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转相关作文

【篇一:世说新语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风起云涌,多少豪杰闪耀,每一段历史都宏大而壮阔。《世说新语》这本书,保存着南北朝时代一群风流雅士的点滴琐事,还原了一段乱世里的个性言谈风貌,生动真实,让人倍感亲切。

我印象最深的《世说新语》故事是“王蓝田吃鸡蛋”这一则。“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短短六七十个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罕见的天真和傻气,而且幽默风趣地暗示我们:性情急躁的人,一旦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极不耐烦,可是发脾气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引向更糟糕的一面。急躁,其实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遇到问题时应先平静下来,调整好心态去对待,事情才有可能得到合理解决。

仍拿王蓝田来说,他暴躁地的和一个鸡蛋过不去,而面对谢无奕的谩骂却能“一言不发”,这又体现出他心胸宽广。

东汉末到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但《世说新语》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士人的纯真和痴情,这一点点纯真,历经千年一直感动着无数读者,包括现在的我。

【篇二:翰墨飘香】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耀进来,打开窗,微风伴随着阳光的温馨在书房里弥漫着。回到书桌前,铺开雪白的宣纸,倒上墨汁,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翩然起舞。阳光明媚,翰墨飘香,如此,甚好。

书法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门艺术,畅游在书法的世界里,我们既欣赏了无数名家名作,又陶冶了情操,修身养性。

初次与这古老的传统艺术结缘是在二年级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书法。那天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这墨香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目光转向讲台,老师提起笔,在纸上书写着,笔尖在纸上飞舞着,轻轻一按、一提、一个转折,一个散发着墨香的大字就出现眼前,霎时间,我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大概从那时起,我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师常说:“书法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确,书法仿佛真有种特殊的魔力,沉浸在书法的国度,我不再烦躁,极耐心地书写着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后来,我有从楷书慢慢迷上了隶书。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隶书既不像楷书工整严谨,又不像行草那般行云流水,这可让我好生不习惯。

起初我总是认为,隶书定与我无缘,我那急躁劲儿,怎适合隶书?带着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开始了练习隶书的征程。每天,阳光点点照耀在身上,淡淡墨香相伴。一个月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我临摹的隶书终于与帖有几分相像了。渐渐地,我迷醉在那古色古香的碑帖中,书法越发使我着迷,似乎有点不能自拔了。

提一支笔,蘸一点墨,铺一张纸,随心所欲地挥洒,墨香氤氲,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妙。

宁静岁月,与墨交友,甚好。

【篇三:我爱我的墨香生活】

“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6000多年前仓颉造字,随着历史洪流的推移,书法从甲骨文到隶变,从正楷到云行,书法见证了历史的改变,也在一滴滴一点点改变着我的生活。

“好好看看你的字!这种字谁能看清楚?长大以后到了社会上怎么办?谁会认为写这样字的人有多靠谱?你就不能……”老妈的“扩声喇叭”又开始了,我塞着耳朵,看着老妈唇齿相撞,唾沫横飞,我心里默默想:赵孟頫的书体的行书可以叫赵体,我这种“别具一格”的字还不能“荣称”为“张体”吗?

终于有一天,被老妈拖着来到了一个书法培训班,教师俩侧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有的方正如坐,有的错落不一,有的笔画圆转,有的平直锐利,我看着出神了。我因为这一时的新鲜,接受了书法的学习。

一开始,老师教我握笔,选纸,兑墨,当墨汁从小黑瓶子中倒入砚台时,一股我从来没有闻过的异味直蹿到我的鼻子里,我不禁皱了皱眉头,这是墨汁吗?这难道不是向街边卖臭豆腐小贩讨来的“金汁”?我屏着呼吸,勉强拿起笔,在墨中点了一点,在毛糙的纸上写下了满含怨气的第一笔。

后来,老师和我说,要我参加一届全国书法大赛!我的腿顿时一阵发软,我行吗?我学习的时间还不足一年!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踌躇,拍了拍我沾满了墨汁的手,向我点点头。那天后,每每放学就兑好墨汁,铺开毛毡,摆好宣纸,夺笔练字,我的思绪仿佛跟随着笔笔圆转回到了几千年前,我看到了,战乱不断,烽火连天,刀光剑影,妻离子散;我看到了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沧海月明,蓝田日暖;更看到了蚕头燕尾,花开花落,一波三折,鸟语花香;它的刚毅如剑,正如它的破圆为方;它的柔情似水,正如它的波点碰撞。在墨汁的浓郁气味中,包含了真情千种,脉脉微风。最后,我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笔砚相吸,纸墨芳香,这一切无不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愿在今后日子中,书法仍然与我不离不弃,如影随形。

我爱你!我的墨香生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