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历史,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它背负的是中华民族七十年前的热血与屈辱,在今天,终于汇入二十一世纪的洪流。
历史,是璀璨星空中最闪耀的一颗明星,它见证了一个民族的灾难与痛苦,今天,它将荣誉与光辉同在,照亮整个亚洲大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是世界抗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世界的伟大人民战胜了痛苦与灾难,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对于七十年前抗战法西斯的亚洲主战场——中国来说这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日子,反思过去的腐败,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改善,反思过去的屈辱,我们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或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贫穷,也不落后,但这些安居乐业的生活,是我们的祖先以热血奋斗拼搏得来的,他们是伟大的,因此我们更要珍惜这些美好的生活,向世界证明,“东亚病夫”站起来了,他成为了真正的东亚巨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做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做到了!同样,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也会做到!这是一个来自于民族的信念,它能支撑着这个民族不断发展下去。
有人曾经告诉过我,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终结于人民之痛苦,是啊!战争或许只是统治者一个错误的观点,却能引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痛苦。三十万人口,在现在的人口总数看来或许不值一提,但当中国人听到这个数字时都会很敏感,因为,在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无情的侵略者,在我国南京大肆屠杀,老老少少共计死亡三十万余人,这是令人悲愤的,为什么清政府统治者不能勇敢站起来反抗?为什么比我们弱的日本军队能闯入我国境内,并大肆烧杀抢夺?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归之于我们的落后,日本的日益强盛。然而,最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在七十年后的今天,仍不肯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今天阅兵仪式上军队整齐的步伐,装备的先进,证明,中国已经强大,他已经有能力保护他的子民。
阅兵仪式虽然过去了,但抗战的红歌依旧在我身边回响,炫彩的气球仍在天空翱翔,和平的圣鸽会永远陪在我们的身边,和平万岁!中国万岁!
【篇二:走向远方】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首《七绝》诗展现了毛主席少年时期志存高远、一展宏图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正是这种远大理想引领他从偏僻的韶山冲走出来,走向井岗山,走向延安,最后走到北京,让一个崭新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们,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闭关锁国,沉迷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西方国家进行思想启蒙运动时,他们正大兴文字狱;当西方国家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他们正忙于加强皇权;当工业革命的成果展示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并没有为之所动,仅仅认为那只不过是奇技淫巧,拿来把玩即可;当西方国家的军队完成了热兵器时代革命后,他们还在一味的强调以骑射为本,一味的发展使用冷兵器或冷热兵器混用的军队。
当西方国家全面超越中国时,他们竟对此浑然不知。当西方列强的舰队将他们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时,他们仍无知的认为,洋人只不过是在沿海骚扰而已,如果他们深入内陆定会被自己的铁骑杀个片甲不留。结果二十年后强盗真的来了,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内陆,清政府的三万蒙古铁骑,面对两千余人的英法联军,却仅仅只击毙了12人。此时的清朝统治者,才缓缓睁开了一只眼。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他们终于吃下了一百多年前种下的苦果。
中华名族百年屈辱史,就是因为没有开阔的视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才会招致落后挨打,处处让人欺凌,只会用割地赔款来换回一时的苟且偷生。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新中国开始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随着全球经济化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我们的贸易,做到了世界各地;我们的产品,与世界人民共享。如今的中国,又重新站在了世界强国之林。
所以,我们要走向远方,要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人的视野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一小块天地里,不能只满足于做一只井底之蛙。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其实是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哪怕道路曲折,哪怕荆棘满路,哪怕生命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也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
