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妹妹】
如果你想看到美丽的鲜花,就要踏过更多的荆条;如果你想在秋天收获,就要在春天撒下汗水;如果你想看到更美的风景,就要站得更高。
这几句话是妹妹告诉我的。你一定很惊讶,这哪里像一个小孩子说的话。可是,这真的是9岁的妹妹告诉我的。妹妹从小好动,爱哭,但是她却十分聪明,而且很喜欢舞蹈。
妹妹头发长长的,长着一张瓜子脸,小眼睛,小嘴巴,很漂亮,但却非常瘦小,她只比我小一岁,个头却才到我胸前,这都是因为她爱挑食。
6岁时,妹妹爱上了跳舞,整天在家又转又跳,一整天都闲不下来。她的床边贴满了芭蕾舞蹈明星的海报,就连看电视都要看歌舞频道,而且看完就跳,跳完又看。外婆见妹妹这样认真,就让她去专业机构学跳舞。每个周六,妹妹一大早就去学跳舞,中午才回家,吃饭时,她都累得睡着了。
一周,一月,半年,一年……每个周六,妹妹都去学跳舞。就这样坚持了三年,现在,经典的芭蕾舞蹈妹妹几乎都会跳,她还在当地参加过许多演出,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当然,在最累的时候她也想过放弃,但她都哭着坚持下来了。妹妹说,姥姥让她在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文章开头的那段话。她热爱舞蹈,有自己的梦想,所以才坚持了下来。
妹妹真是好样的,我为她感到骄傲!
【篇二:将相和缩写100字】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一回,赵王得了一件宝——和氏璧,秦王得知,便说拿城池换。赵王没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蔺相如到秦国,见秦王没有交换的意思,便略施小计,将壁拿了回来。这就是“完璧归赵”。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会见。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记录。蔺相如见秦王如此羞辱赵王,便以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法,只好击缶。
蔺相如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知道了,便请病假不上朝,以免面见廉颇。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正巧碰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蔺相如手下很疑惑,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想一想,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那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他和廉将军不和,赵国就危险啦!
这话传到廉颇耳里,他觉得很惭愧,便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前请罪。蔺相如见此,赶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共同保卫赵国。
【篇三:议论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使彼此的两颗心靠得更近;宽容,使地球的两极融合在一起。
宽容,像是一朵盛开的花,芬芳了整个春天;宽容,像是一丛绿叶,冰凉了炎热的夏天;宽容,像是一片落下的红叶,包罗了秋天的苍凉;宽容,像是一朵洁白如玉的雪花,蕴含着冬的气息。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所有人都需要拥有的,宽容是一种君子的气量,是一种君子般的大度。
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就上演了负荆请罪的故事。渑池之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夫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为此感到不公平,以为自己在战场上每天拼死拼活,而相如只是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立了功,而自己工作艰难,为什么辛苦的我却比他官位还小。相如知道后,考虑到国家的大局,不想与廉颇发生误会,特意不上朝、装病,只为避开廉颇,见到廉颇的车来了也避着走。最后,廉颇懂得了相如的意思,于是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廉颇虽是一名大将,为国出力,拼死拼活,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他唯独与蔺相如不同的就是缺少着一种大丈夫的`胸怀,一种气量。所以只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体谅,尊重理解他人,就可以获得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惬意。
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一片海,包容了无数河川;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天,容纳了无数鸟儿;拥有了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沙漠,簇拥了无数砂砾。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贴,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
【篇四:读《汉广》有感】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你只一身斑斓出现在我眼前,眼底半生的惊艳被你夺去,想要去触摸,怎奈何这浩渺的江水如一道鸿沟生生断了这一世的缘。你是否知晓,在你采撷江岸边的野花时,远方的那一道目光是怎样的炙热?你是否知晓,在你露出如娇荷般羞涩的笑时,还有另一颗心也在剧烈的跳动着?你是否知晓,在你转头的那一瞬,他的世界都为你而静止了?
