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相关作文

【篇一:春节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名为《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习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春节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当然,春节还有吃团圆饭、收压岁钱等等的习俗。

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我们现在过的年,它有一个由来,虽说是传说,但却让我们有了现在的一些风俗习惯。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传说中的怪兽:“年”。“年”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从深山中出现,来到山下的村庄吃人。人们虽然想除掉“年”,但是他们却束手无策。就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一个老人来到了村庄,它告诉人们“年”怕响声和红色。人们就放爆竹、贴红色春联,把“年”给赶跑了。到了现在,人们把“年”来的那一天称为过年,并保留了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

但现在,过年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从腊八节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都算作是过年。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熬成的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喝了腊八粥,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就要过小年了,有的人家晚上便会放炮竹了,这让人们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听到“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就知道除夕已经笑呵呵地走来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吃起了团圆饭,边看春晚边守岁,屋外还能听到鞭炮声。到了十二点的时候,那个鞭炮声才叫震耳欲聋呢,比打雷的声音还要响亮,除夕晚真是太热闹了!到了正月初一的时候,这天的情景与除夕相比却显得有些冷清了。大街上都是昨晚留下来的炮竹残渣,这一天,小孩们要向大人们拜年才会获得压岁钱。正月初一也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他们可以拿着压岁钱到处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吃过元宵就说明春节已经结束了。

中国的春节有许多的习俗,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春节更加有年味。

【篇二:2020春节新型肺炎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团圆日。但是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时间倒退到2020年1月2日,这天是腊八节。正如老话所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家里的开始出现一袋袋的花生、瓜子、糖果,父母开始张罗着购买年货,而我也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着放假的日子。“究竟是和小伙伴们出门玩耍,还是跟家人一起旅游度假呢?”我的心里开始泛起嘀咕。在我满怀憧憬地期待着过年的日子,电视上播放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消息,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次的病毒如此凶猛,谁都没有想到今年春节竟然是在“口罩”中度过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渐渐的,大家也不再出门,亲戚朋友们也不再串门拜年。我们每天通过电视来了解我们这个生病的国家,同时国家再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

肺炎也是疾病,我相信只要是疾病,就一定有治愈的时候,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的我们保护好了自己,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是为赢得这场战役做出最大贡献。

【篇三:年味】

盼望着,盼望着,腊八节过去了,新年的脚步近了,过年的味道更浓了。

像刚点燃的炉火,慢慢地加温,愈来愈热;像刚长出的花蕾,渐渐地绽放,愈来愈香;像刚发芽的小草,缓缓地生长,愈来愈高。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及弟弟在奶奶家吃团年饭。

还没走到门口,我的表弟就一拥而上,将我抱住。离吃团年饭还有半个小时,大人们呢?则在厨房摆弄着美味佳肴。孩子们呢?正在思考该玩些什么花样!这时,堂哥走过来说:“来,大家一起放鞭炮。”说完,只见哥哥熟悉的把鞭炮放在导火索上一擦,然后扔向远方。“啪”!鞭炮炸开了,我也学着哥哥的样子,一擦,扔向远方,捂住耳朵直往屋里跑。可是在屋里等了几分钟也没见响。我躲在门后,探出头,只见场外表弟、堂哥们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的。哎!原来没响,真丢人!还好,这时奶奶叫我们了。鞭炮响起,一家人团团围在桌上,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到了晚上,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了,玩了一天的弟弟和我都坐在椅子上,玩得我们腰酸腿疼。我们用手捶着腿,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节日,而妈妈却又在厨房里忙活,说是要给我们做甜酒汤圆,因为一家人甜甜蜜蜜,长长久久、团团圆圆。

吃过夜宵,我和弟弟听到隔壁家放鞭炮的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放起了鞭炮,这时我们也忘记了自己的疼痛。我拿来了许多美丽的小烟花,在灯光下,那此起彼伏的声音好像是在告别旧日的一年。那争奇斗艳的“花朵”好像在呼唤新一年的美好。这些花朵四处乱窜,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金色。

“叮叮叮”除夕的钟声响起,鞭炮声响彻云霄,红光映照着天空,灿烂瑰丽。我拿出四个孔明灯,点上火,伴着鞭炮声,它飞得越来越高。我们一家人也捂着手掌,闭着眼睛,许下新一年的愿望。

睁开双眼,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金花曼舞,五颜六色,洒落下来如喷泉,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年味画!

