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相关作文

【篇一:等待天亮的日子】

漫长而又无聊的夜呀!

外面漆黑一片,安静得没有一丝虫鸣。天气干燥闷热,让人心里很不踏实,外面快要下雨了吧?躺在空旷的床上,翻天覆去,想不出什么可以缓解自己。

白天的日子太喧哗了,觉得有点庸俗。其实,我们可以把日子过得充实,饱满一些的。我想,我是一个学生,一个只能向前不能后退的“战士”。属于我的,是看不完的书,背不完的定理公式,又长又复杂的英语单词,还有那三点一式的生活。可我一点也不觉的闷,我知道,这样的日子,自己虽然活得很累很累,可也收获了不少;可以抚平父母那一生操劳而布满皱纹的脸庞。可以让众多期盼的眼睛散发出光彩,可以拿到一张分量不小的文凭,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对着生活微笑,学会了付出,终有一天会有收获。

中考成绩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忧。高三的兄长们快高考了,看着他们紧张地学习,有一丝丝担忧。分数呀分数,你成就了多少学子的升学梦,也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

抽出一本书,想看,可眼睛很痛,又放了回去。

我不知道,人生中有多少个像这样的等待天亮的日子。今天的我们,可以在家的温暖中度过快乐的童年,在学校有老师,有同学,有朋友。可终究有一天,我们必须学会独立,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学会掌握自己的人生,现在想想这些,可能扯得太远了,但这是事实,每个人都要面对、接受的。

曾见过一个瞎眼的乞丐,在讨饭之余,坐在冰冷的地面,脏兮兮的衣服,大概很久没洗了,面对着夕阳,满脸平静与安详。我猜想,他大概也在盼望,盼望着天亮的那一刻快点到来吧!

是的,漫漫长夜等待天亮的人是痛苦的,可又是快乐的,毕竟,夜再长,总会天亮,人生再彷徨,总有拨开迷雾取得成功的一天,等待明天,等待天亮,等待希望的太阳冉冉升起。

【篇二:我和方鸿渐聊天】

就在昨天,我和方鸿渐彻夜长谈,我深切的感受到他的悲伤、喜悦与无奈。

当我看完《围城》,在书桌前静静沉思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我是时光女神,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她微笑地问道。我呆呆地看着她,说不出话来,“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说着便向我走来,我慢慢后退“你别过来,”我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你可以帮助我?那我想要见到方鸿渐,你可以办到吗?”“当然了”说着,我就被吸进了一个发着白光的洞里,失去了意识。

“小姑娘,你醒醒。”我听见一个粗犷的男声在我耳畔响起“快醒醒啊……"我慢慢睁开迷糊的眼睛,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子,我一下惊醒:“你是谁?”“我是方鸿渐啊,你不是要见我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你是方鸿渐?”我慢慢恢复镇静“这是真的吗?”我一脸疑惑的问到。“当然了,是时光女神把你带到这里的。”我震惊极了:“那我可以请教你几个问题吗?”他点头示意我可以。

这是我才抽空观察了一下这儿的环境,我在一个小房子里,里面陈设老旧,桌子,椅子都是木制的。我们坐在了两张椅子上,中间有一张方桌,就像古代的客厅那样。我们开始了谈话,这是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问候,一个读者与当事人的谈心。我向他倾诉了我的疑问,他也很乐意为我解答。

阅读完《围城》,我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现在他可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对于买假文凭的事,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做这样一件违背良心的事情呢?”我不解的问道。“当时我买文凭就是为了给岳父一个交代,后来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要拿它去骗人啊,我自知理亏,一直小心行事。在当时的社会下,人们不这样做靠什么生存下去,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学成归来呢?”他解答到。“我不认同他们的做法,但那也许不是唯一的出路啊。像苏小姐不是坦荡做人吗?她不曾欺骗,不也学有所成?”“她有家世有背景,有几个人可以与之相匹敌”是啊,即使她一事无成,她的家人也可以有能力养她一辈子啊。一切都情非得已,一切都是被逼无奈。

