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相关作文

【篇一:冷与热】

我们对于冷热感受,最直接的便是水的变化,遇热沸腾,遇冷成冰。奇妙的变化却不改变其本质。冷与热就如同下沉或上升的两团雾气,相互交织,看似简单的独立,却能在交界处开出花朵,而能在冷热交织中骄人怒放的花,何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平衡呢?

说起冷,先想到的景象便是南极北极,冰山冻海,再或就是穿着厚厚的棉衣还瑟瑟发抖的冬天。冷是人对外界温度变化的相对感受,最初只是对于冬天的描述,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冷也有了心冷的意义,人们对于失去、背叛、死亡的理解,使冷也在无形中有了几丝绝望的意味。人们总是讨厌冷,因为古时人们对冷的无能,冷将人冻伤、冻死,多少人曾在寒冬之夜抽动的昏死过去,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冷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最用,人们抵御寒冷的技术进步,让人类更加强大。

而与冷相反,热总是让我想起些小事物,蝉鸣、树阴、冰块、短袖,或许他们并不搭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与冷相同,热也只是一种相对感受,同样随着语言发展,具有了比喻意。但与冷不同,热是指温度升高,比喻意也象征着美好,热往往指明了生机,如同夏日的森林,哪有不生长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热所带来的也有不小的副作用:生长,让食物发霉、腐烂;高温,又让土地干裂,水分不再平衡。每当这时候,或许人们还些许有点怀念冷。

这样说来,其实冷与热在物质上各有利弊,而在精神层面,人们往往袒护热,不只是在中国,冷与热在语言上的应用竟有着如此高的相似度,就好像英语中的热心,竟然真的可以看到热的存在,而对与冷,人们则是一致打压。但其实冷与热都是两极,都是不可走到尽头的两极,可以简单认为,寸草不生的冰川与荒漠便是冷雨热的两极。

就好像在现实中,人们总会发现丑恶:毒奶粉、地沟油、假胶囊。人们也会发现美好:最美教师、司机。他们都是社会中恶或善的代表,同时也是冷或热的。有人总是在抱怨社会的不公、潜规则、不良风气;也有人在为自己的付出能被人认可而喜悦,为社会的进步而欣慰。

可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过多倾向于丑恶,我们能听到周围的人说最近哪里又发生了什么恶事,却并不经常听到什么善事,或者听到后也大多忘却了。但可别忙着下结论,说社会风气完全败坏了,与之相反人们对于恶的关注说明的是人们还关心着社会,还在积极改造着社会。也就是说,对恶关注,说明社会上的恶事并不多,人心是好的;再换句话说,或许当人们开始更关注善时,社会已经走得不成样了。善恶之间的相互映衬,透露出的丝丝缕缕的关联,虽剪不断,却理得清楚。

善与恶本来就是共存的,如同冷与热,失去一方后,另一方也就没了价值。只有冷热的中心,才是我们应祈求,不!是我们应为之奋斗的。冷与热所折射出的,不是对热的赞美,也不是对冷的斥责,而是对冷热之间,那人间的美好祝愿。

【篇二:冷与热】

“热”后隐藏着冬的凛冽寒冷,“冷”后亦也可守候着一个温暖热烈的春。

人生冷热,相生相惜。

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多年终被放国。他饱受屈辱数载,以“卧薪尝胆”吼出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直言触怒汉武帝而受宫刑。他忍受各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以“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挥洒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屈原,一生坎坷,年轻的仕途顺畅后多次被贬,后他那赤诚之心永沉汨罗江底,以“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写下了《离骚》。

贝多芬,28岁听觉减退,48岁完全失聪,面对此等冷酷现实他仍不气馁“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奏响了命运交响曲。

梵高,他将他的一切献给了艺术与最爱。他为爱割耳却遭受抛弃,面对冷漠压抑的生活画出了鲜艳的向日葵。若没有这冷的冷酷何来这热的温馨?

古有人雪中送炭,殊不知若无这天寒地冻,那这一片好心也终究只是画蛇添足罢了。

人生冷热,相互依存。

《红楼梦》里有财有权的贾雨村褪去一身光环后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声名如日中天,这光与热散尽之后也只落得了“江郎才尽”的下场。天有不测风云,“泯然众人矣”的仲永不也上演了热转冷的悲剧吗?没有“热”时的沾沾自喜,何来“冷”时叹息不已?

人生在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总得烧一壶冷水,才能泡一壶热茶。

【篇三:一碗粥道】

我们家新搬到这个小区,不久。

小区门口开着一家粥店,据说已经有好几年了。

粥店不大,生意却很红火,每天早上步行去学校总能看到队伍排成了长龙。作为吃货的我,这等美食怎可放过?于是心心念念着的都是哪天早晨去尝一尝。

终于有一天,美食克服懒惰——我早起一回,来到了这家粥店。粥店里尚未太多人,于是很轻松到了柜台前:“两个蒸包、一个煎包,嗯,再来一碗粥。”伙计朝屋角一指:“喏,粥在那儿,自己去盛。”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到角落,只见一个大铁桶旁边是一张方木桌,木桌上摆着两排碗,皆盛有半碗粥。我摸不着头脑,正想寻个空碗来盛粥时,一位女顾客走过来,端起半碗粥,熟练地拿起桶里的长勺,又添了半碗。我不明就里,便也学着她的样子,将粥碗添满,双手捧着,挪回座位。

一个穿着亚麻色上衣的女孩子把我点的包子送到桌上:“以前没见过你。”她笑吟吟地跟我说,又朝左面的长桌努努嘴,“还可以再去夹点咸菜。”说完便要走。我赶紧喊住她:“哎,你们为什么只盛半碗粥在那里呀?”小姑娘一听,笑着转过身来,调皮地冲我眨眨眼睛:“你喝喝看有什么不同?”我疑惑地拿起筷子搅了搅粥,就着碗边轻轻吹了吹碗里的热气,小心地呷了一小口,细细地品着——冷热适中,味道醇浓,口感极好。我顿时明白了:别家店里的粥,总会让赶时间的人烫得舌头酥麻,亦或是太凉,让你的胃一上午都不舒服,而眼前的这碗粥温度刚刚好。

一碗粥道——一份周到!

看着我恍然大悟的样子,小姑娘笑意更甚,两只大眼睛变成了两弯细长的月牙:“现在明白了吧?我们把半碗粥盛好放在那里凉着,顾客自己再对上半碗热粥,吃的时候就刚刚好了。”她的眸子里盛满了亮晶晶的阳光。

店家是把每一个顾客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来为之着想吧?这干净整洁的桌椅板凳、清洁光亮的地板、细致入微的服务,居然有了一种在家吃饭的感觉……

姥姥每天总是早早起床,精心搭配各种材料,小火慢熬,为我熬出香浓的粥。尤其是盛粥的时机把握得恰到火候,扣准我吃饭的时间,让那粥刚好冷热适中,使忙乱的我总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端起碗来大口大口直接喝。

小姑娘还在忙碌地穿梭于桌椅之间,不停地招呼着来吃早餐的顾客。

店里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怀揣着感动慢慢地走出小店。

店外,阳光正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