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相关作文

【篇一:八年级作文】

昙花不从众,夜来暗香,引人惊艳;苍松不从众,峭壁生长,终成奇崛。何必人云亦云,何必随波逐流,从众为众,不从众方可成器矣。

欲成大器者,不从众,坚守自己的本心。

他人纷纷摘梨止渴时,许衡一言“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响彻千古,是以坚守“不从众,心有主”的本心,许衡终成千古流芳。

许衡正是不从众,不为身外之物所惑,坚守了自己的本心,而当今许多国人却不具备这种素养。且看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式过马路”,正是折射了国人身上的从众心理。对于这“人群效应”,许衡深谙的“我心有主”之道如木锋醒世,让我们深思。当我们再次站在那人性路口,可否默念“我心有主”,静待那绿灯?

欲成大器者,不从众,跳离世俗的轨迹。

北京大学毕业、美国名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医药分析博士——如此“名校毕业、海外留学”的成功之路多少人梦寐以求,可江南却放弃了安稳的工作与不错的收入,尝试跳离世俗的轨迹,开始了写作之旅。“追梦人天不负”,如今他凭借《龙族》等书,荣膺中国新晋作家首富的桂冠。

诚然,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并无错,可我更欣赏江南勇于追梦,跳离世俗的勇气。世人追名逐利,江南却不从世人,坚持梦想,终于结出硕果,为中国文坛开创了新的玄幻世界。中国需要更多的“江南们”跳离世俗,勇敢追梦,在各自领域扬其所长,让小梦成就大的中国梦。

欲成大器者,不从众,坚持自我的主见。

正因坚持自我主见,小泽征尔敢于停下指挥,对评委们说“不,一定是琴谱出错了”;伽利略敢于推翻权威,亲自动手做实验以证明他的“铁球定律”;彼得.希格斯敢于与霍金打赌存在“上帝的粒子”,并凭此猜想得到学术界泰斗的认可与诺贝尔物理奖的殊荣。

何必畏惧世俗目光,众说纷纭,而因此动摇自己的主见?诸君正是因为毫不从众,坚持主见,敢于与权威抗衡才成为了真正的权威。

诚如斯言,从众则泯然众人,不从方成大器矣。吾深以为然,并践行至今。

穿行在人生的海洋中,多少风帆随风起航,终葬身于惊涛骇浪。唯愿你我张开理性的翅膀,判断正确的航向,驶向明天的辉煌!

【篇二:采撷世间最美的】

若能摘下天上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若能采摘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

若能采撷世间最美的,我选择那弥足珍贵的责任心。

人生之舟,有起有落,有失有得。若是失去了美貌,还有健康相随;失去了健康,还有智慧陪伴;失去了智慧,还有机敏相跟。然而失去了一颗对事物负责的心,那么人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会如烟尘一般地随风而逝。

古时有个叫许衡的人。一日,他与朋友外出游玩,正又饥又渴时,他们见到一群路人在一棵树下摘梨,以求解渴。他的朋友们纷纷上前去,加入摘梨的行列。唯独许衡没有。于是,便有人劝他:这梨树又没有主人,摘了不要紧。于是,他便大义凛然地回答了一句: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直到今天,我们只是知道这故事中的一个名字——许衡,他因“我心有主”的一颗责任心而被人铭记。而那些不负责任的摘梨者的名字却随风而逝,如同落在水中的水粉一样,渐渐隐去,连痕迹也没有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像周幽王那样的为取悦褒姒而不负责任玩狼来了游戏的无道君王也不少,他们最终也只能落得个空悲切的下场。反之,若是你拥有了一颗责任心,一支烛光就拥有了燃亮整片天空的力量。

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帮父亲伐树。伐树期间,他一时失手,砍掉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带着一颗责任心,他主动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他听到了父亲的话,“我宁可你砍掉1000棵樱桃树,也不愿意你撒谎一个”。他被震撼了。自那之后,他一直保持着一颗对事物负责的心,做好每一件事,最终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昭君出塞、屈原投江、文天祥宁死不屈等都体现了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责任心。他们因此创造了一个个神话,他们的事迹为历史所铭记。

