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被碎片拼凑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开发,满足和供应人民不断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给予了我们无数的福利和好处。因此,人们对它十分依赖,“低头族”也由此而来。移动互联网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提供了我们许多便捷之处。然而在我们沉浸于享受现在的便捷生活中,孰不知,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被碎片化了。
我们正处于碎片化的中。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惬意的午后,你准备阅读一本书,可没读几页,手机中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消息就以成堆,你不得不放下你手中的书本,一个一个得去回复,陷入了无止境的聊天之中。于是,看书这件事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还是你有没有这样体会过,你会时不时地掏出手机,不自觉的开始刷微博,看新闻,看小说等。这些事情貌似成为了你的习惯。但有时候其实你几分钟前,才刚刚打开过。如今的青少年和一些刚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不管是在路上走,挤地铁公交,还是在餐厅里等吃饭,都会不自觉的拿出手机。当你问他们在看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只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罢了。他们以为自己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却不知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了。
由此可见,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时候方式。我们的生活已在无形之中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时代正无形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它瓜分了我们时间,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渠道。
现在的这个社会,每个东西有各样的方式,例如你今天在淘宝上买了件衣服,明天又在唯品会上抢到了件聚划算的衣服,后天又在商场里抢了件打折货,等等……他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购物,更改变了我们知识的来源。在十几年前的今天,阅读的方式应该只能通过报纸和书籍,但在技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不管你是从电视,手机,广播还是。……都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阅读。但是我觉得这种从手机上看一点,电视里听一点的阅读方式及其不靠谱。很多人喜欢利用手机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等,但是有些不靠谱的软件提供的新闻比较片面化,以及缺乏准确性,例如最近的社会新闻,孕妇跳楼自杀事件,不同的网站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网站认为是孕妇自己情绪太过于激动了,也有的网站认为丈夫和家人没尽到应有的责任。
还有一些网友的评论也是十分反三观,这些评论都太过于随意化。严重影响和误导了一些三观还未成熟的少年,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技术带领我们去向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但碎片化正无情的撕碎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一:我们应该高效率的利用的计划我们的时间,把碎片拼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二:去寻找一些新事物去做,充实我们的生活。三: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回归本真。
我们的生活好像一块拼图,由碎片拼凑在一起,但我希望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这些碎片,把零散的碎片整合化,使其发挥合力作用,方便我们学习和思考。
【篇二:拨开迷雾,顺流而行】
如今,碎片化时代正向我们快速席卷而来。于是,出现了许多被浮云遮住了眼的“奴隶”,也出现了写长诗的“对抗者”,但也有不少人擦亮了双眼,选择了善待新事物。这股不可逆转的洪流给当下的人们带来了一个难题:是顺流而行,还是逆流而上?
在我看来,碎片化信息其实并非洪水猛兽。它固然因海量而泥沙俱下,因简短而无法深入思考,但它不时给我们带来的思维火花也是无法去一概否认的。碎片即意味着更多的机遇,更多的角度,更多的见解与声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思维火花,需要更多更敏捷的应答,而碎片信息正有这一优点,能给我们带来所需。
海边拾贝,沙里淘金——不仅对于知识的汲取是这样,思想的成长更须经得住“碎片”的考验,并借助“碎片”之力到达更高的境界。意志不坚定者拨不开其上肤浅的云雾,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擅于撷英采华者则能拨开浮云望见星空,他们利用科技的便捷赏到了更多智慧的繁星。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舍弃盲目跟风,不被谬论动摇人心,能够于光怪陆离的千百种观点中明辨是非;舍弃朝令夕改,不被潮流裹挟而盲目狂奔,能够于万流奔涌中集百家之长,择己之方向;舍弃用敷衍、简短的问候代替情感交流的懒惰,乘着信息科技的翅膀,以真挚之情建立更牢固的心灵纽带……唯有如此,心灵才臻于完整。
的确,在碎片化的时代里有太多诱惑,使得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披沙拣金、去伪存真显得困难重重。可归根结底,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对人的一种修炼。要想修得一颗完整的心,一颗因知识详实广泛、因思想深刻独立、因意志坚定集中、因感情丰沛诚挚而完整的心,必定要经历舍弃糟粕的痛苦与面临选择的艰难。火眼金睛的焠炼是炙痛的,对双刃剑的熟练使用是漫长的,可这,不也正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吗?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我选择拨开迷雾,顺流而行,充实头脑,砥砺精神,在时代的浪尖上修得我心的那份完整!
