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旅程】
最近学习比较繁重,我想出去走走。我和爸妈、弟弟驱车来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因为秦始皇在这里筑高台、设邮驿,故称高邮。
高邮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名叫盂城驿。宋代词人秦观是高邮人,他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徒弟,他曾形容自己的家乡“地势如覆盂”,所以高邮也称为盂城。盂城驿是当时用来传递文书的驿站,至今还保存完好,典雅别致。
盂城驿的旁边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外面是高邮湖,它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我们要到高邮湖边走一走,看一看。可是要到高邮湖,必须穿过京杭大运河,只能渡船过去。
我们来到渡口,船家正准备吃饭,见到我们来了,急忙停住脚步,“我正准备吃饭,你们来了我先送你们过去吧”。我们忙推辞道,“不不,你先吃饭,我们不急”,可船家还是坚持要先送我们过去,我们也坚持让她先吃饭,最终船家拗不过我们,在船上匆匆吃了点饭,就开船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到了对岸,我们游览了高邮湖、镇国寺,品尝了湖中鲜,就准备返程。当我们来到大运河边,船正往对岸开去。这时,下起雨来了,越下越大,风也渐渐大了起来,我们站在河岸边,冻得直哆嗦。船在对岸停下的时候,爸爸说:“在这儿不知要等多久,我叫她试试看吧”,说着,爸爸便挥动双臂,想引起船家的注意。这时奇迹出现了,船家看到了我们,便启动了渡船,船慢慢地向我们驶来,我欢呼起来。上了船,我们向船家表示感谢,船家只是微笑着向我们点了点头。看着滚滚河水,风依然寒冷,我却觉得心里暖暖的,美丽的风景里也有美丽的心灵。
【篇二:给妈妈的一封情书】
您的爱像暴风雪中一簇温暖的火,给了我们一丝安全、给了我们一丝希望,给了我们一片温馨。假如说人生是一片大海,那那令人向往的童年就是金黄的沙滩,我是一个在沙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而那沙滩上最美丽,最宝贵的贝壳就是您对我的无私的爱。亲爱的妈妈,今天我在这里写下感谢你的一首赞歌,希望你会接受。
在我家厨房的墙上,有许许多多的奖状,其中最大最显眼的那一张就是书香少年。我爱看书,那是真的。不过这里面可有一大半都是妈妈您的功劳。听您说在我几个月时,您就买各种幼儿图书给我玩,念有趣的故事给我听,让我把书当成了玩具,后来我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满足于这些幼稚的儿童画报,催着您买了百科全书。我五岁那一年,您终于给我买了六本自然科学百科全书。我欣喜不已,爱不释手,高兴的要把它放在书橱的最高层,一看就能看好几个小时。后来我的小书橱渐渐放不下了,于是您又花了500元给我买了一个书柜。平时您一件百元以上的衣服都舍不得买,现在居然给我买了这么大的书柜。到现在,我的藏书已经有280多本了,可我永远无法忘记当初您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我念书。
还有一次我三岁时,您我带去超市,您在里面选东西,我就在您旁边闲逛。我走着走着就走到超市门口去了,溜得无影无踪。您选好东西正准备算账,看见我不见了,顿时急的面如土色,六神无主。在超市里到处找,边找边哭,逢人就问,有没有看到我,于是又往超市出口处找,看见一个老奶奶牵着我,赶紧跑过去。抱着我又哭又笑,这时那位奶奶说:“你是孩子的妈妈吧,以后要带好宝贝。"您自责的说:“是的,对着奶奶说万分感谢!反过来又教育我,以后再也不能乱跑,到如今我还是记得您那时焦急的神情。
妈妈的爱像沙漠里的甘泉,像大江上的渡船。有了您,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有了您,我们才能长大成人。现在我要向您说一句,我迟说了九年的话:“妈妈我爱你!”
【篇三:母校,我真不想离开您】
母校,我真不想离开您!
岁月像隆隆向前的列车,载着我们匆匆走过六年的小学时光。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毕业了,我真不想离开母校。
母校呀!您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我如此舍不得?有何等的牵挂让我那么舍不得?又有什么样的回忆让我这么舍不得呢?