我现在是一名学生,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本领,学着积极直面人生,学着从容而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学着只争朝夕。所以我不能只注意班级和年级的排名,因为两年后的中考,我不仅是和同班同学、同年级同学相比,而是和全长沙市的三万多名考生比。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是只沉醉于现在的成绩,那么两年后的我就会被别人抛在脑后。
所以,我们要坚定地走向远方,装着梦想揣着希望,不论是孤独的走还是结伴同行,我们都要不停地走下去,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人是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走向远方是必然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进入了那个大天地,才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篇三:鱼乐否】
在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文章时,我们只顾及赞赏惠子的逻辑、笑话庄子的诡辩,却忘了话题的本原,即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他为什么知道鱼之乐。
首先,鱼为何乐?出游从容,不就是逍遥游吗?鱼的自在,不受水波所影响,不正像庄子游于世间,不受世俗所影响?其次,根据道家的理论,鱼、庄子都是天的一部分,所以说他们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当庄子看到鱼时,就等同于庄子看到他自己,这样庄子自然就能看到鱼之乐了,这就是达到了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庄子知道鱼之乐和其原因的基础上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使道家思想焕发出的生机:
一、何为乐。
世间事物发展,其规律本身就是道。道是规律,并不实际存在,根据客观理解,道是无的,遵守世间事物发展规律,即待道,即待无,即无待。当你违背规律,你就有待了。有待看似智慧,实则不然。小的讲,一个人可以利用刀做菜,也可以利用刀杀人;大的讲,统治者可以利用被统治者的心理来稳定政权,也可以来实行独裁。让一个人永远保持理性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心理结构决定一个人心中的善与恶是平均的。所以利用事物,有待,终究是会行恶事的。但如果放弃待呢?放弃待,意味着好与坏都不复存在了。对于个人,不是使生命少了些折腾或因好(坏)量过大而导致的悲剧?对于国家,不是使每个时期的人民的幸福感平等了吗?不是消灭了高速发展带来人与社会进化程度不匹配性与战争带来的痛苦?对于世间,不是避免了由于借助某种特殊因素而改变辩证法,破坏了辩证法——即规律——运转吗?最本质的,无待让人们、社会放下了世俗,当人们追求纯粹的快乐了,那因其他情绪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消失了?这时,无待,便为纯粹之乐了。
二、如何乐。
从无待的性质看,乐很简单,无待就可以达到。但如何无待呢?假若一个人生下来,不受教育,不待,由无待直接进入无待,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无待毫无意义。发展的过程应该是连续几代人心理由无待变为有待再变为无待,推动社会由无待变为有待,再连续几代人再这样把社会之有待变为无待。如此看来,庄子这一切的努力,从思想启蒙到自身示范(拒绝担任宰相),都是为了引导乱世的人们远离现实痛苦,追求精神之乐。他的努力,在当时一个还只是有待初期的社会并无大用,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离完整的有待已经很近了,那么这时庄子对于现在过于现实的社会来说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了。
如此看来,庄子是知道鱼之乐,他已趋于无待了;但惠子只是利用逻辑,没有体会到鱼之乐,所以他离无待、离庄子,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篇四:评价刘邦的作文】
最近一直在读汉代风云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刘邦。当然提刘邦不得不说项羽可项羽毕竟不是汉代人。
但话题就是由项羽引起。一直以来,我都很崇拜那些攻城略地的英雄,或是创造新时代,引领改革的功臣。虽然他们的结局和命运不好,但是历史的发展他们起的作用堪称奠基,只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者将他们抛在功勋之外,然历史不会忘记,士人更不会忘记。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信念和价值成就了一种永恒,虽死无憾。譬如商鞅,比如项羽。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没有商鞅的变法,不可能有秦的强大,很难出现秦的统一。没有项羽,强秦也很难被击败。项羽这个人学读书,不成,学武功,不成,学兵法,又不成,好在天生神力,勇猛无比,所以你看项羽打仗,很少讲究兵法,就是一个字,猛,或者杀。刚性十足。敢于冲锋陷阵,什么阵法,什么兵法,都统统一边去,我项羽就是带人直接杀。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被韩信十面埋伏消灭,被五人分尸。
反观刘邦,没有打仗,没有冲锋陷阵,没有前敌指挥,司马迁的评价是好酒及色,就是爱喝酒,喜欢女人。临阵打仗,所作的就是一件事,问张良,问萧何,问韩信,我该咋办啊?你们告诉我。
就是这样一个好酒及色的人,进入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当然都是大臣出的主意,问题是刘邦听啊,采纳啊,知道自己的弱点,那就好好的听人才的话就好了,刘邦聪明的。从鸿门宴之前的反应,从刘邦听萧何的话,甚至不知道韩信为何人的情况下,都拜其为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说刘邦的知人到了什么程度。
创业阶段的刘邦就是这样。因为业未成,只得依靠人才,自己不如人才。一个领导不是专业技能好,而是善于调动属下积极性。掌控全局,意志坚定。而作为领导,除了最高层的统治者,在守江山,余者皆在创业。
很幼稚的一句话是领导的意思是……这个领导今天是,也许明天就不是了。不是最高统治者就别把自己看的那么重,因为,永远在创业。
刘邦问的是人才,不是找人就问,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所以好的领导千万别说,我的意思是……我想……这样的集体不会有真正的活力,首先你要的是人才,其次,你才有发展的可能。
当然,刘邦的快意骂人,流氓习气,也不是一般人学的来的。真正做到能屈能伸。
刘邦,活得快意!
