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甪直的作文】
朋友,你到过古镇甪直吗?你品尝过我们这里的土特产——甪直萝卜吗?它色泽红亮,香嫩可口,咸中有甜,甜中带鲜,吃了使人大开胃口。所以每年七、八月“甪直萝卜”上市后,我非要叫爸爸、妈妈去买些不可。
甪直萝卜韧性很大。一条尺把长的萝卜,你稍微用力一拉,就可以把它拉到一米左右。如果把它切成两毫米厚的薄片,则可扯成茶杯口大小金黄透明的“薄纸”。将它放置在书本上,隐约可见书上的字迹。甪直萝卜保鲜期较长,可存放两三年。
甪直萝卜最早出现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当时的酱菜作坊“张源丰”首创,称为“甜酱萝卜”或“源丰萝卜”。解放后才根据产地甪直,定名“甪直萝卜”。
甪直萝卜选料严格,腌制技术要求高。初冬,采购常熟、梅里等地的新鲜长萝卜,以去头去尾后长1尺至1尺1寸,直径1寸左右为宜,而且要求没有疤斑,光润匀直。制作时先将选好的萝卜洗净放入缸内,加上盐,然后压上与萝卜同等重量的石头,使萝卜逐渐脱去水份。开春起缸,将腌过的萝卜滤干,冲洗消毒,再浸入甜面酱中复腌。一直到五、六月份,再进行翻缸,一条条勒去萝卜上的面酱,然后放在烈日下曝晒,每隔两小时左右翻动一次。曝晒3天后再把萝卜放进缸里,并放入各种香料封缸,大约半个月后便可开缸出售。从采购萝卜到制成出售,大约要七、八个月。
甪直萝卜价格较贵,每500克要7元左右,超过了肉价。但买的人却很多,有的.买了自家品尝,更多的是赠送亲朋好友。现在,它不仅跃上了上海西菜馆的餐桌,而且远销海外。海外侨胞在品尝中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特产一一“甪直萝卜”。它包融了多少浓郁的乡情啊!
【篇二:胜却人间无数】
与自己所爱的事物在一起,似乎总是浪漫的。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与家乡亦是如此。在中国南海边有一历史小镇,名唤碣石,那儿便是我的家乡。
闲听潮起潮落,坐看晨兴昏至,树一叶扁舟,撒落一方渔网,惊起一番波澜,在家乡生活的每一天恬淡美好……
青青冠叶属,绵绵无限思
夏天的风是卷着热气的,孩子们受不了的只得穿着背心,老年人更是蒲扇不离手,而它却拿南城区的那棵老榕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这棵老树在这有多少时日了,打记事起,它便一直在这,久而久之,也便成了家乡的一个地标,许多人相约总有人会说一句:“老榕树下见。”老树身上看不出四季更迭的影子,它总是亭亭玉立,冠盖相属。春末夏初,粗壮的树干上总会卧着许多蝉,振振翅膀,叫声可传得很远,树下有摇着蒲扇的老人,蒲扇一起一落,伴着蝉声,闭着眼,十分惬意。老树似一位老者,树须一年年地下垂、下垂。而这也吸引了不少熊孩子来拉扯它的‘胡子’。小时候,每每放了学,我便与小伙伴一同来这捡树叶,我喜欢将树叶放在手心,让叶脉顺着掌心不断向外蔓延,带给我这小小的一方清凉。那时,也少不了一些男孩子往树的高处爬去,像攀附在树上的猴子,给老树添了几分年轻的朝气。
老树在此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它周围的事物换了好些新面孔,而它任然在这,现在是,未来也会是。长大后,我搬离了老家,离老树远了,但无论时光荏苒,我依旧喜爱说起那句温暖的,“我们老榕树下见。”
报答春光处,应许碗中食