手中的动作几如机械般运作着,我只是一介樵夫,生来就注定与砍木刈薪相依为命,但未曾料到能遇到你。日复一日,我就这样看着你,只是今日的你为何那般喜悦,是要出嫁了吗?果真啊,我嘴角扯着苦笑,加紧用力割取那荆条,想赶快喂饱小马驹,你,是要出嫁了的。只恨这汉江为何这样宽广,想要渡过竟无一丝可能,难道我们之间只有这样的结局了吗?罢了,罢了。
这样的爱情,如烈火,燃烧着每一个愿意扑向它的飞蛾。女子如群星聚集的天空,光华夺目,男子只能隔着一江水远远仰望。目光如火,灼烧着对爱情的执著。
目送着心爱之人渐渐远去,也只能怅然若失地伸出五指,在一屈一伸之中,入手的也只是那夜凉透了的晚风。
还在彷徨,还在犹豫吗?
还在害怕,还在忌惮吗?
这一世,孑然一身,恍惚而过,连名字还不曾知晓,就这样结束吗?甘心吗?无悔吗?
不。只管跨过那江水,追上她,道出心中的一切,无论以后的事如何,仅这样也足够了。
【篇五:家庭趣事】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我们的“家庭话剧院”开幕了,请来了爷爷奶奶免费观看演出——《负荆请罪》。
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我当上了可以指挥他们的“大导演”。剧中的那位深明大义、文质彬彬的文官“蔺相如”就由我来扮演,而另一位武将“廉颇”则由身材比较高大的爸爸来扮演。剩下的那个角色——“韩勃”,就由妈妈来扮演。
第一幕,我和妈妈各披上一张大被单模仿古代长长的衣服,在房间门口喊了一声:“第一幕启!”经过厨房慢慢走向客厅。为了演出蔺相如沉着镇定、成熟稳重的性格,我放慢脚步,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心里却恨不得一个箭步走到“舞台”上。终于走到目的地,我装出一副聚精会神读书的模样,而妈妈则在我的指挥下做出愤怒的表情,嘴巴噘得老高。按照台词,我们演得有模有样——一人冲动火爆,一人气定心闲。演到韩勃夸奖蔺相如对秦王不惧时,我有些得意洋洋,妈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立刻收敛心神,专心演出。
第二幕,我在舞台上不紧不慢地踱着步,不一会儿,妈妈急匆匆地从旁边的房间里走过来,大声禀报——“大人!大人!廉将军来了!”我假装奇怪地“咦”了一声,然后吩咐身边的韩勃:“让廉颇进来。”一会儿工夫,爸爸便走上了台,他一见我就跪了下来,我连忙走过去,把“荆条”扔掉,伸手扶住他。可是,爸爸竟然开始自由发挥了,把我的手一甩,不肯起来。虽然他演得和剧本符合,可是毫无心理准备的我差点被他那看似很小的一点力气给甩出去。我急中生智,用手扶了一下爸爸的肩,装出亲密的样子,然后继续往下演。剩下的戏顺利演完了。
这次演出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而且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其乐融融。
【篇六:缩写作文】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名曰“和氏璧”。这个消息被秦王知道了,就立刻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收到信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是否同意。后来,因为有人举荐了一个叫蔺相如的去秦国。后来因秦王没有换璧的诚意,蔺相如平安的璧带了回来。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这件事上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大夫。
后来秦王约赵王渑池之会。是蔺相如的劝说才使赵王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等候。渑池一会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边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塔林向日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变着法儿的躲着廉颇。蔺相如的手下可看不惯了。他们说:“理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们呢?”蔺相如说:“我连赵王都不怕,我会怕他吗?我这是为了我们赵国。”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做错了。
于是脱下战袍,披上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一同保卫赵国。
【篇七:《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到一块璧,叫和氏璧,秦王知道后,想把璧骗到手。赵王知道了,立马召集大臣们,可他们都束手无策。有个大臣推荐了蔺相如,赵王没办法只能让蔺相如前往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机智勇敢地回避了秦王,并把和氏壁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自己也毫发无伤。因此,蔺相如成为了上大夫,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后来秦王请赵王渑池会见,却侮辱赵王,让他为他鼓瑟,蔺相如不畏强权,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由此,蔺相如成了上卿。