【篇五:挫折,漫漫人生路】
生活就像宽阔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骇浪。正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故而,生活就需要我们面对挫折时无所畏惧。
“昨夜西风凋碧树。挫伤细枝,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之第一阶段:经历苦难。苏东坡在朝廷为陪时,遭受奸臣的陷害和朝廷的不公平对待。但他面对漫漫人生路,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并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写下了无数晦炙人心的佳作。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跌倒在挫折脚下,铸成千古遗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人生第二阶段:直面挫折。我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经历三起三落,但他没有被挫折打倒。他始终坚信真理,正义一定会胜利。最终他站稳了脚跟,并担负起建设国家的艰巨任务。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他的坚定信念和英明决策使我们尊敬他,爱戴他,敬佩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人生之三阶段:获得成功。孔子,我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子孙,并为世界人所敬服,这与孔子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当时孔子的思想并不为鲁国统治者所采纳。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推广自己的思想学说,但是仍然得不到诸国当政者的青睐。其中所遭遇的坝场和苦难数不胜数,但是孔子没有放弃。他的信念支持着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转而著书立说。终于,儒家学派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最雅雯学派,成为历代统治者执政的指导思想,至今我们还在向孔子学习。
然而,不畏挫折的坚强品质并不是先天的。它关乎人的德行,也关乎学时。有德行、有学识才能更好的勉励自己,不向困难和挫折屈服。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高度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亿万的中华儿女英勇不屈。
无论是致力于事业学习还是人际交往,无不需要我们尽心竭力、奋发向上,不断前进直面挫折我们必须积极乐观,坚定信念,才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垫江一中晨曦文学社来稿】
【篇六: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说去】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仔细想想也觉得有偏颇之处。其实,在但丁的这句名言中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当它伸出智慧之手激动人们坚定志向开扩创新的那一瞬间,又在伸出那只魔鬼之手将人们推向一意孤行的深渊中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施仁政、大兴土木、焚书坑儒、横正暴敛、无视前车之鉴,使得国人怨声载道,揭竿而起的农民使秦二世变成了“秦始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一意孤行、夜郎自文、不听部下良谏,导致兵败垓下,呤出“虞兮虞兮奈若何”叹号。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壮”结局;满清统治者“实践”着这句名言,走闭关锁国只路。自醉于中华帝国“地大物博”,而无视外面世界之迂猛发展。最终导致清末中华名族遭受外国列强任意凌辱,国土任人践踏、任人宰割的句面,历史证明,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如果当初项羽听从他人忠告,采纳部下的建议,特别是兵败后的他听取渔夫“东山再起”的良言,那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可知”,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假如清朝统治者不盲目相信自己帝国的强盛而闭关锁国,多听听外面一些声音,多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么,一以当时清国的实力、不妄于有那段屈辱的历史。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的语言、经历和经验,总是有可以让我们植得借鉴的地方,吸取他人的教训使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少走些冤枉路;吸取他人的经验则使自己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三个臭皮匠——顶国一个诸葛亮”,集思广益,不无裨益。再者有时“当局者迷、旁光者清”,别人的一席话往往具有“一语惊醒焚中人”的作用,从而使自己“改邪归正”。可见,一个人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要听别人怎么说。