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字的奇思妙想】
数学真是个奇妙的学科,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数字了。
数字有很多种书写方法,比如古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比如阿拉伯数字:“1”、“2”、“3”……还有中文的“一”、“二”、“三”、“四”、“五”……你看,同样是代表数字,可是书写出来却有这么多种不同。
是不是很有趣呢?
关于数字,如果展开想象,还有许多很好玩,好笑的对话,我就想到了两个。比如0对8说:“胖点就胖点呗!系什么腰带呀?”还有0对1说:“瞧你瘦得跟猴似的!”1有对0说:“瞧你胖的跟秋天的熊一样!”是不是很搞笑很形象呢?如果你开动脑筋,说不定能想出更多奇妙的对话咧!
关于数字谐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比如:“1314520”代表一生一世我爱你;“795”代表“去求我”;“88”代表“拜拜”等等。
关于数字的成语也有很多。比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当然数字中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如果你也对数字感兴趣,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
【篇二:欢乐的春节】
盼了又盼,终于盼到了年三十。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中。
鞭炮噼哩啪啦地响声唤醒了我和妈妈,我们连忙穿好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对着镜子欣赏了一番,我觉得自己变了,长得更高了。爸爸拿出一幅对联,我高兴地念道:“五福临门好运来,金虎生威同广进。”
贴完祝福喜庆的春联,过了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去奶奶家,奶奶连忙为我们做饭。我拿了水果刀削了一个苹果递给爷爷,爷爷夸我说:“我的孙女长大了!”
吃饭了,爸爸把我叫进饭厅,啊,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今天的饭菜真丰盛呀!有鲜美的鱼、可口的凉拌菜,更有香喷喷的饺子。我夹起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爷爷举杯说:“祝你学习进步!”我也举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精彩的杂技和歌舞,尤其是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让我看得眼睛都直了。
门外的礼花“咚咚”地放着,非常美丽。爷爷拿出给我们准备好的压岁钱,说:“这些钱拿着买文具。”说着把一张一百元大钞递给了我。我想:我一定要做个“四好”少年来报答爷爷。夜空的烟花更灿烂,家里的笑声更悦耳。
这春节多么值得我留恋。
【篇三: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广大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我喜欢剪纸艺术是源于我的姥姥,因为她是一位会剪纸的老艺人。
每到过年的时候,姥姥就会拿几张大红色的纸叠在一起,在红纸的背面画上好看的图案,然后用剪刀飞快地剪这红色的纸,转眼功夫一张活灵活现的窗花就出现在眼前。天呀!原来剪纸这么神奇,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变出这么美丽的图画来,就像魔术师的手,那么的神奇!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被姥姥的剪纸吸引了。真羡慕姥姥的那双巧手!
姥姥看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开始教我剪一些简单的图案红双喜啊,小蝴蝶什么的,姥姥先帮我把图案画好,然后让我跟着她剪,姥姥说剪窗花要先难后易,要从难剪的地方开始剪,最后再把最外面的轮廓剪出来。
看着姥姥剪得那么熟练那么快,我感觉剪纸应该很简单吧,可是真的开始剪了我才发现,原来好难,剪刀一点也不听使唤,不是把纸戳破,就是把不该剪掉的剪掉了。这时的我有点泄气了,姥姥鼓励我说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静下心来慢慢剪,一定会剪好的!于是我按照姥姥说的去做,剪刀果然听话多了,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我终于剪出了一只好看的小狗。看着这只栩栩如生的小狗,我好开心!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缠着姥姥教我剪纸。到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好多图案,比如五福临门,金鸡报晓,花开富贵,喜上眉梢等等。再后来学校成立了剪纸社团,我更是积极地报名参加。
剪纸不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而且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喜欢剪纸,我要把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伟大的智慧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我们中国这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