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的我】
童年,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是人生中最单纯最快乐的一段岁月。不经意间回首,突然发现有一抹闪亮的色彩在记忆的画卷中熠熠生辉,那是童年的色彩,淡雅而持久……
我是一个比较沉默的小男孩,但我爱好广泛,喜欢画画、放风筝,还爱思考,它们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喜欢画画。每次我去画画都没有迟到。我画画的内容有蜡笔画、蜡笔水粉画、水粉画、速写等。我的画都画得很好,特别是蜡笔水粉画,画面很美,很鲜艳。因为这,我的一张名为《落叶》的蜡笔水粉画在全国“黄山杯”书画大赛中还获得金奖。为此,我乐了好几天,而且把这份奖状拿给所有到我家来的客人看呢!我的房间里也贴满了许多我自己的作品(妈妈称我的画为作品)。我还有两本自己的作品集,是自制的,虽不精美,却是我最美的回忆。
我喜欢放风筝。我们一家三口经常去,世纪广场、绣山公园、体育场等都留下我们放风筝的身影。每次放风筝,我都会跑着、跳着、笑着……好像所有放风筝的孩子中属我最快乐似的。每当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坐在那儿看着我,嘴巴一直没合拢。
我还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爱思考,作业就完成得快;玩积木的时候爱思考,拼成的模型就多而新颖;下跳棋的时候爱思考,总能走在对手的前面;碰到难题的时候,我就更爱思考了,而且有时候还将爸爸、妈妈的军……
俗语说:“人无完人”,我也有不足之处。有时脾气有点暴躁,常惹爸妈生气,有时也会惹火同学,甚至老师。
这就是我,童年的我。
突然想起冰心的一首小诗——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篇二:误入教室的可怜客人】
“啪”在同学们的惊呼声中,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一只小飞蛾光荣“牺牲”了。几分钟前它还四处乱飞呢———
刚刚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课。突然,一个不明物体闯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飞蛾呀!外面阳光明媚,鸟儿鸣着自创的歌,这么好的天气,连消失了一个冬天的小虫子都爬出来散步,更何况是一只小飞蛾呢?
它在孙老师的头部徘徊着,我们的目光也紧紧追随着它。它好像有魔力似的,把我们都吸引了,也没有心思听老师讲课。它张开双翅,轻盈地落在墙上的作品集上,好像在阅读文章,可是它周围的同学们都吓坏了,侧着身子离它好远,仿佛它不是柔弱的飞蛾,而是一只可怕的怪兽。它对同学们的反应毫不在意,继续在作品集中游荡,它仿佛看完了一篇,从两张纸中间的空隙中钻进去,阅读下一章。
一位同学拿起一个空盒子,对着两张纸中间砸去,大家都以为它死了,扭头打算继续听老师讲课。可是,它又从纸的旁边出来,原来,那位同学砸偏了位置,它侥幸逃了出来。这只小飞蛾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展开双翅飞到下一个同学那儿停下来,那位同学轻轻碰了一下它,它仿佛受了惊吓,又飞到下一个它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停下来。
同学们还盯着它看,想看看它接下来会做出什么事情。可是,范子辰拿起身旁的本子,大步走过去,“啪!”的一声,小飞蛾葬身在他的本子之下,他还若无其事地说:“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不就是一只飞蛾嘛,有什么好看的。”
可怜的小飞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真是一入教室,成千古恨呢。
【篇三:读有儿真累有感】
今天,爸爸向我推荐著名军旅作家乔林生的纪实作品集《军旅人生》,读完其中《有儿真累》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
文章主要介绍作者有儿子之后的真实生活:每天夜里两点起床煮牛奶喂儿子,有时夜里要哄儿子睡觉,一天要洗几十块尿布,儿子长到一岁以后,由于身体抵抗力差,三两天就感冒发烧,还经常带他到处求医。一天夜里,儿子高烧不退,作者和妻子火速带他赶到医院,打完针回到家后,儿子又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作者和妻子被吓哭了,他们又抱起儿子急送医院……
看着看着,我流泪了。文中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作者是解放军报主任编辑,平时采编工作非常繁忙;妻子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每天早出晚归。他们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照料小孩,可想作为父母养育子女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容易!