“我觉得你与孙小姐应该有更好的结局,可是你们为什么走到这步田地呢?只要你们好好相处,彼此谅解就会有更好的生活啊。”“你错了,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不可能走得长远的,本就不是真心相爱,所以心存他念。纵使真心相爱,最终也会支离破碎的,她一心想要安稳,而我一心想要自由,又怎会长久呢,最后只会彼此伤害罢了。”“看来你与唐小姐未能走到一起,还是你们的幸运,至少拥有美好的回忆。”

“小美,你怎么睡着了,快醒醒,去床上睡,一会着凉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啊。

【篇三:论学习成绩】

我就是属于那种成绩中等的学生。不拖班级的后腿,也不拔尖的那种。

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有两种看法。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所以不能光看成绩。”

“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考上好的大学,拿到好的文凭,找到好工作。”

两种方法如果从不同角度来讲,都对。

先拿第一种看法来讲。

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在别的方面表现优异,如绘画,乐器,舞蹈,雕刻,口才,写作等,他们可以从别的渠道来谋生,绘画的、雕刻的当艺术家,会乐器的当演奏家,口才好的、文笔好的当作家或者当律师。这些都有可能,只是他们走的路可能会比别人艰辛些。

再来说第二种看法。

某家企业要招聘员工,招聘单上明文规定要某某大学的,或是什么文化程度的。这个时候,大学文凭就派上用场了。拥有一个名牌大学文凭的人,和一个拥有三流大学文凭的人来应聘,若你是这家企业的人才招聘部部长,你会选择谁呢?

作为学生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个国家,有许许多多的职业。

他要选拔人才,看成绩是不二的选择。

假设这个国家只有三种职业:编程师,文员,清洁工。

考试有三个等第:A,B,C。A为优秀,B为中等,C为低劣

若考试计算机的操作。A:精通B:可进行简单操作C:外行

等第为C等的,因不知电脑操作,只能做清洁工。

等地为B等的,因会进行简单的操作,所以可以做文员。

等地为A等的,因精通电脑,所以可以做编程师。

每个职业都有一个标准,而标准的高低程度不同。

而成绩,成了通用的标准。

老师们经常说,每一个学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假设每一个学生都是比赛选手,比赛项目为学习,学习的过程为赛道,终点是考试。

我们缩小下范围,假设有三种学生,也就是三种选手。

第一种,训练有素型:学习有方法,经常以刷题的形式巩固知识的学生。

第二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认真学习的次数不多,心情决定学习效率的学生。

第三种,自甘堕落型:自暴自弃,与学习沾边的事情不感兴趣的学生。

这三种类型的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究竟鹿死谁手,就不言而喻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都会造成不同的看法。

关于学习成绩的看法,还是需要自己总结,毕竟指路的是别人,路是自己走。

【篇四:风筝和线】

相信很多人都放过风筝吧。在放风筝的时候,许多人都有风筝断了线的情况吧。有的人把断线的责任要不是归在线不好上,要不就是怪风太强了。

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你能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上放风筝,又或是把风筝放到它所能承受的高度,它断线的可能性是不是就减小了呢?当然你又可能说那万一线被树枝挂断了怎么办?那么当你看见前面有棵大树时,绕道而行不就可以了。当你的风筝在某一种情况下断了线,在以后放风筝的过程中就尽量的去避免它。相信久而久之你的风筝出现断线的情况会少之又少。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现在社会中的许多人。为什么明明拥有着大学文凭的许多人都很难一下子找到令他们自己所满意的工作或职位?那是因为他们太急于求成了,就像刚刚学会放风筝的人,总希望自己的风筝飞得高高的,却忽略了那根牵着风筝的线所承受的压力,“啪嗒”一声,线断了。在当今的社会,不是你的知识有多高你就必须要得到与你知识等价的工资。那些你看着风光满面,拿着高工资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们也是从小职员开始才有了就今天的成就。每个人手里头其实都有一只无形的“风筝”,有些人的“风筝”断了才知道重新的接起来,找出“断线”的原因,避免这次的错误,在下一次中,再次在天空中飞翔。而另外一些人,气愤愤的看着手里头的线,然后并说:“这是什么破‘风筝’,才飞了那么一下就断了,真没用。”然后把手中的线扔掉。

