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相辅相成】
世间万物是一个奇妙的整体,正如太极一般:一个完满的圆中有黑亦有白,有白却也不失了黑,应运而生。而人亦是其中的一个个整体,人性中的理性与感性两面即为黑白,缺一不可。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相较于担心人工智能会如人一般感性地思考,却更担心人类如计算机一般只以理性的角度看问题而失却了人本身拥有的价值观与同情心,变得罔顾后果、不念人情。
这般贴切的形容不禁让我想起那个有着严法酷律的“短命王朝”来。在战国时代,七雄争霸,故每个国家不得不以变法图强,或为自保或为争霸。而在那般混乱的时代,以法家为中心实行变法的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可秦国变为秦朝,战火本该息时,秦始皇却依旧如计算机般算着法家体制为之带来的好处,不顾已然受战争折磨而困苦不堪的百姓,依旧一意孤行地用着只念理性,不谈感性的法家体制,行着严苛律法,将更为沉重的枷锁压在绝望的弱小的百姓身上。
故而百姓们看不到生活里有哪怕一丝的曙光,终于走上了反抗起义的道路,以推翻这般不讲人情的王朝。
而后汉高祖却拾起了秦始皇丢弃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想着百姓们的苦痛一点点治理着大一统的天下。
汉高祖刘邦自身本就是社会的底层人民,虽说做了个勉勉强强的芝麻小官,却也终究聊胜于无。他那番与社会底层挣扎的经验给予了他与百姓们相似的价值观,让他同情着困苦的百姓也同情着曾经困苦的自己。他终究选择了与秦始皇截然相反的道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他知道百姓们绷紧了神经过日子的过往,故选择了给予大家休养生息的时间。
他没有只汲汲地算着这般作为会给王朝带来多大的繁荣昌盛,而更以己度人,站在感性的角度去想去做。
而这,本就该是人的天性。正如孟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一般。即使是相信人的性情是后天养成的“性本恶”的荀子,也不曾忽视人的性情的重要性。
而事实上,“德先生”与“赛先生”何时分开过呢?只有两面旗帜一起举起升高,才终究代表着辉煌。在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们不也一样不曾放下对于感性思维的提升的追求吗?然而,只举着“德先生”的旗帜,而不发展科技,一味杜绝“赛先生”进入我们的生活,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翻看中国以往的历史,所受到的教训还不够吗?流出的血泪还不多吗?
我们总是该学会如计算机般思考,才能明白理性地选择和看待事物;却也不能丢了千百年来沉积的人的本性,不能丢了价值观和同情心,才能更好地分析和处理事务。
所以,世界确实是个有趣的整体,如太极一般,而人的理性与感性便是那太极中的黑白,不仅应运而生,更相辅相成。
【篇二:下册作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东方,有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度,她是我的祖国,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下五千年年的悠久历史,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笑看风云变幻而文明永续,华夏文明的火种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
她曾光芒万丈,仓颉造字,孔子立学,蔡伦造纸,二朱治经,四大发明加快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士农工商同心协力创建了最伟大的王朝,引万朝来贺。先贤的智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上下五千年,法家,兵家,医家,儒家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炎黄子孙点亮了文明的火炬,为人类的进步插上了翅膀。
【篇三:生而为人】
近些年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愈发如火如荼,从国际的研讨峰会到街头巷尾的热议,渐成鼎沸之态。其中一派观点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深深担忧,认为这是人类所做的一个自我灭绝的错误选择。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种解释:假设有一个很简单的智能机器人,它的任务是每天为你送咖啡。那么,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它的程序中便有一个预设的逻辑——保证自己的存活。如果此时有人要终结它的“生命”或是挡在了它取咖啡的路上,那它会做什么?极端情况下,杀害人类。
这听上去很不错,像是一个人工智能伤害人类的极好的理由。但是,这个“取咖啡的机器人”发展出自我意识了吗?它像人类一样思考了吗?并没有。它仅仅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择手段地”达到了为它预设的结果而已。事实上,如果它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思考,那它恐怕就没有如此危险了。
危险的不是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计算机,而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人类。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应当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只可惜,我们现今热衷于讨论计算机的“思维”,却疏于审视人的精神世界。
生而为人,价值观和同情心是我们理应拥有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同情心的内涵或许有所差异,但其中必然有恒常的人类共同追求。生而为人,我想我们是诊视“尊严”的动物——因为我们诊视自己的尊严,所以同样竭力去维护他人的尊严,维护人类共同的尊严。
作为人类的意识,价值观自有其差异性,然而诸如“和平”,“自由”,以及一些人的基本权利,却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始终共同追求,为之奋斗的。例如周公旦制礼作乐,以礼制彰显社会成员的等级差异和身份地位,以舞乐史诗激发认同感,以达到安邦定国的目的。在今日看来,其对于“等级差异”的突显无疑与“平等”之观念水火不容。然而,看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应有历史之意见。这种“礼乐制度”在周朝无疑是稳定社会,改善民生的好举措。尽管如今的我们与周公旦隔了几千年,但我们共同的追求是民生福祉,是人的幸福,是人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一种恒常的价值。