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借鉴了外果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行重大决策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取得了今天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如三峡工程建设三初,中央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向各方面征求意见,请专家反复论证,比较国外大型水利工程的得失,仔细权衡利弊,最后交人大审议通过。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样也经过了“听别人说”,借鉴美国当年开发西部的经验借他人经验为我所用。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就是这个道理。想信,在不久的将来,西部大发展,东西两部双翼齐飞了,那就是我国真正腾飞之日了。
总归一句,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也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说去”、只有这样,我们人生上的“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篇七:梦想】
梦想,是一个抽象名词。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抽象名词—梦想。
我们要想实现梦想是非常不易的,只有付出更多的心血、汗水和加倍地努力才行。但我们又不能没有梦想,失去了梦想,就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奋斗目标,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谈到梦想,它的内涵很丰富,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因为地域不同、思想不同、层次不同,所以产生的梦想也各不相同,只要梦想都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我们就要努力去为梦想而奋斗。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如果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我们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梦想。
因为南宋统治者没有梦想,只知苟且偷安,才让金兵割据祖国的大好河山,让那些可恶的金人欺辱我们的汉族同胞。由于岳飞有精忠报国的梦想,才抗击金军,得以收复失地。
因为清朝末代统治者没有梦想,才让中国战乱四起,军阀割据,受列强欺压,使“七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使百姓民不聊生,才有甲午战争、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国家蒙受耻辱。但是,林则徐有了报国的梦想,虎门硝烟才得以成功,也因为邓世昌有了卫国的梦想,才率领北洋水师抗击日本侵略者,给以沉重地打击。
因为忽必烈有了统一的梦想,才率领元军几乎占领整个亚洲;也因为拿破仑有了统一的梦想,才率领法国士兵统一欧洲,在一周年加冕庆典之际,打败了存在几千年的罗马帝国;还因为秦始皇有了统一的梦想,才率领秦国士兵横扫六国;因为李世民有了统一的梦想,才得以率领唐军统一了三百年来支离破碎的江山,创建了大唐盛世。
因为有了梦想,才有钱学森制造出两弹一星;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中国戈壁滩上的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时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因为有了梦想,三峡水利工程才得以成功;因为有了梦想,北京奥运会才得以成功举行;因为有了梦想,我国才有了神洲系列的成功发射;因为有了梦想,我国的天宫一号才得以送进太空;因为有了梦想,我国才有了一弹三星高端技术,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梦想才有成功。
因为毛泽东有梦想,才能带领中国劳苦大众推倒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也有了开国大典时的辉煌;因为邓小平有梦想,才有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的回归;因为江泽民又梦想,才有三个代表理论的建立;因为胡锦涛有梦想,才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因为习近平有梦想,才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进。
综上所述,都证明了梦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了梦想,就不会振兴起来。只有有了梦想,才会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昌盛兴旺。
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读书吧!
【篇八:水浒传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又读了一遍《水浒传》,对《水浒传》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愧是经典名著啊!
