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养蚕记】
为了更好地学习“蚕”这个章节的科学课的内容,上个月3号,科学杨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些蚕卵。放学后,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宝贝蚕卵回家了。一回到家里,我就给这些蚕卵造了一个“家”:先找来一个纸盒子,钻几个通风孔,往里面垫上一张纸,放几片桑叶,再把蚕卵刷上去。这样,一个舒适的“家”就完成了。我每天都去看一看蚕卵,期待着小蚕的出生。可是,连续观察了一周都没有发现蚕卵有任何变化……
到了第八天,我去看蚕房的时候,惊喜的发现了桑叶上有了两条蚁蚕!这两条蚁蚕可比我再幼儿园时养的一龄蚕小多了。黑乎乎的,极细极小,和白胖的蚕宝宝完全联系不起来。几天后它们就蜕一次皮,蜕完皮后又长大一些。其余的小蚕们陆续孵化出来,我每天采来桑叶为它们更换食物。到了五龄末期,这些青白色的、胖乎乎的蚕开始吐死了。白白的,透亮的丝,真好看!这是我第三次养蚕了,这一次我想看看一个茧的丝到底有多长。于是,我按照书上的内容:先把蚕茧放到煮沸的热水里,再用筷子搅拌蚕茧,本以为丝头不那么好找,没想到,一会儿功夫丝头就挑出来了。我把蚕丝缠绕在一根筷子上,开始是手工转的。可没转上五分钟,我的手就开始发酸了。于是,我算了一下时间:照这个速度,绕完这个蚕茧可能要十多个小时呢。我要绕到猴年马月去啊?我心里想着。突然,我想出了一个好点子:模型课不是发给我几个小电机吗?我用小电机带动棍子一转,蚕丝肯定马上就绕完了。于是,我拿出一个小电机,接上筷子,一台“简易小型缫丝机”出炉了!一转,“呜,呜,呜……”蚕茧滚来滚去,不到20分钟,一根几百米长的蚕丝就绕在了筷子上,用手一摸,滑极了!
这次养蚕的过程真有趣,不仅让我得到了快乐,还让我亲眼看到了蛹和蚕丝。科学真好玩!
【篇二:浆糊】
奶奶虽是老一辈的人了,可从未改变过几十年的心灵手巧。家里大小琐事,总能被她平和地料理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因为老家在遥远的北方,那个大雪覆盖的灰白城市,我至今都对那里没有多少亲切的记忆,唯奶奶带来的一些风俗,犹觉温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眼看年关将进,火红的春联福字自然必不可少。只是这贴春联的胶却让我们大伤脑筋。用透明胶带吧,被光一照亮闪闪的,看起来有失大体,用其他胶水也多有弊端。这时奶奶突然得意地笑着说:“我可是会捣浆糊的呢,愁什么!”说着就急忙筹备起来。
其实做浆糊的材料并不复杂精细,可奶奶跑上跑下弄了好些器具来,乐此不疲地说:“在老家那边啊弄浆糊是家常便饭,我看你是从没见识过,我今天也要来炫耀一番!”
一切准备就绪,我和奶奶各自蹲坐在一张吱呀得快要散架的老凳子上。奶奶点起炉子架上锅,我确实觉得新奇异常。
奶奶不紧不慢地舀一碗白白的面粉放入凉水中,用勺慢慢搅匀,不稀不稠,再将面糊轻轻倒入锅内已慢慢变热的水里。缓慢地搅,不断地搅,我凝神的看着,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平缓、浅白,萦绕着浓郁的面香,然后随着锅勺的转动,也摇头晃脑,享受着这样从未有过的时光。
陶醉一会儿,那雪白的面糊已变清,“呼噜呼噜”直冒泡,奶奶欣慰地说:“要好了!”迅速起锅,灭掉火,待它散热。
奶奶用小勺轻轻舀起那淡青白色的浆糊,提起手臂悬停在半空,慢慢将勺子倾斜,勺中那浆糊滑落下来,整个儿一条线极韧极黏,像一条半透亮的玉链垂落而下,叹为观止!