而对于同情心的看法,自春秋战国始即有迥异。孔孟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你看到坠入井中的婴儿,便会心生恻隐,这就是你的同情心。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因而需要后天教化和外在的规矩约束,由此,荀子的学生李斯等人都成了推崇“严刑竣法”治国的法家代表人物。两种学说虽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不一,然而,究其根本,皆是希冀“乱世求治”,这份对于天下苍生的担当,即显扬了人的伟大。秦国后采用法家之道,的确走向了富强,虽则后来世人皆道“暴秦”,但若一概抹杀法家治国之功,却也是盲目的,无论人性本善或本恶,无论“同情心”的表现形式如何,我相信,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人,当皆怀一份“同情心”在。
有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不会如机器一般只追求结果,却罔顾后果。如联合国成立之初,即遵循“大国一致”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协调各国利益。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地局部冲突、小战不断,于是联合国“维护和平”的作用常遭质疑。然而那段美苏冷战的紧张岁月,即便再怎么“一触即发”,最终两个超级大国也还是没有发生正面冲突,避免了“三战”,联合国功不可没。再如“伊核问题”,经十多年谈判斡旋,终于达成协议;近日来,美国欲在伊核协议中新增条款,不仅伊朗反对,甚至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都表达了反对意见。这是因为人类见过焚烧的战火,见过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所以人类更懂得维护和平对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而设若我们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那与机器又有何区别?希特勒也是选举上台的,但为了提振经济,为了民族复仇,为了种族主义,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些执行屠杀的“刽子手”并不悔恨,只因为他们丧失了价值判断和同情心,他们失去了作为人思考的能力;而当“杀人”成为了一个预设程序,人就沦为执行的机器,这才是真正值得人震悚的“平凡之恶”。
所以,在考虑人工智能对人的利弊之前,我们应当先考虑“人”对人的利弊。尽管非常悲凉,但不得不承认,人似乎是仅有的会对同类发动种族灭绝的动物——有时仅仅因为意识和思想的差异。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告诫自己,做一个真正的人,永远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美好的同情心,做任何事,不仅仅是考虑后果,更希望给自己、给他人、给世界带来幸福。就如正蓬勃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经济交流在先,文化交流在后,而最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生而为人,即有一份责任,用我们的热情、思想和实践去为这个世界上的生命谋求福祉。做一个真正的人是幸福的,心中始终屹立的价值追求和对万物的同情悲悯,足够让我们昂扬而充实地度过这一生风雨。
【篇四:下册作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东方,有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度,她是我的祖国,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下五千年年的悠久历史,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笑看风云变幻而文明永续,华夏文明的火种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
她曾光芒万丈,仓颉造字,孔子立学,蔡伦造纸,二朱治经,四大发明加快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士农工商同心协力创建了最伟大的王朝,引万朝来贺。先贤的智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上下五千年,法家,兵家,医家,儒家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炎黄子孙点亮了文明的火炬,为人类的进步插上了翅膀。
【篇五:明天的遐想】
当岁月的激流划破尘封的痛楚,当岁月的轨迹没有分秒的停留,我知道,曾经的悲叹,是它们的凋谢开始孕育我明天的花朵。此刻,我知道“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谁能理解落红这静寞地凋零。可唯有她自己知道,这凋零的意义,这生命的真谛。她明了,在她凋零的刹那,她就不再繁华;她更明了,在她辗作尘泥的瞬间,她有了明天的遐想,只为下个春天的姹紫嫣红。这凋落不是死亡,不是归宿,而是为明天的绽放。
杯酒情怀不再,纵游山水之乐不再,陶潜误入尘网。名利场上没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没有邀请轻风共舞的自由。在这样的世俗舞台,陶潜不灭心中的守望,不忘明天的遐想。他的明天在山林间,是隐逸,是自由,是生命活着的洒脱。怀揣着明天的守望,纵有千万斤重的官场压力,他也只是把它们作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退去官职开始孕育隐逸的归宿。陶潜不灭明天的遐想,只为一杯酒、一雅性,纵情南山之中,赏黄花之美。
尘世纵有千种万种羁绊,唯有你才能实现明天的美好。也许你是幼苗一株,或是溪流一条,亦或是雏鹰一只,你都要坚信:你寻求的最美要你去守望。守住明天的遐想,你便守住了整个生命的不败。明天的你是最美,哪怕现在你最不起眼。
你可知道战国赫赫有名的法家韩非子有口吃的毛病?口吃,是他身体的缺陷;但他对明天的遐想,是他生命的彩笔,为他填补了那曾经的不足。他小时候,受过同伴们地欺凌、嘲笑,但这绝没有隔断他对明天的期待,没有隔断他对美的遐想。童年有过的残缺流逝,岁月为他留下遐想的成长。他深知心里牵伴着的生命之花,一定会在明天开出一片绚烂。雨后天晴,彩虹终于展开,韩非子成为法家集大成者,成为历史贡献的见证。
给自己一席空间,去存放明天的遐想,你便实现生命的期待。年少残疾的罗斯福没有放弃明天的遐想,终成一代伟大的总统;尝遍百草,跋涉山林间的李时珍没有放弃明天的遐想,历经十余载著成医学巨献《本草纲目》;失明的左丘明没有放弃明天的遐想,在黑暗的世界完成至今广为流传的《春秋左氏传》。
对过去,我不再留恋;对风雨,我不再退缩。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期待明天的蓝天,给自己生命的精彩。无需驻足曾经的得与失,展望明天,去赢得满园花香。