【篇三:道德点一盏心灯】

搭起心灵的圣坛,守住心灵的契约,敲响心灵的钟声。道德,点一盏心灯。

道德,来源于善心。善,只有一个,那就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心动。善良的性,纯真的情,净澈的心。因善而仁,因仁而爱。无善念,犹如雄鹰折了翅膀,从云端坠落,远了高空,近了低地;无善心,犹如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的夕照,虚幻存在,只要一触,就会随着水纹消失;无善情,犹如一枚飘荡在风中的果子,渐渐失去水分与香气,只余干涩。若无善心,我们的心灵不再有似水的柔情,不再有仁爱之力,即使自诩富足,捧在手中的,只不过是一只空碗,而空中叹出的,是无尽的空虚。善心,为仁爱之源,更为道德之源。善心,点一盏心灯。

道德,涌现与言行。宋元之际,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干难耐,而路边恰好有一株梨树,行人均去摘梨而许衡却不动。人们问其原因,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梨虽无主,而我心有主。”智者的肉体是由心灵监视的,许衡无疑为一个智者,他将德藏于心。而在澳大利亚,曾有一名游客在参观“袖珍企鹅回家”时,却违反了当时的规定,用闪光灯照相。顿时群情激愤,游客被弄得灰溜溜的,赶忙收起相机。来自民众的强大压力,不亚于一阵狂风暴雨,若心中有德,迎来的是风雨过后的彩虹;若是心中无德,临来的,会是狂虐的黑暗,情初之景则渐行渐远。道德,诵于言行,道德的压力在言行中可增可逝。让言行在心中点一盏灯。

道德,渗于生活。处世之时,为人之道,追梦之路,均需正直,谦逊、节制、自律、勤劳、诚挚等。需问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王充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李斯的的“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谦逊之语,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廉正与自尊及欧阳修的“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正义,这是曾在历史中回荡,在不同时空中传唱的千古名言,穿越了古今,渗入我们的生活,在心间梵唱着最美最美的旋律。道德,渗于生活,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在点一盏心灯。

道德,源于善心,现于言行,渗于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心存善念,言行优雅,生活至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点一盏明亮的灯。

【篇四:以自律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自律】

每个人在学习中、生活中都会遇到对懒惰的挑战、对诱惑的挑战。有一些人在挑战未开始就选择了屈服,选择放下手头的事,去休息、去娱乐;有一些人却选择了挑战,最终战胜了自己,通过自律,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喜悦。

学会自律,学会约束自己。

又是两节周四自习课,老师全走了,这也代表着这两节课的收获全部由我们自己决定。如果你十分懒散,打算看小说或讲话混时间,那你的收获肯定一无所有,还可能因为讲话干扰到其他同学。如果你能够自律,就能管住自己,默默地认真地进行两小时的学习,可能你就完成了大半家庭作业,减轻了回家写作业的压力,也就为学习新知识腾出了宝贵的时间。二者相权衡,进行后者的收获必然多过前者的禄禄无为。于是,我毅然踏上了自习之路。翻开作业本,看着一道道奇形怪状的几何题,我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转过头来,我看到了小A的满面春风,或许他正与同桌聊着新鲜事;看向前方,我看到了小B的眉头紧锁,或许他正为老师的误解烦心不已呢,看着看着,我的思维早已不知游离到哪儿了。突然,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你的自习也会被荒废。”这下子,我强迫自己埋下头来,做起了几何题。只两三分钟,我发现自己已经遨游在了几何王国,同学们杂乱的声音已成了我耳边的微风,只会让我更加专注。经历了两节课的专注自习,我学会了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被外界的嘈杂所干扰,专注自己的事。

