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相关作文

【篇一:雅风】

琴声袅袅,绕梁不绝,楚河汉界,硝烟四起,不战而屈人之兵,狼毫挥动,书尽天下。妙手丹青,尽收人世盛景。——题记

阳春白雪,余音绕梁。《高山流水》时而细流潺潺,时而又泰山之雄伟高峻。川川细流让人心旷神怡,雄峻高山让人肃然起敬。尽皆蕴于琴声之中。《十面埋伏》始时琴音平静无波,却暗藏战前平静中的危机,紧张,而后渐次提高,弦声铮铮,仿佛能看见战争之激烈。如在眼前一曲终,余韵未却,回味无穷。《汉宫秋月》凄怨哀伤。寥寥汉宫,一轮明月。寂寞有谁知?曲末拨弦,犹似无奈的叹息。一曲终了,满座闻之掩泣。三尺琴,奏尽天下情,道不尽深深的爱。

一张桌子,一张棋纸,黑白双子,各执一方,无喊杀之声,没有刀光剑影,鼓声铮鸣,却能感受到双方的剑拔弩张,仿佛已进入战场,生死交战,一盘下来,颇有心得,只有在棋盘上,才能感受昔日大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快感,小小的一盘棋,却包含了诸多道理,沙场无常胜。棋,也是如此,每一盘棋皆是改变胜负的关键,莫要小看每一子的位置。可都是有讲究的,独爱那执子凝思,决胜纸上的时光。

狼毫挥洒,白纸黑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狼毫一挥始生命的舞动。东晋王羲之善行书,横平竖直,灵动隽秀,《兰亭序》得“封天下第一行书”。楷书方正无缺,有棱有角,令人睹之如清风拂面,油然而生好感。“颜筋柳骨”得以名垂千古。草书,字迹潦草,随心而写,不拘小节,但凭心意,张旭于此为世人所称“张癫”。虽是如此,却且有一番美好,龙飞凤舞。草若画,正若行楷,灵动而不轻浮,随心而不散乱。最爱闲时,于与窗前桌上,铺纸研磨,泼墨挥毫,游走于字里行间,沉醉于此悠然时光。

妙手绘丹青,世事胜景,尽显纸上,淡妆浓抹总相宜。国家山河,绿水青山,花鸟鱼虫,才子佳人,无一不能画。“画圣”吴道子“吴带当风”,人物尽显飘逸。衣袂飘飘,飘然若仙。齐白石笔下生灵更显鲜活,栩栩如生。徐悲鸿笔下奔马气势如虹,令人如感其中。执笔于树下塘边,心随神动,却动而不散。实则能画万物,虚则可绘无形。《清明上河图》尽显汴京繁华,民风质朴。《洛神赋图》绘尽飘渺虚幻。《千里江山图》则尽显千里江山,大好河山威武壮观。于茅屋草庐,细笔工描,笔落无声,而只余清闲为伴,笔下有丹青。

琴棋书画,各有其妙,而相辅相成,去世故之情怀,雅淡泊之情操,不问世俗繁琐,只余超凡脱俗玉壶冰心,独爱那一刻清雅宁静。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抚琴轻吟,人生乐事,无非此矣。此情此景,唯有抚掌而赞,深深珍藏。

【篇二:古国古韵】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历在目,悠悠古国,传奇风韵尽显意味悠长。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五千年的灿烂辉煌。

五柳先生门前的杨柳,浣花溪草堂上的黄莺,岳阳楼里的金樽,滕王阁前的孤鹜,藏书阁内的宝藏,把古国的文明引向前方。

大漠风中的河西走廊,护送着丝绸走向西方;美丽的富饶的甘肃把莫高窟藏在敦煌;风景优美的颐和园再现皇室的景象;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尽显韵味悠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世人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清高,一腔正气甘心付出的写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豪放旷达,踌躇满志却蔑视权贵的表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心怀家国的感叹和忧国忧民的期盼;“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对坚贞爱情的赞颂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默默无闻的付出和永不放弃的坚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对兄弟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不羁的豪迈,和对胡敌的仇视……

千年古国,千年的魂。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圣人千里不归路,你游说八方却无处是家,你的执着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你把满腹仁爱推向全国,铸就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战鼓声声马蹄烈,硝烟滚滚传宵月”岳将军的大旗立在山巅冲破云天,威武的战袍下精忠报国,闪闪发光,岳飞,国家看到了你的忠诚,国民看到了你的坚强;“尽新疆之地皆为己有而后已”当阿古柏的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企图分裂中国时,你拍案而起,排除万难只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你的潇洒让世人叹服。

你们的仁爱心,你们的忠诚心,你们的团结心,早已如一把烧红的烙印烙在了后世人的心中。世世代代忘不了你们的民族精神,祖祖辈辈放不下我们的民族魂。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一棵不老松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如一朵奇葩,绽放在国际花坛。古国古韵,尽显现代文明,没有指南针,哪有今天精准的方位测量,没有造纸术,哪有今天的课本书籍,没有活字印刷,哪有今天的油墨飘香。古国古韵,你如慈母一般哺育了中华儿女,你的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创造科技辉煌。

历史是一条河,青春也是一条河,当青春融进了历史,等待他的不是被淹灭,而是千古流传。古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继往开来的是当代青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