回首过往,一年级的幼稚,二年级的懵懂,三年级的成长,四年级的改变,五年级的懂事,六年级的成熟。光阴似箭,眨眼六年过去了。六年间,我亲爱的母校见证了我的成长,记录了我所有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情同手足。六年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多少欢笑和泪水、悲伤和希冀。六年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你们说,我能舍得你们吗?
老师啊,我们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六年中,您给了我们多少教导和关爱、鼓励和包容。您用青春和心血呵护着我们成长。现在,我马上就要和您说再见了,您说,我能舍得您吗?
母校,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我在您的怀中渐渐长大。忘不了第一次走进教室的羞涩,忘不了第一次学做课间操的手足无措,忘不了第一次学写汉字的一笔一划,忘不了第一次获奖那掩饰不住的喜悦……您见证了我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一切。现在,我马上要离开您了,您说,我又怎么舍得?
我知道,像渡船目送旅人远去,而它只是守在渡口一样;像母亲目送儿女高飞,而她只是守护在家里一样,该离开的终究是要离开的。但是,我想说:亲爱的母校,无论我将来去到哪里,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孩子!
母校——我真不想离开您!
【篇四:美丽的石板沙】
你们知道“一岛一村一世界”是什么地方吗?答案是——睦洲镇石板沙。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们一家人到石板沙游玩。这个地方很特别,需要搭渡船过去,这是我第一次乘坐渡船,觉得特别新奇。走进石板沙,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沿着小巷漫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朝着江水敞开,西江流到这里,水变得十分清澈。在小巷内外,随处可见石板沙村民在自家门口摆卖岛上农产品。
我们到了一家酒楼,一起品尝“石板沙三宝”,所谓“三宝”,黄沙蚬、河虾、黄鱼卵是也。尤其是石板沙的黄沙蚬,只只鲜甜、肥美,没有泥腥味,可谓远近闻名,不少食客慕名而来。蚬肉的原汁原味在嘴里尽情地释放出来,我们吃到满口蚬香。
我们大吃一顿后,经过长长的小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格桑花海。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的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我和弟弟在花海中快乐奔跑,爸爸、妈妈帮我们拍照,这应该就是幸福的感觉吧。
我喜欢这个传统的水乡,空气清新、生活休闲、民风淳朴。石板沙的美食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
【篇五:我的青春摆渡人】
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流,而您,就注定是我们的摆渡人。一舟、一桨、一船学子。您披蓑戴笠昂立船头,风里雨里渡我们到彼岸。这一往返,便是三年。
登船-美好相遇
初见您时,您还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班主任是邓老师,您只是邓老师的搭档,只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在您的第一节语文课堂上,您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身材高大,面容和蔼慈祥,话语不多,一副憨憨的模样。但您一开口,我们便被您浑厚有磁性的声音折服。第一节语文课,您就用这好听的声音将我们引进了初中语文学习的殿堂。您说,汉语是世界上音韵最优美,表意最丰富、最准确的语言。作为中国人,更要学好汉语。你从汉语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自己的名字,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是杨琦嵩。您说:“琦,美玉也。嵩,高山也。父母给你这个名字,是希望你拥有美玉的品行和高远的志向!”哇,原来还可以这样啊,那我的名字也蕴含有爸妈对我的期望咯!因为我的名字里的“琪”也是美玉的意思,那么“佳琪”,就是珍贵的美玉。爸妈肯定希望自己像美玉一样纯洁、珍贵。就这样,我和同学们都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途中-遭遇风暴