其实人生亦如这风筝,想要它飞得更高、更远。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寻找能让它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方法,使其能在高空中如鱼得水。当然也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厉害而去伤害别人的“风筝”,因为在你去伤害别人的同时你手中的“线”也有“断掉”的可能性。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手中的“线”越来越牢,而“风筝”则越飞越高。不过“风筝”放久了,要让它休息休息。

【篇五: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

抛开那些个人文言文啊,职场小说啊什么的不说,我最爱的,还当属各类的动物小说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又要说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了。

为什么喜欢他的动物小说呢?无他,原因有三:1。他所写得动物小说,绝大部分是他亲身经历所得;2。他的文字不造作,让人感觉很清朗;3。常用些犀利的语言揭示那些令人作呕的真理,毫不拐弯抹角,令人印象深刻,又使人深……

最开始读他的书,第一本就是《会做生意的狐狸》,同样也是最喜欢的一本。讲的是沈石溪本人青年时期刚刚下乡插队时的事:“我”在去往插队住址的山路途中,捕捉到了一只小狐狸,带回往处后,用铁链拴着。没过多久,小狐狸的妈妈便寻至住处,企图救回小狐狸。营救无果后,便用一只价值上百的红腹锦稚作为交换。而既不知狐狸狡诈又“贪得无厌”的“我”又向狐狸表达了继续送红腹锦稚才能赎回小狐狸之后,母狐果然又继续送了几天的稚鸡。洞察了“我”赚钱不还狐的诡计之后,母狐不但不再继续送稚鸡,反而用往“我”家扔动物粪便,扔腐老鼠等方法报复,还抓走了“我”家养的几只孔雀,把“我”的生活搅得不得安生。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回小狐狸,结果第二天,“我”就又得到了母狐的一番感恩——红腹锦稚。

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贯彻了最朴实无华的道理——与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就是真诚待“人”,和平待“人”。不仅如此,这个故事中还体现了狐之机智,人之贪愚,让人感受深刻。如此简单的道理,用如此简单的小故事呈现出来,难道没让你感觉耳目一新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石溪之聪明”了吧。我想,这应该也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如此畅销的原因吧。

还有一点,是关于我爸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评价的。有一段时间,由于我总是沉迷于石溪小说,我爸也曾去阅读过。他说:这作者文凭不高,大抵也就初中水平。但描写的事件离奇曲折,所以也有些看点,但于他来说,却已经没了意思。我当时就驳他,认为沈石溪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凭其文笔,堪称大师。我爸就也不再和我争辩,只说,沈石溪那样的作品,他也写得出。我就因为这件事,在他身后叽叽喳喳了很久,非要让他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这件事至现在也没了后续。不过到现在,我反而有点认同爸爸的。但他的作品,仍是喜欢。因为不仅故事好,而且大多结局凄婉,使人垂泪。

实际上,现在再重温家里的那本《会做生意的狐狸》,我也已经觉得幼稚了。因为那本书是我一二年级时的读本,还是注音版,早该在我的书架上“退休”了。但为何还保存至今呢?于我,也还是个谜。

【篇六:最美家风】

好家风就像肥沃的土壤,土壤里的营养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好家风就像一汪清泉,清澈我们的心灵;好家风就像花朵的馥郁芳香,让我们心旷神怡积极向上。一个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向上、积极的能量汇聚成最美的家风。

众所周知,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但是大家更为熟知的是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良好的家风。梁启超育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许多人会很奇怪梁启超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国家的栋梁,这自然和良好的家风有很大的关系。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同时梁启超也很强调责任的重要意义,这诸多方面便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对子女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我自己的家庭里,我的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了榜样,家风说不上有多么多么好,但也能算得上端正。最平常的吃饭,爸爸那个年代的人勤俭惯了,深知一粟一叶来之不易。我总爱剩饭,这个时候爸爸总会拿筷子敲敲他手里那只干净的犹如刚洗过似的碗,责怪道:“盛多少就吃多少,吃不下就别盛那么多。”爸爸十几年来的叮咛嘱咐,让我在学校食堂也养成了不剩饭菜的好习惯。

