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逢简水乡】
逢简水乡是个美丽的地方!素来有顺德小周庄的的美誉。清清的小河、茂密的榕树,弯弯的石拱桥,颇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说到这,想必你很想知道逢简水乡的传统古色是怎样的吧?好,那请你跟随我的步伐,到逢简水乡走一趟吧!
来到逢简,当然不能错过那历史悠久的古桥。逢简村有两个著名的桥,分别是明远桥和巨济桥。明远桥和巨济桥建于宋代,都是乡中人李仕修所建。我迈步走上明远桥,明远桥果然名不虚传,护栏上雕刻精美的石狮子,而且每一头狮子的形态都不一样。虽说是石刻的,但栩栩如、维妙维肖!
穿过明远桥,来到巨济桥的上面,巨济桥做工十分精细。梁式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石构筑。全长24米,顶宽4。45米,高4。1米,桥拱为纵联砌置法,桥两边各有十二级石阶,桥栏两边各有望柱十四条,柱头雕石狮子,石栏华板刻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装饰。
今天适逢国庆节,热情的逢简人民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节目。
我们先移步来到逢简市场,只见,昔日的菜摊杂货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许许多多的美食摊子,就像一个美食大都汇一样,真是热闹极了!
穿过逢简市场,我们听说逢简小学有表演,我便疾步来到逢简小学。我们只见一堆人围着那里,他们要看什么呢!原来,他们要争着看舞龙!我也不甘落后的走上前。只见个个舞龙精神抖擞,变化万千,此起彼伏,就像腾云驾雾。威武极了!
说到节目,当中最隆重的当然是赛龙舟啦!逢简的各队的队员早已做好拼搏的准备。我们也非常想知道到底是哪队,于是,我们带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来到小河边观看赛龙舟。过了一会儿,赛龙舟比赛终于开始了!无论是老的还是嫩的,大的还是小的,都在尽情的欢呼起来,都在大声喊:“加油,加油,努力加油……”我也跟着他们欢呼起来!此时,欢呼声、鞭炮声、鼓乐声形成了一首激动人心的交响乐……
逢简水乡真美啊!我爱逢简水乡!更爱节日的逢简水乡!
【篇二:逢简之美】
我的耳畔似乎又回响起《梦里水乡》这首歌,逢简环境之幽静、历史之悠久、生活之朴实,深深地迷住了我。今日在逢简的所闻所想,此刻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逢简村的桥,座座历史悠久,巨济桥就是其中的代表。导游告诉我们,巨济桥是在宋代建成的,尽管岁月沧桑,但它依旧存留了当地的风格。一块块大小均一的石头整齐而有规则地拼砌,饶有古老的韵味。它横卧在两岸,桥底的河水倒映在其中,有桥有水有人家,恍若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我和同伴下了桥,沿着河水一直向前走。一棵棵繁茂的大树下,是一幢幢、一间紧挨一间的屋子。抬头望去,小鸟在大树的缝隙中穿行。屋子靠河,每隔几米都会有一个下水的台阶,听说当地人会在河边洗衣服、捕鱼虾和磨镰刀。远远地,我就看到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蹲在河边,我们一同走过去,原来她在磨镰刀。“稀拉稀拉”老奶奶有秩序地上下来回摩擦,时不时拍点水在镰刀上。我沉浸在了自己的想象中——他们的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或许当地的人与这条河度过了一生。当我回过神来,同伴已经走开了很久。
树荫下,太阳慢慢消失了,天空洒下雨滴。树下,有两位老人推着一辆豆腐花。早听说这里的豆腐花味道不错,我就走向老爷爷面前,我还没说话,老爷爷就先开口了:“要豆腐花吗?有钱的给钱,没钱就直接拿一碗吧。”我不敢相信,即刻回了句:“真的吗?”年逾古稀的老爷爷朝我笑了笑:“是呀,我看今天很多学生来参观,一定很多人不会带钱。如果有人饿了,我就给一碗,当然,有钱就要给钱了。”我被他那质朴的话语感动了,老爷爷脸上刻满沧桑,他给我倒了一碗豆腐花,我递过三元钱,他道了声“谢谢”,而我却笑了笑,告诉老爷爷其实是我该感谢他。
老爷爷的一番话语,让我感受到了真正质朴的心灵。正是因为逢简的幽静和美,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一碗极其普通的豆腐花,我却尝到了一种淳朴的味道。也许,这也是一种美,它要比多绚丽的景色都要美。
夕阳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落下,如果逢简古村也因为岁月的流传而变化,但真正的美,一定是永恒的。
【篇三:逢简之行】
一场飘洒的雨后,清新的空气带着阳光的味道。天空湛蓝,纤云不染。春风轻轻拂过脸庞,让人感到无比舒畅。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杏坛逢简水乡游玩。
进入逢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清澈见底,仿若一块无暇的玉石,小河里鱼儿畅游,给平静的小河增添了一丝生机。小河上停着几艘精致古朴的小船,船的两侧还挂着红红的灯笼,大概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吧!