我永远记得2018年的4月16日,那是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沉痛的黑暗日子,因为我们的班主任邓老师不幸从五楼坠下。他可是我们挚爱的老师啊,他那么年轻,怎么会这样?我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那个下午,那个场景,那个意外,至今,仍是我们心里的一个不能触碰的伤痛。
当学校老师都在手忙脚乱的应对突发的事故,当我们在教室里慌成一团,哭成一团时,您脸色惨白的来了五楼教室。您用手势示意我们好好地待在教室里。然后,您高大的身躯便斜斜地倚在门框上,眼眶红红的,您疼惜地看着我们,只是说,“想哭就哭吧,老师陪着你们”。教室里恸哭声顿时响成一片,而您,则背过身去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我知道您落泪了。当你转过身再看着我们时,眼眶红红的。您就这样陪着我们,整整一节课。大家情绪稍微平定下来后,您用哽咽的声音对我们说:“大家别怕,我会陪着你们,我会当你们的班主任,我会将你们顺利送到毕业!”我们愕然了,您不是学校的教务主任吗?您那么忙,可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大家用红红的泪眼询问,“是的,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您坚定的目光让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
接下来,您给我们上了一节语文课,那是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本是一个月之后的教学内容。我知道您的心意,因为您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大家要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话虽这么说,可真正的走出来谈何容易?看看大家红肿的眼睛,空洞的眼神,压抑的氛围,这艘渡船正在暴风雨中飘摇不定啊!您知道,您必须要做一个优秀的摆渡人,稳住渡船,稳住方向。于是,您利用自己学生的关系请到延安大学的心理专家,给我们量身定制了疏导方案;您让学校心语室的周老师给我们上心理辅导课程;你还让我们每人写一封信给邓老师,将自己所有的思念和心里话都写在里面,然后亲自烧给邓老师……
一个多月过去了,终于,我们慢慢走了出来,班级也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您终于长舒一口气,但您也明显地消瘦了许多。
靠岸-依依不舍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匆匆又夏天。回想过往,您陪着我们哭,陪着我们笑,陪着我们在运动会上挥汗如雨,斩获一个又一个奖牌,一张张奖状早已贴满了后墙。您兑现了您的诺言,您陪我们三年护我们周全,摆渡我们顺利到彼岸。
还有二十来天我们就将靠岸,心里突然有很多的不舍。但也许这就是您的使命,“送了一拨又一拨,一个三年又三年,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你们的模样都已刻在我的心中,羽翼丰满的鸟儿终将展翅翱翔,我守护在这里,愿做你们永远的避风港!”您的眼圈红红的,亮晶晶的泪水在眼中转着圈。您看着我们,我们也看着您,都没有说话,只有五十一双眼睛与一双眼睛在默契地交流着。您知道,我们都懂您。我也知道,您懂我们的心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就是这样,有恰到好处的相逢,有刻骨铭心的相处,有依依不舍的别离,还会有撕心裂肺的怀恋。但时光总是不断流淌,经历的事,相遇的人,都会被酿成记忆的珍藏。
窗外,风儿清清,虫儿啾鸣。窗内,月影跳动,梦儿甜甜。时间之舟悄悄驶入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三年风雨同舟,三年倾情相伴,愿我们今后仍是我们,您也永葆青春容颜。
船已到岸,我们将下船。我们会永远记得您,我的青春摆渡人!
