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见】
遇见,词墨诗香,我自如梦
——题记
微云如画,细水长流,正是一年橙黄橘绿好景之时,我愿化作荆钗布裙柔弱温婉的江南女子,捧一卷诗词古册,顺着青色的瓦檐,顺着曲折的巷弄,顺着细长的垂柳,去品尝唐诗宋词的隽永与温柔,去品尝那宋时烟雨唐时风,勾起落花丝丝轻愁。
那唐时细腻清冷的凉风,吹过长安古巷,吹过灞陵桥头,拂过风流才子的翩翩衣带,撩起绝色佳人的层层薄衫纱裙。那豪气万丈的风拂过李白略带酒气的发梢,李白笑道“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那薄凉凛冽的寒风灌进杜甫打满补丁的布衣,杜甫叹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那风是白居易眼中的“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做黄金色……”
那宋时柔情温婉的雨,飘过姑苏城外,吹过扬子江头,那柔情的雨飘湿了豆蔻少女的翩翩衣摆,打湿了江南才子的本本书卷……
那是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英雄泪,还是刘辰翁的“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征夫泪,又亦是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苦泪,还是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愁思泪?
十年一觉诗词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我犹记得吴道子宣纸上流畅的线条,记得李太白口中吐纳的浓浓酒意,记得杨玉环霓裳轻舞是佩环叮噹,记得多少诗词中的良辰美景,花好月圆。
念一卷诗词,遇见仿佛从淡淡泛着墨香的历史中走来的诗词,如梨花般飘飘洒洒的来了,没有牡丹高贵的艳丽,没有菊花高冷的坚韧……梦见,与你醉里一见,你隔着青衫渐行渐远。
诗词从历史的文化古蕴中与我相见,如那风的清冷,水的清虚,光的隽永,月的柔情。我愿生在彼时,能在巍峨的山巅举目四望,能在细草微风的原野上偃仰长歌,能在江枫渔火中对钟而眠,能在江雪里独钓寒江……
遇见,词墨诗香,我自入梦,沉醉其间,枕着琴声做一场崇古雅治的清梦,一醉,便是千年……
【篇二:苏州的水】
我想念姑苏的水。
姑苏城一直以水乡闻名于世,纵横交错的河流或宽或窄,穿梭在姑苏城的大街小巷。
初中以前的童年时光,我基本都是在姑苏城里度过的。那时,我家还在古城河附近。有水,自然便会有桥,古城河上也不例外,离我家最近的一座桥是新市桥。新市桥下有个新市桥游船码头,那个码头现在应该还在。大概在我六年级之前,新市桥下有一个很大的长方形广场,它就傍着古城河水。站在广场上隔水望向另一岸,便能看到环古城步道。
那时的作业很少,夏天的晚上,我经常会同奶奶还有邻居家的阿婆和她的孙女一起去广场上玩。出了小区走一会儿,过一个马路便到了。广场上灯火通明,码头上的灯和广场上的灯交相辉映。这里的人是极多的,两位奶奶一来到广场便迅速加入了广场舞大军,不一会儿便淹没在了人群中,现在只剩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了。我们东窜窜,西逛逛,在一个个摆卖玩具的地摊间穿梭,虽然奶奶们不准我们买,但是饱饱眼福的感觉还是极好的。看腻了玩具,我们会回到奶奶们跳舞的地方,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寻找奶奶们在哪里。有时也会被映在桥洞壁上水波的光影所吸引,深吸一口气能闻到古城河水特有的气味。路过的游船时不时划过平静的水面,水面立刻顺着船头荡起层层涟漪。
古城河畔的柳树很多。夏天,柳树长得正盛,我们会踩着石阶摘下一支柳条,编成一个柳环戴在头上,小伙伴们互相逗趣,大人们却会慌慌张张地拿掉我们头上的柳环,责怪道:“有虫子的,脏!玩玩就好了,不要戴在头上哦!”我们也只好答应,又拿起柳环当飞盘扔。
古城河畔的风是清凉的,吹荡了柳枝,吹起了涟漪,吹来了古城河水的味道,也吹走了时光和童年。
六年级的时候,那一带造地铁,广场周围小树林里的树被一棵棵地运走了,广场被围了起来,变成了工地。那一带好像只留下了那个游船码头。城市的发展总是要淘汰一些东西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新市桥下,古城河边,承载了我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物是人非事事休”,童年时光随着时代发展、时间流逝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很多事物会因为种种外界的原因消失,但是记忆不会、回忆不会。
我依旧想念古城河畔,想念姑苏的水。
【篇三:姑苏城之秋】
姑苏城之秋,瑟瑟寒风,草木摇落霜。
如果丹桂是喜迎金秋之喜讯,那么,荷花便是追随夏天一同离开的信使。荷花落尽,香气散尽;荷叶残败,使人在本就悲寂伤怀的深秋中,又抹上了一层惆怅之情。
盛夏的结束,也正是金秋开始之时。拙政园这座古老的南派园林,用枫树抢先染红了整片天空,枫叶连着枫叶,几乎不留间隙地占满了整片园林。
走进林间,叶子沙沙的响着,随着风而落下的,是一场优美的带着些许深秋色彩的风之圆舞曲。叶儿纷纷来到了河上,盼望着它们下洋航海般的远行,但园内的水流可不这么想。她像是他们的母亲,小心地把她的孩子们托举着,不想让他们受到任何一丁点伤害。整个入秋的园林也因为这一情意满满的举动,而变得柔软,让人感到心头一热。
秋日,花残,草绝。踏着微黄的桂花香,俯瞰枯败的黄叶。本是这么一副悲凉的景色,却神奇的为秋日的苏州博物馆平添了几分庄重之感。
黑白分明,错落有致,苏州博物馆自打建成那天起,便成为了苏州人心中那不可取代的存在。20多年间,这里见证过太多太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了。
场馆外,微光从熙熙攘攘的叶片中挤出来,迫不及待的,一下子跳到了因为一刻钟前还下着雨而潮湿的屋檐上,引得旁边的三只花猫也十分惬意地打起了哈欠,然后又昏昏地睡了过去。
这几座徽派建筑不仅面上精美,里面也别有洞天。精美的古代丝绸与历史悠久的陶制彩瓶也是世间文人、文化的住持,占尽了艺坛之风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明朗的秋日格调,想是只能在苏州这种富足浪漫的城市,才能欣赏的到吧……
【篇四: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
