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赞美老师】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让我一生,有勇气做我自己……
——题记
老师,是您,在我的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慢慢地教导着我,渐渐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开出了一朵感恩的花。您对我的感恩之情如此之大,使我不禁想唱一首感恩之歌赞美您。您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犹如瀑布一般挂在您的头上,双眸如同深深的潭水,深不可及,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温柔,笑的时候,眼睛弯成一道弯弯的月牙,笑容就像烟火一样灿烂。你身上那种和蔼可亲、温柔优雅的气质令人很容易亲近。您虽然知识渊博,却总是携带着一本字典与我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老师,您的魅力无处不在,那挺拔的身体、完美的面容,甜美的嗓音朗读着课文都让我如痴如醉。
老师,您在我的心田里播下了自信的种子。以前的我根本就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我心里明明知道答案,却还是害怕自己回答错了,会被同学取笑,手一直在犹豫不决。直到那一堂语文课,我听了您的提问心中立即便有了答案,手刚一举起来可是又一下子停信了,我的心中犹豫不决,十分纠结。正当我思绪万千的时候,您看到了我的动作,您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内心的想法。虽然已经有几位同学已经高高地举起手来,可是您却一下子叫了我的名字。我十分紧张,缓缓地站了起来,老师和蔼地看着我,仿佛在对我说:“别紧张,慢慢来。”我仿佛打了一剂镇静剂,流利地说出来,老师鼓起掌,表扬我。从那以后,我便不再胆小、犹豫,而是真正的自信起来了。
老师,您的魅力在交流中也体现着。您用着流行的手机联系方式——微信,与家长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您建了一个微信群将家长们拉进去后将我们的表现给公布在群里,没完成作业、默写不过关的,您公布后请家长一起监督、教育,作业认真完成、背诵过关的同学您在微信群里表扬。使用了微信让家长更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们更进一步交流,使同学们更加努力,这就是您的魅力所在。
无论我以后会长成参天大树还是依旧是低矮的灌木,我始终都会记得您,在我还是一棵小树苗时,是老师您悉心地培育我,让我成长。
赞美您,我最敬爱的老师!
【篇二:起跑线上的忧伤】
很多家长们都深信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至理名言,于是,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被家长们满满当当的塞进了孩子们的童年。童年,不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剩下的,是一遍又一遍空洞的钢琴曲练习;童年,已失去了原有的自然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刺鼻气味的昂贵人工色块。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很委屈:自己之所以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重金给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都是出于爱孩子。试想,自己的孩子若是能文能武,能说会道,会弹会跳,将来走入社会,会找不到好工作?而自己,不仅花了钱,劳了心,还要被孩子埋怨,心里很不痛快。
可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真的完全是为了孩子?养儿防老的观念可曾有过?炫耀孩子多才来显示自己优越感的事可曾做过?
接触的多了,就会发现,越是这般强烈要求培养儿女的人,越是活得平庸,活得没有自信。将希望全押在孩子身上,将孩子视为一支潜力股,想尽一切方法让它保值,让它增值。这行为何其自私!何其残酷!
赢在了起跑线,就能赢得了人生?输在了起跑线,孩子的未来就没希望了吗?那钱钟书和杨绛对钱瑗的宽松式教育,汤一介夫妇对汤丹汤双的放养式教育的成果又作何解释?
孩子,不应成为家长获利的工具。
为了孩子,可曾想过孩子真正所要?为了孩子,可曾蹲下身,牵起孩子的手,问他想不想去放风筝,想不想去游乐园,想不想去野餐?
孩子还太小,他们稚嫩的肩膀承载不了提琴的重量;孩子还太小,他们小小的脑瓜里塞不下晦涩难懂的诗文。孩子要的很简单——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玩耍,痛痛快快地玩耍。
正如我前些日子看到的贾平凹先生的一段文字所说:“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相反,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和之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的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顺其自然,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天下的父母们,请守住孩子的一颗天真童趣之心,还孩子一片自由辽阔天空,别再用成人的义利观捆绑住孩子。
【篇三:生活中不应只有学习】
现如今,有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不让孩子们分心,特长、兴趣、爱好什么的统统都没有,只让孩子们学习。使得孩子们在学生期间只知道学习,长大后也就……所以说,只知道学习是绝对不行的,我想对那些家长们说一句:“不要让学生们的生活中只有学习!”
这些家长们为什么只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呢?其实他们这么做也是想让孩子们成绩提高,考上好学校;长大后也可以因为学习好、学校好而有一份好工作,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这些幻想能够成为现实吗?他们怎么不看看,这么多年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有哪一个是从小死学出来的?就算真有,也少之又少。只靠学习就真的能让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成功、快乐的人生吗?并不能吧。
所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一些其它方面的,对以后的工作以及自己的人生有帮助的东西。
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礼貌、礼仪与教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礼貌这些东西是人必须具备的,就比如说去上学见到老师要问好,说长辈要用“您”这样最基本的礼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品质最根本的体现。这些难道不应该在每个人的小时候得到充分的培养吗?再举个例子:一个人在进出屋子、教室时总会开关门,而有人关门声音极大,恨不得让所有人听见,也有人会轻轻地无声地关上门。这同样也是一个人素质的展现。那些关门声音大的人,别人会觉得他没素质、没教养,会打心眼里瞧不起他;而那些没有关门声音的人,别人会对他刮目相看,留下一份好印象。这些难道是只有学习就能培养的吗?这些方面难道不比学习更能体现一个人,比学习更重要吗?所以,礼貌、素质这些方面从小是必须要培养的。
有几个自己擅长的兴趣爱好也是必要的。小时候应该多练就几项自己喜欢、擅长的兴趣爱好。比如像打篮球,如果小时候不加以训练,长大就很难再学。等到以后同事、朋友们拉你一起玩的时候再学,为时已晚了吧。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兴趣爱好,那在之后可以放松休息的时间中呢?别的同学或同事邀请你一起玩的时候呢?还学习吗?那时你只会被别人看不起并且后悔当初了。这些培养的兴趣爱好在以后是定然可以派上用场的,还可以交到好朋友,多一份令人羡慕的技能。所以练就几项擅长的兴趣爱好也是绝对有益的。
再有就是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注意加强锻炼。一个人如果长大后身体不好,体弱多病,那说什么学习都是没用的。搞不好还会提早一命呜呼。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是一切的根本,不能有着良好的身体,那其余的一切都是白搭。所以,锻炼出一副强壮的身体也是必要的。
还有一些基础的生活能力,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等,也都极为重要,需要在小时候重点培养。
总而言之,生活中决不应该只有学习。家长们也更不应该只培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都已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了,难道不能从自己的亲身生活中总结反思出什么才是有益于一生的本领吗?难道还不清楚身体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吗?人的一生如何能过得圆满而不留遗憾?不是学习好一时,而是一直带着快乐度过自己的生命,是真正的享受人生、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