【篇六:又见渡船】
缓缓行驶的一艘大船,穿梭于两个渡头之间,船一靠岸,大家都欢呼着,从还在摇晃的船体上急匆匆走上岸,好像有什么急事儿赶着做一样,没有过多的言语,也不会打招呼,人来人往,有一种好聚好散的感觉。
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渡船,那时一个水库,在山坡上,那儿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渡头,很浅,有几块大大的石头,一个小小的站台,一个大大的,上面还有年轮的木桩。就是一个所谓的渡头,只有一艘旧旧的船,年迈的船夫,发动机“突突”地吐着黑气。
水库中有一个天然的白沙滩,现在已经被淹没了吧!但那里是很少人知道的,老船夫是一个退休的老党员,因为他与外公是老朋友,所以他常常载我们去沙滩上玩,船是公家的,他有几次被公家警告后,就回家了,他走了以后,渡头渐渐荒废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到船头上坐着玩水,偶尔会遇见老船夫,但他只是一言不发,默默看着那生长着青苔,淀着积水的船,好像在回想着过去,那些闲适轻松的日子,一船说说笑笑,很亲切的感觉,大概再也没有了吧。
回去时,已经是傍晚了,黄昏已经悄悄然沉寂下去了,坐上渡船,清痕的河风拂过我有些发烧的脸,一股莫名的惬意。百年唏嘘的渡头,夜晚却没有灯火陪伴,显得有些冷清。穿过河中央,听着久违的机动马达的声音,心中悄然回忆起哪往日的一段难忘的岁月,还有哪又见渡船的一份情,难舍难分的一段情……
【篇七: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我叫三汊河,原是长江、秦淮河、惠民河的交汇点。二十年前惠民河被填盖商品房后,早已名不副实,如同折翼的鸟,只剩一条孤寂的河流入长江。
六七十年前,我可是一条生机盎然、万物争荣的河流。在宽不到五十米、长不到千米的河水中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江鲫、白鱼、青鱼、河豚等到处可见,刀鱼、鲥鱼也屡见不鲜,还有现在被列入《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江豚也时常出没水面,那时人们叫其“江猪子”,偶有渔民捕获也弃之岸边,因其太肥便让人随意取肉熬油点灯、作为照明之用。当然说起真正的美味还是鲥鱼,据说现在已卖到七、八千元一斤,那时仍是人们的最爱,也就二、三元钱一条。此鱼一旦出水,须立即下锅清蒸,若超过半小时,鲥鱼的下端鳞片就会变红,其口味就差一等了。如你勤快一点,早晨左手挎一竹篮,右手拿一只五十厘米的拖网放到岸边水里,来回走上一小时,便会有一、二斤活蹦乱跳的、透亮的青虾收入篮中,中午便可大快朵颐了。似乎河中取出一瓢水,兴许就有可爱的小生命,就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河面上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最值得一提的是世代以水面为家的袁姓渔民。他们黎明捕鱼,上午八时前已在河堤上卖完,然后买肉沽酒,准备吃早中饭。其他时间来编织、清理渔网,再就是到河边做木工活,砍、凿、锯、刨,制作新的小渔船。河上也常有小货船集结,躲避大风暴雨。芜湖、扬州一带常有船民来此,或运货、或经商,往往一住数天,他们随手用竹筒在河中取水,用明矾搅拌一下、就成了清亮可口的饮用水,因此船上生活倒也方便。
河面上无桥,但有一大一小两条摆渡船,分开约一百米左右,跨在惠民河的两侧,摆渡甚为繁忙,收费一分,也可一角包月。由于水质良好,常有小男孩下河游泳,衣服就放在岸边,光屁股下水跟着渡船游来游去。偶有老师在渡船上看到,会不动声色将衣服拎到学校,让孩子光身走过大街到学校去取,吓得孩子再不敢私自下河游泳。河面上最欢快、最热闹莫过于端午节了。河上小船齐集,这也是渔民大显身手之时,一条条细长的小船,箭一般地穿梭河面。随着阵阵鼓声急促地响起,渔民在小小的船头或倒立、或翻筋斗、或跳起假面舞。人们欢欣雀跃,忘情地喊起口号,唱着粗犷的歌曲。突然一个渔民两岁儿子落水,不会水的渔妇紧跟着勇敢地跳下水抱起儿子,丈夫则迅疾下水托起母子俩,而旁边船桨、木篙都伸过来,几分钟后危机过去,复归平静,欢乐重新开始……
到了晚上河面上灯火辉煌,一盏盏灯光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繁星点点,十分耀眼。河面上还不时响起叫卖小吃的喊声,尤其是一位湖北口音的杨姓老人喊着“卖豌豆汤喽”,特别响亮。河边商店林立、晚间多有营业,卖粮食的、开杂货铺的、卖大饼油条等等都只有一家,各有特色。完全能满足船来船往、船民们的需求。
后半夜则是“泰州宝宝”的天下,他们开着四十吨以上的敞口船,到河边厕所取走粪便用于沃田。几个黑衣人打着灯笼、挑着木桶,鱼贯而行。临走还把厕所和路面清扫干净。
但好景不长,五十年前,“巨龙化工厂”在河边建立了,黑污污、腥臭的废水冲入河中,像一条邪恶的黑龙把河水搅得地覆天翻。几年后河水变质、鱼虾灭绝,渔民改行,人们掩鼻而过。
难道工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就要以牺牲大自然最美好的东西——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吗?我想这些决策者只有谋而没有智。他们忘了智是谋之本,智比谋更重要,所以他们没有智谋。我还想打个比喻,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工厂,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片片树叶,他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给来年春天新的枝芽。而美好的大自然则宛如树干基部一圈圈的年轮,盘根错节的树根,他们充斥在大地和海洋的纵深处,他们才是最长久的。
现在人们在花大力气整改,不准乱排污水,放养鱼苗改变水质,最近还设立了“河长制”。但所做的一切还能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吗?我们拭目以待!
