3月28日,西藏和平解放48周年纪念日,为了表达对老阿妈的崇高敬意,天安门国旗班的代表赠送给次仁曲珍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当老人用颤巍巍的手结果这面曾随风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国旗时,热泪盈眶,白莹莹的泪花一次次地涌出了眼眶。老阿妈的这份坚持,这份执着,正是对祖国,对共产党那深沉的爱所牵引着她。

是啊,人人心中有法律,有祖国,有党,这世界何尝不是一个美丽和平的世界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的生活总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与人相互交往,因此,不论是什么社会都必须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所以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懂法、学法、守法、用法是很重要的,学习法律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还能让我们在这个法治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所以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祖国的未来。

合上书,孩子们依然在阳光下开心的跑着、跳着。正是因为有了法律,我的心中又平添了一份责任、一份安心。

【篇二:法——我们的守护神——读《依法治国》有感】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出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行更是一个国家、及社会所有人士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自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的法制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了宪法,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然而,在振奋的同时,一个问题也应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法律其实很像数学,无处不在,十分重要,有这样一个关于法律的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实现了正义,体现了公平,它,就是正确规范人行为的社会准则。

当今的这个经济社会使人对道德的意识不断的淡化,现如今社会上的人什么都不图,就图个“利”,自己能得到钱就可以了,全忘了儿时,父母告诫我们的法规,所以对于不容忽视的法律,他们“视而不见”。若是成人还好,但现在甚至有些青少年都学会了强要他人的钱财,参与抢劫,甚至是结帮犯罪吸毒,近年,青少年拉帮结派犯罪现象频频发生,这使我们安定的生活受到了威胁,法律的不重视等同于流感病毒,在这个社会蔓延着,以致发展到小学,当人的贪婪欲望得到满足,他们便会尝试更大的,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最终,自己站在了法院。但丁的作品《神曲》地狱篇中写到:它的贪婪欲望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它在饱餐后会感到比在饱餐前更加饥肠辘辘。欲望是人们邪恶和罪恶的深渊,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懂得正义的法律,用它来与之抗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必须从小时候做起。社会十分残酷,只有我们知法、懂法、守法才能将法律变成自己的坚盾和利剑,来保护自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即使是一名小学生,也必须知法、懂法,更要会用法,让法律成为我们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篇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读《依法治国》有感作文】

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它,这个世界就乱成了一锅粥。法律,就是用来告诉我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法”在古代是一种形态像牛的独角神兽。这种神兽生性正直,不仅能够明辨是非,而且具备判断对错的能力。古人对法的解释是:“法,刑也。”法与刑的意义相通,所以也不难看出“法”所具有的惩罚价值。

“法”字含“正直”“公平”“惩恶”三层意思。首先,是“正直”,“正直”不仅仅是中国民众用以判断法、司法、和执法状况以及法律官员的价值准则,而且始终是中国立法、执法、司法官员及其活动的价值指引。接着,是“公平”,有的西方学者把“公平”这一概念作为法律实践的正义原则来考察,而且认为是构成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基础。最后,是“惩恶”,“惩恶”是我国古代法的重要价值标准。在现在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法律的制裁,我们才能安逸地过着每一天。如果没有法律,我们也许会心惊肉跳地过着每一天,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

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且需要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

【篇四:人间清欢】

《道德经》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他拽了拽衣袖,是时候了……

青年时的他是胸怀大志,年轻气盛的热血男儿。他遵循儒家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信条,13年的出世入世,身心俱疲的他还是尊儒崇道,“无为而治”便成了他“性本爱丘山”的真实写照。在那个时代,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他,终是失去了多少,才在千年前的那个时刻,弃官还乡,而不被世俗所羁绊,让我做一回快活神仙吧。

千年后的我不由抿嘴而笑,终于肯为自己潇洒活一回了。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便成了一段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佳话。

“携幼入宝,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倚南窗以寄傲……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在饮酒之时是否会怀念自己的官途岁月?在将有事于西畴之时,又是否会忆起13年自己的满腔傲骨?而随后,他嘴角的一抹凄凉苦笑,便流露了仓皇怀才不遇。不,不,不,这些皆已不重要了,从此之后,这世间再无彭泽县令,有的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陶渊明。