当阳光在月亮与云的碰撞交相出世时,街道上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了。几处人家的老人悠悠的走着,拐杖起起落落的声音。小道以碗筷交筹敲击的声音,哗而不喧。想着定是哪家谋生的人推着摊车行走在小路间,闻着香味,必是家乡特色“面猴”。被其吸引着,连思绪都伴着脚步被勾走了。南方的冬天远不比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但在这天气吃上一碗热乎的甜面猴是绝佳的享受。
不止是甜面猴,“豆花”、“菜头丸”、“瓮糜”,也都是家乡特色,而对我来说,在碣石,最有特色的还是那“甜粿”。每到过年,它自是每一家都会张罗的食物,一筐“甜粿”需要好几个小时才吹制好,耐心是最少不了的。小时候,我看奶奶在做“甜粿”时,每隔一小时便会往锅里加水,加水也不是乱来的,水不可以溅到筐里,不可过多,每次加水后要抓紧拿起擀面杖搅拌几下,一圈又一圈。也正是因为它复杂的工序,只有过年,人们才会特意去制作,而平时想吃的人,就必须到北关附近的一家小摊位去,摊主是一对老夫妇,一年四季,除特殊日子外,他们绝不会缺席。摊位很小,巷子不是很宽,在夜晚,尽管周围很暗,那儿却是最热闹的,路灯透过摊车玻璃落到老夫妇身上,那儿便成了暖眼般的存在。家乡的人去那买“甜粿”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而老夫妇也不像是在做生意,更是在生活。
有人说,热爱美食的地方,美食自然也多,然而,热爱美食何妨不是人们热爱生活的一种态度,家乡的美食为何多,似乎在此时有了答案。
潮打岸边石,沉醉不知归
听南风从浅澳海上慢慢道来她的故事,欲看穿浪卷黄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入眼的却是那伸入天际便看不见边了的湛蓝的海……
碣石靠海,浅澳就像他的浪漫情人,陪着他一起坐观日出晚归。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惠及浅澳,它同海岸一起觉醒,潮退得很远,又一鼓作气赶回来,收而又兴,朝朝暮暮。沙滩上大大小小的脚印由深至浅,直至逝去浪声陶陶之中。
浅澳,没有太多华丽,岸上那几块突兀着的石头,增添了几分浅澳的不平凡,流苏一样,错乱的摆放着,它总是吸引着人攀上它的最高处,以俯望这大好水色,欣赏它的浪漫。海风喜欢和她相依相偎,偶尔,风快速闯过石缝,引起呜呜的声音,竟像个小孩子哭泣。
我喜欢背倚山石,坐观潮水,在日与风的柔和下听浪卷浪舒,看渔民在日暮下拉着渔网归来,听这位不一般浪漫情人的述说……
家乡是眼波流转间的心动,是风月同天换不来的灿烂星河,我见家乡多可爱,家乡见我应如是,我与家乡的邂逅,是一场旅途,胜却人间无数。
【篇三:第一次做饭】
我平时经常看妈妈给我做饭,一直都想试一试。今天,妈妈终于同意啦,不过,妈妈要在旁边督导我。
我要做的是我最喜欢的京酱肉丝。先把猪里脊肉切丝,加盐、白糖、胡椒粉、料酒和淀粉抓匀。加这些调料时,一直是妈妈帮我加的,因为我是第一次下厨,不知道各类调料的比例,所以只好请妈妈帮忙。接下来,该做酱了,我倒了五大勺甜面酱,之后是放蛋清。我拿起一个鸡蛋,一磕,呀,不好!蛋壳也掉进去了。再拿一个鸡蛋,小心的,轻轻的……yes!再放几勺水,ok!接下来再把豆腐皮切成正方形,用水焯一下,然后把葱切成细丝,放到盘子里备用。好了,能炒菜了!倒一些油,肉丝倒进锅里,炒熟,盛出来,把甜面酱倒进锅里……
啊!我不小心把油溅到身上了,好烫!不过还得继续炒,我硬着头皮继续。可以放肉了,我把肉丝放入,让每一丝肉都均匀地沾上酱……出锅了!
摆好盘,我让妈妈尝一尝。妈妈卷起一个,细细品味。殊不知我的心正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呢。“好吃!”太好了!我也卷了一个,吃了一口,嗯,真的很好吃。
第一次做饭,成功!