【篇三:感受碎片化的时代】
科学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富裕,却使得人心变得贫乏。——题记
“终于下课了。”我叹了口气,揉揉了那紧皱了许久的眉头。但看到那已经被人挤得满满当当的车厢,眉头再一次地皱了起来。“再不快点,就没时间了。”硬着头皮挤上了车,但车上并没有熙熙攘攘地吵闹声,每个人的动作都完全一致—低下头,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滑动着。然而我对这安静的车厢熟视无睹。快节奏的生活早就把完整的时间给压为碎片,每个人都在努力跟上这种碎片化的时代。
下了车,无意间发现家门口的邮筒已经老了,原本绿色的外漆已经脱落,只剩下那斑斑驳驳的铜锈,收邮频率从一天四次变为一周四次,整个邮政行业也像这个老邮筒一般走向灭亡。
碎片化的时代使人们连写信的时间都失去了。家书,家信也终有一天会变为历史。
书斋中的灯光已经许久不亮了,以前,爷爷总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给那些老去的旧友们,写下一封又一封长信。自己的祝福与期望通过干干净净的信纸,经过时空的洗礼与发酵,传到友人手中就变成一份丰厚的财宝。然而现在,即使是顽固的爷爷也用上了智能手机,玩起了微信。远到异国他乡的友人,近到只在隔壁的邻居,只要动动手指,消息就能轻轻松松的跨过千山万水,直达友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即使是浪迹天涯的浪子。只要愿意,一键便可传书还乡。
刚开始写作业,手机里的来电显示声就络绎不绝。从母亲的关怀到好友的调侃,当然也有不少了各式各样的广告。在碎片化的时代中,个人信息却被毫无缺失的给流传了出去,这也算是一种讽刺。边做作业边聊天,好好的时光又被我刻意地撕成了好几份。等做完作业时间已接近凌晨,最后借着灯光调侃了几下同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当下,即使能有一位好友,恐怕也无暇夜话吧。
科技的进步已无法倒退,时代的变迁也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差的时代,这只有后人有资格去评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时代,享受这个时代的优点,承受这个时代的缺点。
【篇四:时代的困惑】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以碎片化形式铺扑面而来。眼球经济和网红经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谁谁谁网络直播月入十万以上、某某明星为了不掉粉在节目录制现场耍出种种把戏算尽机关;微信朋友圈各种刷屏,QQ空间里大家各种显摆,万能的社交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实时推文,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引导大家进化成“低头族”
我那70岁的老奶奶只有小学文化,以前连报纸都不看,如今用上了智能手机,每天半眯着眼翻看手机,时不时在微信家庭群中发一些所谓“致癌”绝、“养生”、“第一次流出”的文章——她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刷刷存在感。还常常问我们:“我发的东西你们到底看没看”?反正我是从来没有打开过。然而奶奶照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跟爷爷吵架,照例各种“作”,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大时代背景下,我坐在镜子前上下打量一番:——我不漂亮,靠颜值吃饭是肯定没戏啦;我也不“博学”,拼凑不出那许多煽情的循循善诱的美文,我还有许多的数理化作业和ABC,我只能偶尔在朋友群里冒个泡算是签到吧,朋友们以为我不合群,我也只是浅浅的苦笑。
在这种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想要独善其身着实不易。有时候,我会习惯性地点开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刷刷空间,看看朋友圈。然而当我回过神来,时间已经悄然逝去了,而脑海中也没有留下什么映像。虽然短信电话已经退出了我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当紧急事情发生时,我还是会立刻拨出对方电话,在最短时间里联系到他,而不是慢慢地编辑完一条微信,点击发送,再等待对方回复。
开学后,课余时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也更不值得把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周末回到家,我会翻开这几天里送到家的从《参考消息》,闻着油墨书香,了解这段时间里的时事新闻。或者泡泡图书馆,在鸦雀无声的人群中,找一隅之地坐下,左手边是一排中国古典文学的书架,右手边则是外国名著的集萃,摊开一本书,沉浸在书海中,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碎片化生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一些人眼中,它或许是有韵味,有价值的。但是对我而言,它的博人眼球,华而不实却远大于好处和帮助。碎片化的时代带给我很多困惑,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油墨书香的年代。在这个时代中不忘初心,独善其身是非常难得的希望我能一直保有这份心境。
【篇五:碎片化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们的生活早已开始趋于碎片化。社会的快节奏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街上都是行色匆匆匆,似乎淡定从容不急不慢这一条习惯早已从人们的灵魂中抽离。
碎片化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也被广泛运用在许多的领域中。而同时,这种碎片化的生活也贯彻在如今这个年代几乎每一个人的思想中。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生活,极其迅速的生活节奏往往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率的消息的同时,令人身心疲惫不已。