【篇四:我爱端午节】

我们的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除夕之夜、正月初一过大年、二月二的龙抬头、四月五日是清明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这一天,妈妈一定会把一个装了各种药材的香囊挂在我的衣服上,而且还要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缠上一条有五种颜色的细绳,这种绳子有个好听的名字——索子。顾名思义,就是把孩子锁住,保护孩子。要说最有意思的事情,那得是我们小孩最爱干的,就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解开“索子”,让它顺着水流的方向漂去,表示自己顺顺溜溜。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上悬挂艾叶条。

挂香囊、系索子、别艾叶,都是为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个风俗——驱五毒。五毒就是五种动物: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

当然,谁也不能忘了那件最美的事——吃粽子。散发清香味的粽子叶包着香甜的糯米,再加上香软的红枣,如果再蘸上点白糖,那简直就是让人垂涎三尺的人间美味呀!

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除了有好玩的、好吃的,还有我的BirthdayCake!

我爱端午节!

【篇五:腊八送温暖】

1月24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古代称“腊曰”,俗称“腊八节”。

在杭州,人们腊八节里没有喝上一碗灵隐寺热腾腾的腊八粥,那都不算过了一个完美的腊八节。

这天下午,我通过牛通社“送福进万家”活动,领了几份灵隐寺的腊八粥,打算送给那些为我们默默工作的人们。

放学后,天空还飘着雪花,我和妈妈撑起伞,拿着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来到了学校的保安部。刚开始,门是关着的,我勇敢地上前敲门,可能声音太小,加上里面有人谈话,当我准备再次敲的时候,门开了,令我吃惊的是:开门的是我的班主任——陈老师,她是来和保安叔叔交代一些事情的。我紧张了一会,然后张开嘴巴,对保安叔叔说:“您工作辛苦了,这碗腊八粥送给您!”当我双手把腊八粥递给他时,他连声说:“谢谢!”一旁的陈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懂事!”

听着陈老师的话,我开心极了,因为我觉得自己送对了。保安叔叔每天24小时值班,负责校内和周边安全防范工作,下雪天还要帮我们校园铲雪,他们是学校财产和全校师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正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有我们安宁和谐的校园。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扑面而来,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腊八粥虽小,但里面有我们寒冬里及时送上的温暖和甜美。

【篇六:美味的腊八粥】

我时时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困为只要腊八节一到,奶奶就会熬一大锅腊八粥,供我们一家人吃。

腊八节吃腊八粥还有一段传说哩!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时,生活很贫穷,有一次被捕入牢房,在牢房中吃尽了苦头。一天,朱元璋无意中从一个老鼠洞中挖出了许多杂粮,他如获至宝,把挖出来的杂粮放到破锅里熬了一锅粥,美美地吃了一顿。后来,他当上了明朝的皇帝,整天好吃好喝,可他总是想起在牢房中吃得那一锅粥,那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于是,他宣告天下,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粥,所以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流传至今。

做腊八粥需要各种材料,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

材料准备好了,奶奶半夜三更就起床,我也会猫在被窝里兴致勃勃地看奶奶做腊八粥。奶奶打开高压锅把试先浸泡了一天的各种杂粮放进去,倒上水,熬大约1个多小时,粥熬好了,再洒上白糖。这时,我这个名副其实的小馋猫,就赶紧扑到腊八粥前吃起来,“啊!这粥真是香气浓郁、甜而不腻、柔软爽口啊!”我边吃边赞叹着,一家人也都围上来,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来。一瞬间,温暖流通我的心头。

每次想起奶奶做的腊八粥,我这只小馋猫就要掉口水了!每次想起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腊八粥的场面,我就想每天都过腊八节。

【篇七:甜甜的腊八粥】

一大早,奶奶端出满满一碗粥。原来又是一年的腊八节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去寺庙里求一大碗腊八粥分给家里人吃,说喝完这碗腊八粥就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过一年。

腊八粥里有黄豆,赤喜,红枣,粳米、糯米,花生和核桃,喝起来稠稠的,甜甜的。但面对这么大一碗腊八粥,我肯定是吃不下的。这时候,奶奶就会和我讲很多很多关于腊八粥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吃了一个老百姓的煮的粥,就入定了,所以大家都喝腊八粥来纪念他;又告诉我,明朝开国的皇帝朱元璋也喜欢喝这个粥。

“这么一碗普普通通的腊八粥哪有这么了不起啊!”我听了以后非常不以为然。

“这腊八粥当然了不起。”妈妈听了我的话后马上反驳我,“腊八粥里的材料都是对身体非常好的,红枣可以补血,核桃可以补脑,粳米可以养脾,比你常常在吃的油炸食品好多了。”