我的成长也同样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小时候我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在外地工作,但每到晚上,他们都雷打不动给我打电话问长问短。每逢节假日,他们经常夜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衣物赶回家;临行前,他们常常让我站在一张纸上,用笔沿我的脚掌画一圈,然后量我的身高。到了换季时,我总能收到父母从远处寄来的衣服和鞋袜。尤其当我发烧住院时,父母常常千里迢迢奔回家,他们虽然身心疲惫,两眼充满着血丝,但仍然守护在我的身边,那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拜读《军旅人生》作品集,更加真切理解“有儿真累”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深深感受到母爱的纯洁无私和父爱的含蓄深沉。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永远爱你们!
【篇四:爱我们的人】
我的妈妈是印刷厂的一名普通员工,做着普通的工作,但在我心里妈妈却是伟大的、无私的。
从记事起,我的爸爸就像一名过客,在我脑海里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工作的原因,爸爸常年在外,一年在家待不了几天。直到我十四岁那年,爸爸才回到家。十年来,妈妈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虽然妈妈所做的都是一些家庭琐事,可作为人子的我却感动着、记挂着。
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哥哥上初四,我们学习任务很重,哥哥还要上晚自习。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但为了不影响哥哥学习,她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做早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妈妈每天做晚饭就像行军打仗一样,一刻也不敢停歇。妈妈下午六点下班,到点后飞奔回家。六点二十分哥哥放学回到家吃饭时,妈妈已经把荤素搭配的美味佳肴摆在餐桌上了。当然能这么快做好每顿饭,妈妈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早上,我们上学走了,妈妈就开始忙着做午饭的准备工作。中午吃完饭,我和哥哥休息了,妈妈刷完碗筷,又要把晚饭的准备工作做好。每次看到妈妈累得坐在沙发上不想动的时候,我就赶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妈妈开心。
那年,爸爸用房子作抵押贷款投资,每个月要还六千多元贷款,这让我们的生活一下子跌入了谷底。而我妈妈每个月的工资一千元都不到。直到现在,我都很难想象一个女人要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才能熬过那一年。
这两年,我们班齐心协力出了四本作品集——《拾草》《捡禾》《清音》《流水》。说真的,各位家长都是好样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完成了一项以往没有任何一个班可以做到的工作。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却又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拿到书之后的喜悦和对新书内容的期待,不一样的则是我为妈妈感到骄傲与心疼。
说实话,在接受这项任务前,妈妈在排版方面是一块白板,对飞腾软件一无所知。妈妈真是勇气可嘉,一口应下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我为妈妈捏了一把汗,生怕她完不成任务,让我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接下这项任务后,妈妈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个排版软件,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项艰难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她像一名小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同事请教。晚上,我都已经梦里会周公了,妈妈却依然坐在电脑前排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四本作品集如期呈现在大家面前。
现在,每当想起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一股“恨意”就会从心底涌出,我恨自己为何如此无能,为什么这么懒,自控能力为什么这么差。化恨意为动力,这是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
【篇五:读书与我】