经过小河,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梁氏祖祠附近的对岸民房一角——光绪皇帝御赐的台湾贡品金桂树。这棵树的枝干细细的,叶子是墨绿色的,叶子的两侧还有着细小的锯齿呢!风儿一吹,叶子就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听这里的导游说这棵金桂树已有几百年历史了,我不禁感叹这棵金桂树生命力的顽强。
看过了光绪皇帝御赐的台湾贡品金桂树后,我们继续向前走。沿途中我们还看到不少老人,有的在树荫下乘凉、下棋,有的在河边洗衣服,还有的在家门口搬张小板凳聊家常。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巨济桥。听导游说巨济桥始建于宋宝庆年间,在民国十八年重建,是一座三孔花岗岩石桥。这座桥的工艺很精美,桥上还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呢!这座桥上更有二十八个石狮子,在桥的两侧。石狮子雕工十分细腻、逼真,当真是惟妙惟肖啊!
经过巨济桥后,我们来到了逢简香火最好、规模最大的寺庙——觉妙净院。当然逢简的庙也特别多,但现如今规模最大、人流最旺盛的还是觉妙净院。觉妙净院据说还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尼姑庵呢!每逢佛教重要节庆都会在觉妙净院举行大型斋宴活动。
看过觉妙净院后,我们来到了明远桥。明远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既是顺德最早的三孔石拱桥,也是顺德现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我国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桥面是斜坡形的,应该是以利马车通行。明远桥的风格是明代风格,桥栏的石板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桥两边的柱子雕有石狮子,虽已有些残旧,但却给这座桥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看着沿途的风景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逢简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刘氏大宗祠。刘氏大宗祠的占地面积和气势都是村内其他祠堂所无法比的,大宗祠的正门两侧分别有“阁道”和“台门”两个侧门。传说,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还是汉高祖的后裔呢!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此行中的最后一座桥——金鳌桥。古朴的石拱桥,如翡翠一般通透无暇的绿水和桥下小巧精致的船儿构成一副优美的画卷,真让人沉醉其中。据说这座桥还是当年康熙御赐给当时皇子的老师刘云汉的,刘云汉因仰慕紫禁城的金鳌玉蝀桥,故此给桥取名为“金鳌”。
再次抚摸逢简的粉墙黛瓦,感受逢简的古朴典雅和历史带给它的沧桑。这次逢简之行即将结束,纵然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因为我早已被逢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所深深吸引住了。
【篇四:逢简水乡之旅】
逢简,这个美丽的名字,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它是如此恬静委婉,柔情似水。让我不禁惊叹,在这喧闹的城市里,还有如此宁静、古朴的一角。
五月十三日下午,我们跟随导游游览了杏坛逢简水乡。我们首先来到了逢简的景点之一——金桂树。听导游说:在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李昌明述职时,受嘉赏,得金桂树一株。金桂树开花时,芳香泗溢,沁人心脾。如今,我看见,它仍摇曳风中,尽显风流。从它那铜枝铁干中,我感受到其历史之悠久。它那两根粗壮的主干上衍生出许许多多的枝干。枝干不算太粗,却显得遒劲有力,透出一股古朴、华贵之气,有些是挺而直的;有些蜿蜒盘旋,自成一体;有些放纵得很,随心所欲向外伸展。葱茏的绿叶小而密,阳光雨点般洒下来,透过树梢,细细碎碎的落了一地,如一地的金子在地上闪耀。叶子透过阳光,油亮亮的,恰似晶莹的绿翡翠嵌在枝头,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它。这金桂树便是这样的古老与迷人了。
跟随导游,沿着石板古道,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巨济桥,这座桥始建于宋代,由李仕修主建,历代都有重修,在桥身上,可从点点滴滴看到宋、元、明三朝的痕迹。巨济桥为梁式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石构筑。桥两侧的每根柱子上,都有一只石狮子,它们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一派威严的神情,仿佛一个个士兵在守护着这座桥。桥上也有好多石狮子,数量不下二十只。这座桥如一位年迈的老人,见证了历史兴衰,但如今它仍是那样地稳重,让人感到十分的踏实。
站在桥上远望,只见河道两旁绿树成排,枝叶繁茂,树荫似伞,仿佛有许多簇绿色在我眼前晃动,真是好一派夏日风光。而那小河正静静地流淌着,透出一股古朴的气息,流水迈着轻松的步子不急不缓地前行着,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树的倒影投入江心,给河面增添了一份宁静之美。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我真不想离开,可是导游要带我们去下一站了……
紧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宋参政李公祠、明远桥、刘氏大宗祠等,仿佛一下子穿越了百年,真实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其中明远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和巨济桥差不多,一侧有三个排水孔。周围古木映衬,使这桥更增添了一丝绿意与活力,在阳光下显得光彩动人。看着看着,但听到一个同学嚷了起来:“有鱼,有鱼……”往下一看,桥下的流水,水质清澈、鱼虾可见。与巨济桥的古朴相比,明远桥更充满新意与情趣。虽然历经千年,但至今还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这次逢简水乡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岭南古村的纯朴,真乃一诗情画意之地也。
【篇五:美哉水乡】
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悄悄地离去。我轻手轻脚,走进了水乡,那儿,真美!抛开城市的喧闹,嘘!你听见了吗?鸟儿在欢迎我的到来,柳树甩动着自己的“头发”,她在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迎接我。我听到大自然悄悄对我说:“欢迎你来到美丽的杏坛逢简水乡!”
