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败寇相关作文

【篇一:真没想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题记

考场就如同战场,成王败寇,只在一瞬间。在上周的考试中,我就成功了,风光无限。

那是一次异常艰难的考试,语文和数学一起考,共计2。5小时,而语文只有1个钟头,要做一份试卷,还有作文。试卷的难度,是按照小升初考试的难度出的卷。作文则是写一篇游记。这次考试共有170人参加,不少还是精英!我的心不觉得紧张起来:完了,完了。想象着那30分、20分的试卷从天上飘落,我的心不觉寒了。

考场的气氛,也是异常凝重的。170人没法一起考,只能分3批,我是第2批。卷子发下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间仿佛在那一秒静止了。同学们在笑声嘎然而止,只听见风吹过窗户的呼呼声。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异常漫长,面对着崭新的题目,不少同学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惊恐。

可时间还是不等人。笔在纸上的沙沙声越来越响,突然,一道尖锐的铃声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时间到了,卷子要传上去,语文作文一个字都来不及写也有,更有甚者,连数学卷都没做完。我也好不到哪去,在13分钟内赶出来一篇作文,真不知道要扣几分。教室里的气氛依然很凝重,没有人闲谈,没有人看书,也没有人出去玩。大家都趴在桌子上,等着成绩下发。

过了几天,都快忘记这件事了。忽然,在一个晚上,老师把成绩单发在微信群里。打开一年看,映入眼帘的竟是我的名字。哇!我在100多人里面考了第二!我欣喜若狂,一时竟说不出一句话来。那一刻,我真是“春风得意马路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

的确,没有经历风雨,又怎来彩虹!真没想到,经过奋战,我终于考取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篇二:大渡河】

巴士行驶在公路上,湍急的水流在河道上裹着青色呼啸袭来,又奔腾而去。

大巴车不急不徐的前进,热情的导游给我们介绍眼前的奇观,这是大渡河。我们为之一振,朦胧的睡意被赶跑,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贯注的聆听。

我注视着河面,河面蜿蜒曲折,激进的水流下藏着不可抵抗的漩涡与暗流。导游讲述着毛泽东和石达开两次横渡大渡河,我们漫不经心的听着,虽然故事耳熟能详,但心却被系在了故事上。如同午后的音乐,看上去可有可无,但不可或缺。

慢慢的,不知何时,巴士驶到了一处较为繁华的地带,大家透过车窗去观赏,赞叹那处的古色古香。导游立刻介绍,这是当年毛泽东和石达开横渡大渡河的地区。为了纪念这一片战斗的决定性地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纪念馆。

导游的讲解声陪着巴士的一路行驶,河面渐渐开阔,导游的讲解声也渐渐平息。河面开始变缓,最后如同镜子一般,映出沿途的山山水水,还有那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

过了中游,河水又开始奔腾,而水流越加透明与洁净,没有看到惊涛怪浪,但洁白的浪花层层堆积,越加吸引眼球。

我的心中不经意的浮现出曾经在大渡河上的燃烧的战火,心中有些感慨。是那代人的打拼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成王败寇,是八十年前的那场反对封建的起义造就了现在的兴旺与繁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为了满足不同的要求,许多人可能喊着同一个口号革命,但这条河上的故事可能是最忘我的牺牲与英勇。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舍生忘死的行为,但他们是值得我们去铭记。

我慢慢的思考与回忆,那次无畏的战斗,巴士在思考中渐行渐远。

也不知道何时,我们经过一个个隧道,大渡河的波澜壮阔渐渐从我们的眼中远去,直到消失,却深深映在心中。

大渡河的水流,是历史的气息。

【篇三:多样的味道】

味,酸甜苦辣,蕴含着人们的情怀,思念,编织了五彩的世界。

山川,味道在于它的浩瀚,味道在于它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味道在它凄凉中带有的丝丝苦涩。

一切一切都有自己的味道,无论是甜也好,苦也罢,它们的味道都是独特的。街边的小吃传来阵阵浓香,牛肉面蒸起的水气上洒满香菜,那菜的清新与肉的浓厚结合而成的味道,或是那热煎的豆腐,油嫩多汁发出的几股臭面不嗅,沁人心脾的味道,都显得那么独一无二。

家乡的味道,对一些人来说是哈尔滨大街小巷那一串颗颗通红似玛瑙的糖葫芦,也会是北京小吃街上一盘拼六样菜酱,无论是色香味都令人无法拒绝,甚至令人垂涎三尺的炸酱面,更会是西湖楼外楼上一杯清酒配上的西湖醋鱼,或是味道独特的梅菜盖住的扣肉。总之,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温柔细腻是妈妈的爱,妈妈厨艺便是妈妈的味道。粗犷深沉是爸爸的爱,爸爸手尖一丝烟草的余香便是他的味道。

