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妈妈和拼多多】
人总会有一件让你疯狂或情不自禁的东西。对我妈妈来说,拼多多就是她的魔怔。
这一年暑假,天气格外炎热,即使我家在山区,也抵挡不住太阳的热情。我躺在床上,吹着闷热的旧电扇,但这丝毫缓解不了我的燥热。我家本来有个空调,但是现在罢工了,以前的暑假,我都是吹着空调,啃着西瓜,看着电视的,而今年,没有了空调,就没有了一切乐趣。这时,妈妈突然走进来,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问我:“看看,这些连衣裙哪件好看?”她滑动着手机屏幕,各种花裙子在我眼前晃过,在我看来都是一个样子的,便心不在焉地选了一件最素的:“这件吧。”然后不耐烦地白了妈妈一眼:“妈妈,你空调到底买不买,这么热的天,不要老想着买衣服好不好?”妈妈转过头,得意地说:“买来啦,别着急。”我刚想抱怨妈妈就知道沉溺于“拼多多”,但听了这话,我的怒气值也降下来了。
第二天,空调果然到了。连着好几天,妈妈买的衣服啦,裤子啦,鞋子啦,甚至还有水果都到了。我数了数,二十几样,还有以前买的,购物车里的,收藏起来的,都能装下一车子呢。我真是服了,自从妈妈下载了拼多多,手机几乎不离身,每天都要看看拼多多里有什么新鲜和划算的玩意儿。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马上发到她的姐妹群里,找人拼单,或者发到朋友圈里“帮我砍砍”,好像能省出几百万似的。“嘀,嘀”微信一下子收到好几条信息,打开一看,全是“支付成功”的提示。
自从有了“拼多多”,妈妈和它最亲近,曾经被捧在手心的宝贝女儿也被它替代了,妈妈淘起宝贝来,可以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不过,我也要感谢它。自从有了“拼多多”,妈妈的生活好像变得精彩多了。因为我家住在山区,妈妈几乎不去城里逛街,但现在,她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她喜欢的东西,更多的还是为我和爸爸改善生活。妈妈沉迷于它,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多省点钱嘛。哎,女人呐!
【篇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最近,我发现“免费”大行其道,无论是网上的小店,还是线下的小店。纷纷打着“免费”“免单”“白给”“血赚”等词来吸引顾客。
以前有人打广告:“再不下手就迟了,这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天!”文字一大堆,效果还不好。第二天,那广告还在;下个月,那广告还在……谁还信呢?“免费”“免单”“白给”“血赚”简单粗暴,关键是这免费的午餐谁不想要?理智一不小心就被好奇心干掉了,结果往往是,手机上又多了条消费记录。
很多人都坚信自己不会上当受骗,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我还是被骗了两次。
“拼单”大家都听说过吧,就是用我的购物APP上的账号来发起“拼单”。每拼到1个人我就会得1角钱,很快,10个人,20个人,30个人拼单成功,3元很快就打到了我的微信钱包。看着没什么问题,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不对劲,垃圾电话、垃圾短信、垃圾留言开始多了起来。从一周一两个到一天超过20个,最多的时候竟高达136条留言、短信,84个垃圾电话,无奈之下,我只好把电话卡取下。
过一段时间,我再装上电话卡,原来的电话费莫名其妙没了。唉,用3元把我300多元的话费套走了,教训啊!
这是网上小店的伎俩,线下的“免单”,也防不胜防。
这是一家线下的餐饮店,它们的广告是这样的:把广告发到微信100人以上的群里,只要点赞过85或转发35,就可以免费吃35元的快餐。这听上去没什么问题,可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表面上看是一个推荐分享,实则是一个道德绑架。简单计算一下,第一次发了这条信息,35人转发了;这35人又转发了这条信息,就变成1225转发了;再一轮下来,就是42875人转发……天文数字啊。
这样做粗一看没有问题,可是在你朋友眼里就可能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一顿免费的午餐,这样做不值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绝对没错。面对那些可能的诱惑,不要让好奇心战胜了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