漫步逢简,犹入仙境。她有周庄的古朴,却没有周庄的熙熙攘攘,更让人舒服,我始终觉得,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地方,安静才更好!当我站在金桂树前,看着那被历史车轮碾过的枝枝叶叶,脑海里唯有“敬重”二字。它曾是誉满乾坤的御赐之物,也曾遭遇破败之景,最后它遇到知音人,存活至今。它也算是历尽沧桑……它却依然长得郁郁葱葱。
逢简水多,桥多。我踏着古老的卵石,轻轻悄悄地往巨济桥走去。巨济桥就在眼前,我原本平静的心,突然兴奋起来,心跳快了,脚步快了,于是乎,我迫不及待飞奔而去。我走上桥的每一个阶梯,都能感受到这位德高望重的“古桥老人”的辉煌事迹、他那耐人寻味的故事、建筑时候的艰辛……他是宋朝宝庆年间修建,后又于晚清时重修的。它的两旁,是三孔花岗岩石桥结构,条石砌成,工艺精美,桥上有雕花,每一个工艺细节,都包含着建筑工人的汗水。这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也有许多可爱的小孙孙———石狮。瞧!乖巧可爱的“孩子们”都坐在爷爷的两旁,竖起耳朵,听着爷爷讲故事……
站在桥边,驻足远望,青砖素瓦,一间间的平房尽显古色古香;一条条绿水穿桥过洞,两岸树木花草相印成趣;一位位行人举起相机,尽收眼底之景,定格美好瞬间……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手轻脚,离开了水乡。美哉,水乡!
【篇六:带你游逢简】
如果你来到佛山,就一定要去我们美丽的逢简水乡,又称“顺德周庄”。那里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实在是休闲的好去处。就让我来做导游,带你们好好畅玩一番。
逢简有很多的乡间小路,路两旁都种着一排大榕树。只要一有风,树叶就哗哗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首轻快的乐曲。这时,如果你骑着自行车从满地的落叶上碾过,就是给“乐曲”添加了新的伴奏,会有更好听的旋律萦绕耳畔。
作为水乡,当然就会有清澈的河流,那么有很多河流就会有桥。在逢简,有三座古老的桥,分别是金鳌桥、明远桥和巨济桥。金鳌桥是一座红色的单孔石拱古桥,建于清康熙年间,桥身虽没有精美花纹,却刻着篆书的“金鳌”二字。明远桥是梁式三孔石拱桥,由李仕修建造,两旁的柱子各十四条,柱头雕刻着一只石狮。巨济桥也是由李仕修所建造,同样是梁式三孔石拱桥,外形和明远桥一样。站在这些古桥上面,一阵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你就仿佛是一个诗人在桥上吟诗作对,悠然而淡雅。
除了古桥,这里还有著名的刘氏宗祠。它为当地大族刘氏祖祠,始建于清朝初期,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口有精细的砖雕和绘画,跨进去,就像进了古代的屋子一样。祠堂天井种着两株五十多年的鸡蛋花树,散发着阵阵幽香。古建筑和花香会让你仿佛就在遥远的古代,流连忘返。
逢简不仅风景美,人也美。逢简人平易近人,对人友好、热情。来者是客,他们见到游客来,即使不认识,也会打招呼,和人相处融洽。而且他们也是很淳朴的人,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忙碌生活。
逢简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古代风韵的乡村,我觉得它是佛山最美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