学会自律,学会管理自己。

又到了一周周末,一大早,父母告诉我,他们要去商场采购,这一天由我自己在家过。看着空荡荡的家,我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盯到了电脑了,正当我准备按下开关,又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为什么依然不能自我节制呢?”我愣了愣,回到了书房。看了看窗外,我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开始预习物理。转眼间一上午已经过去。我看了看自己预习的成果,一股成就感涌上了心头。吃过饭,我与相约的好朋友外出打球,锻炼了一下午身体,也放松了心情。回到家中,回想着自己第一次真正地管理好了自己,一阵感动袭来,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学会自律,学会反省自己。

快期末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始变得更少。一天晚上,我完成了作业,正准备去看课外书,耳边突然响起了老师的话“想一想文言文注释都记牢了没?”我重新坐了下来,翻开了书,一条一条地过,果真发现了许多已经遗忘了的。我把它们又巩固记忆了一遍。这时我发现自我反省十分重要,能够对所学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所学。

学会自律,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篇二:自律】

自律,从古至今都是作为一个有个修养的人最好的标准之一。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吴叔达的“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兴”的句子。就是关于自律的看法。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约束本身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是放任不管又是不可能。因为人的贪欲会犯罪,违法,不讲道德等有损社会安全的事,是不能放任不管的,那样社会就乱了套,而从小的讲,东西乱放,不整理,做事懒散,也会让人一步一步走向懒惰。自我约束就是在别人不提醒你的情况下,自我的管理方法。“月月清,周周清,天天清,堂堂清”这是语文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内容就是在每月,每周,每日,每节课,把老师讲的东西清理,整理一遍。从中不难看出,老师是在锻炼我们的自律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中的自律有着很好的效果。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好好独立完成作业……。这些好学生的标准说白了就是自己的自律能力如何。

学习上如此,社会上做人,也是如此。古时候便有许仲平义不拘取之事,相传许衡在一个盛夏途经河南,路旁有梨树,许多人都上前争抢梨解渴,只有许衡不吃。众人问他为何?他答:“非其有而取之”。“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两句分别是“不是自己的,不能拿”和“梨子没有主人,我的道义难道也没有主见吗?”这也是许衡人格魅力所在。自律,从古至今都是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最好的标准之一。

自律就是自我反省,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有条件的,那便是失败的那人要学会自我反省。如果失败过后不反省,而是固执的一错再错,将错就错的话,失败也失去了意义,一次次的失败都像地基不稳的房子,如果不修正,一味地添砖加瓦,只会让成功离自己更加遥远。

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有道德的人便应向他看齐,看见没有道义的人应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这句话不假,但是现代人也结合知识,指出孔子一个错误,看见别人犯错,为何不去制止,防止他继续犯错,甚至犯罪。当然孔子他老人家怎么想,我们不知道,但最近报纸上的见义勇为不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吗?

所以在自律的同时,帮助别人走上正道也在有道德修养体现之一,自律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在道德做人方面,重点关注的地方,从今往后也要好好做到。

【篇五:我心有主】

元代学者许衡与多人外出,路边梨树果实累累,别人都去摘,唯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笑他迂腐,他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许衡坚守了自己内心的准则,没有越过那道底线。战乱的年代里,这便是他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无形的底线,它时时制约着人的行为,是做人的基石,也是为人处事最起码的准则。一个没有底线、做事毫无原则的人就如同墙头没有根基的草,在狂风之中摇摆不定,无法生存。

万物皆如此,超越底线便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有一个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诗,一杯酒,一切情谊全在其中。他们的交往正是恰到好处地没有越过那道无形的底线,于是一切完美得如同盛开的桃花,染红了半边天。

人与自然共存经历千万年走到今天,这之中也要有一个度。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生存资源,适度的开采利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可是如果开发无度,超越了自然能够承受的底线,竭泽而渔,再多的资源也有耗尽的那一天,受苦的将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有子孙后代。

人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当的把握好一个底线。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社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当人口数目超过了社会承受的底线,必将引发重大社会问题。

6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必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结果是大量物种的灭绝。

