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婺江】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双龙大桥,乘坐着观光船荡漾在水平如镜的婺江上。
双龙大桥两根红色的弯弯曲曲的架子,似两条随风飘舞的丝带,又宛如两条威武的双龙,在桥两旁嬉戏打闹。
再往下就是连接江南江北的交通要道——通济桥。它共有13个桥洞,和倒映在江水里的洞影,构成了一个圆月似的大洞。晚上,这里灯火通明,路灯的光像一个个熟透了的柠檬,让人垂涎欲滴。江水在微风的吹拂下,倒映的灯火在江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美丽的画卷。此刻,你有没有心动呢?
很快就来到了彩虹桥,它弯弯曲曲的,从高空往下看,像3条蛇扭在一起,有些恐怖。可是,晚上的彩虹桥就不一样了,桥上的彩灯轮番闪着,美轮美奂。桥旁的喷泉见彩虹桥如此美丽,也不甘示弱,她唱着歌,还不时地跳跳舞,看她喷出的水柱,颜色变化多端,一柱更比一柱高。不少人为她而停留在桥中央,久久不愿离去。她们和万达广场像三个天真烂漫而又美丽可爱的小姑娘一样,为我们留下了一张活泼又不失颜值的照片。
边上的婺剧院远远望去像一条鲸鱼,在婺江中畅游。他呀,颜色更是变化多端,有红的,黄的,绿的……说也说不完。他被绿树红花包围,更显出他的迷人,他跟着那三个小姑娘一起,拍出了腾飞的金华!
不知不觉,夜已深,江水在游船下静静的流淌着。美丽的婺江,希望你永葆青春,永远都那样美丽可爱,那样充满活力!
柠檬般色彩的通济桥,美丽的彩虹桥,鲸鱼状的婺剧院婺江如一幅幅画卷在小作者笔下缓缓展开,读来让人赏心悦目。文章语言活泼,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生动形象。
【篇二:陶罐和铁罐两兄弟】
“真闷啊!终于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了!我终于见到阳光了!”铁罐揉了揉眼睛,四处张望着,耳边传来陶罐的声音。“铁罐兄弟,你还好吗?我们又见面了。”它们正说着话,突然,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陶罐放进了软软的箱子里,也随手捡起旁边的铁罐一起带走了。
这是什么地方呀?陶罐默默地看着周围:佛像,贝雕,木簪……一件件玲珑别致。“有新朋友来了,快看!”“呀,这个陶罐身上刻着双龙戏珠,好精致啊!”“哟,这个铁罐也真够丑的!”“哈哈哈,黑不溜秋的”……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笑着……铁罐听了低垂着脑袋,伤心极了。“兄弟你别伤心了,你不过是生了一层锈,打磨后一定会像以前一样光彩夺目的。”陶罐边说边提醒大家不要笑话铁罐。铁罐很是感动,也很内疚。它想到自己以前经常奚落陶罐,陶罐该有多难过呀!它抬起头认真地对陶罐说:“对不起!对不起!”陶罐看着一脸认真的铁罐,温和的笑了。
从此,它们和博物馆里的小伙伴们过上了开心的生活。
【篇三:舞龙】
龙者,四灵之首,鳞虫之祖,掌四海,司作物又主风雨。上古之时,天地初开,鸿蒙未分。逢水旱瘟疫,妖孽凶灾之时,先民便寄希望于龙。故仿龙之身形、姿态、回旋舞动,上祈神灵,下祷九幽,以此呼龙。逢大祭典、大巡游便必有龙之身影。由此舞龙便应运而生。
既此,舞龙盖如何?《东京梦华录》记宋时之霄百戏之起戏时,有曰:“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转成龙之状,以青幕遮龙,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于此中窥得一事:舞龙之事,百朝皆兴。
晚生不才,旧岁之时见得旁人舞龙,声势浩大,似春雷滚滚。细而观之,龙眼瞪如铜铃,龙须有三尺之长,龙身上嵌有数千片金鳞,璀璨无比叫人意乱神迷。龙头前有一巨球,再定睛一看,原是龙珠一枚,人头大小。各部已到地,不过转瞬由死向生。音乐奏起,神龙舞起,二者相辅相成。一曲《金蛇狂舞》,惹那龙昂首挺胸,时而翻云覆雨,时而抱首盘旋。一呼一吸间,便有千百姿态:如首尾相追之态,如上下相窜之态,又如诸子降龙之态,各具情态。
俄而,又有一龙飞入。青龙之状,与金龙相追。霎时,二龙便有你争我夺之架势,青龙抬首,张牙舞爪,扶摇而起。方要追回,那金龙却又为龙尾所截。金龙却也不惧,腾空而起一尾报一尾,于是乎这天雷勾地火之势,欲挡也无济于事。二龙相戏,好不热闹!