【篇八:以成熟之姿】
成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状态”。而在哲学家尼采眼中“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实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前者泛指一种生理状态,后者特指人心智上的成熟,和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
七堇年曾经说过:“生活以刻薄和荒芜相欺”。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斥着泥淖与罹难。而我们则像被诸神惩罚的西西弗斯。终日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劳作以至于在生活的泥淖中迷失了自己,终究也完不成成熟的蜕变了。
而对于“鸟儿在枪声中折羽,花儿在清晨就香消玉殒”的生活,我们真的要放弃成长,永远幼稚下去吗?
不!当然不!正如罗素所说“参差多姿乃幸福本源”或许生活的泥淖黑暗且未知,但依然充满着希望,执着的探寻一定能找到希望。
普雅花,静候九十年,只为一朝绽放。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对于普雅花成熟是一种对于美丽的漫长等待。而对于朝菌、蟪蛄,成熟不过是一种介于生与死之间的一种生理状态。我们没法判断哪一个的生命更有意义,而可以肯定的是前者的生命更加痛苦但也更有希望。
海明威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最后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生活到处充满着痛苦的泥淖,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来跨越。而这种成熟便是尼采眼中的“真正的成熟”,也是一种像马丁路德金说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前进的方向”的永远向前的态度。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簸,苦难的渡口总会有帮你度过苦难的渡船,而这渡船便是以坚持为桨,以信念为舵,以成熟之姿飞跃苦难的海洋。
成熟之姿,便是前往,无论前路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成熟之姿,便是阳光,穿越苦难温暖的照在人的心上。就如黑塞所言“人一生唯一的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然后在心底坚守其一生。”而坚守的信念,便是以成熟之姿。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不如以成熟之姿,努力飞翔。
【篇九:阅读是一场遇见】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题记
温柔是风,喜欢是海啸,爱是海,可人,是孤岛。人每天都在不停地遇见,像河流流经孤岛的生命,发出浅浅轻沉的哼鸣,却在短暂的停留过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但阅读不一样,它会一直都在。如果,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阅读从来都是一场遇见。在张嘉佳的世界里,我遇见了一座山,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山里藏着一个小镇,叫云边镇,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都柔软了起来。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自此,我便也遇见了稻海。一望无际的稻穗摇摆,像这片土地耀眼的披肩。外婆开着拖拉机突突而去,去田里打很久的麻将,车辙压过早割的稻田,仿佛人心里的所有不悦都消磨不见。
傍晚时分,田里的耕作结束了,外婆便又突突地开着她的拖拉机回家去,刘十三跳上拖拉机,想着快点回家温习那二十个总记不住的单词。天色暗成淡蓝,远处群山如黛,透过小镇的墨色林道,能看到镇上灯光依次亮起,炊烟熏红了晚霞。时间,在这个小镇总是过得很慢,很慢……慢到让人察觉不到地落雨,开花,起风,挂霜,甚至扬起烤红薯的香气。并且在慢慢遇见。后来,刘十三遇见了那个朝他喊打劫的女孩。冬日的阳光并不温暖,但阳光里她的笑脸那么热烈,让人忘不掉。她写给刘十三的钢笔字我会永远记得:
“生命是有光的。”
阅读从来都是一场遇见。在沈从文的笔下,我遇见了那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溪水依傍河水,老人在这里管理渡船,他唯一的朋友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只黄狗,汪汪地吠着;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到东岸去。唯一的亲人只那个女孩子翠翠。翠翠整日与祖父守在船头,等人过渡。殊不知,时间也在过渡。小城的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单调,却又肆意到像是可以横渡岁月。
