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月随我心】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乡愁的载体,苏轼举杯问月,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月圆人不聚”的悲伤;李白独坐花丛间,独自畅饮,望月有感,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无人痛饮”的孤独之感;而我“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哦,我想家了!
我天性恋家,总想蜗居在家中,是一个离不开庇护的长不大的女孩。如果说奶奶是大海,我就是那只是生活在海里的鱼儿,怎么都离不开水。
但读书人要以学校为家,于是,在读初一那年,我被迫离开了家这个安乐窝,奶奶这个庇护所,来到了学校宿舍这个可怕的地方——任凭我哭闹。
月上树梢,皎洁的月光透过宿舍的窗户照射进来,月光铺撒在我的床单上似乎给我的床上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看着空中的那一盘玉盘,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奶奶慈祥的面容,我的心猛地一痛,鼻子一酸,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我小声的啜泣着,不敢吵到宿舍里的朋友,看着月亮问道:“为什么你能聚齐而我却不能和奶奶团聚呢?”月亮不语,也没有任何表情,月光依旧明亮,我抓起床上的东西疯狂地向它扔去,想要打破那圆盘,可那是一个根本触及不到的高度,我绝望的哭泣着,将头埋在被子里。
脑海中闪过一幅幅与奶奶相处的快乐画面,眼泪也似江水一般滔滔不绝,耳畔突然想起了奶奶曾经对我说的话:“孩子,到学校就要认真学习,奶奶不可能是你永远的依靠,要是想家想我的话,就看看天空上的月亮,我就在月亮的另一边看着它。”想到这里,我抬起头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月亮,泪眼朦胧中,月亮上似乎浮现出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我看着它,立刻破涕为笑,似乎奶奶正在看着我,陪着我,我盖好被子,让月光照在我的床上,似乎那就是奶奶温柔的双手,始终守护在我的身旁。那一晚,我睡的很香,梦中,我依偎在奶奶身旁,月光陪伴在左右……
月亮,你是我心灵的安慰,我爱你,愿你带去我的思念,将我的爱送入奶奶心中。
【篇二:李白与李圆月】
“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大人,您妹妹来了。”我说。“啊!我一生就只见过她几面,今生不知又能见她几次?快请进来吧!”她轻声走近,用伤心的语气喊道:“哥哥,我要走了,许家向我定亲了,这可能是我见你的最后一面了!”李白背对着她:“去吧!”她走了,离开了我的视线,我虽然至今都不明白李白为何不正面看她,但是可以知道的是:李白是爱她的。
第二日圆月又来了,站在李白的门前告别:“哥哥!我走了,我去京城了!”李白没有回话,给我做了一个手势,我打开门:“先生让我告诉您,您去吧。”她呆呆地看着我,不一会她走了,李白这才走了出来,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又叫我拿几杯酒,不久千里烟浪,李白看不清天上的圆月了,便喝着酒喊道:“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在李大人的边上,时常听乌鸦的叫声,风轻轻吹过壁上的画,不知又是何时,圆月又从空中走了出来,壁上的画画的正是她,地上倒映出了她的影子,壁上的画是又摇又晃,地上的影子在走动,李白对地上的影子说:“你走了一天,就像是走了一年。”我告诉李大人,那酒是她给的,大人看着酒,如同看着她一般,李白千杯不醉,不知今日是为何,喝着酒却哭了,慢慢地,大人倒下了。
三日后,李白大人听传:李白大人的妹妹因两架马车相撞,李明月落入水中。李大人出门询问,还未问,一大街的人都纷纷议论李明月落入水中。李白买了坛酒,鸟儿在天上叫着,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天空下了场雨,好像是对李白现在是心情很不满。李白走到了青黑长亭前,青草似乎为他们的分离而心生可怜。他看着天渐渐黑了,便走上亭去摸了摸,李白看了看,他身上的香包,李白看着它,不知为何,香包的味道却和她的味道是一样的,李白慢慢地走到一个被烟浪笼罩着的青湖前,他隐约看见,湖水里有个大圆月,他想去捞,便不幸落入水中。
传说只说李白爱喝酒,可不知他还有个妹妹叫李圆月。
【篇三:牵挂】
它有多深,桃花潭水三千尺。它有多长,长江头到长江尾。
时间也淡化不了它,它是牵挂啊。
QQ、微信、微博这些通讯工具是现代人主要的精神附属,然而杂乱无章,越发觉得它烦。充斥着网络流行语,冲击着我们的思想。我一次次想删去,但它是通讯工具啊。什么时候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于是,我和同学迈入了宋词的天堂。也就那么四本,却已占用了每节下课的时间。我们读着,背着,思索着。哦,苏轼啊!哇,绝了。
牵挂,的确没有限制。即使几个世纪。
他就像飘渺的孤雁在高空中飞翔,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像一块寒玉,摔碎多少次,光辉依旧不减。乌台诗案让他受尽委屈,让我万分悲伤。他在黄州赤壁写下赤壁吟后,成为了东坡居士。我尊重他的选择,淡泊这些名利对他来说是最好的解脱。一扁舟,一钓钩,一东坡。
我是多么想穿越到宋朝,看他一面啊!在他被贬后朋友对他冷眼时与他举杯望明月。
【篇四:月随我心】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乡愁的载体,苏轼举杯问月,一句“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表达了“月圆人不聚”的悲伤;李白独坐花丛间,举杯畅饮,望月有感,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无人痛饮”的孤独之感;而我“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家人深深的思恋。
我天性恋家,总想蜗居在家中,是一个离不开庇护的长不大的女孩。如果说奶奶是大海,我就是那只生活在海里的鱼儿,怎么都离不开水。
但读书人要以学校为家,于是,在初一那年,我被迫离开了家这个安乐窝,奶奶这个庇护所,送到了学校宿舍这个可怕的地方,任凭我哭闹,仍旧没有逃脱这个噩运。
月上树梢,皎洁的月光透过宿舍的窗户照射进来,月光铺撒在我的床单上似乎给我的床上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我看到空中的那一轮玉盘,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奶奶慈祥的面容,我的心猛地一痛,鼻子一酸,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我小声的啜泣着,不敢吵到宿舍里的朋友,看着月亮问道:“为什么你能聚齐而我却不能和奶奶团聚呢?”月亮不语,也没有任何表情,月光依旧明亮,我抓起床上的东西疯狂地向它扔去,想要打破他的圆盘,可那根本触及不到的高度,我绝望的哭泣着,将头埋在被子里。
脑海中闪过一幅幅与奶奶相处的快乐画面,眼泪也似江水一般滔滔不绝,耳畔突然想起了奶奶曾经对我说的话:“孩子,到学校就要认真学习,奶奶不可能是你永远的依靠,要是想家想我的话,就看看天空上的月亮,我就在月亮的另一边看着它”想到这里,我抬起头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月亮,泪眼朦胧中,月亮上似乎浮现出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我看着它,立刻破涕为笑,似乎奶奶正在看着我,陪着我,我盖好被子,让月光照在我的床上,似乎那就是奶奶温柔的双手,始终守护在我的身旁。那一晚,我睡得很香,梦中,我依偎在奶奶身旁,月光陪伴在左右……
月亮,你是我心灵的安慰,我爱你,愿你带去我的思念,将我的爱送入奶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