奶奶见我这副摸样,面颊竟露出一丝淡淡粉红:“有意思吧,还能吃呢!”我将指尖直直的戳进那团柔软的青白色里,微烫,再将手指小心翼翼的在舌尖轻点——淡淡的香味瞬间糊住了嘴,还带着丝丝微甜,没有刺激的味觉,也无需咀嚼的帮衬,就这样平实温和地滑进心底。
我一边仰着头望着奶奶用刷子蘸着浆糊仔仔细细的贴春联,一边偷偷把手指放进盆里弄些来细细品尝。那时我以为自己的小动作天衣无缝,现在想想奶奶定是快乐地看在眼里的。
那次以后,我也试着做过几次浆糊,可一直做不出那种味道。可能是我手艺粗拙,但如今即使真学得如奶奶那般精湛,也找不到那份纯纯的快乐了吧。
【篇三:刚刚开始】
秋天,悄无声息地走近,预示着生命的成长刚刚开始。
晚自习刚下,回到家,放下书包,脱下沉重的包袱,直接性地仰头倒入沙发,手脚呈八字状,一动不动地看着桌上的试卷被风吹至地,我有些无奈。真得好累,明显地感觉到比八年级多了份无形的压力。此时此刻,我只想放松会儿。
月色皎洁,洒下一缕光辉,透过窗户,在地面形成一圈圈模糊的光晕。我闭上眼安然地享受四周寂静:时不时有几声鸟鸣误闯进这片宁静,却又在几秒内悄然退去。恍惚间,我闻到一股似有似无的香味,和着一股清风,流入心中,将我烦躁的心顿时抚平了……
我寻着这一股神秘的花香步入阳台,缓缓睁开眼,我惊呆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盆菊花,准确的说是一盆前不久仍枯枝败叶的菊花。那是我和妈妈在一家花店的角落里发现的,那盆菊花蜷缩在不见一丝阳光的拐角,土壤断断续续的破痕和花瓣的萎蔫无言地诉说着它的失宠。见不得破败的我,央求了妈妈将它带回来养。
初三的繁忙,我已无暇照顾这盆毫无生机的菊花。可现在的我完全讶然,眼前的菊花不仅不见前日一番景象,相反长得蓬勃茂盛,葳蕤盎然,往日的颓废已经烟消云散,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昂扬向上的生命力。瞧,那丝丝菊瓣自然下垂,熠熠生辉;看,那中间青白色花蕊清晰可见,娇羞迷人。此时此刻,菊花宛如一位身披金纱的仙女在翩翩起舞。饱满的枝叶倔强地向上翘首着,绽放着……月色将光辉倾斜在花上,叶上,更添几许妩媚。
看着如今的菊花,我的心灵完完全全地被震撼,菊花的顽强与坚忍令我折服,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怕是难以将现在生机盎然的菊花与之前萎靡不振的菊花联想在一起。在如此顽强的菊花面前,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与虚弱,再卑微的花朵,也竭尽全力开放出最绚烂的花朵。而我,面对成长必不可免的压力,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只有经历破茧成蝶的痛才能完全的蜕变,翩翩起舞的蝶才有最完美的形象。菊如此,蝶亦如此。
所有的疲惫仿佛随着菊花香飘散开来,我踏步走向书桌,继续我的初三生活,继续我的人生成长。
成长,才刚刚开始。
【篇四:写鹅的作文】
正午,历经五个小时的跋涉,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回到了我的老家——邵阳。
下了车,微风中掺杂着一点小雨,把老屋前的池塘激起粼粼的波纹。老屋内,一只大黄狗仔细地打量着我们,在审视着远方的客人。这就是我的故乡,安静而又祥和。
不远处,几声鹅叫划过天际,一支“白鹅大队”缓缓出现在我们眼前。迎面走来的是一只青头鹅,也是白鹅们的领队。这只鹅全身呈青白色,一对眼珠乌黑的像小玻璃球似的,一只嘴巴又长又扁又尖,好似随时都要咬人,肚子又圆又鼓,一对翅膀靠在身后,活像一个“大将军”。
短暂的相处,我发现这个“大将军”,每天的作息都是有条不紊的,吃饭也不例外。就餐前它会踏着它那巨大的脚蹼,先走到饭盆前不慌不忙地含起一口饭,再在地上啄起一小块泥,一株带着露水的嫩草,最后才走到水盆前喝一口水一并咽下去,正如丰子恺的《鹅》所说:“他们吃饭定要带三样东西,泥土,青草和水”。真是井井有条的!