仔细想想,自己是有多久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纸质的书籍了,而更多的时候往往将自己投掷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让自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想想自己是有多少时间没有端坐在沙发上,完完整整地听一次新闻联播了,似乎自己更愿意打开手机上的网页一目十行地看过一篇新闻,只了解个大概便草草结束,或许也只是为了与周围人聊天的一种谈资罢了。想到这里,不禁开始感叹道小学时天天手捧着书本,认认真真得读着每一个字甚至就算有时不能理解深层次的意思,也会自己去思考,如今却是即便有理解的能力却宁愿去运用最简单的思维去读着明明并没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去思考而仅仅是因为情节比较吸引人的网络小说,而舍弃了各种文学名著,而似乎我舍弃的还有自己思考的脑袋和深入钻研的态度。
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处于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过着各种各样碎片化的生活,如果真的想要脱离这个社会,成为一个不碎片化地生活着的人,我们又真的甘愿吗?我扪心自问,我不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总是更愿意付出更少,即便泛泛而读,只要了解个大概,明白大致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意思,便算得过且过了。不得不说,我们也是功利的,读书是为了将来过得更好,而现下也就是将考试考的好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我们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背书,做题。碎片化的时代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的透彻,却无法真正地深入了解,甚至我更觉得,深入了解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但是不管怎么说,身处碎片化的时代,就要去适应碎片化的生活,实际上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能更省力的去了解大部分我们所要了解的一切,这也是一种幸福。而当我们不必这么功利地去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付出努力和阅读时,可能就是我们可以逐渐远离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时候了。虽然我很期待那时,但还总是要“功利”的去泛泛而读,了解更多我所需要的东西。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变迁。即便非向往所在,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吗?
【篇六:时代的危机——碎片化】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碎片化,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如今的我们,在已经习惯了节奏迅速而又毫无规律的生活。人类最初的本能,正因为碎片化的生活而逐渐退化。我们,却依然身处其中,且先不说不知所措,甚至毫无察觉。
无论是用交通工具代替行走,用工业设备顶替效率低下的操作者,还是更多娱乐生活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被这些新生代的科技们所肢解分离。且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互联网的诞生。其庞大的数据库,精简了许多知识的含义,并且将知识逐一碎片化。使得人们能够快速的吸收。渐渐的,人们习惯于在知识间跳跃,看似丰富了数量,实则却远远的忽略了质量的重要性。长期接受这样碎片化信息的后果,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例如号称让学习变得更为简单的作业帮,用其庞大的题库容量解决了许多学生对于作业的燃眉之急。然而,这些同学是否真的从作业帮中学到了知识呢。或许不排除有这么一些同学能从中归纳总结出经验,而大多数同学本就是抱着想要早点做完作业的心去搜索答案,而这样的心态便让他们省略了思考的时间,被动的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这样,我们也就很难想象他们能够真正的做到掌握与运用了。
在这碎片化的时代里,我们每天浮光掠影的阅读大量的东西,却很少的去反思,思考过这些我们所接受的信息。或许在未来二十年后,好友间的谈话变的空洞杂乱。千百个话题却不能汇聚出一段有深刻思考的文字。那样的生活,肤浅而又卑微,知识没有经过大脑的加工变的一文不值。我想,如果到那一刻人们才醒悟过来,或许真的太晚了。
遇上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应维持着自己生活的品质,让思考变为一种习惯。
【篇七:生活在这碎片化的时代中】
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电脑,手机,ipad,智能手表。这些产品在带给我们娱乐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据统计,每18个小时,世间上的信息量就会翻一倍。想要接受有所的这些信息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就算你不想接受任何信息,它们也会想方设法的进入你的脑海,软件的推送,视频的广告,垃圾短信,等等。当然这其中就不乏存在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诈骗。虽然大量的信息涌入会带来不少问题,但这并不能阻止很多人进行在线活动,网络游戏,读电子书,等等。