廉颇知道后,气愤难平,自己攻无不克战不胜,可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就爬到了他的上头,因此廉颇故意刁难蔺相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发生冲突。廉颇知道后,很懊恼,于是脱下战袍,挂上荆条,负荆请罪。
后来他们成为了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篇八:路】
路,伸向远方,望不到尽头,宛如人生。
山路,一圈圈盘旋在林间,守护着整座大山。山中,树木丛生,野花点缀在绿色的地毯上,绽开笑脸。弯弯的山路,从这里穿过。
一只小麋鹿头顶小角,眼睛清亮,身穿一件斑斑点点,然如梅花烙印的花衣,从花丛中跑出,在山路上欢快地扬起四蹄。“咚”的一声,小鹿跪下,头磕在地上。“呜——”,它凄惨地叫了一声,扭过头,一段枯木横躺在地上,上面缠绕着荆棘,布满尖刺,一滴鲜血遗留在荆条上。小鹿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重新启程,踉踉跄跄地向深山跑去。
少年走的路,如山路,曲折蜿蜒充满神秘。
马路,宽广而平坦,贯穿于繁华的城市间。一个个行人,神色匆匆,穿梭在马路上。
一位青年,身穿天蓝色的西服,打着银白的领带,皮鞋擦得光亮,接到电话,步伐紧凑起来,渐渐地,他一阵小跑。马路中央,一辆汽车疾驰而过,风声呼啸,贴着脸颊吹过,他紧张地屏住呼吸,右手不断拍打着胸脯。他不敢停滞,又踏着紧张的步伐向一座高耸的大楼走去。
青年走的路,如马路,宽敞平坦,却又繁忙,处处有障碍。
林荫小路,幽静,安逸,环绕着一个明镜般的小湖。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耸立在路的两边。
有两位老人,慢慢地在小路上散步。一缕凉风轻轻地吹过,抚弄着两位老人的白发,掠过老人堆满皱纹的脸。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聊着家常,嘴角微微上翘,露出惬意的笑容,向林荫深处走去。
老年走过的路,如林荫小路,惬意,悠闲。
当整个人生结束时,路,走到了尽头,但它没有消失,它装载着满满的回忆,与人生融在一起,多姿多彩。
【篇九:将相和缩写200字】
一回,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想拿十五座城和池换。
赵王派一位名叫蔺相如的人去拜访秦国。
但到了秦国,秦王没有提出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蔺相如略施小计,把和氏璧拿了回来,并派人把璧送回了赵国。
过几年,秦赵两王在渑池会合,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以性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只好击缶,保住了赵王的尊严。
因为立了两个大功,蔺相如做到了上卿的职位,比名将廉颇高。廉颇心里很不高兴,到处喧言,他攻无不克,但蔺相如竟靠一张嘴爬到自己头上。以后见他,让他下不了台!蔺相如得知,故意躲着他。
一次,蔺相如出去,见了廉颇,立马转头。手下们见了廉颇,但要躲着他,心里很疑惑。蔺相如对他们说,他并非怕廉颇,他是为了赵国的安宁!赵国的强大,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两者感情不好,国势就会大大削弱!
廉颇得知,觉得自己错了,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宫府上请罪。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共同保卫赵国。
【篇十: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期,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信给赵王说拿十五座城换璧。
赵王接到信很着急,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最后决定让蔺相如去了秦国。
蔺相如早已看穿秦王的诡计,于是用了各种方法,让秦王既没有动兵的理由又成功把和氏璧归还于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不久,秦王约赵王去渑池会见。于是赵王让蔺相如随行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到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让人记下来。蔺相如用“死”威胁秦王,让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这就是“渑池之会”的故事。
廉颇不服气,就想让蔺相如难堪。有一次,蔺相如对他的手下说为什么躲避廉将军的话被廉颇知道了,廉颇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家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