苍海桑田,世态变迁,自古英雄成王败寇是历史的味道,一种表面平静,面背后却轰轰烈烈,令人感叹的味道。

就是这些,构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味道。可能对余光中老先生来说,味道是一枚旧邮票上浸透的汗味,对鲁迅来说,味道是百草园中鸟语花香的清新,对我来说,味道很多很多,是这多样的味道,编织了我的人生四季。

多样的味道,让我品味到人生的哲理,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

【篇四:就这样慢慢长大】

小时候,最喜欢过个一两天就催促着爸爸妈妈给我量身高,卧室的墙上用圆珠笔画满了一道道属于我的痕迹;最喜欢到家门口的健之佳门前称重,每发现指针又往之后的刻度偏一点,便开心地回家多吃一碗饭;最喜欢站在镜子前仔细的端详脸上因为上火冒出来的痘痘,然后死缠烂打地问妈妈,是不是长了青春痘……总之,小时候最想的是就是快快长大,最喜欢问妈妈的就是:我长大了吗?

我就是想长大。想像妈妈那样上班、工作、做饭……可每次问妈妈“我长大了吗”,妈妈总是笑着看着我一双迫不及待的双眼说:“早着呢。”我一次次受挫却不灰心地再问。记得有一次为了向妈妈显示我已经长大了,不再叫妈妈“妈咪、老妈”之类的称呼,而是生硬地学着妈妈叫外婆那样叫妈妈“妈”可不到几天,自己又叫回来了。

妈妈从不曾松口承认我长大,直到到了小升初战斗的岁月。我觉得就是那半年,实实在在地摧毁了我的幻想,把我从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拽了出来。

真的是一夜之间,班上少了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同学像被施了魔咒一般开始每天重复一样的动作:上课,做学校的卷子;下课,做培训班的卷子;回家后,还做家长布置的卷子。

一夜之间,我这个晚熟的小屁孩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现实,同时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下课找好朋友玩,没有人搭理我,都在做题;放学和同学一起回家,平常“不学无术”的一群人居然在路上背古诗,而我就只能充当个听众;晚上做作业打电话跟同学对答案,没人接,原因只有一个:这种时候都各顾各的了,还有谁管你。

一夜之间,我仿佛变成了战士,穿上光彩熠熠的战袍,手握银光闪闪的长矛,无畏地踏上征程,开辟属于自己的未来。懂得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强者为王!没有人可以改变,成王败寇,即使是朋友、是伙伴、是同学,上了战场一样全是“敌人”。有人在不断倒下,也有人在不停追赶。命运的操控杆只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懈怠,不能放松,更不能眷恋,我的未来式由我做主!

褪了层皮,还算有惊无险地撑了过来。初中开学的第一天,妈妈拍拍我的头说:“宝贝,你长大了!”然后,还有什么是不能释怀的呢?

还是喜欢看那刻在卧室墙上一道道包含成就感的刻印;还是喜欢仔细寻找脸上的“青春痘”;还是喜欢站在自己家的称上称重,然后偷偷瞟一眼单位前的数字;还是,相信童话。一路走来,还将一路走去,我,就这样慢慢长大……

【篇五:难忘的比赛】

一晃眼,昔日还在无忧无虑打打闹闹的我们,马上就要步入初中,仿佛昨天我们才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哭着走进这个未知的校园,今天就要跟它挥手告别。这里的一切就像是场梦,有些模糊不定,有些刻骨铭心……

为了使我们在最后几个月中生活更有意义,学校在运动会上增添了一个新项目——拔河比赛。

首先是八强进四强的比赛,我们和八班比。哨声吹响的那刻,操场沸腾起来,“加油,加油……”的声音震耳欲聋,经过了三场激烈的比赛后,我们赢了!那天下午我们都很兴奋,接下来我们都精心准备着第二天的比赛。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这场,如果赢了,就是前两名。比赛开始了,还是一样的场地,一样的叫声,只是,不一样的对手,选手的力气在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中减小,当第三局裁判吹哨的那刻,有好多同学都哭了。我忙着安慰比赛的同学,我清楚的知道,他们哭不是因为输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是用不光彩的手段赢的,可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话。虽然大家都在互相嚼舌根,说别的班这不好那不好,不管怎样,最后也没赢得第三名。

回到家后,冷静下来想想,可能六班没有作弊,并没有规定不准踩绳。说别的班十一个人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虽然分线不一样,但中途也交换了位置,这说明还是我们的实力不够。

我们都学过《画杨桃》,在这篇文章中,老师让同学们站在不同的方位画杨桃,之后每一个同学画的都不一样,因为杨桃的每一个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不同的地方观察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事情是多方面的,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判断,要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赢的是我们,谁又能保证别人不说闲话呢?