我最近在无意间看到这么一句话“她们就像海水和瓶子里的水,看似相濡以沫实质互不来往。”如果我还是当初的那个年纪,我会为这句子的华美而动容,并立马把这句子抄下来的。然而,时间老人令花谢谢落落,书本却让我一直成长。
其实读课外书也就是我的青春回忆。初涉名家作品是在我上六年级的年纪。那时候的我内向,胆小。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孤单便是我的常态。那种浓缩到骨髓里的孤单让我迫切需要寻找精神寄托。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开放了图书馆。在巴金的作品集里我似乎看到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纯洁干净。看巴金的散文就像在听巴金爷爷说家常话,巴金的散文既像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心里面,把心儿照得亮堂堂的。又像傍晚三四点的阳光,温柔地打在我的身上。从此我告别了孤单。看见路上的小狗停下来了,我会猜,小狗它为什么停了下来?它在看什么呢?是在看来时的路?还是找一株可以嚼食的草?就像巴金爷爷笔下的小狗一样?到田里放鹅的时候我便抱起一本巴金作品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再次抬头时总会惊慌极了:鹅又不见了踪影。
然而书本又不总是带给我快乐,也让我有一种要吐的感觉。这都是看池莉王小波等人的作品。他们笔下的“上山下乡”的故事里总带有那么一点色情在内,看来让我心情难受,也觉得莫明奇妙。兴许是因为但是年纪小的缘故。
读书之门打开后,就连走路也是蹦蹦跳跳的,为着看到另一个世界而高兴,更重要的是,从此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孤独。遗憾的是,学校放假时借不到书。每每这时候,我便只有徘徊在田野,手拿着一根树枝,打打草,挖挖地上的蚂蚁洞。
上了初中以后,姐姐借了《红楼梦》回来,我用一天的时间看完了《红楼梦》,然而《红楼梦》却在我心里活了好几天。似乎觉得,世间万物不过是一场空。我变得忧伤起来。脑海里常常充塞着一大堆莫名的忧伤。看到美丽的鲜花谢了,心里会泛出一股莫名的情绪,看到天上飘飞的气球也会想到它终究会被刺破,既然有被刺破的一天,那么干嘛要充气呢?更让我难受的是,我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猜疑半天。敏感似乎成了我的代名词。幸运的是,三毛和张晓风在这时走进我的世界。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温柔的夜》、《背影》等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大更开阔的世界。同时三毛的文字除了让我读到地球另一端的生活风俗之外,也让我学会了怎样对待生活。她和张晓风一样,用洗尽铅华的文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穷苦大众的关爱与赞美。看三毛和张先生的文字总觉得生活很美好。同时三毛和张晓风关注的是广大穷苦大众,她们为大众的快乐而快乐,为大众的忧伤而忧伤,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但是我却在为一点小事而伤春悲秋的。这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么?
想通了这一点后,我的心情愉悦极了,我开始自己逛书店,淘了一堆堆的小说。《简爱》便是其中一本。或许更多的人是为简爱的那一段深情的叙说而鼓舞着,而我却觉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景色为我拭去了眼里的尘土。我为它喜欢上清晨、黄昏和黑夜。
……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读书,看书。开始膜拜某人,开始学会认真对待生活。然而,如果当初的我不看书,那么我是否还会一如当初,孤独到骨髓里呢?
【篇六:我的绘画之路】
我很喜欢绘画,和绘画有着不解之缘。
我有一本漫游奇境的手绘涂色书,名字叫《奇幻梦境》。它像是我的朋友,在我生气时,拿它发泄;在我开心时,和它“说出”我的开心事;在我无辜被冤枉时,和它“诉说”我的难过事。
我的绘画并不好,有时连一朵花都画不好,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有绘画课,老师每次上课都让我们画小人,同学们画的总是不同凡响的,但我的小人却是千篇一律。后来,我看到集市上有卖简笔画书的,便要求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上面什么都有:交通工具、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我开始临摹上面的画,渐渐地画的小人就不在千篇一律了,画画水平也有了提高。
我的闺蜜也是一个绘画高手,我有一个她的“作品集”,她很擅长画人物漫画,她给我画了一个我的卡通人物形象,很是逼真。我很羡慕她画的这么好,便向她请教。她细心的教我,这样我便有了一个绘画老师。
我曾经想学古筝、钢琴,但可能是一时的新奇,我的这种想法便消失了。对于绘画,我虽然专业的绘画老师,但却一直在自己学习。绘画可以让你解压,可以让你发泄,可以和你一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