稍多一些的二氧化碳能较好的保护大气层,可人类过多排放二氧化碳,越过了地球的底线就会产生温室效应。

一定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太多了紫外线却可以引起皮肤癌。

……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底线,超过了底线往往引发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人做事均不可超越底线。

我心有主,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度,完美我们的人生。

【篇六: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篇一: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一年多来,似乎风雨无阻,好像每天都能见到他们,见到那紧紧相握的双手,见到那蹒跚却坚定的脚步……

记得刚来这个学校时,就看见了他们,或许是一对夫妻吧,那个阿姨紧紧抓住那腿脚行动不便的叔叔,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走着。因为腿脚有残疾,那个叔叔走得很慢,也不稳,阿姨也跟着他,慢慢地走。

他们走了多久,没有在意,他们走了多长,没有计算,一定很长很长。

日子久了,也没太在意,操场上的身影却陪伴着我,每一天,每一年,从不间断。

那一天上体育课,又看见了他们,一样的相依相偎。似乎,那个叔叔会自己走了。只见那个阿姨走在前面,面对着他,放开手。一步,又是一步,那个叔叔似乎很开心,那位阿姨也是。即使没有那双紧紧扶着自己的手,尽管摇摇晃晃,但却一步又一步,累积了幸福的道路。走了几步,却险些摔倒,阿姨连忙扶住他,慢慢地延续着幸福的道路。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也不过如此吧。生活平平淡淡,却又甜蜜蜜。似乎只会在那些偶像剧里上演的情节,此时此刻却的的确确,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一点点一点点冲击着我的心灵,激起了心中的浪花,虽微小,但很美丽。

【篇二: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任花开花落,任云卷云舒,任沧海桑田,任海枯石烂,心中的那朵浪花将永久地激荡。

——题记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正值宋元之际,大学者许衡夏日出行,口干舌燥。正巧路边有梨树,满树沉甸甸的梨将枝条都压弯了,不免极具诱惑力。随行的人都争相跑去摘梨止渴。惟许衡没有前往,旁人不解。他回答道:“梨压满了枝头,定是无主之物,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好一个许衡,好一个“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世事苍茫,即使在封建的古代,也有人不禁笑他迂腐。那么现在呢?怕是会有更多的人嘲笑于他了。

但是,那些嘲笑许衡的人又何曾想过世事皆有其主,世事必需尊重,需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尊重自然、社会与他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这一切。他们内心早已失去了尊重,也必将失去被尊重。他们心灵的海洋早已枯涸。而那“迂腐”的许衡,却将拥有一切,拥有尊重,拥有心中的朵朵绮丽浪花。

许衡,一个普通的学者,一个非圣非贤的人,肖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从小学升入中学,不禁立志要改变现状,从小事做起,从“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做起。于是,一点点的去改变,却也是坚决的改变。

中学以来,我从未插过一次队,从未为了一已私利而去伤害他人利益,从未乱扔过一片垃圾,从未……数十个从未,一点点累积。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良心。千百个尊重,汇成了心海的激流,冲荡着一块块自豪的礁石,泛起一层层洁白的浪花。

尊重——心中的浪花将永不停息。

【篇三: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心海里有段被珍藏的记忆,每当翻动它,就会看见你温暖的笑。

——题记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每当它涌起时,总会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那天吗?胆小的我躲在妈妈的身后,却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你,你那温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进入我的心里,还有你那明媚动人的双眼,让我难以抗拒。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和你做永远的朋友。

还记得那一次夏天吗?怕热的我们躲进了我家的仓库里乘凉,正当我们享受凉爽之时,发现地上的面粉,我们各自心里暗暗一笑,玩起了天女撒粉的游戏,当大人们发现我们时,我们全身都是白色,只剩下两只黑黑的眼睛乌溜溜地转,简直成了阳光下的小雪人。

我们形影不离,一起玩耍,一起嬉戏,在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了六年,我们都长大了,但你的离开又太过于突然,因为父母的工作,要搬家去外地。当时我们没有不舍,没有难过,没有流泪,不声不响,不悲不喜,我至今惊讶于你我当时的淡定从容,其实,不曾给对方留下一句言语,不是友谊淡了,而是友谊在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三年过去了,依旧忘不掉你,那六年的光阴令人难忘。