“成王败寇”的道理谁都懂,输了就是输了,我们玩得起也输得起。我相信,努力了,即使没有成功也值得肯定!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在一起不是相互比较,相互指责,相互评论的,而是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的。

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篇六:跟随勇敢的心】

当红拂的衣袂轻盈地划过深夜的风,当托尔斯泰的马鞭响在出走的长途,当张骞的目光遥遥地投向身后的长安,他们的绣鞋、马靴和步履,是真实而又决绝地踏上了一条崭新而孤独的道路。

他们跟随着自己勇敢的心,用足迹做出了对命运的回答。

什么时候我们在掩卷叹息,叹息他们的决然和勇敢,艳羡他们所获得的万里云天;同时,我们又自觉地跟随着大多数人的步伐,走上了自己并不喜欢却最为安全稳妥的道路。把那一条耀眼的梦想的道路,孤独地遗落在了书卷之中。

我们总是在得失利弊之间权衡,看似谨慎周密的态度下隐藏的是我们的功利和怯懦。我们警惕地打量着前路,投入地想象着未知的艰辛与困苦。即使内心在沸腾,灵魂在喧嚣,我们依旧是最失败的旅人,用幻想中的荆棘和泥泞束缚了前行的脚步。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赞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潇洒时,又有多少人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我们一直在呼唤自由,却永远选择安全。

但其实,道路本来无所谓对错,真正重要的是适合与否。我们去何处寻找适合与否的标准?那最终的也是唯一的裁决,仅仅出自于你的内心。屈从于他人的标准,只会让你沦为他人意志的奴隶。豫让牺牲了一切投身复仇却依旧失败,谁又能说这条道路不适合他?他临死前的满足与欣慰将战胜世俗那成王败寇的断言,赋予他的生命以光辉。他勇敢地选择并且坚持了自己的道路,九死不悔地长途跋涉;他的坚定已经证明了这条道路对他的价值。

跟随勇敢的心,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常常会被看成是任性和愚妄。但一个真正勇敢的,看似自不量力的选择,实际上高举出了一个人不甘于平庸的灵魂和独立的人格,闪烁着追求自由的精神光亮,那是以“人”的身姿对既定命运和历史必然的轻蔑一哂。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是坚定的意志,长远的目光,但最重要的是拒绝做人潮中一滴被裹挟的水。哪怕最终我们流向的依旧是众人的方向,这个选择也应当由自己做出,凭一颗勇敢独立的心灵。

我始终认为夸父追日是中国最美的神话。千百年过去,那顶天立地的身姿依旧在这世间向着太阳勇敢地不知疲倦地奔跑。他一个人奔跑得太久太久了。让我们一起,携一颗勇敢的心,陪他一起追逐自己的太阳。

哪怕化作桃林,也是在奔跑的长途。

【篇七:走近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崇敬的心情,敬佩的心情写下了那个“不肯过江东”的你——项羽。

初次见你,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那司马迁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先主刘邦——你的对手,大费笔墨地赞扬了一番,却也给了你这失败者以足够的尊重——你是唯一一个没有做皇帝却被写入本纪中的人。这颇与“成王败寇”的历史准则不符,也令我将《项羽本纪》认真读了几遍,这才明白,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你出身于贵族世家,却不与一般的纨绔子弟为类,你胸怀大志,少年时便许下:“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壮志,并不断为之努力。壮年时的霸王举鼎使你崭露头角,那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使你的才华得以充分体现,在那混乱的战场上,你镇定自若,当真应了那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你的勇猛与谋略,便是那周郎也望尘莫及。

出身于贵族世家,书香门第的你,骨子里却有武人那种不拘小节的坦率,一诺千金的气概。在刘邦攻入关中,“欲称王,使子婴为相”的情况下,你仍能在鸿门宴上坚持对叔父项伯的承诺。放掉刘邦,完全不曾考虑放虎归山对你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只知,君子应一言九鼎。这种气势,哪是刘邦那猥琐的市井混混比得上的呢!况且,若非巨鹿之战吸引了秦军主力,刘邦那厮怎能先入关中?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样的你走到了乌江边,却没有惊慌,只是最后一次舞动手中的宝剑冲向敌人。历史是公正的,刘邦胜了,胜利的光环却掩盖不住他性格上的污点,而你,虽败,犹荣。

项羽,走近你,我读懂了你。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