如果是爸爸让我学会勤劳节俭,那么妈妈则让我懂得了正真意义上的孝老爱幼。挤公交时我拉着妈妈的手到处抢位子,好不容易有个空位我招呼妈妈来坐,她却向我摆摆手示意我不用,随即就搀着位老奶奶扶她坐下。平时在学校老师常教导我们孝敬老人,我自认为这些说烂了的话谁不知道?如今在妈妈面前我自愧不如。过年过节小表妹小表弟在我家扎了堆,我嫌他们幼稚便把他们扔在一边。看了会儿电视,发现妈妈陪孩子们搭起了积木,其乐融融。做午饭时妈妈叫我去厨房帮忙,“你跟小孩子计较什么,你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后来我试着接触他们,他们也不排斥甚至很喜欢和我一起玩,相处的时间久了才发现这些小家伙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

父母平时并不怎么管我的学习,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是严格要求,他们说一个人的品格不要求多么高尚,但至少要正直。在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下,我受益匪浅。

最美家风能让人收获一个好性格,最美家风是能够洗涤净化世俗心灵的,最美家风凝聚自然万物所有的魅力。那充满正能量的、领导我们成长的,是最美的家风!

【篇七:以拥抱为话题的作文】

在广阔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在寻找心中所谓的幸福,却忽略了自己的幸福。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忽视了父母的爱。亲人的关心认为他们在唠叨。

当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亲人,有一天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意识到我忽略了父母的爱,在叛逆期错过了那个时期最好的`东西。当我在最后一刻毕业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九年的努力学习,只为了这份青涩而沉重的文凭?面对落榜,我反思自己这九年来的行为,从一个乖巧的好孩子,一步步走向叛逆的少年。对不起父母九年的赡养,对不起父母的白发,对不起父母期待的眼神。

在某个瞬间,我想起了我是偎依在父母的怀里。那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幸福吗?晚上抱着爸爸温暖的手掌,晚上不怕黑?在老家生病的时候,父母的问候凝聚了他们所有的牵挂。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知道父母在远处担心我。我从远处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和幸福。

我知道我每天都拥抱这种幸福。父母的幸福就像日月交替,他们从未离开过我。

【篇八: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我又跟妈妈吵嘴了,原因很简单,晚上看电视到深夜,导致第二天早晨从中午开始,起床后又很快进入网游,学习的时间被压缩的很短,且很难进入状态。妈妈自然渐渐忍无可忍。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现在不学习,将来会后悔一辈子,知识是一辈子的财富,知识就是智慧,一个有知识有智慧得人,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的栋梁之才,都不会被社会所抛弃,现在学习辛苦些,是为了将来少辛苦,你们正是整个人生中,学习的黄金阶段,错过了这个时期,留下的就只有后悔……妈妈的唠叨声此起彼伏,心里听了极不情愿,好端端的一天,换来一脑子的胡思乱想,又什么都没装进脑子里去。

晚上,星空无云,众星拱月,我依旧出门散步游玩。小区里湖心亭中,那班老人正吹拉弹唱的起劲。几年了,他们天天如此。我喜欢这种舒缓的音律,钦佩他们这种雷打不动的集结,经常在亭中听他们弹唱,今天亦复如是。

眨眼九点多了,老人们累了,起身准备回家。这时,一位老爷爷看到闷闷不乐的我,问:“孩子,怎么了?在家受委屈了?“我点点头,道出原委。老爷爷听了,先是安慰几句,接着话锋一转:”你知道农民工讨薪难吧?有的农民工工资已经被拖欠六七年了,还要不回来,可农民工一般文化很低,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他们因为没有文化,不知道和开发商签订劳动合同,也法律意识淡泊,不能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眼睁睁看着一些不良开发商强强拿走他们的血汗钱。说到底,这就是没文化的恶果呀!“老人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我今年快八十岁了,孙子也快三十了,可他以前没好好学习,到了高二,就读不下去了,去当了两年兵,满希望退伍后能安排工作,好孬有个饭碗,可结果,现在是知识当道的年代,没有大学文凭,已经很难胜任当前的工作,就业单位也不再接收没文凭的退伍军人。看他在家里闲着无所事事,晃得一家人心里难受,他自己心情也不好,嫌他爸妈没本事,没为他安排好前程,唉,家里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真的好难熬呀!“老爷爷的眼里充满惆怅,拍拍我的肩膀,蹒跚着走了,留下一路叹息。