他的一生饱受争议,有的说他没有完成“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有的笑他消极避世,一味逃离,而我只是淡然一笑,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我们在鞭策的同时,是否记起当初翻身上马的目的?大多数人都已忘却,我们已忘了自己的初心。我们的理想并不如水晶般澄澈透明了,它流出了暗与杂质。

他的生活,随遇而安。叩问内心时,不忧不惧,无愧于心。生命若能如此,便已足矣。人间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之事,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若有一日,当你踏遍万水千山,尝尽世情风霜百味,依旧能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你回首,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不去想我没有拥有什么,而我想我能拥有我的,此生无憾矣。

【篇五:诚信与文明】

在我们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治国”的主体。而要充分发挥人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主体性,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其“诚实守信、崇尚文明”的思想道德水平。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诚信是社会的基石,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组成并生存、发展下去,诚实守信就是其中的重要“粘合剂”。人们之间要交往,就要发生社会关系,诚实守信、崇尚文明是最起码的基础。

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原本像纯金一样锃亮,倍受敬重;欺诈,有史以来就遭人鄙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要看到,当前,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日益扩大,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道德,曾经被称为“法律管不到的地方”,而转型期社会的治理不够健全,以及对违法乱纪者的惩治力度略轻,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使诚信等做人之本受到亵渎,给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带来冲击。

诚实守信是亘古不变的自律准则,从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既是一种释然,也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竞争年代,国家以诚信为本,才能兴国;个人以诚实守信,才能在社会上挣得立足之地。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注重诚信、崇尚文明,好好把握自己,为人生发展打好坚固的基础!

【篇六:古人不远】

做为中国人我是挺自负的,古贤们替我们在文化上打好了底子,在中国这张宣纸上着好了底色,只让我们草草一笔,便“自吹自擂”:我们有五千年的沉淀文化,但,我们仅仅在需要她时,才吹嘘。也许,口头上的古贤已走远。

学者朱大可说:“孔子的治国主张,从来没有用于治国,反而用于治民,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外儒内法。”这也因古贤被统治者“束之高阁”脱离群众。如同宝座上虚构的观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但古贤的真正思想精髓却深藏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仍记得,一天深夜里,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有一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这句话似乎孔子对准我的软肋,批评我的,“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是为了给别人看”。一时间我似乎热血上涌,脸颊羞红。那一天,头一次开始讨厌我的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我知道孔子虽已逝去千年,但他精髓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我感觉到他不在遥远,平常如严厉的师长。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震撼我心灵的伟大古典语句,但我最喜爱的却是李斯临死时:“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意思为:牵着黄犬,到东门打猎,还有没有可能啊?倒运的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被腰斩。但他看着与他同罪并死的儿子却设想以前最惬意的事,虽我不喜欢李斯的人品,他将自己比喻为鼠,并贪图富贵,极求名利。妒才,而杀同一师门但技高一筹的韩非子。但他临死时,终于顿悟,追求了一辈子的富贵名利竟抵不上一场有趣的打猎。这时的李斯在我眼中,便分外可怜与可亲。

最可爱的是,那位在宋朝谈了一辈子理想的辛弃疾,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诗句却是:天凉好个秋。此句却道出了他一生的寂寞与忧愁。不远处的他,好似长叹一声,眼中的那汪湖水,如同秋天凉意无限。

当代有不少人称,想接近古人,熏陶文化。于是,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古贤故居,满怀憧憬。但院内熙熙攘攘,忽有大妈喊道:

“茶叶蛋,一块五!”于是,勾起馋瘾——最后,回到起点,嘴里咂巴的茶叶蛋余香,大脑想的是,某某古贤的居所中茶叶蛋我吃过。

是当代人们将古贤商业化,甚至书籍的外包装镀金,镀银都屡见不鲜。

但,肯定有人摒弃书籍外包装的庸俗,在书籍内部寻找古贤。

在这些人看来,古贤远去,是无稽之谈。

而以商业利益为重,玷污古贤,欺骗群众。古贤远去,那是理所当然。

【篇七:以礼立身,以礼兴国】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国家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便被称为“礼仪之邦”。《论语》说到:“不学礼,无以立”,在我看来,这是在教导我们以礼立身,以礼兴国。

