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次上网课】
看到了最近武汉冠状病毒的新闻,我知道我再也不能去和朋友一起玩耍了,因为都怪这个病毒。只要聚会就可能会有被感染的危险,所以说罪魁祸首就是这个新型冠状病毒。
而且我们的开学时间也推迟了,所以说我们只能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了,也叫网课学习,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课。早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手机上的一款网课直播软件,我看了下老师正在直播,连忙点击进入,开始看老师上课,我坐在桌子上,拿出本子拿出笔边看,老师讲,边做笔记。老师讲的非常的认真,也在评论区里面告诉我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不要怕,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听到这我非常开心,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我连忙把老师讲的知识点不会的在评论区里打出来,老师看到我的评论,把我的评论拿出来当例题讲解,听到看到这样我有点开心,因为我的不会的题给老师讲解了,我认认真真的听了,老师讲的非常有道理,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网课也差不多结束了,我也累了。于是我放下了手机,在窗外看看,远处缓解眼部压力。
经过这次首次上网课,我知道了原来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也能学习呀。
【篇二:网课生活】
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双双认真倾听的耳朵。在网课的屏幕内外,有无数个暖心、幽默的花絮被生活记录着。
在书桌前,我正一边听直播课,一边记笔记。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忽然,手机卡了,定格在同一个画面,也听不见声音。过了一会儿,小程序直接黑屏“罢工”了,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一条接着一条消息讨论黑屏,呼叫老师。我十分淡定地退出重新点击,可仍没有任何效果,无可奈何的我只能陷入漫长的等待。终于,恢复正常了,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老师压根不知道黑屏了,那一刻我“竟无语凝噎”。最后,我们提出了问题,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大家快速进入直播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邓稼先》。”老师大声地说着话,那久违的声音让我觉得有些亲切。我摆好了手机,点了右下角的“举手发言”,向老师发送了申请。随后,打开书本进入了学习状态。听着老师细致的讲解,突然,手机下方出现了一行字,我带着未知的好奇和莫名的紧张,伸出微微颤抖着的手指,按下了同意键。随后,我的视频就在右上角的小窗口中显示了,声音传了出来,“举手发言”键也亮起来了。原本,以为是老师“自导自演”的网课,没想到学生也可以加入其中。这一切好像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校园。我强装镇定地说了一声“老师好!”,然而在摄像头拍不到的地方,我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牙齿也紧紧的咬合着。等老师提出问题之后,我略加思索,答案便脱口而出。当老师指出答案正确时,我心中有了几丝欢喜,同时也更加聚精会神地听讲。结束发言时,我仍沉浸在刚刚的新奇中,但又有如负释重之感。我擦了擦手心里冒出的汗滴,又投入到课程中。后来的提问,我则积极地在评论区里发出答案。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课,我们积极地发言,有问题也大胆提出,还会主动补充别的同学回答得不完整的地方。这一切与学校的学习模式截然不同,但是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开始习惯上网课,甚至喜欢上网课了。虽然有屏幕之隔,但隔不断知识的传授与求知的渴望。
一位位尽职尽责的老师,一名名莘莘学子,用网课搭建知识的桥梁,用经历书写着独一无二的花絮!
【篇三:拒绝谣言】
寒冬无法改变,唯有信念可持续生长。
——题记
盛夏的太阳散下一束束刺目的阳光,如张开了一把炽热的火伞,不留下丝毫阴凉。
街道上只有稀稀疏疏的人影,我坐在方向盘前,空调的凉气丝毫没有缓解内心的燥热。汽车在马路上疾驰,我关注着红绿灯的方向。
我在医院门前停下车,大步走进去。
“小张,来了啊。”护士长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照例回以礼貌的问候。301病房的门虚掩着,我推开门向屋内踱去。消毒水的气味透过口罩刺激着鼻腔,像往常的三个月一样,我熟练地为病人换药,进行各种记录和登记。所有工作都是那样枯燥单一,终于找到了短短的闲暇,我拿出手机,浏览着网页上有关疫情的消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则个人编写的“最新快讯”:全国感染人数即将再次到达新高峰!科学预计,再次大爆发将达到10万……“什么鬼话!”我气愤地退出那则消息,现在竟然还有如此不靠谱的谣言。瞟了一眼评论区,信服者竟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我没有工夫澄清留言,继续向下翻去。“戴口罩大秘诀——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名为“致敬英雄”的小编撰写的非正规新闻。“感冒的人戴口罩要深色朝外,没感冒的应该反过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病毒传播。大家都要记清了,预防肺炎传播,人人有责!”这是哪里来的秘诀?我简直被震惊了,看着评论区里“长知识了,回家就交代我儿子。”“良心消息,转发了”,我深深体会到了一种无力感。接着陆陆续续的一些消息,无一不是在夸大其词或传播谣言。
我退出了网页,找到之前收藏的视频,按下播放键,听着钟南山院士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我突然有些心酸。疫情防卫战远远没有结束,而群众已经被谣言迷惑得失去了方向,昨天的“新闻快讯”还称“疫情已经过去,再也没有爆发的危险”,今天又发布谣言,制造白色恐怖,这难道不是在引起人们的恐慌,阻碍疫情的战争吗?