他们的生活虽那样同一般社会疏离,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生活里时,便也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人相似了。并且在慢慢遇见。后来,翠翠遇见了掌管码头家的小儿子傩送。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傩送爱慕翠翠,为了打动她,二老便夜夜去碧溪岨给翠翠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月光照样的温柔,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翠翠的心像溪面的水流,起了涟漪。只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再见到那个月夜为她唱歌的人。她却忘不掉那歌声。有谁知道呢?也许:
这个人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如果,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不妨把这份爱给予阅读吧,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因为从遇见阅读开始,生活便不再乏味,处处温柔肆意,星光满载。
【篇十: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在闻堰,是钱塘江边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我住在那条不长却繁华了几百年的闻堰老街的北面——三江花园。小区的南门正对着老街,现在这条“老街”已经搬空,空寂的老街变成了杂乱的停车场,沿街的墙上用红漆写着许多大大的“拆”字,应该不久后,这里就会迎来她新的繁华。
闻堰地处三江口,即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合之处,并紧靠西江塘,东临湘湖,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吸引了大批客商的到来,从清代开始,闻堰的米市、鱼市等集市贸易在萧山乃至杭州都小有名气,被誉为“三江活码头”。
我不是闻堰人,最起码不是地道的闻堰人,我们一家是2007年从杭州搬来的,那时我1岁。听父母说,那时要去杭州,要从浦沿经过,绕一个大圈上复兴大桥。忽然有一天,冠山隧道通车了,一条宽敞的时代大道直通闻堰,一下子把闻堰融进了杭州主城区。2018年,地铁四号线的开通又一次把闻堰拉进了杭州的地铁生活圈。
闻堰的码头就在老街西侧的江堤上,现在仍然有渡船每天来往于两岸。曾经这个码头有很大的渡船,大得可以装得下几辆汽车,码头上熙熙攘攘,很是热闹,爸爸说他还开着车上船,摆渡到对面的袁浦去过。现在码头只有较小的渡船,每天几班,供两岸的居民交通往来之用。
在闻堰,曾经要去看一场电影,可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最近的电影院也得到浦沿的大润发超市楼上,要去大型的超市购物或吃个肯德基,也得去浦沿。现在在闻堰就可以全部解决,不仅有物品琳琅满目的物美超市,也有与院线同步、设备先进的电影院。我们一家或者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就可以到电影院看一场喜欢的电影。
我最骄傲的还是湘湖的美丽,从2006年开始,湘湖经过几年的建设呈现在世人面前,湘湖的一片碧水掩映在两条山脉之间,湘湖就像是我们家的花园和会客厅,只要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了,我们一家都会自豪的把他们带到湘湖博物馆和城山广场,去感受一下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以及吴国和越国的那段生死博弈……,客人们在下沉式的博物馆里感受八千年前的文明,站在城山广场上与朋友们说说越王为什么会囤三千兵甲在城山之上,越王又怎么会甘愿去会稽山下给吴王放马,城山上被困的兵甲又是怎样机智地用“立马馈鱼”的计策迫退吴兵。现在的湘湖基本完成了预计的四期开发工程,不仅面积大了许多,又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底蕴。
变化总是像发生在一夜之间,原来的化工厂、化肥厂,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关闭了,夜晚的空气里不再有烧煤的味道,在美丽的江堤和江边公园里,早晨有跑步健身的人、晚上有散步跳舞的人群。原来冷清的万达路,现在开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饭店,只需稍走几步就可以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
现在,时代大道正在修建连接主城区的高架桥,也许不久还会有地铁延伸到闻堰来,那将会是多方便啊!
我长在闻堰,学在闻堰,生活在这儿已经12年整,我的童年在闻堰,这里有我的伙伴、同学、朋友,我们共同经历着个人的成长,也静静地看着身边条件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相信,不需要太久,我们这代人也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