这个时候,奶奶开始讲起了腊八粥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爸爸妈妈特别勤劳,孩子特别懒惰。后来爸爸妈去世了,孩子们只吃不劳动,很快就把粮食都吃光了,快过节了,什么也没得吃,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只好把家里所有的米仓,囤粮的缸都翻了一遍,终于凑起了一些杂粮。这个孩子吃着杂粮煮得粥,想起爸爸妈妈辛勤工作时全家人能吃饱饭,终于明白,只有劳动才能有收获,只有珍惜粮食才能过上好日子。

听了这个故事,我大口大口地喝起了腊八粥,因为这甜甜的腊八粥里,有祝福,有养生,也有勤劳节俭的传统。

【篇八:年味】

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大街小巷里不约而同地响起,雪花飘飘然地从天而降。屋檐上的冰棱也慢慢地垂挂下来。这一切,都好似拼凑在了一起,拼凑出一幅似是而非的年味画卷。但是我深信,年味,它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的年味,是从外婆的忙碌开始的。在天还刚透出一丝阳光时,外婆就开始为将至的新年做准备。布满皱纹的手穿引线,将一个个细尖的红辣椒串成一串,高高挂在窗外,静地寒冷的冬将它们风干。红椒,喻意着红红火火,新年,因此多了丝喜庆。

我的年味,是从外公的腊八节开始的。腊八,就像新年的彩排,新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已经喜气洋洋。外公,他爱腊八,更爱过节时的腊八粥。他将各种说不出名字的豆、米,放进砂锅,熬至夜晚,才将粥一碗一碗盛给大家品尝。新年未至,但一股浓浓的年味从腊八粥中飘散出来。

我,最爱年。却又偏生不爱那声声鞭炮。我常喜欢,从家中的春联、腊肉、福纸与亲人们中,去静静体会那渐渐变浓、渐渐清晰的年味。每当除夕,亲人团聚一堂,纵享新年的喜庆,又有谁会认为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呢?大家谈笑风生,时间飞逝,零点,也没人再守岁了,大家都疲惫地躺在沙发、床、靠椅上,只有外公与其他的老辈还在围着火炉,煮着黄酒,把话带往遥远的过去……深夜,仅有炉上的火不屈地闪烁,壶中地酒顾自地沸腾着。

这就是我的年味儿,事到如今,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它是种传承,是种情怀,是一种亲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喜庆。这—是年味!

【篇九: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今天我来给你们推荐一本有趣的书,叫作《中国传统节日大词典》。这本书主要是介绍有关中国的一些重大节日,比如:“春节、小年、中秋节……”

你们知道腊八是什么吗?通常腊八节是在农历的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这是汉族传统的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腊八蒜”,有的地方是吃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习俗。

根据这个说法,每年的腊八,家家户户都要熬上一锅杂粮粥,喝粥过节,寓意大家珍惜生活。

有关腊八节的故事我就介绍到这里了,您们是不是也更加清楚了?

下面我来跟长辈们继续介绍一个年节,那就是关于春节,马上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那你们知不知道春节前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小年”。虽然它是一个非常小的节日,可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贪吃喔。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贪吃,他走到哪吃到哪。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姑娘面前,看她拿着一些绿豆糕,皇帝就会抢过来吃。姑娘为了惩罚贪吃的皇帝,一巴掌把皇帝打上了灶台,皇帝想下来可怎么也下不来。从此,这个贪吃的皇帝成了灶王爷,可还是有人给他送食物。

只要到了这一天,孩子们就要去吃柿饼、枣糕……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称呼,就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王。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好,妙,全。”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介绍的很全面,很到位,很精彩!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此致

敬礼

女儿:芦泳煜

2017年2月8日

【篇十:腊八节】

腊月初八,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我们离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又进了一步。腊八,这个节日就像是春天的钥匙,它即将打开春天的大门,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星期日的早上,我还睡得朦朦胧胧的,却闻到了厨房飘出了阵阵香味,原来是我的祖父母在厨房熬香喷喷的腊八粥呢!看到他们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一次战乱时为了避难,不得不向这户人家讨口米,那户人家讨口豆。然后在寒冬腊月里做了一碗热腾腾的粥。当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以纪念他那天的遭遇。

中午,我一回到家,就闻到了醋味儿,我知道这又是年迈的祖父母在厨房腌那白胖白胖的蒜了。腊八蒜每放一天,对春天就有多一分的期盼。大年三十之夜,醋泡过的蒜又香又脆。如果用腊八醋来蘸饺子,那更别有一番滋味了。

我喜欢腊八节,哎呀,我的口水又流出来了,嘻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