时代的变迁,岁月的轮回,历史的滔滔江水源远流长,沉淀下无数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随着光阴的流逝,爱会退热,恨会淡漠,愁,只会永埋于地底。唯有希望,能顺着历史的长河,蔓延下去。
或许有人问,希望是什么。
我无法给出答案,只能说,希望是存在的,它的根茎不知扎在何处,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或者说,希望是缥缈的,你不能确定它有,也不能否定他有。但是,希望,它有本身的延续性,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昔日的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在他的眼里仅仅只是回忆故国灭亡的伤痛,使他几欲绝望。就是这种绝望,让他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千古绝唱。也就是因为灭国的这种痛彻心扉的苦楚,成就了一代词人。寂静,空无一人的西楼上,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他高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历史的黄沙淹没了多少帝王亭阁台榭,他是唯一么?但唯有他,灭国后,虽屈于宋朝,却一直心系故国。是他,南唐后主,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吟遍了苦楚,唱遍了离愁,却赢得了永恒。
十年寒窗苦读,希望有一天衣锦还乡,却怎料仕途多坎坷,时局变迁。安史之乱,拆散了他和家人,只得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晚,只身孤影,独上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面对“江枫渔火”,忧思难忘,深深感叹。弹指间,他便错过了名利场,好生失望,而正是这种无奈的失意,成就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也因此,张继,这个名字震撼了文坛!
命运多舛,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生命默默奉献,在辽阔的现实空间中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一个陷入黑暗的她,错过了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却能让海伦精神传遍每一个角落,一个陷入安静的他,错过了清脆悦耳的世界却抓住了音符,让《英雄交响曲》显于世间。
正如普希金所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希望的火苗要细心呵护,不能让暴风雨将它熄灭,而将我们至于一片黑暗和绝望之间。
当我们错过太阳的时候,不要心灰意冷,我们要守住希望,因为还有月亮和星星;当我们又错过月亮和星星时,不要自暴自弃,我们要看到希望,因为明天还有太阳;当我们什么都错过的时候,也不能放弃希望,因为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篇五:别有风情——姑苏】
穿行于粉墙黛瓦,徜徉在水巷石桥,心情分外澄净。耳畔,吴侬软语是那样的宛转动听;眼前,姑苏城依然秀美典雅,纵烟雨霏霏也遮掩不住其独特的魅力。
正值阳春时节,蒙蒙的细雨如烟般落下,姑苏感受到了雨的存在,敞开胸怀,让雨流入自己的心田,使之成为一部分。姑苏的水,可爱轻盈。它不像长江黄河那般气势磅礴,也不像大海那样一望无垠。水如温柔的少女与姑苏城缠绵。每每看到姑苏的河时,总会给人以别样的享受。
站在河畔,小楼白壁青瓦,柔柳参差披拂,更映衬了水的净。遥望河上,石桥古老精致,青石板斑驳,使水更柔美。沿着石阶走上小船,烟雨朦胧中,流水静静流淌,微风中皱起的粼粼涟漪,是姑苏深深的凝眸。就这样,悠扬的古韵随着船儿,与我的心一起醉在姑苏悠悠的水中。
再到姑苏的园林走走、看看。最美的景不一定是园林,但园林一定是最美的景。它不像九寨沟那般绚丽,也不如颐和园那般富贵雍荣,它只是姑苏的后花园。轻轻叩开那古老的木门,来到幽然沉静的亭台楼阁前,绵延中错落有致,青白灰分明里尽说着大气和典雅。满园的明媚春光,绿意融融,像是步入一个朦胧的梦……
穿行在古老的园林中,一种静静的深入内心的宁静,来自锦鲤游弋的一泓清水,穿梭其间的石桥小径,散发出清韵的曲折长廊,还有那点缀其中的奇石花木,正如范仲淹所写“百草千花特地繁”。漫步在小径上,在阳光温暖柔和的照耀下,向更幽、更美处寻觅……
这般美景似乎应了苏州人——秀。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一位位著名的文人充实了姑苏的历史文化,筑就了如今现代而古典的姑苏。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写道:“当时的苏州十分沉静,但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厚实的灵魂。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苏州保存了风韵的核心。”可以说,余秋雨先生一语道破姑苏文化的内涵。
我们不像东北人那样豪爽,也不像草原儿女那般洒脱,我们有我们的独特之处。如果非要解释,可能是因为姑苏人大多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吧。你听,姑苏人讲话,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如姑苏水的温柔。再看,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彬彬有礼……可以说,姑苏二千五百年的无限韵味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已经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怎能不澄澈、灵秀?
姑苏简约而自然,恬静而安宁。它的美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驳落,不会因尘世的喧嚣而褪色。姑苏,诗一样的姑苏,怎能不叫人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