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成长脚印】
我要感谢旅行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是它们让我看到最真实的美丽。
春江两岸,柳树垂下万条丝绦。油绿的叶子,宛若空谷足音。和风吹过,袅袅垂柳,欢声笑语,翩跹起舞。我凝望着这一树风光,不禁想起自己封存记忆中留下的脚印……
那年暑假,我来到了广西瑶族人居住的地方。刚进山林,周围一片寂静,我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清幽的山涧两旁,绿植夹岸丛生。几处突兀的石块,阻断流水的通畅。
临近目的地,只听一阵阵声响,有点儿像笛音,但比它更厚重,宛若茅台酒的醇香。我挠了挠头,疑惑着:“妈妈,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巴乌发出来的,用来欢迎远方的客人。”绕过石桥,那声音仿佛就在耳畔。风儿轻轻拂过脸颊,我闭上双眼,享受着它带给我的惬意和草木带来的沁香,宛如悠扬的牧笛声,婉转动听、勾人心弦。
到达目的地了,好客的大姑娘小伙子们头戴布襟,精美的花纹点缀着袖口裤脚。他们吹响油亮的巴乌,唱起质朴的山歌,跳着隽永曼妙的舞蹈,热情似火。
夜幕降临,我们也入乡随俗,围在篝火旁,对着山歌:“清水清来清水清,清水照见鲤鱼鳞;清水照出妹的脸,龙王马上请媒人。”远处的大树,发出“飒飒飒”的声响,苍劲朴拙。我静静地坐在那里,一遍遍地看,满地月光……
其实,我也会像大树一样,成长,衰老。人生路漫长,有些路只有留下脚印,才能回首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岁月如歌,亦如我成长中的脚印……
【篇二:我爱西湖的四季】
我的家乡在杭州,我最爱的就是杭州的西湖了。
传说,金凤和玉龙了来玩,忽然看见了一块宝玉,于是他们就带回去做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人去抢。在抢夺中珍珠掉到了人间,变成了美丽的西湖。
苏提的春天生气勃勃,杨柳夹岸,犹如一位报春使者来到了这里。游人们有的在道路上跑步,有的坐着长椅上聊天。
曲苑风荷的夏天,可以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形容。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间冒出来。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吸一吸鼻子,还能闻到一股清香。
秋天,树上落下了许多树叶,就像铺了一块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能听到“沙沙”的响声。
断桥残雪在冬天更是引人注目了。这时,断桥就像断了一样。这是因为雪下在桥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开始融化的时候,雪从桥顶开始融化,从远处看就跟断了似的。
我爱西湖的四季!
【篇三:青春因重复而不同】
青春是一场美丽的记忆,是一首动人的旋律,是一个朦胧的梦境。但正是这样一次让人捉摸不透的青春,却可以因为重复而不同。
总以为,重复是在浪费时间与生命,但实际不然。一个夏天,第一次来到名声在外的壶口,滔滔河水,千层浪花,由上而下的水汽扑面而来……惹得两岸游人拍手叫好,我便也随波逐流,啧啧地高呼“壮观”。
冬日,偶然又途径黄河。穿过冰层的河水,跃过夹岸,直击岩石,泛起白沫,向东一去不复返。此时心中了然升起的,已不再是平白无故的感叹,更多的则是惋惜。为河水,为人们,为曾经从不重复的青春。
后来也到过壶口几次,慢慢才发现,原来一千种心境,便有一千种感受,人们苍白的一句壮哉,又怎能勾勒出壶口那独特的情怀。殊不知,到这里,因为重复,我的青春已不同。
也曾听过阿炳的《二泉映月》,最初只被那悦耳婉转却也不失悲哀的音调所折服。再听便好像明白了阿炳那双忧郁而空洞的眼神中流淌着的平静与沧桑。再听,就确确实实的,听懂了这样一个苦难的年代,这样一番不堪回首的遭遇。殊不知,到这里,因为重复,我的青春已不同。
也曾读过九夜茴的《匆匆那年》,最初只被陈寻与方茴那份错过的缘分所感动。再读,便好像明白了如今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再读,就确确实实的,读懂了这样一段“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的青春年华。殊不知,到这里,因为青春已不同。
重复,不在是荒废,而是让这段花样年华的记忆更加深刻。或许多少年后,蓦然回首,因为重复,我的青春,已悄然改变。
【篇四:无形的美】
这是一个温暖美丽的世界。当你看到那娇艳的夹岸桃花,当你听到那黄莺的歌唱,当你嗅到那果实的清香,你怎能不感叹:自然是多么伟大。但你不知道,最美丽的,是无形的。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市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村子做起了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离,她却仍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时尚的衣服和城市的生活,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都一一承受,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情。她得到了乡村百姓无穷的信任与尊重,是大家心目中的最美女医生。
所谓内心美才是真的美,品德是衡量一个人的最准确的标准。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这样的事,或近或远,却一样的温暖美丽。
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这些事,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反思自己身上不“美”的地方,向“美”的方向前进。有形的美丽世界并不足够,筑造无形的美丽世界才是大家都应努力的事。