我忽然想起,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尽管话说得比较粗俗,但此时,我却感到如此真实骇人。

我该踏踏实实坐在书桌前了,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终于明白了你们的良苦用心。

【篇九:生于此岸心无岸】

茫茫宇宙中,岁月长轴之上,我们就降生在这一时代,不偏不倚,不快不慢,诞生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此岸,有高楼林立,灯红酒绿;此岸,有冷漠喧嚣,争名夺利……此岸所拥有的一都促使着人民时刻不停地追求名与利。而追求名与利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文化,从文化获得文凭,从文凭获得职业,从职业获得物质。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古今精华的荟萃。然后,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却沦为我们追求功利的工具。误入歧途的人们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已将文化精华隐去,只盲目地学习空荡荡的知识。丝毫不注重文化在精神方面带给我们的享受,让文化原有的色彩显得黯淡无光。

纵使此岸再喧嚣,纵使此岸人们再注重文化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事业不重视,不支持。我们也应坚持文化精神价值的至高无尚,我们也应生于此岸心无岸。

所以我们不必埋怨此案的风景。恰如历史学家汤因比,他选择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去感受文化交织迸发的绚烂景色,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两面性,纵使身处喧嚣,也应在心中修篱种菊,如身处净土。

还记得大唐时代的玄奘,那时只有烽火狼烟,锦书雁帛,交通不便,但他乘危远迈。不求物质,不求财富,穿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心怀宁可西行送死,也不东还求生的信念,最终到达印度,取经返回大唐,让更多的人在佛经中虔诚的洗净灵魂。他凭借对文化精神的执着追求到达了心中的圣地。

还记得居里夫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在科学文化上有突出贡献的她,获得了让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然而,获得如此殊荣的她却将荣誉的象征——奖杯,拿给小女儿当作玩偶。这般的淡泊名利,这般的狂爱精神文化,是不是该引起我们深思呢?

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适应时代,尽自己所能涵养灵魂的源泉,让中华文化继续弘扬下去,不要让物质追求遮蔽了精神文化。

生于此岸,我们应有一颗宁静淡泊的心,一颗放弃如浮云般虚华而向往文化美韵的心。回归本真,追求人生真谛,品味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让灵魂在文化中得到升华,让心灵携古今风景,细描美妙未来。

【篇十:我看素质教育】

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日月如梭,时不我待,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腾飞?

“素质教育”的理念问世之后,虽然我们一遍遍地为“素质教育”而摇旗呐喊,却依然固执的为各类名目众多的考试所累,说得轻一点是尴尬地徘徊于“素质”与“应试”之间。每年夏天,全国上下都会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黑色六月”高考大战,从初夏的蠢蠢欲动,到盛夏的白热化厮杀,在这场混战中,中学与高校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要为自己赢得利益。而这一场大战中,将一个“抢”字才可把考生的痛苦形容得淋漓尽致。作为追梦者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高考这一实现我们理想的最直接途径?又该如何步履从容的走向中国教育的未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大学源源不断的扩招,大学生稀缺的现象已成为昨日黄花,但大学生的精英意识仍很浓厚,而大学生供给过多和高端岗位较少之间产生了矛盾,因而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可见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满意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声讨社会竞争太过激烈,而是要检讨一下自己,读书期间在课程高压之间,是否来得及思考自身的立位,是否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两千多年前孔子近乎完美地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可见“素质教育”的理论源远流长。在我看来,21世纪全方位走向世界的中国,并不缺乏那些高文凭、高学位的知识分子以及财富精英,而缺乏那些有着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公众对素质教育的评价与希望为我们勾勒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我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学生,不敢妄加评论教育,只想提出点粗浅看法。现在学校单方面抓“素质教育”,避免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然而大多企业人才考核的依据依旧是学历、文凭,为了生存,也为了未来,学生必须把全副精力无奈的放在学习上,学校、家长为了升学率,必须全力抓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又怎么能让学校让学生去真心实意的注重素质教育呢?因此,只有全社会都把行动统一到“素质教育”中来,我们的老师都一以贯之的推行“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全面发展,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孜孜不倦的求知、求真、求善、求美,而不是作业的“操作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