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满满地贮存着关于你的记忆,历历在目。

【篇四: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我站在记忆的海边,海风微微,潮来潮去,卷起千万朵浪花,打湿我的脚背,清清凉凉的感觉沁入心里。

我想起三年前的时候,我正读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试,而我却不知怎么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中,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我开始找不到方向,老师失望的眼神,同学诧异的表情,都如同一根根针扎在心上。我的眼泪一次次的流下,可是我却依然迷茫。虽然我知道眼泪是最没用的,可是我找不到出口让自己回到那个以前的我,找不到任何一点勇气让自己看到未来。

直到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爷爷家学画,因为学习成绩的缘故,我整日烦躁不安,画画自然也无法静得下心来,细腻的线条变得生硬而粗糙,栩栩如生的肖像变得呆滞而毫无生气。细心的爷爷又怎能没有发现?而那天,他轻松地说:“今天去外面写生吧。”我虽是不愿意,却也没说什么,便随他去了。我背上画板,走在他后面。他突然停下,转身对我说:“就这儿吧。”我偏着脑袋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环顾了一遍,也不见什么特别的值得写生的景致。我疑惑地看向他,他指指路边,我望过去。那里盛开着几朵野花,虽是可爱,却不起眼,仔细看看,那朵花上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蓝色的翅膀,橘色的花纹。我说:“画蝶么?可是它会飞的。”可爷爷却点点头,不容商量地说:“就画蝶,你可以的,若是飞了,在心中就行。”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爷爷的心思,我怔怔地站在原地。反复想着那句话“你可以的,若是飞了,在心中就行。”多久没听到过有人对我说:“你可以的。”是啊,一次次失败,让一直笼罩的光环不见了,可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我就一定可以的。我认真地画好这幅画,恭恭敬敬地拿给爷爷看,爷爷会心地笑了。而我也更加努力,将信念深深扎根在心里。

这个经历如同一朵浪花,在我心中绽放,让我在任何时候看到这朵浪花,就有勇气和信心继续前行。这朵浪花让我明白,人生中最光辉的日子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伤和绝望中奋起勇往直前的那一天!

【篇五: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我家祖坟都葬在深山大林中,清明时节又碰上这纷纷的细雨,山路泥泞,艰难难行。一家亲戚,二十来号人马前往做清明排成了长蛇,健壮的男人有的挑着装满鞭炮、纸钱还有祭祀用的鱼肉米酒的竹筐,有的扛着锄头铲子,他们行进在队伍最前端,我的父亲也身在其中。女人、老人还有孩子就在后面跟着。

走到一处,远远地望见父亲停了下来,他将肩上的重担放一旁,队伍仍在前进,父亲却站着不动。我走近才发现,那是知道哪位好心的村民已经在沟上搭了一块木板,但是踏上去颤悠悠的,让人心生忧惧。“路滑,慢些,把手给我!”父亲以命令式的口吻说道,我赶紧抓住父亲伸过来的大手,走在木板上,手被父亲紧紧地攥着,可以清晰地感受父亲的温暖。此刻,我仿佛感觉到我的生命与父亲紧紧相连,虽只是短短几步,却好像走了好久好久,可我不再害怕了,因为父亲的温暖,因为血脉的力量。我只希望那一刻时光能够停留,让我永远牵着那双大手。稳稳地走过木板桥,父亲又说:“你赶紧追上队伍,路滑,要小心,别摔着了!”“那你呢?”“我等等!你妈妈也还在后头呢?”父亲淡淡地说了一声,又把他那双结实的手伸向了正在过桥的人。我上了一个山坡,蓦然回头,正看见母亲稳稳地走在桥上,她的手被父亲紧紧地攥拉着,我看到了父亲温情的目光,看到了母亲甜蜜的微笑,这是我看到的人间最美丽的画面。一道很深的沟壑,几尺宽,不因为有了父亲我倍感到幸福,因为他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雨渐渐小了,我总觉得,是父亲用宽厚的肩膀为这个家遮住了风雨,我们一路走来,父亲都在身旁,无论多少风雨,无论多少坎坷,我们都能并肩稳步前行,父亲用他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血脉,守护这个家,一个温暖的家。那日,父亲温暖的大手,平淡却真情的话语,足以在我的心海里激起浪花,那朵浪花荡起的圈圈涟漪久久地、久久地不散,它将铭记在我的心中,给我力量,给我勇气,给我信心。