【篇五:人生如戏】
你是否想过,待你晚年时,坐在桂花树下,搀着老伴,喝着陈粮的桂花酒,一同谈起那如戏般滑过的人生。——题记
上帝是位导演,他给了每个人一场演戏的机会,但却没有给我们剧本,而这没给的剧本,这场没有编排的电影,需要我们在过程中一步一步摸索,因为他不保质量,只给机会,所以,上帝,也是位观众。
我想念那个含着棒棒糖,抱着西瓜坐在电视旁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我怀念那时与伙伴一同去偷红薯结果让主人发现被驱赶的小时候,我缅怀那段做错事被妈妈追的到处乱跑的小时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走过的回不去,只剩回味。
还记得那时背个小书包,懵懂的矗立在小学殿堂的门前,发现自己一下就到了读书的年纪,时间流过的速度,不敢让人多想,仿佛就在一瞬间,小学六年就这样溜过,而这,却是这戏里最美好的时光。那是心里是城堡,童话般的城堡。
渐渐地,走进了初中,少了一份小学的稚嫩,多了一份属于初中的青涩,却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前一样毫无顾虑,身上多了一种叫中考的压力,模模糊糊认识到一个叫现实的名词,而心里的王国在慢慢变小。
三年一晃而过,来不及反应,就这样过了十几年。
而现在,坐在高中的教室里,为了高考而努力,一分钟不敢懈怠,只能将那抹纯粹留在心中,只因人生如戏,没有剧本,只有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不允许给我停留的机会。
青春本是部美好的电影,人生因为有他,亦变得更加精彩。
人生像是一条溪流,源自高山上的一汪积水,经雨水堆积,变得强大,流过坑坑洼洼的泥地,穿过茂密的树林,带着夹岸的桃花,卷起旁边的细沙,一同流入无尽的大海。
是否会在年老的时候,与身边的那个他,喝着陈酿的桂花酒,共同回忆曾经做过的傻事?我想,会的,毕竟那是我们的过去,用尽一生所出演的好剧。
剧本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你将要做什么,需要自己规划,人生不该只看现在,更该看将来。
我的电影,还在更新中……
【篇六:魅力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语人人都知晓,说得就是人间的杭州和苏州可以与天上的“天堂”相媲美,令所有游人啧啧赞叹,无不称奇。尤其是杭州的西子湖更是令人痴迷。
西湖美丽的景色,正如宋代大诗人苏轼所描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美景四季都有。
春天有西湖十景之首一苏提春晓。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姗姗来迟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清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令人置身事外。
现正当时,曲院风荷景色别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放眼望去,犹如一条巨型的绿毯,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般的荷花,铺在西子湖面上,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再过不久荷花慢慢的凋谢,从花朵中长出一个个圆圆的小平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没错,就是莲子的家一莲蓬。
在曲院风荷,我还买了大荷叶来当遮阳伞。但老板很会做生意,要最低消费10元,因此我还买了几个莲蓬。我可开心了,既有玩的又有吃的,心里美滋滋。到秋天我也要去看看西湖的变化。有约的吗?~-~
【篇七:人间有味是清欢】
鸡鸣唤醒了黎明,晨风送来秋凉。
茅屋外的石级上,静坐着一位年过半百的采菊归来的老者。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岁月粗拙地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痕迹。他在沉思,若有所思的眼神中透出洞察生命的深邃。
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
他依旧坐在台阶上,望着对面的山,无言的青山谦卑地静立着,始终静默着。
去?留?犹豫不决。
自从归来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屋里,已是揭不开锅,米缸里已然底朝天,家徒四壁,萧然冷寂。复出入仕,荣华富贵他本是不屑,但使老妻弱子衣食无忧,却要违背他的意愿生活,趋炎附势,逢迎拍马,察言观色,囚禁思想。
回首来时路。二十九岁,胸怀济世之志,步入尘网接济天下,但黑夜茫茫,求索十三载,仍不能改变现状。却要摧眉折腰,束带迎接乡里小儿。他性本刚直,岂能为五斗米,折腰相向?
于是,将小小的乌纱帽,换成大大的布衣衫。归去来兮,将芜的田园迎接着他的回归。久在樊笼里的他,复得返自然。抬头看见鸟儿剪开双翼,驮着夕阳的余晖,结伴向山中飞去,它们没有彷徨,没有迷茫,也没有离群的悲伤,其中自有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真意。
老者的眼中闪过思索过后的沉静和坚决。
与其浊福,毋宁清贫。
人间有味是清欢。
明天,他仍将驾着思想的小舟,去找夹岸的桃花,去寻不知仙缘何处的桃花源。
明天,他将继续写他钟情的《归园田居》,写袅袅依依的墟里烟,写轻轻浅浅的山涧水,写鸡鸣犬吠的热闹与静寂。
明天,他仍是陇亩民,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他淡雅宁静,他不拘小节;他优哉游哉,他飘然若仙;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抱拙守真,他笑看浮华。他的气节,他的风骨宛若飒飒秋风中摇曳的一株野菊花,幽香弥漫,穿过重重岁月,缭绕在你我的鼻息间。
他就是永远的靖节先生——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