说起电子书,我也有一本,老爸在这个产品刚刚问世的时候就给我搞了一本。我对这本电子书开始爱不释手,造型好看,又轻,又方便,一本那么小巧的电子书里,可以装成千上万本书,甚至还可以看漫画,没事时,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捧着电子书,一个人静静的看书,这书还可以调节亮度,这样还不会伤到眼睛。就这样,我沉迷电子书无法自拔。而且,电子书偷看起来也很方便,上课的时候塞在桌肚里,偷偷看两眼,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偷偷趴着看两眼。电子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之后的一次儿童节,老爸送了我一套书,正是我感兴趣的——古罗马帝国的故事。但是让我感到不满的是,这是一套纸制书,虽然内容看上去很不错,但是纸制书又大又重,放着还占地方。于是我去找老爸,想让他把纸书推了,帮我搞成电子版的。老爸不太高兴,他说,现在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大量,杂乱,无序,量虽多,但是不精简,太容易让人的注意力分散出去,接受太多乱七八糟的信息对我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老爸还说,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静下心来一想,老爸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书看着看着就跑到电子书的浏览器里去了,看着看着就点到广告里去了。电子书看起来确实方便,功能也很强大,但是,我的读书效率不高。
于是,我决定把电子书先放一放,拿出了老爸送的那套罗马帝国故事,一个人静静的读起来,这纸制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据这看,手一会儿就累了。书页一页页的翻,虽然没有电子书那么方便,但是翻书的那个瞬间,却是我思考总结前面的故事,期待猜测后面故事的时间。沉甸甸的书一页页的翻,一张书签也成了必须品。趴在沙发上,左手翻书,右手拿支笔,在书上圈圈画画,这都是电子书无法带给我的体验,静静的,渐渐地,一本书就读完了,脑海里还沉浸在书中的内容,心中却有一层淡淡的自豪感,这也是电子书里没有的。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钢丝玻璃眼镜,现在有了树脂塑料代替,手腕上的经典手表,现在已经悄悄的变成了智能手表,手中的大哥大,也早以变成了智能手机,唯独不变的,是读者手里的那本厚厚的书。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可能因为这是读者们在这碎片化的时代中感受宁静,感受自我的方式吧!
【篇八:碎片化的生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脚步的加快,生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了。
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公交站台的电视机上有着关于饮食、购物、流行歌曲榜单、生活常识方面的各种信息在液晶屏上滚动播出;在公交车上,移动电视又能给你带来游戏榜单、旅行万花筒这类休闲娱乐节目,让你在上车下车这短暂的时间内知道一些知识;妈妈还给我报名了“薄荷阅读”,每天十分钟,一百天可以读完3本英语书;还有微信里有的,九十秒纵观天下事,等等。这种各式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你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讯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既能让我了解到课本外的各种知识,又节约了时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也是这个道理。还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多看看,多听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知识面。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在等车的闲暇来看书,来思考和解题,让时间得到更好的利用。
但这些把时间、生活拆散,碎片化的分开,也让我看到了另一方面。在公交车站滚动的信息也只不过了局部的某一部分,即使看到了感兴趣的知识,却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了解;移动电视上当你想去某个地方旅行而听介绍时,它却一扫而过;“薄荷阅读”,在你必须完成的这十分钟里,你也是知其梗概,远没有拿着一本书闻着书香,慢慢品读的畅快;手机推送的“九十秒纵观天下事”,我们也只能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情,却不能了解到前因后果,事态变化。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也只是在硬性的塞给我们一些东西让我们来点状式的了解,内容很浅显,而不能给我们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在这种碎片化信息的中,也没有了我们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只是在接收别人给的一些信息。还有不喜欢的内容你也没有办法去屏蔽掉,只能无奈地接受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我们在现代这种碎片化的时代里,要更合理的安排和管理时间,利用起所有碎片化的时间,去增加更多的知识,但在同时我们也要更全面更思考,去了解所得到的碎片化知识。碎片化的时代给了我们生活上的各个点,我们要把它系统、正确的连成线,构成面,才能展现出现代生活更加美好的立体画面。
【篇九:我】
在现代化社会中,碎片化生活不可避免。它,能令人愉快交友,也能令人畏惧交友。
儿时,外公爱给我读故事。睡前,他总会从窗台边拿出一本陈旧的童话故事书,从头至尾念一遍。伴随着故事落下帷幕,我也逐渐进入梦乡。有时,他边念我边想:童话里的一切如果是真的,那该有多好啊!