礼是生而为人的立身之本。

张英懂得礼让之礼,最终化解邻里矛盾,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刘备懂得尊贤之礼,最终收获孔明,成就了西蜀大业;杨时懂得尊师之礼,程门立雪,习得了理学。他们无不是因“礼”而化解矛盾,有所成就,为世人所称赞。反之若无礼,于己,折损了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于他,为别人平添了本可以避免的麻烦;于社会,会恶化人际关系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由此观之,以礼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是生而为人的一堂必修课。

礼是国家兴旺之基础。

一个国家若上到君主小到每个公民都做到礼,那么兴旺便指日可待了。自古我们的国家就推崇用“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引导百姓。晏子为政期间,大力提倡以礼治国,省刑薄敛,宽政惠民,反奢倡简,以此获得了百姓的信服;如今总书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再次强调了礼在治国中的必要性。有了“礼治”,社会中的浪潮也就趋于和谐,公民的心中也就埋下了礼的种子,不至于留给其他国家加塞插队,乱涂乱画等不良印象,社会中也不至于出现太多不和谐的画面。由此一来我们的社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我们的国家就能够把腰板挺得更直,保持着大国风范,赢得更多的尊重。

鲁迅先生曾说过,“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中,“立人”之要在于提升国名素质,涵养公共意识。“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要弘扬和传承,更要根据时代发展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坚持学习礼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立身,更好的强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复兴之路上展现民族精神,彰显大国风范!

【篇八: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习近平爷爷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里说的“宪”就是宪法的意思。今天,我们彩虹假日小队来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寻访美丽杭州”的主题实践活动。

走进陈列馆,就看见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庄严矗立,毛主席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手中的书卷,眉间紧锁若有所思的表情,看得出他是一个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是特别严谨的人,他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

讲解员阿姨带着我们参观了整座陈列馆,了解了制定“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西湖稿”起草的经历、全国人民大讨论、“五四宪法”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等等内容,每到一处都配上了精彩而又细致的讲解,使我们知道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知道了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是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不分昼夜辛勤工作的结果,所以第一部宪法也被称作为“西湖稿”。这也是身为杭州人的我最最引以自豪和骄傲的。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我明白了宪法的制订来之不易,不仅大人要守法,小学生更要守法,努力学习,勇于奉献,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做一个文明少年,为建设文明家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篇九:改革开放成就】

最近看了一本题目为《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漫画书,让我了解中国到从大唐的繁荣,走向晚清的败落,从抗日战争打响、到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在历史上一波三折,灾难深重,人民水深火热。我不禁疑惑,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呢?

喜欢听外公给我讲过去的故事,讲从前买米要粮票,衣服要布票,喜欢看书只能手抄,夏天的游戏是抓知了,捕青蛙,偶尔可以看个露天电影,到了后来,才有了电视机,但是黑白的,有了车,但是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我想,我知道什么是改革开放了!

改革就是变革,就是改变,它从许多方面改变了中国。它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衰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978年到2017年增长了226倍,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级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制”的动态平衡;从社会民主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让人民过上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四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

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真正翻了身,屹立于世界东方,璀璨夺目。“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宏大的中国,我们在举国欢庆之时能做的,除了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想我们更应该努力学知识,强本领,长大为伟大的祖国母亲添砖加瓦。

【篇十: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法律的重要性,了解了许多法律常识。我们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要学会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法律作为治国之本,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自古以来,法律建设都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在现代社会,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法律的宣传教育已成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

这本书,讲了很多的实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有作用。上面讲了一些针对一些不同的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法律知识,这本书很好,因为里面有故事,这样可以引出一些相关的法律。许多同学对法律这种很专业的语言没有兴趣,这本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还记得原来有一件事情。我的书里有一张100元的书签,像真的一样。那时,我就和我的同学拿着它去买棒冰,到了小店铺,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从口袋了掏了出来,我同学就扯了扯我的袖子,我就跟阿姨说我不卖了。阿姨笑了,其实阿姨已经看出来了,那钱是假的,但是没有揭穿我,看我悔不悔改,最后,我改了,我想起了法律。是法律让我们懂得了道德。

现在我们学校对法律的教育很重视,让我们懂得了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法律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修养,规范了我们的行为,法律就是我们的“保护神”。

在21世纪,你不懂法律就跟不上社会文明的脚步,你就会落伍。这本书可以很好的让我们学习法律,使我们受益终身。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