这不仅是个好吃的“大将军”,更是一个好战的“大将军”,有时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和部下大打出手。这不,今儿就有只大白鹅挡住了它的水盆。“大将军”便火冒三丈,嘎嘎的大叫着,扑腾起翅膀拍了它一下。这只可怜的大白鹅,无缘无故的被打了一下,它一边哀嚎着,一边张大翅膀冲过来,“大将军”可不示弱,迎着对方冲了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青头鹅先占领先机率先跳起来,在空中猛击了一下大白鹅,可是这一下,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落地后可能是因为泥地太滑,青头鹅竟摔倒在地,这一下让大白鹅有机可乘,把“大将军”的翅膀咬得遍体鳞伤,鹅毛满天飞,还流了一点血,真可谓“鹅毛大雪”。“大将军”拖着翅膀,用尽力气向大白鹅的头衔去,这时大白鹅的翅膀已经打来,看似败局已定……可是在这关键时刻,这一衔却歪打正着击中了大白鹅的眼眶,大白鹅疼的“嘎——”,大叫一声,便落荒而逃。“大将军”感觉打了胜仗,高兴的“嘎嘎”叫着,好似在吹响胜利的号角。
坐在回程的车上,“大将军”带着白鹅大队来为我们送行,他庄严的“嘎嘎”叫了两声,好似在与我们告别。车轮与地面划过的声音刺破天际,老屋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剩下几声悠扬的鹅吟……
【篇五:感恩的花开在冬天的路上】
你是冬天中的一团火焰,将温暖带来我身边,让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你是黑暗中的引路人,将光明与希望环绕在我身旁……
这是一个寒冷的早上,天空泛着青白色,风不止息地吹乱着,我哼着歌,骑着车前往学校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咝”的一声,我便下车去看,原来是后胎被路上的钉子扎破了。我想把钉子拔出来,可怎么用力都拔不出来。因为手冷又用力,手心微微泛红,竞有些疼。身后已经传来汽车的鸣笛声和掺杂在当中的漫骂声,我只好将车推着走。因为骑车,没有带手套,此时被寒风吹得冷得发抖,不由得加快步伐。看着一间间紧闭的店铺门,心中有些烦燥。
终于,看见有一家店铺开着,我将自行车推过去,想叫店主帮我修一下。可我刚一走过去,店主就说:“走开,走开,你们这些小屁孩,真碍事!”我的心中很是委屈,孤独的竞有些疼,分明我什么都没做呀,我只好推着车离开了。风更大了,无情地吹刮着,又好似嘲笑我,我的心很痛!
我推着车,继续走在路上,你就在这时出现了,问我:“你怎么了?”我怕你像之前的人一样嫌弃我,有些不安又有些惶恐地说:“我自行车轮胎被钉子扎了。”“那我帮你吧!”你似朝阳般的热情,温暖了我的心。我将车推进你家,不一会儿便开始修。我看你满头大汗,便拿出纸巾递给你,你笑了笑接过去。修好之后,我连忙感谢,你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冬天很冷,如果遇到危急,会更陷入恐慌不安。因为你的援助之举,我的冬天有了暖意。谢谢你!
【篇六:描写螃蟹的作文】
今天,作文班里来了两位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蒸锅把它拿下的两只大螃蟹,我给它俩起名叫:“琦诺”和“冰棒”!
它们有碗口大小,背上的壳上半部分是青黑色的,下半部分是青白色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八支细细长长的腿,每支腿有四个关节,最后一节非常细,很弯,就像长钩子。它们还有一对威武的大钳子。这对大钳子非常有力,刚把筷子伸给它,大钳子紧紧夹住仿佛能把筷子折断。一对米粒般的小眼睛,伸得长长的,闪闪发光,虽然眼睛很小,但是它一瞪眼,吓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了!
当老师把“冰棒”从水盆里拿出来,女生们吓得尖叫,可男生们却兴奋起来,奋不顾身地下手去捉。
趁着我们观察“冰棒”时,“琦诺”从水盆里溜了出来,在逃跑的过程,“砰”!翻身了,只见它的后两只腿在地上努力蹬着,两把有力的大钳子向前用力甩,“啪”的一声,麻利地翻过来了。也许是想到自己会变成餐桌上的“大炸蟹”“琦诺”也赶紧跑出来了,谁知两蟹半路相逢,我本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它们要打起来了,结果,它俩都是“和平使者”,一起结伴逃出这里,呵呵,真是团结友爱!