五年级时,我开始自己写小说。有时,为了情节需要,我会在课后飞奔到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不久,我在图书馆结识了一位和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为了书友。之后,我们时常相约图书馆,交流心得。双休日,我亦能在社区图书馆见到她,我想一句,她想一句,图书馆里充盈着我们的幻想。这种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氛围,令我快乐。那时,碎片化的时代还未到来,我们尚未分道扬镳。
毕业后,我们只是相互留下了手机号。渐渐的,图书馆里见不到她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被消磨的见面的热情,好奇心驱使我想知道她不来图书馆的理由。她告诉我,她现在是一名网上写手,平日里只需待在家里创作,按时交稿就能小有收入,我们之前创作的短篇小说早已经过时了,她瞧不上我这装满过时想法的脑子。随后撂下电话。回想起曾经共同创作的日子,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叹。我们共同创作的快乐、建立的友谊都已消失殆尽!
在经历过“校园虚假友谊”后,我开始害怕,畏惧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会改变我真挚的友谊和交友的热情。我变得不敢结交朋友,连老师对我的评价也只有沉默寡言。
初中时,为了追星注册微博,加群获取资讯。成员们纷纷来添加好友,令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融入这个大“家”。直到有一天,有人在群聊时@我,让我现身发言。我眼前一亮,有机会发言使我满心欢喜。我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获得很多人的赞同。从此。碎片化生活闯入我的世界,碎片化时间背古文;碎片化阅读《复活》;碎片化购物;碎片化交友。不亦乐乎。同时,我找到了兴趣相投的新朋友。碎片化的时代早已到来,我面对它,渐渐融入其中,毫不畏惧。
进入高中,受到碎片化社交的影响,我的性格变了,变得开朗、变得乐观,变得意气风发。大家见到的我,不再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是面带笑容,神情放松,自信满满。也因为如此,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在现代化社会中,碎片化生活必须接受,必须融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改变,愿我的这颗纯净的心永远不变。
【篇十: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对还是错?】
题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如今所有的东西都如同一副拼图般散开来了,成了一个个碎片,所以当我们再次想把它拼成原来的样子啊也许就难了。
现在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所有的选择都已经变成多项选择题而不是单项,例如你看书可以在电脑上也可以在手机上;更可以在纸质书本上。当你想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同一样的东西不同的价格,可能真的会让你产生“选择恐惧症”。造成这些原因的根本,或许是时代进步的太快,人们来不及适应罢了。
那碎片化的时代的到来,是对还是错呢?
我认为是弊大于利的。首先现在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空余但是微少的时间。你会在这段时间干什么呢?看书?游戏?散心?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是当你去做了以后,你会感觉自己好像变“懒”了,不想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也许更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今天也就还剩一点时间了,不如明天再去做吧,今天就好好放纵一次吧!我只想说那么也许你真的被碎片化所主导了。
当然碎片化的时代也有优点,他提供了人们许多更新更开放的思路,让人们的选择多样性,可是为什么我认为是弊大于利的,是因为太多的人们无法准确利用,反而越发纠结,导致最后走错了方向。
那究竟改如何改变呢?
最重要的应该是你对这些事物的正确认识。你对事物的认知是对的,那么你使用它的方法也大多是正确的。例如当你有一道难解的题的时候,你可以借助于笔记本与书本的帮助,但却应该减少手机对于你的帮助,手机会增加你的依赖性。如果你使用了手机很可能会被一条消息或者一个软件所吸引,那么你与你难解的题才真的是渐行渐远了。
其次你应该懂得时间的宝贵,每个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每个人的使用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可以盖上被子蒙头大睡一天,也可以出去与朋友们增进彼此感情。因此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二十四小时又都是不一样的,长或者短都是靠你自己所决定的。
碎片化的时代的到来已是必然趋势,既然如此不如抓住时机,多做几件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样才能发挥碎片化的真正意义。好了!又过去了二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