清明时节,我收获了一朵美丽的浪花,那朵浪花属于一份源自于父亲的感动。

【篇六:心中的那朵浪花作文】

诗人说:“心海是浩瀚无澜的,总是那样安静。”而我要说:“心海是平静的,除非你心存感动,才能泛起那朵朵浪花。”

在一棵树前,我拾起了一片被秋风拂落的叶儿,细细地品着,读着……夏天的它是绿的,与众叶成阴。达到生命旺盛的极点,原来生命可以这样浓重。秋天的它变红了,写着斑驳,像老人脸上纵横的皱纹,深嵌着,早已失去了青春的影。中间一痕深深的伤疤,像是叶的嘴,却又那般干涩,它在哭着?它在笑着?它执着,坚韧,不屈,把一切精神化作力量,凝结在道劲的根须上。它默默留恋着生命,承受着生命的安静,仿佛向人们诠释着两个字:归根,叶是美的,恬静地生,壮美地绿,悄然地去,与世无争地书写着我心海里那朵对自然感悟的浪花。

相比于叶的感动,还有一种感动更加刻骨铭心。

接踵的人群,喧闹的马路,我站在街的一侧,一辆车疾驰而去,在街的另一侧,两个人同时伸出手拉住对方,向后退了一步,动作如此利落,像是一场表演,我的心为之一颤。想看清楚些,于是我走上前去,一个矮个子,皮肤黝黑,像个打工者,那个高个子,架着副眼镜,像个学者。他们是朋友?父子?还是根本就素不相识。可这对我都不重要,也许他和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这细微的动作,在一个短暂的瞬间,怎样温暖了一颗陌生的心,也许就是这样一双同时伸出的手,让我平静已久的心海泛起了浪花。

生活中,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看破红尘,其实这都是对生活的背离与隔阂,我想只有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任自然、自然社会感动的浪花在心海中徜徉,才能感受生活的真滋味。

心海里的浪花,愿你也能拥有。

【篇七:我心有主】

夏蝉冬雪,不过轮回一瞥。白纸画卷,不问一生缘结。迂腐人群中回头一瞥,看到的是自己怎样的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心似白纸,历经各种颜色的渲染,是一副清新脱俗的山水画或一张乱七八糟,不忍直视的草稿纸。

我心有主,望我心脱俗,出淤泥而不染,在濯清涟而不妖,元代大学者许衡,最让人敬佩诗情画意,恪守原则很多时候是辞不过柴米油盐的,面对命运的不济,生活的不公,仍恪守原则的才是真君子。

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可这时录过恰好有一棵梨树,烈日炎炎,或许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上天恩赐,纷纷去摘梨,虽然口渴难忍,但许衡还是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摘梨似解渴并不会遭到别人的斥责和眼光,可许衡却恪守原则,不为所动,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

其实我认为,迂腐并不是被自己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了,是被别人的行为而左右了!别人也许是管摘梨。看见有人摘梨,于是自己也摘梨。但许衡想到,也许这是一家贫苦人家一年辛苦劳作得来的,如果我摘其梨,他们岂不是要受冷受饿了?

有是候脱俗并不是自命清高,并不是迂腐而是因为人心各有主,我心早有主。

金钱,地位,利益不足以憾动我心原则的地位。这些可能是别人心里的珍宝,但扔掉了原则,这些有何意义了?

我心有主,我必忠诚,忠诚向往,此生无撼。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