“琦诺”和“冰棒’真有趣!
【篇七:那一声叮嘱】
日子无休止的向前奔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那一声叮嘱。——题记
秋风渐紧人渐瘦。我的手在老屋的墙上抚摸,熟悉而陈旧的味道弥漫在身边,墙上醒目的红色大字,轻而易举的把我推进深渊——拆!
夕阳微倾,微风徐徐。
我乘车回老家去,头靠在车窗上,想着待会儿奶奶见我时惊讶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我走上熟悉的小道,乡野的味道充斥着我的鼻腔,天空如此湛蓝,像一块无暇的宝石。“奶奶啊!我来了!”我兴奋地冲她喊。可她却不可置信的揉揉眼睛,嘴里念叨着:“我孙子还在城里上学呢,怎么会来看我?”我冲过去摇她的手,说:“怎么不会?我特地请了一节课的假。”她懵了一下,反手抄起身边的扫把,打在我的小腿上,说:“你就是这么浪费你爸妈的钱的?”我赶紧跟她说对不起,她最终没绷住,笑了。
吃过饭,她本打算送我回家,而我却固执的只让她送到车站,她摇摇头,对我讲:“臭丫头,我送你你还不乐意?”我不耐烦地看着她说:“奶奶,你有什么就说,车就要来了。”她狠狠地敲了一下我的脑袋:“你要好好学习,为我们王家争光。”我一听头都大了,连忙拦住车就走,连一句“再见”都来不及说。
夕阳斜挂,凉风丝丝。
巨大的蓝色液氧瓶肃穆地立着,仿佛是在向死神祈求:再多给这位老人家一些时间吧。那天我进重症监护室探望奶奶。奶奶的脸是青白色的,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她见我来了,努力上扬嘴角,似乎想笑笑,她用虚弱的声音说:“娃啊,好……好学习,为……为……”她的话没说完。我知道奶奶想说什么:为王家争光。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夕阳仍在,斯人已逝。
奶奶一生都在为王家的兴盛而努力。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为王家争光。可现在,我懂得那一份似愚昧其实美好的传承了。奶奶,我会好好学习,为了王家争光的。
【篇八:我们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和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推开车门,走向那个白玉色的石碑。
清明节扫墓,再寻常不过了,可在我的印象里,这却是第一次。
远远就看到了那白色的墓碑。修整的颇为细致,别有一般韵味:青白色的墓碑上刻着几位先祖的名字,朱砂糁之。它的后面是似蒙古包一样的圆形土堆,我想那下面便是逝去之人的灵躯吧。周围是同样洁白的一圈石栏杆,像守卫疆土的战士般笔直的挺立。这里不似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恐怖,我倒觉得宁静庄严多一些。
爸爸帮爷爷一起将五彩斑斓的果盘食物端正的摆上去。随后,便与爷爷一同跪下,我这才注意到碑前早已摆好两个大红色的蒲团。他们先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口的正前方,之后将身子俯下去,两手张开支在地上,如此反复了三次。每次都做得极慢,像是忠诚的教徒在肃穆的大教堂里做礼拜一般。他们的表情严肃认真仿佛正在与先祖对话。我对他们的动作表情肃然起敬。可自己又不愿对着从未见过面的灵魂跪拜,便学着他们的样子,双手合十在胸前,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
在如此安静的圣地,时间也像是被凝结了,直至小雨将歇,我们才恍悟已是一上午了。我们驱车离开我忍不住回头张望,看到白色的石碑前,在将散未散的蒙蒙雨气中有点点闪烁的金光。那是生者对逝者的敬畏,是后辈对前辈的尊敬,是中华文化永不磨灭的光彩。
之前我总是很不屑,私里认为他们虽是我的祖辈却从未谋面,又不是伟人,有什么值得敬的呢?从那日我才明白:这是对先祖、对逝者的纪念,是代代相传传对生命的敬仰,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虽是沧海一粟,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
清明节看似比其他节日冷清许多,却也有着最炽热的温度。在这一天里,我们和祖先对话,慎终追远,抚今追昔,更珍惜当下。
这是先祖逝者的节日,更是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