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和你相遇,真美】
你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你拥有几千年的文化,你就像香烟一样吞噬着我。让我如饥似渴地翻阅着,缺一不可。唐诗,和你相遇真美。
你负有唐时的灵魂,唐时的诗句,妙语连珠,朗朗上口,唐时的诗字,字字诛讥,笔笔生花,唐时的诗书,惊魂万卷,卷卷入耳。
唐诗,你是大地的语言,你与飞鸟作伴,你和日月朝夕相处,你同骏马一起在草原上奔驰,心驰神往。你是我心灵深处最纯净的一部分。你是乎是一块布,抹去了我心中的不愉快,你又似乎是一朵花,让我眉开眼笑。
每当读起你,便心旷神怡,宛如正在读最高尚的语言一般。心中不经复想连篇。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群牛羊正在吃草,风不紧不慢的吹着,诠释着“风吹草地见牛羊”。又曾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朵朵花花争奇斗艳,但有一枝红杏已探出了墙头。也有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仿佛它就在我眼前,那么壮丽宏伟的瀑布啊!让我流连忘返。那明亮的月,岸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冷清的水乡秋夜。描绘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那美妙的唐诗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寄托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妤发了李白惜别,对友人的不舍,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军不见下渝州,是你白对故乡的不舍。
啊!唐诗!你的美令我陶醉,你的妙让我沉迷,不能自拔!
啊!唐诗!和你相遇真美!
【篇二:说镇江博物馆】
在活动前一日,做了综合素质训练的我们双腿酸痛无比,所以对于满是楼梯的西津渡没有感叹,只有抱怨。
进入镇江博物馆后,酸痛的感觉一下消失了。那些文物令我感叹。即使双腿很难抬起,我也愿为了见一见《杏园雅集图卷》而爬上二楼。据介绍说这幅画是明宫廷画师谢环所作的。我仔仔细细地盯着这幅画,似乎要把它深深印在脑海,那是怎样的一双巧手才能画出此般作品?我不懂什么手法,但这幅画绝对是好画。我实在无法用什么词语来修饰它,因为在这幅画面前,任何词语的修饰都无法体现它的绝妙之处,我还是希望大家亲眼去瞧瞧。此本九位大学士杏园雅集的写真精品,着实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惟妙惟肖。想起自己画的人物,是真知道了什么叫做天壤之别。
带着这种感叹,又走进了收藏古代书法作品的展间。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定是要来看看魅力无穷的书法大家的作品的。
慢慢地游览着,突然一幅俊俏柔媚行书立轴现于眼前。定睛一瞧介绍,原来是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的在清代江南最享盛誉的书法大家王文治!我是极喜欢行书的,可怎么也写不出那种风味来。他的字出笔有力,精妙研美且俊朗疏秀,不知是我的多少倍!回家后特地上网查了他的其他作品,赞叹之余还有一种莫名的心静。我写书法是为了使自己静心,却不知看别人的作品也有此番作用。我这么说绝不是夸大其辞。他的作品使我心静,大概是因为他中年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的缘故吧。达无“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时称其诗字“淡墨探花”、“淡漠翰林”,我倒是真切感受到了。听闻他精音律、善曲,这样的一个人,所出作品定是使人心静得了,想到这儿仍是觉得不可思议。见组里人纷纷离开了,留恋的看了几眼才紧跟上去。
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收获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美景,也不是什么富丽堂皇的饰品,而是淡雅清新的书法作品,这让我对书法的喜爱又加深了一层。
【篇三: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听,是妈妈的声音……
清风拂过窗前,它聆听着屋内的母女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还动听的呢!
女孩大约三四岁,母亲也还年轻,两人都在小椅子上坐着,温馨极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女孩嘴里模糊不清的发出声音,勉强背下这首诗,一旁的母亲耐心地说,:“是什么?是“拨”非“拔”,这两个字要牢牢记住,不然会闹大笑话的!”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女孩费劲地背下来了这首送给母亲的诗,今天母亲生日,女孩送了母亲这首诗,只见母亲别过头去,轻轻地抽泣,肩膀不停地颤抖,女孩年幼,只懂拿起稚嫩的小手为母亲擦拭眼角的泪珠,母亲不改以往习惯,说道:“切记,“游”字后面不是“〩”,不可再粗心!”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是秦观笔下的柔情,长为少女的女孩嘴中呢喃着,忽见倚在门口苍老的母亲,女孩放下书卷,飞向母亲,紧紧地搂着母亲,只希望这样搂着母亲,时间可以柔情地对待母亲,母亲欣慰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发对我说道:“看书上的“忍”字,“忍”字上半部分是“刃”非“刀”,知道吗?我乖巧地点了点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青春期即将到来,面临着新初中生活的女孩喜欢读李清照那婉约派的诗词,母亲陪她坐在床沿,听她熟练又富有感情的背诵,脸上全是说不完的兴奋,但母亲依旧对我说:“这首诗字很难写,比如“香残”不是“相残”,“簟”下面是“早”不是“旱”,语文这东西要严谨!”我撒娇般地应了声,便依偎在妈妈怀中。
转眼间,女孩坐到考场中,拿起手中语文卷子,满怀信心地填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为心中全是母亲地悉心教导。
“母亲,我是语文单科状元”女孩兴奋地喊道,母亲笑了,笑了,哭了……
母亲循循善诱的声音,常在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