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不是为了上头条,成明星,更不可能用谣言来哗众取宠。我们只是为了渡中国,渡世界,离开这持久的寒冬。
午后的风安静地吹开了病房的窗帘,阳台上几块晾干的毛巾微微颤动着。雪白的墙像死神的办公桌般寂静无声。病人轻微的呼吸声为一片死寂添上一点希望。
或许我还要在疫情的夜路中继续摸索着前进,或许我们的拼命并不能改变这长夜给所有人带来的恐惧,但是我至少要站在前方,与所有抗疫者一起,尽力驱散谣言带来的虚无情绪,为他们带来绝望里的一丝信念,夜路里的一点光。
我望向远方的太阳,信念在心底缓缓生长。谣言只不过是少数人用来掩饰恐惧,抗拒现实的武器,毕竟接受不能改变的,才有勇气改变能改变的。
【篇四:又见城南花】
指尖轻触,点开网易云音乐,日推的第一首是一曲纯音乐——《城南花已开》我随手点开评论区,却发现有数十万条评论,我有些诧异,这是首怎样的纯音乐?伴随着轻灵而又有些哀婉的音乐,我仔细地翻看起歌手页。
在字里行间我了解到,这首音乐是为了一个用户所作,那个用户已是骨癌晚期,这首纯音乐是音乐人应其请求所作。读到此处我心中才明白为何这首纯音乐中蕴藏着淡淡的哀婉。我寻找到那位用户,发现他的动态中全记载着自己的一次次化疗。每条记录中,他发的照片都是灰白色调,有医院的布景、满积的药盒、手上密密麻麻的输液管……全是压抑与绝望的氛围。他的话语也十分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那么多化疗,什么时候是尽头……我的心中也不禁为他担忧:“面对病魔丧失了对生的信念,是最可怕的。”我暗暗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康复。
时光在指尖滑过,想握却握不住,数月已过。自那日我关注了那位用户,却未再看到他更新动态。望着细丝般的秋雨,将枯黄的叶片打落,心底升起一丝凉意,难道城南的花,就此败落?
然而,在十一假期中的一天,我又见他的动态。这次,他的心态,却有了变化:“感谢大家,之前没有注意到评论。你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不会放弃的,以后我会持续更新动态,大家国庆快乐!”下方的配图,是野外的几簇野花,在淋沥的雨中绽放。我不禁为他惊喜,又见《城南花已开》,已有了这么大的改观。回顾评论区那些暖心的评论,有的人以自身抗病经历为他鼓劲;有的人温言细语,加以慰抚;还有不少人赋诗作词,以励其志。人们对他的祝福给予了他生的希望,让他重新焕发了对生命健康的追求昭示着顽强的生命力。又见城南花,生命的绽放美得惊心动魄。
又见城南花,是见证历经磨难梦想成真的美丽;是感念对生命不懈追求的坚韧意志,是参与数万人对一个个体的美丽的期盼与祝福。又见城南花开,是一场绚然的相逢,是助他人坚守的一份信念。
城南花已开,君心似暖阳。
【篇五:充盈自己】
我对于阅读这件事,是又爱又恨的。
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时候,就立刻翻了翻这个作者的名字,威廉布莱克。虽没有听过,但我仍然毫不犹豫地买了他的几本诗集,并且兴致勃勃地准备从中受益。
让我很失望的是,除了这句诗,他的其他作品在我看来索然无味。
有人笑笑对我说,你欣赏不了,是你道行太浅。
我耸耸肩,选择沉默。
我曾经看不下去很多文学书籍或者名著,我不想都把原因敷衍地说成“晦涩”,这样只是很多人惯用的说辞罢了,总有一些“借口”的成分。
于是我在思考为何的期间,开始接触网络。起初偶然看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微博写手发了一篇自己的随想,大意是再不努力就老了云云。我虽说听多了这样的话,但看到他文字的时候还是被唬到了,不觉也热血沸腾。我点了评论区。我本没想过评论区会是怎样的,但当我看见了,它的确在某个意义上改变了我的人生,给我带来了一种近似于震撼的感动。我看见有数以千计的网友大段大段地用自己的态度去思考,赞同或者感触,但我最惊讶的是,多是批判。让我永远难忘的一个人说,这是对人生的绑架,人各有志,你觉得有意义的说不定在别人看起来一文不值。
对他人的志向不加评判,才是聪明的选择。
并不是说我多么赞同,而是这让我知道,有些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并不是绝对的:他们站在一个制高点,试图改变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受鼓吹。