从这本书上,我知道了一百零八将的传奇故事,在宋仁宗时期,流行瘟疫,仁宗只好让洪信去请天师。来到的龙虎山,洪见一庙,听住持说是镇魔的,就想进去看,主持不让,洪信硬闯,把洞内石龟搬开,见了一个万丈深洞,突然,洞内冒出黑气,到空中化为金光,这些金光便转世为一百单八位好汉。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梁山好汉的来历,也知道了当时的各种阶级斗争和朝廷的腐败无能。
我很欣赏李逵,他为人豪爽,很忠义,只是有些脾气不好,但他在宋江面前绝对不敢撒泼,前后对比,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有时候甚至还对宋江撒娇。他敢作敢当,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太爱杀人,加上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所以总是惹麻烦,我们可不能像他一样,遇到事情要冷静,不能乱发脾气。
宋江这个人很讲义气,也很孝顺,要不就不会叫孝义黑三郎了,正是因为他重义气,很友善,才在好汉中树立起威望,让大家更团结,但是他却很希望被招安,我不太赞同,不想让其他好汉在刀尖上过日子的想法可圈可点,但是他太中庸,在奸臣当道的时期,是容不下这些忠义之士的。我们想问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一定要把眼光放远,考虑长远利益。
这本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他用生动的故事刻画了众位好汉的形象。他的文笔我们应该去借鉴学习。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果贪官污吏很多,即使统治者再好,也会产生官逼民反的情况,如果统治者昏庸无能那就更是了,所以,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贤臣,更需要有明君。只有君臣民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兴盛起来。
【篇九:以温馨为话题的作文】
记得小时候,每到晚上,我就会钻到温暖的被子里,在柔和的灯光下,妈妈总会拿着一个布袋熊,给我讲故事。在布袋熊憨厚、稳重、可爱的`动作下,我悄然入睡。渐渐的,布袋熊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白天,我是玩具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我常会把玩具一一拿出来,依照军阵摆好。一场“玩具战争”就爆发了。好事不常在,有一天,我们一家旅游回来,我就马上开始了“玩具战争”。正当我要开始大战时,突然发现布袋熊不在了,即使我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布袋熊像在人间蒸发了。
这下我急了,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伤心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往下落。妈妈只好安慰我,说:“布袋熊去旅行了,只有过年才回来。”“真的?”我瞪着对红红的“兔眼”不相信地问。“当然是真的。”妈妈一本正经地说。
每到过年,我一直静静地坐在窗边,心里翻起阵阵暖流。现在的我已不再像儿时那样,哭喊着要布袋熊,但我相信布袋熊一定会在某一天回来和我一起重温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篇十:仰望星空】
远古的哀曲,消融在浓墨的夜里,暧昧的雾障隔着千古星辉。晨晓,已经冲破层层阻碍,从遥远的地方带来了曙光,书馆的尽头,是夕阳的离散。夜,有黑色的眼睛在追寻,惆怅的眼,仰望苍穹,不见星光。夜幕下一曲悲歌,透过泪光,激荡在心灵深处。
时间流逝在那位思想者的车轮上,车轮的痕迹,已经跨越了所有的国土。他带着弟子,向统治者们传递他们的思想,统治者们热情的接待了他,都接受不了他的思想。也许那个时代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臣子,而不是一个圣人,故每次均被弹回,那么,他失败了吗?他仰望星空,浩瀚的星河,不禁使他长叹,他在怀疑自己的主张,真的不能统一吗?天际边的那颗暗暗的星子,微弱的光不足以使他注意,而此刻他凝视着星空,很久很久,他悟出来了,他继续推行他的主张,十四年,风雨染红了他的两鬓,都消磨不了他的激情。他终于成功了,几世纪后,他的思想开始焕发光芒,继而统治了华夏两千年。今天,当有人抬起头,看到那颗最亮的孔子星,都不知道是天边一束微弱的光成就了他,而他的旁边,是一双忧郁的眼睛,默默注视着蜀汉,原躬身于南阳,三顾茅庐成就了他,他半生的心血凝聚在这片土地。草船借箭,水上火攻,空城妙计,七擒七纵,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赏罚分明,唯贤是举展现了他开明的政治风范……然出师未捷,七十盏长眠灯保不住他,他也保不住蜀汉。蜀汉消亡了,而他的心永远悬挂在夜空,成为永恒。孤独的院子里,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叮嘱了星子,他说那是“鬼魅的眼睛”他是一名文学家,关怀国运,弃医从文,他的笔名鲁迅早已镌刻在文史长河,浩瀚的星空,他显得如此耀眼。
一个磨难者,经历了暴风雨之后,也凝视夜空,夏夜里,繁星满天,他羡慕于闪烁,但不知道他也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星。有个一个人,她也遥望星空,她是盲者,用心关注繁星,渴望三天视力,抚媚星光。
沧海一粟,有时光的淘洗,一片繁星,也经历了一番洗练。宇宙的变迁,能量的守恒,少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经典力学;电灯,蒸汽机等也少不了爱迪生,瓦特。一个时代的繁华,离不开我们的科学家,他们是我们最赞赏的恒星。
仰望星空只愿遥远的不再遥远,黯淡的不再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