台下掌声自是雷鸣,成百上千之观众见此精彩绝伦之表演自当以如火热情相待。双龙渐隐于夜幕之中,至舞毕,但见龙身交织成螺旋状,再后双双落地,为夜色画一句号。
舞龙之术,国之至宝——非遗也。吾等后人必当以虔诚之心,行虔诚之事,方不愧对五千年之历史。
【篇四:神奇的双龙溶洞】
暑假里,我有幸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安康“4A”级景区——双龙溶洞。
我们从山下千级蜿蜒曲折的青石台阶一路攀爬,虽然爬的辛苦,但一路上的美景着实让人应接不暇。在快要到山顶的一个平台前,“双龙溶洞”四个大字便耀入眼眶。爸爸告诉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于是,我加快步伐,迫不及待地就要钻入洞中,爸爸妈妈紧跟其后。
刚到洞口,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清凉,我不禁感叹一句:这里好凉快呀!爸爸说越往里走会越凉快的。我抱着试探的心里往前走,的确如爸爸所说,外面的酷暑在这里顿时消失殆尽,完全就像两个世界。此时,洞壁上五光十色的灯光把这里衬托得奇幻无比。我边走边欣赏着里面的美景,只见一根几个人合围的蟠龙石柱与另外三根石柱遥遥相对,蔚为壮观。蟠龙柱上有一尊“南海观音”神形俱似,与坐在对面的“弥勒佛”隔空向望,是溶洞内有名的“二佛对禅”;溶洞大厅中间还有一只足蹬绣球,形体剽悍的雄伟石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洞内还有六瓣青莲,七剑倒悬,八音海螺,九霄龙爪等。洞中处处奇妙,步步是景,在炫目的灯光衬托下,令人目不暇接。洞顶还有一个天窗,据说人们就是从这里发现溶洞的,在天窗的四周到处是一根根倒立的石笋,就像一根根快要融化的冰柱,好像快要掉下来似的,就在这时,一滴沁凉的水滴不知从哪里掉下来打在我的脸上,顿时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一边在洞里欣赏美景,一边有说有笑。游览完整个溶洞,我深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我们安康有这样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自豪!这里神奇迷人的景色使我流连忘返,我想下次要是有机会我还会再来。
【篇五:我的“柴火”寒假】
与漫长的暑假相比,这一个月的寒假总让我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春节旅游、探亲访友,还要“见缝插针”似的完成假期作业……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好像有点不够用啊!就在这“匆忙”的假期里,我却找到了童年生活中久违的快乐……
今年寒假,妈妈带我和弟弟回老家双龙过年,掰掰手指数一数,我已经有一些日子没回外婆家了。看见外婆家仍然使用古老的柴灶,我感到非常惊讶: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许多家庭都已经用上了天然气,使用燃气做饭方便、卫生,只要转一下打火按钮,蓝色的火焰就冒了出来,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火焰的大小,用完以后再一拧就关掉了。但如果是柴灶煮饭的话,就必须专门有一个人在柴灶前添柴烧火——很明显,那个人肯定是我,虽然这有一些麻烦,还经常弄得满身是柴灰,但我仍旧乐此不疲。
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喜欢看许多东西在火里化为灰烬,于是烧坏了家里的许多东西,也因此挨了不少骂。这次回到外婆家,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玩火了!我只要坐在灶旁的板凳上,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在外婆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点柴生火:先放入一些易燃的枯叶、木花,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去引燃木花,等火大些了,再试着放入一些小竹片,让火旺起来之后再继续添柴,在一阵“噼噼啪啪”声之后,火越烧越旺。我看着火苗,火光映在我的脸上,像一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觉得无比舒服。
有一天早上,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来到柴灶旁,正准备生火煮面时,却发现柴——没有了。我匆忙跑到外婆跟前问道:“外婆,柴烧完了,哪里还有呢?”外婆把我带到楼梯旁,说:“这里有许多,以后没柴了,就自己到这里来拿。”我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似的特别高兴。于是,我抱起一大堆柴,跑到柴灶旁生起火来。不一会儿,面就煮好了,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今天早上的面很好吃,主要原因是我烧火的手艺越来越棒了!”我听了妈妈的赞美,虽然知道这里头没有我几分功劳,但心里依然美滋滋的。
就这样,烧火成了我在双龙的寒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了我在双龙老家生活中最喜欢做的家务,因为在柴火旁的我是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