于是我有了另一种对阅读的态度。我在阅读里剖开每个作家的颅骨,观察他们的大脑,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大脑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我看的书杂,这些脑子的数量自然少不了。于是把他们都掏出来,反复对比,选择一个最理想的样子。
或许是粉红色的,或许是其他什么性状;总之当我看到时,会感到:“啊,这就是我要找的。”之后,会立刻把它们经过加工然后吃下去。我把这加工的过程称为“撒葱花”。
阅读这件事送给我一个坚不可摧的灵魂,因此我对它爱不释手,这是其一。而当我说为何恨它,则可能是因为它对我的启蒙太晚,浪费了太多我得到这样的灵魂的时间吧。
【篇六:辩论赛】
中学生当追星族好还是不好?
2020年2月26日上午,六二和六三班的同学们期待已久的辩论赛开始了。同学们分成男女两个阵营,男生们的持方是正方,观点是:中学生当追星族没什么好处,女生的则是:中学生当追星族没什么不好。前一天晚上,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同学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辩论赛了。
主持人宣布辩论赛开始并介绍完参赛的同学之后,一辩的立论陈词环节开始了。正方的一辩的立论言简意赅,反方一辩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两人的语气都非常放松,一听就是“身经百战”。
接下来,是双方二辩以及激动人心的自由辩论时间。双方二辩讲完后,大家纷纷举手想反驳对方的观点并补充自己的看法。刚刚开始时大家都没有举手,可随着气氛越来越激烈,一时间大家都踊跃举手,争取上台。有的同学好不容易上了台,把之前写好的稿子一股脑全念了出来;有的同学被老师点上了台只说了一两句话就匆匆下台了;有的同学十分强势,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一针见血……同学们在评论区也是十分活跃,也有同学恳求老师让自己上台发言。
正方和反方的同学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地反驳着对对方的观点,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激烈的自由辩论结束后,双方三辩开始结辩。辩手结辩的同时,同学们也在评论区里输入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的从网上一段一段地复制粘贴到评论区;有的则长篇大论,好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有的把自己的观点一次又一次的发在评论区里,像是生怕老师和同学没有看见。
双方三辩反驳对方的观点也是精彩绝伦,两人都将对方的观点拆了七零八落,有条有理地分析着。
辩论会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期待下次的活动。
【篇七:记忆里的童年】
记忆总是摸糊不清的。
一片片"碎片"一片一片的想,我的童年非常美好,可现在没有以前生活的那样精彩。
那时我们租在别人家里,因此我有了许多朋友。
一天清晨我被小鸟们的歌声给叫醒了,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找她玩游戏,"玩什么呢?"我问起。她比我大四岁所以我要叫她姐姐,叫她甜甜姐姐。甜甜姐姐说:"我们玩老师同学吧?""好"?
就这样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和甜甜姐姐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你想知道我和她一起年了吗?我告诉你吧,已经一起七年了,所以她是我最最最最喜欢的玩伴有时候也会在一起写作业呢!可是就在一年前我和她被活生生的分开了。这我活到现在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她们家住在喻家斗门,那边要拆迁了不得不搬家。就这样我们俩不辞而别了。
我与甜甜姐姐已经一年没有见面了,希望她还记得我,我们两个有过一个约定:就是长大了,以后彼此还有联系就可以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了。
甜甜姐姐,我真的很想你,希望你不要像《去年的树》那篇课文一样,当那个大树,你姐姐已经结婚了,希望她新婚快乐,早生贵子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写在评论区给我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