【篇四:我的家乡绍兴】
当你来到绍兴,一定会看到那一座座古老的石桥,一定会听到环城河边乌篷船船桨划动的声音,一定会闻到那臭豆腐臭中带香的独特气味,这些元素散落在绍兴的各个角落。
绍兴的环城河边有几座石桥,桥是拱形的,中间凹进去的部分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圆,这圆不是数学上的图形,而是绍兴所特有的文化景观。我已数不清有多少只乌篷船在石桥下自由穿行,每一次看到乌篷船穿过石桥时,我总是望着它尽情地发呆。也许是因为它经过时总是很悠然自得。石桥,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砌成的桥。每一块石头都像方块形的砖块,一块叠着一块,非常坚固。即使过了千百年,无数的人、马、车从这里走过,驶过,这几座桥也没有坍塌。绍兴的石桥和河北的赵州桥分别代表了南北方的桥文化,体现着各自独特的美。
沿着环城河走了几十米,耳边传来“买臭豆腐喽”的叫卖声。鼻子里便钻进臭豆腐又香又臭的独特气味。我走进一家臭豆腐店买了一碗臭豆腐,边走边吃,完全忘了四周的风景。
绍兴的臭豆腐表皮金黄,上面有一个个小突起,闻起来很臭。我喜欢在它上面裹上一层甜面酱,一口咬下去,臭豆腐那金黄色的外衣破了,露出白嫩嫩的肉,顿时一股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孔,香味瞬时取代了原先的臭味,既美味又神奇。我吃了一块又一块,三下五除二,马上就把整整一碗臭豆腐倒进了我的胃。
我爱我的家乡——绍兴。
【篇五:烧烤大狂欢】
今晚,我家要来一场“烧烤总动员”!
妈妈开始烧烤了,只见妈妈站在烧烤架前,围着围裙,手里拿着各种肉串,旁边放着烧烤料,仿佛沙场点兵。没一会儿,一阵阵肉香直逼我的鼻孔,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串串令人垂涎欲滴的肉串诞生了。鸡腿外面还浸着蜜汁,灯光下闪闪发亮;面筋烤得焦黄焦黄,刷上辣椒酱;火腿肠表面用刀划开口子,被烤得外酥里嫩,再配上爽口的生菜,简直让人食指大动,吃得“马不停歇”。
肉类很快被我们风卷残云般消灭掉,妈妈又拿出一些面食烤着吃。哇!妈妈像个魔术师,竟然把普通的面食烤得这么香:包子焦黄焦黄,再刷上甜面酱;馒头片烤得脆脆的,撒上孜然;就连我不怎么吃的饺子也被烤得流着油……
妈妈的手艺真可以和五星级餐厅厨师相比了!我们边吃边聊,吃得热火朝天。我本以为吃到这里,今天的烧烤大餐就要结束了,没想到,妈妈又神奇地拿出了一些鸡翅和青菜,鸡翅被烤得又红又香,上桌时还冒着泡泡,味道实在是爽口极了!
今晚的“烧烤总动员”实在让人回味无穷,口齿留香!
【篇六:我是“小吃货”】
快乐的寒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又气派又漂亮的大城市——天津。
说起最让我感兴趣的事儿,还得算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街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品尝到了许许多多好吃的。
在古文化街,超级大的羊肉串真算得上“巨无霸”了。天哪,它简直和我的胳膊一般长了。烤得金黄的大肉块上,“滋滋”地冒着油,香喷喷的孜然味害得我口水都流了出来。我大口大口地开吃了,不一会儿就把这个大家伙吃了个精光!
别看意大利风情区到处都是一片异国他乡的模样,可我记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煎饼果子了。爸爸告诉我,煎饼果子是天津的特产,来这里参观的外国人都特别喜欢吃。爸爸排了老半天队才给我买了回来。看,外面是又香又脆的鸡蛋皮,飘着香气的绿豆面饼,里面夹着香香的油条,抹上甜面酱,还有绿绿的小葱花,咬上一口,又好吃,又解饿!
在南市食品街,爸爸妈妈买了好多天津的特产——香酥的大麻花、甜甜的栗子羹、薄薄的云片糕……真是数也数不清。这下子够我好好吃好几天的啦。怪不得,爸爸叫我“小吃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